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江南归乐卷】第十章 庐山圣境
更新时间:2019-03-20 13:47:27 | 本章字数:5350
连城杰、叶洲妤和林妍丽三人腾空而起后,经归乐谷众殿上空,后向西出归乐谷而去。只是听叶洲妤说是归乐谷,连城杰不禁打量了一番,放眼望去只见金碧辉煌藏于山里翠绿间,却别是一番景致。他三人一路向西御空而行,没有在余杭城停留,而是径直向西,过了“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①”的彭泽湖,直到了庐山脚下方才停下。
一路上,众人并无言语,只是林妍丽偶尔回首望向身后的连城杰和叶洲妤,脸上浮现轻轻笑意。而在连城杰心中,却是对这林妍丽充满了疑惑的,他不明白为何这林妍丽会突然出现在归乐谷,也想不到她的修行竟然达到如此精进的境地,更想不到她为何会带着自己来到这庐山脚下。
连城杰站定之后,并没有打量这庐山,而是与叶洲妤一起转身,双双望向林妍丽。而林妍丽则是望向面前不远处的庐山,又望向连城杰和叶洲妤静静说道,“世人皆言‘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今看来当真是了不起,雄、奇、险、秀一一具备。”言毕后,林妍丽则转过身来,望向身后的连城杰和叶洲妤,嫣然一笑道,“连哥哥,你可知这庐山的来历么?”
连城杰摇了摇头,望向身旁的叶洲妤,却见叶洲妤也是摇了摇头。然后,林妍丽走上前来,慢慢说道,“在上古周威烈王时,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后来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但匡俗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世人相传他是得道成仙了。是故后人便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又称‘匡山’,或‘匡庐’。后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庐山’。”
连城杰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而叶洲妤则是望向林妍丽,冷静而问道,“你是终南门人?”连城杰听到叶洲妤如此一问,心下却是一愣,然后看向林妍丽。林妍丽则是看向叶洲妤,慢慢说道,“叶师姐当真是好眼光。”言毕,林妍丽又看向一脸疑惑的连城杰说道,“不瞒连哥哥,家师的确是终南玄门众人不假,不过当初拜师之时我曾承诺于家师,永世不会透露他的姓名,故而请你谅解。”
连城杰轻轻一笑,片刻之后方正色问道:“归乐谷今日之剧变是否与你有关?”林妍丽听此一言,并不言语,而是静静地望着连城杰,然后又看向阴沉的天色,低下头言语很是凄凉地道,“昨夜我接到一封书信,说你在归乐谷后山的消息已经败露,要我速去助你脱难……不想你竟然怀疑我。”
“书信?”连城杰疑惑地问道。
“就是这封,是昨夜我在余杭城接到的。”
林妍丽说着,便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递到连城杰手中。连城杰迅速打开书信,不禁为之一怔,只因那纸张也是失传了的余杭纸,而纸上的字迹与自己先前收到的一模一样。连城杰看毕之后,疑惑地望向叶洲妤和林妍丽,却是一时无话。
“我接到书信后便连夜起程,恰巧在今晨赶上那胡老四带领门人为难你们。但是归乐谷究竟发生了何事,我却是一点也不知情的。”林妍丽见连城杰面色冷静,略有沉思,便继续说道,“连哥哥,难道你以为我会骗你么?”
连城杰摇了摇头笑道,“没有。”
良久,林妍丽侧脸向右,慢慢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她应该就在这庐山之中,你和叶师姐上山寻得之后便带她回辰胤去吧,以后都不要再东来了。若是你能守得誓约,十年之后,我也一定会兑现自己于你的承诺的。”
叶洲妤听她言语,不禁心中一凉,问道:“你不和我们一起么?”
林妍丽听此一言,转过脸来,微微笑道:“昨夜在接到这封书信的之前,父皇从帝都阳城传来旨意,要我在今日启程返回帝都阳城。再说,我又怎能与你们一道上着庐山……今日一别,我们怕是没有再见之期,故而请两位珍重千万。”
林妍丽说着看向了连城杰,叶洲妤亦望向连城杰,只见连城杰静静望着面前的林妍丽,却是很久都不说一句话。而林妍丽言毕之后,则慢慢转身,背对着连城杰和叶洲妤二人。良久,连城杰对叶洲妤语气冰冷地说道,“那我们进山吧。”
连城杰说着便迈步向前,叶洲妤见状则望向林妍丽,只见她脸上似划过无奈的笑容。但片刻之后,也容不得叶洲妤有片刻思索,林妍丽便是轻然转身,来与连城杰相对。叶洲妤见她满面神色心中虽有丝丝不忍,却是没有说话,一念后便转身跟随连城杰而去。
只是没走上两步,身后传来林妍丽的声音:“沿山路向北玉屏山中有一洞曰白鹿②,想必庞明先生就藏身于其中,乔小姐应该也在里面。”叶洲妤听言,则是转身而望,只见一袭橙色破空向东而去。
叶洲妤见状心中突生悲凉之感,再转身之际,只见连城杰却是呆立在原地,却也并不转身。叶洲妤走上前去,立于连城杰身旁,却见他抬起头来,向北而望。叶洲妤亦是向北而望,只见此山近处风景妍美,峭壁陡崖飞瀑布,远处奇峰秀岭绕于云烟深处,险峻与柔丽相济,浑然天成一体。
“走吧!”连城杰静静说道。
然后两人一道踏上山路向北行进,但一路上两人却无言语,只是一前一后走在这静谧的山路上。一路上多峭壁悬崖,瀑布飞泻,秀美至极,却是数不胜数。但叶洲妤却是没有心思浏览山川美景的,她的眼睛只是盯着前面背影孤独的男子。
行至半山一处绝壁悬崖之处时,连城杰突然停下并转过身来,静静地望着叶洲妤,把思绪不宁的她吓了一跳。只见神色痛苦犹豫的连城杰,突然问道,“叶姑娘,巧儿若是不肯见我怎么办?”
