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历史名人 61 明戏曲音乐家昆曲鼻祖曲圣——魏良辅
更新时间:2019-08-19 13:37:35 | 本章字数:1677
●魏良辅(1489—1566),字师召,号此斋,晚年号尚泉、上泉,又号玉峰,新建(今属江西南昌)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历官工部、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广西按察司副使。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擢山东左布政使,三年后致仕,流寓于江苏太仓。为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昆曲(南曲)始祖。在熟谙南北曲的基础上,于嘉靖年间吸收了海盐腔、余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某些特点,对旧的昆山腔进行了显著的改革创新,形成一种舒徐宛转的新腔,称为“昆腔”,又称“水磨腔”,对很多地方戏曲音乐的发展影响较大,被誉为“国工”,后世奉之为昆腔鼻祖,艺坛尊为“曲圣”。著有《曲律》(一名《南词引正》)一书,是论述昆腔唱法及南北曲流派的重要著作。
魏良辅熟悉音律,初习北曲,因不及北人王友山,乃钻研南曲。
他的家乡是弋阳腔的天下,而他却厌鄙弋阳,为了改变所处的艺术环境,他于明嘉靖年间来到了当时南戏北曲都很活跃的太仓,居住在南码头。在当地驻军中有很多人通晓音律,魏良辅常以曲会友,与之切磋交流,从中结识了南曲专家太仓卫百户过云适,经常前去向他请教,每次度曲都要等到过认为满意了方肯罢休。他还去请教因罪发配至此精于弦索的北曲专家张野塘,两人结为挚友,后来,魏良辅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张野塘。
魏良辅在过云适、张野塘等人的帮助下,借鉴、吸收了当时流行的海盐腔、余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特点,对流传于太仓、昆山一带的土腔进行了深入研究、整理加工。
据余怀《寄畅园闻歌记》云:其间魏良辅曾“足迹不下楼者十年”,终于创造出了一种将南北曲融为一体,既可使南曲“收音纯细”,又可使北曲“转无北气”,从而改变了以往那种平直无意致的呆板唱腔,形成了一种格调新颖、唱法细腻、舒徐委婉的“水磨腔”(昆腔),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现,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回旋曲折、旋律更加优美动听。
同时,魏良辅在伴奏乐器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原来南曲伴奏仅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感染力,他将鼓板、笛、管、箫、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集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大获成功。魏良辅从此名声大振,被誉为“国工”、“曲圣”乃至昆曲的“鼻祖”。一代新声昆曲创出后,很快不胫而走,风糜吴中,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的海盐、弋阳、余姚腔。
魏良辅改革的昆山腔,“其排腔、配拍、榷字、厘音,皆属上乘”。无比委婉动听的乐曲,巧妙地体现了东方人的情感特征,许多难以表述的情感,水一般地在委婉悠长、顿搓抑扬中汩汩流注,打动着人们内心世界最柔美的感区。于是天下翕然宗之。许多人不惜千里迢迢前来,花费巨资请人教授昆山腔。昆山腔经过后人世代相传,一直到今天仍习习相因。
魏良辅的学生中,最有成就的要数昆山人梁辰鱼(伯龙)。在陆九畴“愿出良辅下”之后,“梁伯龙闻,起而效之。考订元剧,自翻新调,作《江东白苎》、《浣纱》诸曲。又与郑思笠精研音理,唐小虞、陈梅泉五七辈,杂转之。金石铿然,谱传藩邸戚畹,金紫熠爚之家,而取声必宗伯龙氏,谓之‘昆腔’”(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梁辰鱼将昆山腔进一步发扬光大。明万历年间,梁伯龙写了一部剧本《浣纱记》,《浣纱记》更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用昆曲演出,大获成功,此后昆曲走向舞台、走向社会,一跃而为全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并使场上之曲成为案头之文,被誉为“昆山派”。昆山腔—昆曲—昆剧,梁辰鱼把后阶段发展的速度推进得很快。“太仓弦子擅东吴”、“悦耳吴音学太仓”等说法流行甚广,这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良辅晚年,将学曲演唱的心得札记整理成条文,曰《南词引正》,又名《曲律》,逐条简要地阐述了昆曲在字、腔、板眼等各方面的练唱技术,南北曲唱法的区别等等,对初学者和从事昆腔研究的人,起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它的传本有多种,被刊载入他人编撰的几种书目中,有:《吴俞萃雅》、《词林逸响》、《吴骚合编》和《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等。上述各书皆载有良辅的《曲律》十八或十七条不等。
解放后,才发现明代吴昆麓校正的《南词引正》原本,内容较《曲律》其他刊本略多,也稍有不同,如对原有的昆山腔和杭州腔等的涉及,是他本所没有的。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