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三卷 历史名人 01 千秋共仰的魏氏始祖——毕公(姬)高

更新时间:2019-06-29 19:41:07 | 本章字数:3072

    我们的祖先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大约在五千年前,黄河、长江流域的许多氏族部落,进入到原始社会解体时期,出现了皇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个强大的部落联盟。相传皇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今陕西一带,后来皇帝族往东北方向迁移,最后定居在今河北涿鹿附近,而九黎族则活动于今山东、河南与安徽一带。

    三大部落联盟都向中原发展。为了争夺地盘,发生了大规模的部落联盟战争。首先是蚩尤率领的九黎族打败了炎帝族。炎帝族向皇帝族求援,联合起来进攻蚩尤。九黎族战败后,一部分留在北方,合并到了黄、炎两族,另一部分则南下荆楚,与那里的三苗族合并。

    黄、炎联盟破裂,炎帝族被打败,皇帝族成为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经过夏、商,到了周代,这些皇帝的后裔,特别是与皇帝同姓的周部落的贵族,率领族人在各地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占有黄河流域的中原各诸侯国发展最快。

    春秋时期,这些诸侯认为自己的文化比边远地区部族用高,于是自称“华”(“荣”的意思)与“夏”(“中原之人”意思),后来统称“华夏”。“华夏族”就成为后来的黄河流域汉族前身的称谓,而将当时居住在四周边远地区的部族分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合称为“夷狄”。各族人民在共同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结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群体,创造了祖国光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为祖国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与埃及、巴比伦、印度,合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但埃及、巴比伦、印度三国先后出现过历史长期中断的局面,只有中国,被称为“香火不断的金身”。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延亘千古、渊源流长、恢弘浩荡、生生不息。它以巨龙雄师般的身姿和气魄巍巍屹立于世界东方。这个古老而又优秀的民族,在其所占据的历史时空里,创建了令人瞩目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同时也孕育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文明创造者、负载者和承传人。

    我们伟大的华夏民族,是一个先天睿智的民族,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世纪形成的世界三大文化圈中,东亚文化圈便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在这块丰饶的土地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成为人类文明的光辉写照。

    我国历史文化灿烂悠久,我们的先人同中华民族其他兄弟一起,在秦汉、唐宋时期,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两个辉煌的顶峰。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思想学术、科学技术诸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追忆先人辉煌的奋斗业绩,是对华夏正史典籍的补充,是对传统文化和文明精神的承传。姓氏文化是炎黄文化的一朵奇葩。

    ●姬高(前?~前?)周文王第15子姬高(周武王的弟弟)受封于毕。毕位于今天的陕西咸阳北部,又名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姬高被分封到毕以后,在那里建立了毕国,姬高就是毕国公,史称毕公高。毕公高和周天子同姓。魏氏的祖先是毕公高的后代。毕公(姬)高,是千秋共仰的魏氏始祖。魏、毕、冯、潘、藩、万氏同宗,王、吕、梁、令狐与魏血脉相连。

    第三卷 历史名人 01 千秋共仰的魏氏始祖——毕公(姬)高

    姬姓在先秦时期是著姓、大姓,武王灭商后,延续三个半世纪的西周都是姬姓的天下。

    姬姓的始祖即史籍中记载的后稷。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不料牛马见了这个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里,但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又没扔成。最后姜原来到一条水渠旁,当时正值冬天,渠水结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冻死。就在这时候,又飞来一只大鸟,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护翼温暖着这个孩子。姜原以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保护,不是个普通的人,就放弃了把他抛弃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这个孩子曾经被抛弃,所以这个孩子名字就叫弃。

    弃因为善种五谷,在帝尧时被举为农师。舜继位后,又把他封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号为后稷,赐姓为姬。

    后稷以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刘以后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个名叫古公(颤-页)父的人。在那个时候,当地戎狄之人经常侵扰姬姓部族,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古公(颤-页)父便率领部族从豳(今陕西旬邑县西南)迁徙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脚下。古公宣父带领部族在这里建筑城郭房屋,并建立了官僚机构管理部族事务,从而具备了国家的规模。

    古公的孙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时正值商纣王残暴统治时期,姬昌大行仁德,礼贤下士,与之成了鲜明的对比。姬周的力量不断发展,接连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又把都城向东迁到了丰邑(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发的时候,终于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姬高(前?~前?)周文王第15子姬高(周武王的弟弟)姬高在武王灭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武王灭商后,举行了庄重的进入商都的仪式,入城以后,姬高又奉命打开殷商的监狱,释放出关押在那里的百姓。接着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乐礼仪的机构。因此,当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受封于毕。毕位于今天的陕西咸阳北部,又名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姬高被分封到毕以后,在那里建立了毕国,姬高就是毕国公,史称毕公高。

    武王死,成王立。成王临死的时候,又把召公、毕公召来,让他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太子钊立,是为康王。

    魏氏的祖先是毕公高的后代。毕公高和周天子同姓。武王伐纣之后,高被封在毕,于是就以毕为姓。

    毕公高的后代中断了封爵,变成了平民,有的在中原,有的流落到夷狄。

    春秋时期,毕国公的后裔毕万,做了晋献公的大夫,被封在魏地,于是成了后世魏姓得姓的始祖,亦为万姓始祖。

    公元前661年也有不属于魏国王室成员的魏姓人任城魏氏的始祖即魏无知,魏衡则是魏无知的17世孙。

    周王朝建立后,毕公高及其后裔便以毕地为中心繁衍生息,逐渐因地为氏,号毕氏。

    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后迁河南固始,子孙以封邑命氏。或言春秋时,姬姓潘国被楚国吞并,亡国后的潘国人就有用国名作为姓氏的,从此改姓潘。

    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战国时魏惠王迁都大梁为梁惠王,子孙以梁为氏。与魏姓有渊源的还有令狐氏,《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

    据《元和姓纂》载,毕万封魏,支孙食采于冯为氏,季孙食采于潘为氏,故魏、毕、冯、潘、藩氏同宗。

    毕公有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无忌是魏昭王子,魏安厘王之弟,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号信陵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史书称他“仁而下仕,食客三千。”他曾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取兵权,援赵胜秦,后为上将军。其子14人於魏安釐王孫“魏王假”時,魏国国都大梁被秦將王賁屢攻不下,後引黃河之水灌大梁,举城投降魏王子及家眷数百人均招殺害,信陵君无忌公之十四子因远离国都倖免于难,全数逃往山西太行山躲藏,改姓為“王”。

    公元前207年秦亡后,其中三子回復魏姓其中一支为魏无忌公孙魏无知公传承至大唐名相魏徵公至今,閩南、广东、台湾均为其57代或58代裔孫。而未改回本姓之无忌公后裔11子孫即今繁延為中国第三大姓氏“王”姓八千五百万族人之宗祖之一,故战国信陵君无忌公乃為“魏”、“王”共同宗祖。

    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魏武子(魏犨)次子魏(金奇)封于吕、厨,所以又称吕(金奇)、厨武子。其后子孙以邑为姓。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