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五卷 星空灿烂 40 魏当代学者教育家⑮

更新时间:2019-11-08 17:01:35 | 本章字数:5647

    他们曾燃烧自己的灵魂、血肉和情感,投身教育事业。他们是(131-141):国内著名管理咨询专家、教授魏中杰;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魏二虎;深圳居众装饰太原公司高级首席设计师魏二波;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教授魏一鸣;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魏进家;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魏建国;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博导魏建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魏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魏杰(女);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宏运;贵州大学法学院教授魏红。

    131【魏中杰】(1965-)河南郑州人。教授、资深企业管理咨询顾问。

    曾任某著名跨国咨询公司高级顾问,现为上海商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内著名管理咨询专家、成长期企业研究权威专家、企业组织冲突权威专家、国家级管理和营销专家、三力营销与新事业战略拓展创始人、BTS模式创始人、中国CMC战略分析专栏专家、《中华学刊》经济论文专家、《总裁》杂志特邀专家、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网专家团专家、《中国咨询周刊》特邀专栏专家、《中国改革报》特邀专栏专家、上海天矶管理咨询公司顾问总监等。

    132【魏二虎】(1965.9.2-)陕西礼泉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空间定位与导航工程研究所、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事空间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深空大地测量与天体动力学、卫星定位技术及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和横向研究项目40余项;在《Journal of Geodynamics》、《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Sensors》、《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测绘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测绘科学》、《测绘通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期以及IUGG、IAG、IAPS、IVS、IGS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160篇,近60篇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检索收录,核心版论文有6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3部;获得科研和教学奖项30余项;申请和获得科研软件著作权9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60余名。

    133【魏二波】深圳居众装饰太原公司高级首席设计师。

    2000年,于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毕业,2001-2002年,进修于清华大学建筑工程与设计高级研修班,2006-2007年,赴美国,韩国,日本交流学习。2011年秋赴欧洲意大利,瑞士,法国交流学习。

    中国室内设计协会注册高级室内设计师;中国室内设计协会专业会员;山西省十大杰出设计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注册高级设计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联盟(IFI)专业会员;;中国装饰协会会员;高级室内建筑师;高级室内设计师。

    134【魏一鸣】(1968.3-)江西安远人,工学博士(1996年)。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8年5月,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兼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长、复杂系统研究分会理事长、计算机模拟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Applied 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等12份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及8份中国学术期刊编委。曾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0/10-2008/11)、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起)。2000年日本先端科技大学访问副教授、2005年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长期从事管理科学的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复杂系统与复杂性、资源与环境管理。在复杂系统分析与建模、能源与环境政策、资源开发战略、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973课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欧盟FP7国际合作、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重要科研课题40余项。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其中在本领域国际一流学术期刊Energy Economics, Energy Policy,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 Energy, Ecological Economics,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著作12部(含合著和合编)。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同行引用超过3200次。向中央和国务院提交了多份政策咨询报告并得到了重视。

    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4年)、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1年);纪念博士后制度20周年\"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2005年)、\"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8年度)。曾获4项省部级科学技术或自然科学奖。

    魏教授特别重视研究生的培养,曾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2008年),主讲的研究生课程《工业工程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分别于2001年、2002年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评为优秀课程;指导的研究生4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人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135【魏进家】(1971.10-)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1994年西安交通大学化工机械专业毕业,199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博士学位,1998-1999年在西北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2005年先后在日本九州大学和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学习和工作。2005年至今在西安交通大学任教授,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被聘任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2010年获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2015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7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目前担任国际能源署太阳能热发电和化学组织任务二中方协调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传热传质分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非牛顿流体组委员,国家能源太阳能热发电研发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学会压力容器分会换热器专业委员会委员。《流体动力学》主编,《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等国际期刊编委。

    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等,国家863主题课题和重点课题以及省部级项目10多项;发表SCI学术论文150余篇,EI论文15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1000余次。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专利、论文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国际奖项1项。

    136【魏建国】(1963.1-)博士,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

    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在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做学术访问。

    1988年从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原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工作,一直从事经济学和金融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6-2001年担任国际金融系主任;2001年起担任经济学院副院长。

    社会兼职:湖北省金融学会理事、湖北省金融统计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工商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青年科协理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员、武汉市民营经济促进会理事、武汉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创业导师。

