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三十七、  清明

更新时间:2019-03-25 13:27:06 | 本章字数:3268

    摊破綄溪沙

    何处相思最瘦人,清明时节雨纷纷。插了柳枝强忍泪,又沾襟。

    柳暗花明金缕曲,莺歌燕舞杏花村。回眸泪眼羞相看,更消魂。

    今年,在惊蛰前就响了春雷,预示着今年雨水多多。春雨不同于夏雨的倾盆;不同于秋雨的沉闷,更不同于冬雨的冰冷。细雨淅淅沥沥,却又清清新新。此刻的唯美,是一种追溯时光的步伐,是一种朦胧诗般的意境。不禁使人联想起杜牧的诗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然而,雨下得久了,却有些儿闷,可是人们又无能为力的去改变些什么。看着窗外,各种花儿却在雨中次第开放,才真的明白春分已过清明将至了。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为了记念介子推,确定了寒食节,并且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大似年。”这是东乡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古训。可以证明,东乡人是多么的重视清明。所以,从这里离开家乡的人,过年可以不回家,清明是一定要回家祭祖的。因此,春分一过,人们就开始做清明(即祭祀祖坟)了,直到清明节这天为止。这里还有个说法,清明前一天不能做清明,这倒不由于寒食节的缘故,据说这一天是杨家的祭日,我想,大概是杨令公是在这一天战死的吧!为了表示对杨家的尊重,人们纷纷为他家让路。按理杨家人可以在这天做,但是这里姓杨的人家,看着别人家不做,他们也就跟着不做了。

    星期天,小雨初霁,空气清新,微风徐徐,在这万紫千红的世界里,茵茵之绿是永恒的背景。我们踏青在无垠的春色之中。

    生大哥带小狗子从遥远地江南赶回来了。他的长头孙子才过第一个清明,按习俗是要放“丁炮”的,意思就是为添了男丁而放响炮竹。故而生力青自己掏钱买了一千鞭的大炮竹,还有十个大高起。由此可见,当时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做清明时,哪家的男丁最多,表示这家人丁兴旺,这是十分荣耀的事情。因此,大多数人家都选择在星期天做清明,让自家的孩子都能去上坟。

    做清明和做冬至的不同之处是插彩和撒标子。彩是纸剪的,花花绿绿的,煞是好看。先将彩套在枝条上,然后再插上坟头。而标子则是用白纸剪的,比彩简单得多,随便丢在坟头上。其他的过程与做冬至一模一样。有些新坟上还插着社灯,那是这家出嫁的女儿来标了社坟。生力青的“丁炮”是在他亲爹爹的坟头上放的。根蓝、小狗子和我,分别得到了一个放高起的机会。

    在余庄山头上,我碰到了章小枝,她穿着花衣裳,头上插着映山红,眉间还点了红胭脂,非常好看。我对她笑了笑,她却没有理我,淡然地跟着她的家人走了。我有些儿失落,我后悔,不该与卫东一道欺负她,否则也不至于此。我呆望着她的背影,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方才缓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掉队了。我飞跑着跟上了小爷他们。一路走,一路想着她,我想,桃子姐如果是章小枝就好了,我们可以天天在一块玩,没人看见时,还可以亲亲她的脸蛋子。我发誓,我长大了,就娶章小枝做老婆,至于怎么娶她,能否得到她,我根本就没朝这方面想了。

    这次回家吃饭,有了小狗子陪着我不上桌子,我也不至于有孤单的感觉。小狗子没有生象(指吃饭不顾人,没有规矩的行为。),竟然大辣辣地在桌子上搛菜。有几个大人都把眼睛瞪着他,他也不看别人的脸色,见到好菜就往自己碗里搛。我可是不敢,只是让大大给我搛菜。

    开春以来,王和尚带人在汪山村后的荒坡上以及小朱山上,遍栽松树。在他的建议下,先锋中心队决定办个窑厂,地址就选在汪山与大朱庄隔界的河边,目前正在修建中。眼下,他又作了一个决定,清明做个“五神会”。他这几年可是顺风顺水的,去年被评为新庄大队的先进生产队长,模范共产党员。他现在的眼光高了,连我大大和朱营长在他的小眼里,也矮了一截,认为自己有资格和他们平起平坐了。不过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老菩萨保佑的结果。在解放前,汪山有做“五神会”的习俗。多少年也没人主持做过了,他要带个头,一方面祈求菩萨保佑,另一方面也是宣扬他自己的功德。他吩咐大姐夫认真地做一篇祭文。大姐夫欣然接受任务。

