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一章(1)

更新时间:2019-07-06 16:48:40 | 本章字数:7258

    从省城西郊的五一停车场,坐上时下最为流行的空调客车,时经三个小时多一点,便可以到达西兰路上的一颗明珠—泉城了。

    当年泉城是一座很小的县城,主要街道只有两条,很窄小又沟沟坑坑的,雨天都能养鱼,晴天都能晾驴。两边是古旧的低矮建筑,最好的建筑是处在十字路西边的中国工商银行,也不过是三层楼房。街上的行人寥寥落落而又匆匆忙忙。最热闹的去处恐怕是中山街中段的一家酸汤面馆了。面馆里调汤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婆,她年轻时一直就在国营食堂里掌勺,练就了一门绝佳的手艺。她一定是背底后潜心研究了当地人的美食口味,冬季韭菜臊子,夏季白菜臊子,一口吹去,一层红红的辣子油。有人说,她有祖传的老汤,人一闻见心里不由直痒痒,垂涎欲滴,吃过之后,无不说好的。不要说乡下人进城来,首先光顾她的面馆,就是城里人隔三岔五都要来这儿解解馋。面馆从早上八点开门,晚上十一点关门,一直人来人往的,时常路过面馆,都可以看到好些人端着面碗站或蹲着满头是汗在面馆外头香滋滋地吃着,不知情的人会误以为这些人图外面凉快或是豁亮,更或许是要照看放在面馆外的自行车。其实是面馆里的位子早坐满了,想找一个空儿都没有了。后来,这家面馆光顾的人愈来愈少,最后因生意萧条关了门。有人说了,掌勺的那位老太婆骑自行车回家时被一辆四轮车撞倒在地,送到医院命虽然救了下来,但从此只能坐轮椅行走了。儿媳接了她的班,虽说儿媳得到了婆婆的手把手的真传,但调出的汤味却大大不如婆婆,客人们之所以到面馆里来,主要是想回想当年的汤的那一股味,一回想起那股味,眼下的这碗面愈是失去了岂止是那-般味,连食欲也丧失殆尽。

    一天早上,另一条街上噼哩叭哩响了一连串的饱声,街上的人寻声去看热闹,才知道是一位姓马的人的羊肉泡馍馆今日开张。土地承包责任制几年过去之后,人们可以放开肚子吃白蒸馍凉面了,但一提起肉字,人们的胃不由得蠕动着奢侈,管怎样,进去尝一碗吧,一碗不过三四块钱呀。当戴着白帽的女服务员将冒着热气的羊肉泡端上来,恭恭敬敬地放在桌上,羊肉泡特有的香味直往鼻子钻,白的粉丝绿的香菜尤其是上面那几片薄薄的羊肉,无不敲击人的食欲。用筷子夹起羊肉来,放在嘴前,轻轻将它吹凉一些,放进嘴里一嚼,唉呀,真他妈的香哩。从此,马家泡馍馆的名声无胫而走,不翼而飞了。乡下人进城来,提前让家里人烙好一个锅盔,往兜里一装,进城第一件事,就是吃碗羊肉泡。泡馍馆里的馍当然好吃了,但那要花钱的,用自家的馍化钱少,味道也能品尝到极致。再说了,现在家家都有了余粮,花钱买人家一片馍,谁愿意干那笨而愚的事情呢。在乡下有人问你,明天吃不吃羊肉泡,那意思是问明天你去不去县里。村子里的老人常说,人啦,不宜娇惯,前些年吃了上顿愁没有下顿,人们盼着能喝饱一顿包谷粥就成了。这几年白蒸馍凉面的,一些人却天天喊叫羊肉泡了,这些人呀,饿上几天才合适。这些人不管老年人说什么,仍然过几天喊叫吃羊肉泡去。

    泉城最热闹的要属麦子成熟前的那几天,在城外的一片空地上.人山人海的,农民们蜂涌到这里来,争先购买忙天所需要的一切农具,整个泉城仿佛也跟着沸腾起来,每条街上都是手提或是肩扛着农具的人们。

    “王哥,你也来了,今年收成没问题吧?”

    “是你,七弟,收成没得说。东西买齐了吗?”