谁知言毕之后,连城杰却是转过身去,背对着叶洲妤。叶洲妤望着他的背影,慢慢说道,“我想巧儿这么做肯定是有什么难以启齿的原因。”话音未落,只听连城杰激动地道,“那有什么事情是不能一起分担的?难道她连问都不问就要将我判处死刑吗?”
叶洲妤听此一言,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口中只是犹豫地轻轻说道:“我不知道。”连城杰听此一言,则是抬头侧身向南而望,只见云雾之外是一方不见边际的彭泽湖水。叶洲妤见状,心中突生不忍,不由自主地向他走去。
只是刚走两步,脚尖未着地,却见连城杰突然张开双臂。也是在这时,一阵撕裂天地的呐喊从连城杰口中破出,声震彭泽之畔庐山之麓。时至冬季,虽树梢上鸟儿甚少,却是惊走一片,甚至连枯黄未掉的树叶也是纷纷落下。
叶洲妤只觉得一阵寒风从他所在之处袭来,却是如针一般刺疼了骨髓。而她却是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站在他身后望着他。只是这一望,竟是矗立了一个时辰。他没有转身,也没有再发出诸如之前那撕心裂肺的呐喊。
这一个时辰里,阴沉的天气骤变,竟是下起纷纷白雪,没多久便白了地上一片。只是二人却是没有移动一点,似乎也没有感觉到一点寒意。也许,是心中的寒意比这身外的寒意更甚百倍的缘由吧。
当连城杰说完“若你早知结局,何苦又要给我希望”这话时,他突然转过身来,微笑着望着身后不远处的叶洲妤道:“叶姑娘,我们走吧。”叶洲妤虽然疑惑他这心情的急剧变化,但却没有多想,而是走向了他。
就在叶洲妤快走至他跟前时,他突然转身慢慢向东北方的山路中走去。只是,他一边走着一边道,“叶姑娘,你身在终南玄门,想必知道这世上许多事情,你给我说说这白鹿洞的历史吧。”
叶洲妤听言,心中立即是想起乔巧儿,想起她们三人在一起时乔巧儿向连城杰解释各地名胜历史的情形。她望着前边慢行的连城杰的背影良久,才慢慢说道,“据《终南志》记载,白鹿本无洞,因山石环天然气似洞形,故称。古时有一人名李勃③,常年隐居求学于此。而这李渤养有一头白鹿自娱,白鹿十分驯服,常随主人外出走访游玩,还能帮主人传递信件和物品,因此以鹿名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后人遂以鹿名地,称此处为白鹿洞。”
叶洲妤言毕,却是良久没有见到连城杰回答,则是继续说道:“李勃死后,天下形势突变,兵荒马乱,各处学校毁坏,而到庐山隐居、避难的读书人,常到白鹿洞研讨学问,交流心得。后天下一统,朝廷在此处‘建学置田’,正式称之为‘庐山国学’,任命国子监九经李善道④为白鹿洞洞主,掌管教育和学习。这就是白鹿洞开办学校之始了。后新朝初建,各地设置书院,庐山国学乃改称为白鹿洞书院,从此规模逐步扩大,逐渐成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与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并称。书院殿阁巍峨,亭榭错落,师生云集,俨如学城,一时风光无限。”
“后儒士朱熹重修书院之后,建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白鹿洞书院更是扬名国内,亦使得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后世中土书院办学的样式,成为传习程朱理学的重要基地。”
一路上都是叶洲妤在与连城杰讲述这白鹿洞的历史,而连城杰却是没有太多言语。叶洲妤知道他是想起乔巧儿,但是她心中却是替他感到悲凉的。因为乔巧儿虽然没有言明,但是她却是感觉到巧儿是真的决意要离开他了。
只是,她想这缘由不要是因为自己才好。因为她知道,自己还不起如此的深情。
“到了。”
正当叶洲妤思绪杂乱之际,连城杰突然说道。叶洲妤突然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差点就撞上了连城杰的后背。她收起心神,走到连城杰身边望去,只见一迂回的溪水之畔,一片建筑群自西向东而建。建筑均是坐北朝南,或是石木或是砖木结构,但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里外透着书香典雅之息。
叶洲妤观遍眼前之景后,侧脸望向连城杰,却见他面露难色,像是犹豫的样子。此时,叶洲妤没有催促,而是心中一横便径直向前走去,也不管身后的连城杰是否跟随上来。因为,她心里是清楚的,他犹豫的是害怕遇见乔巧儿。
踏过石桥,迎着纷纷白雪,叶洲妤向着书院大门走去。而在她身后的五步之处,连城杰低着头默默前行。在叶洲妤行至书院大门三丈之处时,只见一五十岁模样作夫子打扮的老头领着两年轻的书生走出门来。
叶洲妤见状,急忙行向前去,站在那夫子面前,行了个礼问道:“先生您好,我二人是辰胤麟南公主的朋友,得知殿下来此寻访庞明先生的消息,故而来此与之相会。请先生引我等前去,与殿下相见。”
就在连城杰站在叶洲妤身旁之时,那夫子微微笑道:“两位勿怪,殿下在三日前便启程回了河阳了。”连城杰见那夫子不像是在诓人,故而问道,“那庞明先生可在贵院,若是在还请先生引见。”
那夫子说道:“季卿先生一个月前曾来院中讲学倒是不假,但是早已离开多日。”那夫子停顿了片刻,便继续道,“殿下料定两位故人今日会来鄙院,故命山人⑤在此等候。请问姑娘可是叶姑娘?”
