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星空灿烂 32 魏当代学者教育家⑦
更新时间:2019-10-30 08:31:35 | 本章字数:4897
他们曾燃烧自己的灵魂、血肉和情感,投身教育事业。他们是(59-65):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魏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魏道儒;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文学博士,教授魏德胜;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鲁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魏东芝;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地质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刚锋;新疆农业大学教授,植物学骨干教师,硕士导师魏岩(女);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
59【魏雨】(1955.2-)河北省魏县人。教授,河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河北师范大学纳米材料研究所所长。
1978年河北大学化学系毕业,1981年河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魏雨教授曾任河北师大化学学院院长,现任河北师范大学纳米材料研究所所长,河北省化学会理事,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北师范大学学术带头人。1997年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6年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
魏雨教授主要从事纳米金属复合氧化物的液相制备、组装及形成机理的研究,在铁氧化物的液相催化形成及应用领域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为铁系氧化物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开创了一个新领域;不仅成功制备了十多种铁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而且系统研究了材料制备的各种过程因素对粒径、形貌的影响和催化机理。这些结果为人们认识自然环境下铁氧化物的形成及转化、钢铁腐蚀与防护奠定了基础。将催化合成技术与可见光诱导相结合,成功地开发了一条由二价铁盐直接合成纳米氧化铁粉体的新途径;我们所开创的铁氧化物催化形成及低成本合成低维纳米氧化铁材料这一领域,目前已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
采用软化学合成手段,在低温下制备出了一维氧化锌纳米线,为实现低维无机功能材料在温和条件下的合成提供了有效途径。系统研究了晶体成核与生长机制及模板剂的作用机理。该方法成本低廉,重现性好,简捷、高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纳米结构材料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方面开展了系列创新性的工作,通过在硬模板上原位逐层自组装,制备出了ZrO2 、TiO2纳米结构材料,不仅解决了纳米粉体作为催化剂使用过程中不易分离和回收这些重大难题,而且首次将其用于高压液相色谱柱填料,在分离手性化合物剂生物大分子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还采用无模板醇热合成技术,一步直接制备单分散微米/纳米结构中空氧化钛微球,改变实验条件就可以实现对其在宏观(形貌、球体大小、壳层厚度)和微观(组成壳层的纳米粒子尺寸)两个层面上的可控制备,有望拓展到其他纳米中空结构金属氧化物的制备。
研究工作曾多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的资助。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10余篇,其中30多篇发表在《Analytial Chemistry》、《Chemical Communications》、《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tin》、《Journal of Materals Reserach》、《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Materials Letters》、《化学学报》、《科学通报》和《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重要的化学和材料杂志上,且均被SCI收录,已被SCI引文索引引用110余次。
60【魏道儒】(1955.10.15-)河北景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1年12月大学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1984年12月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1985年1月至1987年9月在西北大学历史系任教。1990年6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1992年8月任副研究员,1998年8月任研究员。1999年至2000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研究。2002年6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9月受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佛教研究室主任。主要著作:《中国华严宗通史》、《宋代禅宗文化》、《白话坛经》、《禅宗无门关》及《佛教史》(合著)、《中国禅宗通史》(合著)等。
61【魏德胜】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文学博士,教授。
主要从事汉语词汇史、汉语语法史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项目。专著有:《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韩非子语言研究》,代表论文有:《〈敦煌汉简〉中的量词》、《居延新简、敦煌汉简中的\"日书\"残简》、《上古汉语的习惯用语》、《古汉语中名词的结构义》等。
62【魏东芝】山东高唐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鲁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上海市重点学科-生物工程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化工学科带头人。中国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工业和环境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理事,中-韩生物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联谊会理事。魏东芝教授曾获得国家和上海市的多项荣誉,其中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科技英才提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和启明星后、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上海市特殊津贴,霍英东基金获得者等。
魏东芝教授及其学术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催化工程和生物制药工程。其中,生物催化工程主要包括新生物催化剂的获得,酶的体外进化及酶功能的开发,酶或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及生物催化过程工程研究,特别注重基因工程菌及其酶的应用,将基因工程与生物催化工程结合起来,开展水相及非水相生物催化过程研究,包括酶促转酯、酯合成、寡糖合成及手性合成/拆分。生物制药工程主要包括蛋白/多肽药物、酶等基因的克隆与高效表达;基因工程菌的稳定性、培养与发酵过程工程研究;生物技术药物规模化制备平台技术的研究等。
近3年内魏东芝教授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重要攻关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22项,其中,“863”项目3项,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科技攻关3项,总经费5000多万元。代表性质研究课题有:生物技术药物规模化制备技术平台(国家“863”重大专项)、生物技术药物规模化制备技术平台滚动项目(国家“863”重大专项滚动项目)、定向进化用于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的研究、微生物细胞表达产品过程优化技术、生物催化手性药物合成平台技术研究、抗肿瘤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的实验与临床前研究、基因工程人甲状腺激素(1-84)的研发、糖尿病药物-米格列醇原料及制剂等。