    “齐了,回去准备给娃买些麻搪。”

    几个年轻人遇见了,相互问还剩下几个钱,凑到一块.直奔马家羊肉饱馍馆,一人要一碗羊肉饱以外,再叫了一两蝶便宜菜,外加一瓶白酒。尽管风扇在上头呼呼地吹,但他们还是脱去上衣、露出黑而健壮的肌肉来。一两杯白酒下肚,他们便放开嗓子聊起各种有趣的事情。如有穿裙子的女人走过,他们都哑了声,城里女人特有的透着凉爽白嫩的大腿,使他们似乎矮了好大截。于是,他们顿然有了强烈的自卑惑,不敢再大声喧闹了,拍遭那女人的白眼,匆匆吃完饭,扛起放在身后的农具,急急往回赶了。

    一九八四年,粮食虽是过了关,但泉城半山区的庄稼汉口袋里缺少的仍就是钱啊,当他们有饱饭吃时,便开始思索怎样使自己的腰包能鼓起来。

    一九八五年刚开春,泉城北部的一个小山村一个姓刘的老汉,用自行车从三十多里路的镇集市上,花五块钱买了一百多棵秦冠果树苗子驮回了村子里,人们对刘老汉的举动不甚了解,背后猜着他用这些树苗干些什么呢?刘老汉寻一个适当的日子,招集全家大小人上了地。在自己最肥沃的二亩麦地里,将一百棵树苗子三乘四的距离很有规律地载了进去.树距间的麦子刘老汉让全家人都锄掉了。村上的老人咬牙骂起了刘老汉,没吃几天饱饭,就把挨俄的日子忘了,苹果再好,能当饭吃吗?一些年轻人受到了震动,仿佛从这事上着出一些苗头,个别青年,背过父母买一些果树苗子来、偷愉栽进地里。但纸里包不住火,被父母臭骂一顿不算,还被父母寻死觅活地逼着流泪拔掉了树苗。

    一晃三年过去了,秦冠果树开始挂果了,半山区地带日照条件好,日夜温差大,果子极容易上色,红亮红亮的。远远望去挂在树梢仿佛不是果子,而是一个个眯人眼睛的小太阳。刘老汉在树中间搭一间草棚,吃睡在地,照看着他的胜利果实。果子成熟了,刘老汉用竹筐装上果子,坐上班车,到省城的市场卖了。一斤七毛多钱,头一年挂果,下了三千来斤果子,净收人达二千多块。这在全镇引起了一场强烈的地震,震波撼动了方圆几个乡镇的人们。人们把这事当成中心议题,茶余饭后几个人围坐一块开始议论,二亩地卖二千块钱啦,不是个小数字。就说种麦,风调雨顺两亩地最多打七百斤麦子,一斤麦子四五毛钱,卖人不过三百块钱左右,三百元与二千多元差多大距离,他们心里是很清楚的。一些人开始跃跃欲试了,但真正往地里栽果树的仍然没有几家人,这几家人不是没有了父母的,就是和父母分家过的年轻人。他们说,忍痛割爱一亩地,做做试验吧。

    第二年,刘老汉的果树进入盛果期,满树是红红的果子。成熟时,来了一个果贩子,找上刘老汉的家门,张口就给刘老汉一斤果子出价八毛钱,刘老汉也没有还价地同意了。果贩当场给刘老汉放下一千元的定金,说是等四天来拉货。四天后,果贩果真来了,开了辆大东风车,几乎半个村子的群众去给刘老汉帮助下果子了。秤一过,往东风车一装,果贩从车头司机驾驶室里取出个不大的黑包,拉开是一叠厚厚的人民币。大半个村子的人围在刘老汉地畔前头,看刘老汉手不停地在干裂的嘴唇上抹些唾沫,慢悠悠地点着手中的人民币。刘老汉一年果子就卖了一万多块钱,一万多块钱啦,这个数字对这个半山区的庄稼汉来说,是一个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这一天晚上不但这个村子的人们失眠了,凡是得知这个消息的人们都失眠了。有好多年轻人跟父母吵了架,吵过架的父母坐在屋檐下,后悔不迭,痛恨自己拦住了儿子或逼着儿子拔了栽在地里的果树。这些受过六0年年馑的酸楚的老人心里装着一个信念,地里应该种粮食,粮食就是命啊,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他们思想上时时提防着担心着,恐怕那一场灾难再次来临。但现实使这些老人的观念动摇了,崩溃了,陷人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当年的冬季,泉城的农村似乎是煮开的沸水,一片一片的土地上,到处是栽果树的群众。树苗子从五毛钱一棵,涨到一块钱一裸,最后涨到一块伍一棵,直至泉城当地的果树苗子脱销了。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人,开始从外地往泉城贩运起果树苗来,只要树苗一回到泉城,立即开了花。心有余悸的人们栽上一亩半亩的,胆大的人一五一十一下子将自己的责任田全部栽成了果树。