“正是。”
“这是殿下留与姑娘的书信。”
那夫子说着便从怀中取下一封书信交到叶洲妤手中,叶洲妤打开书信那刻,连城杰认得那是乔巧儿的字迹没错。但信中却只写着“叶姐姐,速带城杰哥哥回独秀峰面见师父”几个字。
只见这几字,莫说叶洲妤不明就里,就连连城杰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叶洲妤望向连城杰,只见他一脸疑惑,便像那夫子恭敬地询问道,“请问先生,殿下临走时还留下什么话么?”
那夫子很是为难地摇了摇头,道:“这倒是没有了。不过近两日来,学子们从山下传来消息,说佘诸林朝已纠集五十万大军准备二攻河阳,有誓死剿灭辰胤的架势,据说军中还有许多南疆和北方的修真炼道人士。”
“那巧儿不是很危险么?叶姑娘,我们还是快些赶赴河阳城为要啊!”连城杰极是紧张地道。那叶洲妤听这夫子一言,心中也极是紧张,故而慌忙作别那夫子,“先生见谅,既是如此,我等二人还是尽快西赴河阳助殿下守城为要。就此告辞。”
“好,好。”
那夫子也没有挽留,而是作了个礼。
却是在他礼毕之时,一黄一赤两道光芒由地而起,划破了这纷纷雪花的天际,向西而去。
原来,你的决意是你决心孤身守城。可你知否,我愿意陪在你身边,无论是天涯海角,无论天大的困难,也阻隔不了我这颗坚定要与你天涯相伴的心。只是你要等我,等我来到你身边,就像这些年你的历经千辛万苦的找寻和等待一般。
只要与你在一起,死有何惧?我惧怕的是你决定一个人默默前行,让这日夜纠缠的思念令我不敢言说,不敢表现。那种念想的孤独,我可以承受,只是我多少是割舍不掉的。因为你那十二年的找寻与等待,以及这些时日来的默默陪伴,让我明白:我的世界只有你在,才是最美的天涯。
我的世界只有你在,才是最美的天涯。
注释:
①语出苏轼的《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全文为:“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②白鹿洞。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东北玉屏山南,虎溪岩背后,是北宋六大书院之一。宋时,大儒朱熹与陆九渊曾在此处辩论。
③李勃。唐人。曾与兄李涉一同在白鹿洞、栖贤寺一带读书。他在白鹿洞养了一只白鹿、并常随白鹿外出走访与游览。因此,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其读书处称白鹿洞、他出任江州刺史时,旧地重游,在白鹿洞广植花木,增设台榭、宅舍、书院,修葺一新。长庆二年,李渤被调回长安,任职方郎中,升迁谏议大夫。敬宗即位,转给事中。因仗义执言,抨击太监横行霸道,并为鄂县县令崔发鸣不平,又出为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桂管都防御观察使。在桂管二年,因病罢归洛阳。李渤虽被排斥,但谏官继续为其申辨。太和五年,以太子宾客征至京师,月余卒,时年五十九,赠礼部尚书。
④李善道。南唐升元年间国子监九经,辅佐李氏朝廷。李善道于南唐升元4年,复命在庐山南白鹿洞建立学馆,号称“庐山国学”。李善道曾讲学。白鹿洞书院后经宋代理学家朱熹苦心经营,声名大噪,成为了我过古代学术讨论和教育研究的中心。
⑤山人。山人一般指隐士或与世无争的高人;又指山野之人或山里之人,谦称;旧时以修身,悟道,一般不与世俗人来往,选择在山水美好之地参悟自然、宇宙规律之人;还有以易经、卜卦、八卦、风水、数理、五行算命为职业的人,也称“山人”。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