魏东芝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文章60多篇);被引用37次;发明专利60余项,著作5部。完成省部级项目鉴定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4项。
63【魏刚锋】(1949.7.10-)陕西省蓝田县人。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地矿系区地与石油教研室主任,地质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6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 1976年8月-1981年3月,在西北大学地质构造研究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张伯声院士助手),1981年3月—1993年3月,在西安地质学院地质构造研究所任张伯声院士科研助手,1987年7月在职研究生毕业,1993年4月—1999年10月,在西安工程学院资源学院区地与石油教研室和地质构造研究所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研究所所长,1999年11月,被评为教授,1999年12月—今,在长安大学资源学院区地与石油教研室和地质构造研究所任教授、教研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现任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地矿系区地与石油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地质构造研究所所长和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等职。2005年7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显微构造及其应用、波浪状镶嵌构造及其应用、构造与资源等。
魏刚锋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他为本科生讲授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学基础、动力地质学原理、构造地质学,为研究生讲授显微构造、矿田构造、中国区域构造、波浪状镶嵌构造、构造岩石学基础、岩组分析等多门功课;主编《显微构造》(研究生试用)、《西安周边地区地球科学野外实习指导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等教材;主持并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经专家评审均达国内领先,其中“灞源地区构造特征及其对金矿的控制”和“小秦岭西南部含铀花岗岩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被专家评为优秀报告,在“青海滩间山金矿特征与控矿因素研究”项目中预测的金矿体已被青海省第一地质大队探矿工程证实为大型金矿床,在铧厂沟发现的北矿带已被硐探工程证实并已被开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次获地矿部科技进步成果或优秀定向科研成果奖;主持的“地球科学概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野外教学研究”教学科研项目2005年获陕西省教育教学成果2等奖和长安大学教育教学成果1等奖;2003年,主持的“地球科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已被评为长安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和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与其他专家合作,公开出版专著2本,大地构造图1幅,论文集1本,发表“地质院校毕业实习初探”、“铧厂沟金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地球科学概论野外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研究(中国地质教育)等教学、科研学术论文60余篇,6篇被评为西安市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优秀兼职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几十年来,他在科研实践中为祖国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2003年被长安大学评为教学名师。招收研究生主要学科及方向为构造地质学显微构造及其应用、波浪状镶嵌构造及其应用及构造与资源等。
64【魏岩】女,(1966-)新疆农业大学教授,植物学骨干教师,硕士导师。
1989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1992年新疆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硕士毕业,一直在新疆农业大学从事植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94年转评为讲师,1999年评聘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曾于1994年5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所举办的“遗传多样性测定方法学习班”。2005年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在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所从事种子生态学及植物生态适应研究。
在教学上,主要从事植物学、植物地理学等3门课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主持校级教研课题2项,制作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植物分类学》多媒体课件,负责学校《植物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在科研上,主要从事荒漠植物生物生态学特性、植物多样性及生态进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子项目1项,主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新疆教育厅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1项;参加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参加《新疆植物志》、《昆仑植物志》的编写,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65【魏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国务院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研究室主任等职,兼任全国13个省市经济顾问、15家企业经济顾问、7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2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博导之一,1993年在经济学界第一个提出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彻底分开的治理金融秩序建议。
主要研究领域:自1979年开始研究经济学, 先后着重研究宏观经济问题, 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 企业财产制度问题,非国有企业问题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企业制度、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问题等。
著作与论述:著作丰厚,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市场经济研究》等著作15本, 在国内外经济管理类刊物发表论文三百余篇。近期主要著作包括:1.《企业制度安排》(2002年)中国发展出版社2.《企业战略选择》(2002年)中国发展出版社3. 《企业文化塑造》(2002年)中国发展出版社4.《企业前沿问题》(2001年)中国发展出版社5.《市场经济前沿问题》(2001年)中国发展出版社6.《如何启动中国经济》(200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7.《中国企业的二次创业》(200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8.《中国经济的盛世忠言》(1999年)广东经济出版社。主要学术观点:主张微观放开, 注重产权制度建立, 宏观调控走向科学化;强调市场制度及财产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适当缩小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强调思考和研究企业问题要着重于企业制度安排、企业战略选择和企业文化塑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