    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派有关部门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觉得果树将会是泉城人民致富奔小康最切合实际的一条途径。于是责令县农技站、园艺站、果业局、林业局组织一大批懂技术有经验的果树专家与技术员,由各部门领导带队分赴各乡镇,知道群众载果树。县政府跟着发出了每家必须栽一亩果树的号令,乡镇派干部驻村督促这一号令的落实。

    泉城,这个拥有三十多万农民的小县,自实行责任制以来,第一次出现由县委县政府组织带领的轰轰烈烈的田间大劳动的场面。由于县乡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将这一农民运动掀到一个无所能及的高潮。

    一晃又是三四年过去了,果树已经长大,开始挂果了。春天,泉城整个土地上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花的海洋,到处弥漫着淡淡的果花香。秋末果实成熟时,是一片欢乐喜庆的海洋。有了梧桐树何愁没风凰,外地的客商纷纷慕名而来,一斤果子可以卖得一块多钱了,栽树多的农民一年收人可达几万元,这无疑给一些没有栽完土地的群众以强烈的刺激,于是群众自发地掀起了第二次轰轰烈烈的栽树高潮。高潮过后,一些有心思的农民从果子销售中总结出一条经验,果子在春节前后,甚至在第二年五一前后,果子的价格可以卖到两至三元块钱一斤。于是,他们在自家庭院里掏一个大深坑,用砖砌成一个果窖,将自已的果子贮藏起来。果窖的地方有剩余了,他们便收购一些果子贮存起来,到一定时候,开始出售,竟是果子刚成熟时销售的两倍至三倍。人们吃了当年没跟刘老汉学习的亏,一家的果窖见了实效,所有的家庭跟着效仿起来.现在,你到泉城的农家去,几乎每一家庭院的中间,都有砖砌的果窖口,用石板或是铁板盖着,后院或前门有两丈见高的果窖烟筒。好些人觉得一个果窖适合不了自己的胃口,又在自家的果树地头建一座更大的果窖。

    随着农民钱包的迅速鼓起,县城的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一批和果树配套的产品,如农药.化肥,打药机等~系列产品相应火爆于泉城每条街的批发零售门店里。一向冷清的百货大厦里,天天拥挤着来自农村的果农们。逢年过节,曾出现里边的人出不来,外边的人进不去的热闹情形。人们第一次感到泉城太小了,货物也太少了。那时的大多数人还没有想过到市上或省城去逛逛,买一些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主要是路太远,一天只有打一个来回。那时的农民还没有过在大城市住上一晚或两晚的想法,他们一看见高楼就晕眩.见那来来往往的车流就眼花,很少有人想去受那份罪。

    一天村上的广播响了.乡镇的干部在广播上讲,要给三年以上的果树征收林特产税,按照当前果子的销售价格,每亩按七百六十元征收。种地要纳粮,栽了果树,要缴林特产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一亩就那么七百元么,跟收人的一万多元相比.不是曲曲一毛吗?过了几天,听说县政府调来个姓郭的县长。郭县长来到泉城的第二天,召开了科级以上的干部会,在会上,他慷慨陈词,一定要大搞泉城的城建工作,一两年时间将使泉城变成中等发达的小城市。大家不知道消息的准确性,去过县城的人说,消息是千真万确的,整个县城被各种城建车震得如同翻了天,县城往东修两条环城路,东一环路两旁要建设两层以上的楼房,往南扩建到西南路近一里路的地方。并带回许多有关郭县长在城建工作中各种各样的传闻。郭县长指挥推土机推阔路面时,一个老汉睡在推土机前,死活不让推土机走,因为拓宽的路面将会削去他家半间庄子。郭县长当即指挥公安局抓了这老头,将其放进拘留所,对公安局局长说,在这次城建过程中,凡是挡拦或刁难的,一律抓起来,不论是谁,出了任何事,有他顶着呢。这话传出去,一些本想闹事的,也乖乖躲开了。好多故事至今仍流传在民间里。