    论文著作:撰写《证券投资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教材和著作四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如“建立失信惩戒机制的博弈分析”、“我国养老基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问题探讨”、“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管理研究”、“基于GARCH-VaR模型的股票市场风险度量研究”、“基于集体违约的农户联保抵押贷款模式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金融安全评价”、“A Systematic Thinking on the Mechanism of Venture Investment in China”,等等。获得多项校内外教学和科研奖励。

    137【魏建国】(1972.8-)}河南省光山县人,中共党员,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博导。

    1997年6月毕业于长沙交通学院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6月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获交通运输工程硕士学位;2008年6月毕业于长安大学,获道路与铁道工程博士学位;2008年11月进入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11月出站。自1997年6月本科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道路工程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获奖记录

    ①《大纵横坡沥青路面结构层间结合技术研究》,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第一完成人;②全寿命周期内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研究,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第一完成人;③《重载条件下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结构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08),第一完成人;④《柔性基础应用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第二完成人;⑤《特大型混凝土桥梁沥青铺装层应用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第六完成人;⑥《许平南高速公路沥青碎石基层材料与施工工艺研究》,南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6),第三完成人;⑦《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研究》,南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6),第三完成人。

    138【魏杰】(1952.9-)陕西西安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研究方向为:企业制度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保证,企业产权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内在结合及互动性,企业中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内在结合的产权制度体现,宏观经济对企业经营战略的约束性的体制表现等。1979年起至今(截至2013年1月),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本。代表著作有《新经济与企业裂变》《资本经营论纲》《中国企业的二次创业》《现代产权制度辨析》等。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39【魏杰】(1964.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电化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工作,1990年参加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因成绩优秀被哈工大选派到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6年1月获博士学位。1996年3月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8年出站后留校任教,并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9月至2002年3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莫斯科大学化学系电化学教研室进修。2003年7月晋升为教授。1999年始任硕士生导师,2004年始任博士生导师。

    主要教学成果: \"优化知识结构,注重学科渗透,加强实验教学环节\"获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贰等奖; \"以能力与创造性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实验与实践环节的改革\" 获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贰等奖; \"提高工作效率 培养综合素质——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的几点体会\" 获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叁等奖。

    140【魏宏运】(1925.1-)陕西长安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1年毕业干南开大学。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第二、三届成员,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现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成员,中国现代史学会天津市历史学会名誉理事长,香港学术评审局学科评议专家,澳大利亚中国省市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历史教学》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河南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大学及安徽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重庆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学术职务。

    主要贡献

    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写作和主编的学术著作、教材、工具书和资料书主要有:《孙中山年谱》《中国现代史稿》(上、下册)《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华东抗日根据地史》《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东农村调查与研究》《中国通史简明教程》(上、下)《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中日现代史大事记》《华北抗日根据地纪事》《察冀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史》《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5册)《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2册)《中华民国纪事本末》(7册)等十几种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学术交流

    曾主讲中国现代史研究方法论、抗日战争史专题研究等十几门课程,至今已培养硕士7名、博士20名。以其为学术带头人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于1987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还主持召开了两居抗日根据地国际学术讨论会,曾作为富布赖特学者在美国蒙他拿大学任教一年。多次在美、日、澳、德、英、法、丹麦等国的三十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

    141【魏红】(1969.10-)女 ,山东省阳谷县人。贵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刑法教研室主任、刑法硕士点负责人、贵州省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知识产权协会专家、贵州省普法依法治省讲师团成员、贵阳市普法依法治市讲师团成员、人民陪审员。

    成就荣誉

    主要教学研究方向:刑事法律、法律社会学。

    先后主持、参加科研项目若干项,其中主持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2项,主持省软科学研究课题2项,主持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专项课题1项,省教育厅教改课题1项,创建并负责贵州刑事法律人才创新培养基地的建设工作。论文《人民调解协议现实与将来》在第五届\"贵州法学论坛\"评选中获二等奖;论文《论跨区域网络犯罪对刑事侦查、证据制度的冲击》获第四届\"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论文《论如何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法律保护》获贵州省法学会2008年年会征文评选二等奖。并在2007年获贵州大学\"教书育人风范奖\"。2009年评为贵州大学法学院\"十佳优秀教师\",并获贵州大学优秀教学奖。

    发表著作

    1990年以来,先后在《当代贵州》《政治与法律》、《国际刑法评论》、《刑事法学研究》、《贵州社会科学》、《贵州民族研究》、《贵州大学学报》、《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编论丛一部,主编教材一部,参编教材三部。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