简体版 繁体版

下 第一七四章  母爱——我们永远的心灵皈依

更新时间:2019-08-13 15:15:58 | 本章字数:3749

    母亲,是我们生命的直接来源。她就像一个树干,作为她的儿女,便是这树干上的枝枝杈杈。而生活在大地上的母亲,是根深蒂固的。当一个人想认识母亲的时候,只屑顺着年轮,一步步走到树干的根部,便会看透理解了全部树干的内容,甚至会反观到我们自身。而母亲,一定不再是只给了我们生命的那个人;认识母亲还会有另一个途径,这就是通过他人的评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在我创作《我为母亲立个传》的过程中,有人在用下面几句话来品评我,我却觉得送给母亲、概括母亲的一生恰恰是最合适不过的。这就是:

    人高在忍,诸事能忍品自高;人贵在善,积德行善方为贵;人杰在悟,悟透人生自卓越;英雄未必在成败,在其身体力行……

    以我的观察分析,以上母亲都做到了。她能忍,她行善,她能悟别人所不能捂,她不是英雄,却更像壮士,带了更多的人生悲剧,将生命用“吃气”二字来定格,来总结。然而你又不能不说她是高明之人,不会受眼下之辱,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时时忍,安宁一生;她是贵人,灵魂的高贵不屈,追求完美,使她不会轻易认输;她的悟性之高,非一般常人所能及。这集中表现在她的言论方面,从春夏秋冬季节明显特征的植物,到劳动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张嘴就来,比方:

    “无食无食芒(杨树上毛毛虫般的果实),下来找你娘,你娘不在家,下来找你妈,你妈赶集去,下来找你大姨去,你大姨摊煎饼,扑啦扑啦落一当天井”。日子在艰难中,因为这样的语言的相伴和良好的心态,也会变得有滋有味了;

    “枣树发芽,麦子露芒(读变音:娃儿);枣树开花儿,麦子进家儿;七月十五红鼻儿枣,八月十五打光了”;

    “不怕豆不烂,凉水浇三遍”,做饭也是一门手艺;

    “吃了饭,没的盼”,人活着不就是为了一张嘴吗?最简单、最原始的道理,也是最高的智慧;

    “饱了拿干粮,热了拿衣裳”,出门时以防万一。有预测有计划,早知道,不只看到眼前,还要有远见,并包含辩证法;

    “冷冷冷冷,小狗子等等。”这是吃饭时哄孩子的场景,有一个聪明和善的母亲是一个孩子的福气。

    “掉了钱财,也别掉了门道儿。”说明智慧的重要性,而有了智慧,财富也就不会愁;

    “小巴狗,晃铃铛,叮叮当当到集上,要吃桃,桃有毛。要吃杏,杏忒酸。吃个栗子,面丹丹。吃个小枣蹦蹦甜。”生活的情趣无处不在;

    “椿树椿树王,椿树椿树王,你长粗,我长长。你长粗了解木板,我长长了穿衣裳。”人总是要在平常的日子中,有一个看得见的并不遥远的目标,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并用实际行动促使它变成现实。

    “饿死迎风站,屈死不喊冤”,“能叫人见人,不能叫话见人”,这是一个人的修为,是一个人的精神品格,是来自基层的一个劳动者大气与无奈的情怀,是息事宁人的生活态度。

    ……

    母亲的歌谣丰富多彩,那是母亲智慧的结晶,也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渐渐悟出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与准则。一两句话的总结,却常常是她用无数次皱眉思索换来的。老年的母亲,她的眉头已经习惯性地高高地隆起。她生长在一个男女并不平等的社会里,即使是老年,尤其是在农村中。母亲能够以她小小的身躯、不屈的意志,做到令人佩服,一定是在她更加用心、付出了比常人更大的代价之后。

    总结母亲的一生,难说她经历了几个朝代,但是她对今天的生活是满意的。只是更看重精神生活的母亲,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里,在自身生命的日渐枯萎与摆脱不掉的与生俱来、曲高和寡的孤独里,在太熟悉的自己孩子们的面前,一定会有令她不满意的迷茫和无所寄托。而敏感要强的她,从小不认输的她,在走过人生的八十八个春秋里,从终点又回到了生命的起点。早教专家冯德全教授说:“幼年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甚至小到察觉不出,也会对这个人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他的一生。”十分赞赏这句话,精准独到,信矣!不然不会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刻念念不忘那两个字:“吃——气”。

    母亲一辈子都有一种无家可归、寄人篱下的想法,似乎永远在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她未免不是一个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别人的一个笑脸她还好混,别人的一个抑郁的脸,甚至生气的脸,她就会惴惴不安,她就要考虑是否自己又做错了什么?可见她早年的生活,早已深入骨髓,变成她血液和生命的一部分。而她年老时她在家庭中的生活,也并非她想要的样子:尊重、理解、关爱、体贴……