    这一年冬季收林特产税,村委会办公室门前排起好长的队,人们争着缴前几名,因镇上有规定凡是前十五名的果农,奖励一套茶具,果农们明白,税是非缴不可的,将税缴了,白得一套茶具,何乐而不为呢。看到出现了争先恐后的缴税局面,大多数村上决定从村提留里再抽取一部分款,分为一二三三个等级奖励群众,使百分之四十的群众都能享受到奖励的喜悦。

    全县仅用三天时间全部征收完了林特产税,使泉城的城建工作有了强有力顺利进行的经济后盾。郭县长大张旗鼓搞城建的举动,使一部分富起来果农得到了启迪,他们从信用社取出存款,盖起了一砖到顶的大瓦房,经常住窑洞或厢房里的农民,住进一砖到顶的大瓦房里,感觉确实非同一般,有了钱的果农都坐不住了,开始筹备建房的有关事宜了,泉城的砖厂一下子火爆起来,日夜不停地烧砖都供给不了市场的需求,人们的眼光一齐集中在砖厂上,于是泉城几乎是一夜之间冒出了二十几砖瓦厂,几十家预制厂。开始盖的是简简单单的大瓦房,后来是大瓦房托上几个楼板,后来有人干脆建起了两层小洋楼,再到后来有人盖起了全封闭式的楼房,盖房仿佛成了农家人生活的一件大事,房的高低大小成了一家是否富有的标志。走在街上.不时可以看到几个人围在一堆.地上划着什么,过去一听,就是他们要建什么楼房的相关事宜。有些人以为住房是人一辈子的事情,一定要建设好,手里钱缺的,便到亲戚朋友或邻里那里借,现在借得再多也不怕,果子一年收人一两万元呢,一两年不就还完了?

    泉城周边的几个县区的群众,仍处在泉城人当年那种以粮为主的阶段,粮仓堆满了粮食,手头缺少的是钱,他们便组成建筑队,来到泉城。他们看到了果树带给泉城人的富裕和幸福,他们和泉城果农闲聊扯家长时,知道些栽和做务果树的一些知识,回到自己村里,也开始大面积的栽起了果树。

    一个热天的中午,有的果农进行着午休,有的围在树荫下下棋,有的在大房底下搓麻将,村里子来了一个和尚和一个尼姑,这和尚和尼姑人一看就是假扮的,和尚戴着墨镜,尼姑戴圆形的茶色眼镜,最让人们怀疑的是这位尼姑还抹着口红呢。他俩一人背一个大提包,提包里装着果树专用剪刀。果树剪刀家家都有的,但毕竟是和尚和尼姑卖剪刀,人们好奇地将和尚尼姑围在村南的大槐树荫下.

    有人问了:“一把剪刀多钱?”

    和尚说:“一把五元。”

    那人说:“你胡说呢,商店里一把剪刀不过三块五,你就要五元。你这剪刀和商店里一模一样呀。”

    和尚笑说。“的确和商店里一样,不过商店收是现钱,我这跟白送一样。”

    有人问:“白送就白送,怎么跟白送一样。’

    和尚仍就笑说:“我的剪刀你可以白拿走,等什么时期果子一斤卖不到一毛钱时,我再来收剪刀钱。”

    人们都笑了,这和尚明明是白送给咱剪刀么,果子现在要一块多钱,怎么可能掉到一斤一毛钱呢,这怎么可能呢.人们都要了一把,和尚—一登记了他们的名字,一时三刻两大提包的剪刀就完了,和尚和尼姑笑着朝大家鞠了一躬,和尚念了句“阿弥陀佛”携起尼姑,沿着公路,朝东方向而去了。

    人们手提着一把剪刀,个别人两手都提着剪刀,轰然笑成一团,不久,从每个村里传来了和尚尼姑卖剪刀的事儿,人们都觉得有些蹊跷,一些稍微读过几本书的人不由开始思索这件事了,尤其是常到外边跑的人,更是担心,和尚的预言说不定哪一天就变成了现实呢,他们翻阅了一些果树资料,从中选择出适宜本地栽种的超前的富士品种,通过各种渠道找一些富士接嘴,将自己迟栽的小秦冠树全部换了头,或是在秦冠树旁培育一到两裸酥梨树苗,如果有一天秦冠果子淘汰了,那梨树也就长大了。