    清明那天,家家门头上都插了杨柳枝,女人们还把杨柳枝的嫩头戴在发间。桃子姐也不例外,她还折了柳枝头送给我,让我放在耳朵上。

    一大早,大娭毑、跛子表娘和我姆妈就来到大天屋,用纸裁剪小衣服、鞋子、袜子和帽子。王石匠家里的和另外几个妇女忙着烧锅做饭。

    上午十点,阳光明媚,风轻云淡。人们都来到五神庙前。连一些重要的人物也来了,有我大大,朱营长和张尖猪的。唯独不见老疯子,他是无神论者,他说:“王和尚是在搞封建迷信,劳民伤财。” 不过他也不干涉,他也说过“信则灵”诸如此类的话。现在正是烧午饭的时间,他和平时一样,照例打他的火更,提着大铜锣,“咣-咣” 并且喊道:“大家烧锅用心火哎!”······

    五二子又把自家的实腰大桌子驮来,放在庙前。摆上祭品,有五荤分别是:猪头,鸡,鸭,鹅,鱼。另有四素分别是:煎豆腐,,山粉圆子,炒黄豆,炒白菜。后面摆了九碗饭,九个酒杯和九双筷子。还有三个大盘子,里面装着糕、糖果等点心。

    王和尚亲自斟了酒,点着了香火,又点燃了纸钱。五二子端着筛子,把放在筛子里面的纸衣服、鞋帽等物放到燃着的纸钱上去焚烧。顿时香烟缭绕。接着由大姐夫诵读祭文。大姐夫站在香炉边,对着五神菩萨高声念道:    

    惟公元一九六四年,岁逢甲辰,节届清明。春风浩荡,万象更新。汪山队长王东民率乡亲父老奉上祭品,敬告五神菩萨。辞曰:

    苍天浩浩,大地茫茫。五神菩萨,保佑吾乡。灵基圣庙,常萦佛光。神名远播,仙气长扬。恩施三曜,泽润八荒。六畜兴旺,百姓安康。土地肥沃,粮食满仓。千秋功德,万古馨香。幸哉兆民,其乐无央。薪火相传,家宅呈祥。邻里和睦,子孙永昌。备礼以诚,伏惟尚飨。

    这篇祭文,老百姓似懂非懂,无从评论,可是朱营长是识得几个字的,大约能懂个七八分,连声说:“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祭文。”。五三子大概也能懂得许多,忙上前讨来阅读,王和尚不等他读完,就从他手里要走,放到火里烧了。那边炮竹响了起来,一个个高起冲天而响。当纸钱和衣物快要烧完的时候,王和尚很虔诚地把杯中的酒,一杯杯的倒在五神菩萨神像前的石案上,然后对着大家说:“无论男女老少,都来叩个头,老菩萨保佑你们,通通泰泰,万事如意,年年发财。” 一时间,地上跪了一大片人。叩完头后,小孩子们都去抢那桌上的糖果点心。据说抢到糖果的孩子。菩萨保佑他通通泰泰,念书聪明,将来能升官发财。

    我不惯于抢东西,没有拼命地往前挤,五四和平子都抢到好几个,可我连一张小糖纸也没抓到,被姆妈狠狠地责备了一顿。幸好,桃子姐抢到了许多,分给我和小弟一些。

    妇女们则忙着在香炉里抓仙丹(即香灰。),带回家去喂给家禽家畜吃,希望菩萨保佑它们吃后不生病,迅速地长大长肥。

    最苦的要数三巴,他今年都十四岁了,可是还在淌口水,晚上又赖尿。因此他得了许多外号:“口水涝”、“红下颏(kē)子”、“赖尿鬼”。这回他娭毑抓了许多仙丹回家,除了给畜生吃外,还逼着他吃了一些。祈求老菩萨保佑他不淌口水,不赖尿。

    五神会的最后一个项目就是吃饭了,大天屋里,摆了三张大桌子,两张是供劳力喝酒的,有专人一道一道地上菜。另一张是供妇女吃的,各种菜是用盆子盛的,我们小鬼吉的菜盆子就摆在石磨上。妇女和我们很快地就吃完了,可是劳力们喝酒,争争吵吵,热闹非凡,喝酒自然少不了老疯子,他今天又喝醉了,大讲打飞机之类的“革命战争史”。王大头喝多了,居然哭得非常伤心。还有一些醉鬼做出各种丑态,令人捧腹。

    大娭毑在向我招手,我顺势跑了过去,她把我带到她的房里,从一个大纸包里抓了一大把糖果塞到我的荷包里,又给了半条方片糕,并嘱咐我别对外人说。我点头答应:“晓得了,谢谢大娭毑。” 尽管这是队里用钱买的,但是她想到了我,我的心里,着实充满了对她的感激之情。我不敢在大天屋里久留,从后门溜回家中,把荷包里的糖和糕藏在一个小罐里,空着口袋,又回到大天屋里看热闹。

    而此时的王和尚已经邀约我大大、张尖猪的到朱营长家里打麻将去了,任由这边人在胡闹。

    少年游    踏青

    无边景色一帘新,晓梦探芳春。雨润桃红,风摇柳绿,更有鸟啼云。

    小桥流水绕东村,遍地缀黄金。花粉沾腮,蕊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