    而当社会转型期,当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能够让母亲,从她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她生命的延续并使她充满期待和希望;当作为母亲的孩子们,在信仰缺失的时候,那就让我们回归母亲的怀抱,从母亲那里找到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和灵魂的寄放之处:历尽艰难而不屈不挠,对未来永不言弃,无论客观如何浮躁和不尽如人意,依旧善良仁慈着,期盼和平,委曲求全,息事宁人,无私奉献,胸怀大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克己奉公,不求索取,事事站在别人的角度,而理解他人,包容他人,为了他人,从而内敛自省……因此也最终获得外人的理解与尊重,找到自己的生命应早就应该具有的尊严。而母亲的精神会永远屹立不倒,似前行路上的一面旗帜,鼓励她的每一个儿女和所有后代,将其无私奉献之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母亲是她那个时代无数农村女人命运的浓缩,更是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是历史活的教科书,是时代的见证者。

    母亲走了,惟愿母亲留下的她的一双女儿,将她牢记在心间的同时,也将她爱文字的天性继承下来。因为这些文字是生活的情趣,是如何生活的智慧,是进取的勇气,是在艰难的人生中失去了世上最伟大的母爱之后,依然活下去的信念,是两颗飘荡在人世间没有寄托的灵魂最好的去处……

    也是在母亲百日的这一天,城里的大妗子由二舅家的大儿子海涛开着车相伴而来。妗子虽然人已七十多岁,人不到一米五,却精神饱满,活气十足,也依旧斜挎着小皮包,穿着一件墨绿色的得体韩版上衣,旁边有人问她:“这衣服得怪贵?五六百?”

    大妗子含混着,不知是猜者猜对了,还是她怕把真的价钱说出来会惊着大家。笑过之后拿着手机,不停地划着,点击,照片放大缩小,和刚刚出国的孙女视频聊天,已经是个“完全的现代版的老太太”。她没有去母亲的坟上,哥哥弟弟也都没去。去母亲坟上的只有嫂子弟媳姐姐和我。

    在坟上,姐姐对我说:“我也不哭咱娘了,反正咱娘活着我尽到心了。”姐姐的这句话,还是让我想到了父亲说过的:老的对孩子有十溜儿,可能孩子还不满足;反过来孩子对老的有一溜儿,老的也就知足了。但是我们做晚辈的对父母真就做到仁至义尽、十全十美的地步了吗?

    妗子的儿子,混得钵满盆满,才会令晚年的大舅夫妇过着衣食无忧、有病得到最好救治的生活,与之相比,我们兄妹又欠了父母多少?永远不要说我们对父母尽了心,该做的还有许多许多……

    嫂子和弟媳在烧纸钱,上供。嫂子边烧纸边说:“娘,我也不哭你了,你就在那边好好和俺大大过吧,反正俺也忘不了恁,年啊节的就来看恁,反正也缺不了恁的钱花。恁就好好保佑着恁的一个个的孩子们好好过吧!”

    从坟上赶紧回来,因为吃完饭,城里的还要返回去,而且中午饭时显然已经不早了。也做饭店老板的海涛,将他自己在城里开的饭店暂时托付给别人照管。大家先先后后再次走进那个多次去过的高档饭店——只有上次母亲出殡那一天不是在这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大妗子谈她1968年结婚时的情景,姐姐谈她五大爷家因公私合营而在城里接班又退休的女儿,原来还是和杜姨家的姗姐在一个医院;妗子和二舅家的表弟又不可避免地相互补充着,谈到我干姨进城后的几乎所有的生活,以及姨家现在已经退休下来的大表哥;话与话的交谈里,知道二舅家我曾看过半个月的八零后小儿子也早已结婚生子。而现在已是满头白发的二舅在经历过一场婚姻之后,又在经历一场并不和谐的婚姻,从军队到地方,从国家公职人员,再到退休后无职一身轻,他却是从城里回到老家——那个在清口河边不大不小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村子里,自己出资,盖了家庙,出家人似地正在那里看着家庙写家谱……

    我不知道我的母亲在他们的眼里,究竟是怎样一个形象?究竟又和他们有着怎样我所不知道的故事?这人生相遇后近七十年的时光啊,一定不会因为母亲的离去而将所有的过往都带走。我愿在我方便的时候,走访一下这些和母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尚健在着的人们。或许,母亲的故事还将继续……

    2018年的春节,是母亲走后的第一个春节。兄妹四人已经在年前十月一去祭奠父母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好了:父母都走了,可是我们兄妹四人却不能从此走散了,还有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三年之内清明十月一以及母亲的忌日我们会相聚,一起祭奠母亲、父亲。过了年这种传统的大节上,我们依然要相聚。就从2018年的这第一个春节开始,一年走一家,打破当年分家时说过的:有父母在,或父母只有一人在,都去偎父母;父母都不在了,姐姐去弟弟家走亲戚,我去哥哥家走亲戚的“大的跟小的,小的跟大的”这种早年计划,而是从大到小:第一年都去哥哥家,第二年都去姐姐家,第三年都来我这里,第四年再都去弟弟那里,这样循环着转……

    2018年春节过后,我和杨冲带着儿子一起去了哥哥那里,这样就不用再转车到镇上去了,贝贝开着车带着小宝宝,同时带着弟弟弟媳以及姐姐和姐夫还有朵朵,一块儿从镇上去了哥哥家。然后接到电话后,贝贝又开着车来长途汽车站接我们三口。在车上,听贝贝说:“俺准备在城里买房子,还没确定好在哪个位置买。等聚餐完了,下午再去几个地方转转看看……”

    (全文终)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