    但三四年间,秦冠果子的价格仍然保持在一元钱左右。农民们家家都有了电视机,少部分家庭用2l寸的大彩电换了黑白电视,大多数小伙子骑上了摩托车。给树把农药一打,骑上摩托车散心去了。父母给女儿找女婿,首先问的是男方家里有几亩果园,一年能下多少果子。说起男方的孩子,只说娃机灵些不聋不哑不瓜就行了。

    再看泉城吧,已经变成了一位娇烧的妇人。原先的两条主街,扩大到四条,且南北两条大通道宽阔地切割过四条街道,每一交叉路口,都修筑着小圆形的花圆,和一座交警值班的岗厅。街道两旁最低是两层装饰极为优雅的楼房,特别是泉城几位大款修建的几座庞大的酒楼宾馆更烘托出泉城的雄壮。耸立在西兰路口高达百米的报时大楼,那雄浑悦耳的钟声,悠悠扬扬地报告泉城明天的辉煌正一步步走来。和它对峙的是经过专家们精心研究雕塑的三个少女的白色铝制像,三个少女朝着不同的方向,站立在硕大的白球上,身子倾斜四十五度,两臂舒展着象是在深切地呼唤,又象是急切地去拥抱湛蓝的碧空,一阵阵风过,将她们的衣裙吹成飘扬的绸带状。  

    一座落后破旧的小县城,经过泉城三十多万人民齐心协力地奋斗,几乎是一夜间成为西兰路上璀灿夺目的明珠了。

    沿街的高横大厦建成后,却成为一座美丽的空城,县委县政府为了繁荣泉城的经济,决定将沿街的楼房全部公开出售。半山区因果子有了钱的农民们,蜂涌进泉城。干部职工这些公薪阶层们只能望洋而兴叹,购到楼房的果农遵照县上的指示,立即将楼房装饰成各种门面房。于是,几乎又是一夜之间出现了烟酒批发一条街,五金日杂一条街,高档服装一条街,家用电器一条街,农药化肥一条街,泉城这座美丽的小县城一下子繁华起来。

    面对繁华喧闹的泉城,县上领导有了将泉城撤县设市的想法,他们一方面积极地抓本县的经济建设,一方面向上级申报将泉城建设成县级市的宏伟蓝图。

    正当泉城人欣喜若狂地沉浸在果子带给他们的喜悦之中时,不知是哪个乡镇的退休老教师向县委递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大约有二十几张,里面用的真实的事例,准确的数字.道出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呐喊,泉城这几年由于经济地飞速发展,学生的辍学率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六。一些村读高中的学生没有几个娃了。不是因为学生们念不起书,是因为包括大部分家长认为念书没有什么用了。一年果子收人几万元,即就考上大学,毕了业分配上了班,一年能挣几个钱呢。有了钱还有什么事办不成的。这些观点,已经毁了一批学生,可怕的是仍在吞噬着一大批在校的学生。这位教师最后呐喊了句:“救救孩子。”县上连夜召开了有关部局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乡乡长会议,要求各乡镇立即组织人力对各自辖区的每一村学生的辍学情况做一次详细地调查,将调查结果报送到县委办。要求各乡镇必须从今年开始着手建一座具有现代化格局的初级中学,村级小学必须翻修一新,决不允许有危漏校舍存在。县上相信各乡镇有这个实力,一亩地征收林特产税七百多元,乡统筹这一栏一年就达几百万元,除上缴县财政那一部分外,乡镇的金库里的存款不是小数字。县上一位领导在会上气愤地说“各乡镇库里那么多的钱,你们不办教育,往完的吃呀吗?就是吃你能吃得完吗?”一个月过后,每个村学生辍学统计表送到了县委办。郭书记(当年的郭县长此时已升为县委书记了〕亲自翻阅了几遍各乡镇的统计表,郭书记惊讶地发现,泉城学生的辍学现象比这位老教师报告里写得还要严重。其中有一张统计表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这张统计表用漆黑的字体标示着,北部马泉镇夏家村学生的辍学率竟达百分之八十以上,郭书记决定亲自去一趟夏家村,看看情形到底如何,抓抓揪人心的不良现象,以带动全县教育事业快速走上正轨。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