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星空灿烂 55 当代歌声乐教育家①
更新时间:2019-11-30 14:16:40 | 本章字数:5201
魏姓当代歌唱、声乐、教育家(01-11):上海歌剧院歌剧团团长、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魏松;上海戏曲学校教授、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教育家魏莲芳;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一级演员魏启贤;国家二级演奏员、琵琶演奏家魏玲;中国广播电声乐团团长、男高音歌唱家,一级演员魏金栋;中国当代青年歌唱家,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二级演员魏菲;奉调大鼓和曲剧表演艺术家魏喜奎;豫剧表演艺术家魏云(女);河北省群众艺术馆调研员魏秀荣(女);陕西秦筝学会创建人之一,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古筝演奏家、教育家魏军;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魏凤琴(女)。
01【魏松】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现任上海歌剧院歌剧团团长。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青年文联副主席,巴黎国际声乐比赛评委、CCTV电视大赛评委等职;
魏松属于大抒情兼戏剧性男高音,他的中声区音色浑厚圆润,高声区明亮有金属般的穿透力,气质典雅,被许多国内外专家评论为“典型的意大利美声唱法”。曾主演过包括《托斯卡》《图兰多》《卡门》《雷雨》等10多部歌剧中的全部男主角。
魏松曾荣获第2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唱法第3名;辽宁省电视大赛美声唱法第1名;第十四、十五届“上海之春”优秀表演奖;全国少数民族声乐大赛美声唱法第1名;宝钢高雅艺术奖;第五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等奖项。并曾出访美国、*、韩国、朝鲜、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台北等国家和地区,1999-2000年在巴黎进修及考察歌剧,并在法国举行多场音乐会。
02【魏莲芳】(1910——1998)男,京剧旦角,北京人。上海戏曲学校教授。京剧表演艺术家。
京剧教育家。魏莲芳一生唱“梅派”戏,教“梅派”戏,成了名副其实的“梅派”大弟子。
父魏永发为京剧琴师。魏莲芳9岁学艺,初习老生,后随朱素云学旦角,1922年搭北京“斌庆社”学艺。1924年15岁时拜梅兰芳为师(时年梅30岁),得梅精心传授。1928年19岁时,又拜王瑶卿为师,技艺精进。他进“斌庆社”是属带艺搭班演出性质,因此没有按“斌庆社”科班之字排名,当时与魏莲芳一起带艺搭班的还有李万春、蓝月春、王少楼、于连泉(筱翠花)、杨宝森等。“斌庆社”是北京有名的京剧科班之一,由著名武生俞振庭于1917年创办,曾培养了一大批著名京剧演员,有“斌”、“庆”、“永”三科,如刘斌仙、于庆林、谷永来等。
魏莲芳一边向梅兰芳、王瑶卿等老师学艺,一边在“斌庆社”坐科参加演出,学了不少花衫和刀马戏。他不但“梅派”戏学得瓷实,而且刀马戏学得也相当到位。出科前后曾和杨小楼、梅兰芳、荀慧生、余叔岩、金少山、言菊朋、李万春、王少楼、孟小冬等合作演出。
解放后,经梅先生介绍,魏莲芳进入上海戏曲学校当上了教授,他的学生有杨春霞、李炳淑等。同时他还应邀到中国戏校和济南、大连、哈尔滨等戏校及香港中文大学等传授\"梅派\"戏。
03【魏启贤】(1921.6-)辽宁省沈阳市人。一级演员(演唱、教学),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
大学学历。早年,曾在祖口玉大西南从事演剧宣传工作,1940年考入重庆国立音乐院声乐系师从黄友葵教授,1947年毕业留校任教,1949年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及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教学,及演唱,1951年起多次随中国艺术团供销表团赴东欧南美,中东,十数国家访问演出,1964年,曾参加中央音乐学院苏联专家排演的歌剧“叶夫根尼,奥尼金”担任“奥尼金”这一主要角色,取得很大的成功和专家的赞赏,1959年中央乐团在我国首次演出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中担任男中音独唱,及重唱,后又与著名指挥家,阿诺索夫及莱比锡交响乐队合作演出,他的演唱博得国内外听众及同行的一致好评,60年代在首都及全国各大城市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从事声乐表演艺术40余年,深受各地听众爱戴和欢迎;50年代他广泛地介绍外国声乐作品,并在探索中国传统唱法同时,钻研中西结合成绩显著,对中国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起了一定影响,在教学中培养了大批演唱人才有的在国内外获奖。
04【魏玲】(1946.7-)女,辽宁省铁岭市人,黑龙江省龙江剧院国家二级演奏员。琵琶演奏家。
黑龙江省龙江剧院乐队琵琶首席,中国音协黑龙江分会会员,中国音协琵琶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青少年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理事。应聘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哈尔滨市市教季中学生民乐团指导教师。多次参加各项重大演出,在“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评奖演出及赴*、香港等地演出中,受到各界人士高度评价。鉴于对文艺事业估做出的贡献、多次获黑龙江省文化厅记功奖励,并多次被授予“模范工作者”、“劳动模范”称号。多年从事琵琶教学,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琵琶演奏人才,培养的学生在省市民族器乐大赛中多次获奖,部分学生考取了高等艺术院校。
05【魏金栋】北京人,男高音歌唱家,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
代表曲目:中国龙大黄河送给你龙船调
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青联委员、中国广播电声乐团团长。
1978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校,1983年进修于中央音乐学院,1989年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三年)。曾工作于北京曲艺曲剧团、北京歌舞团、中国轻音乐团,出访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获第五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第二名。
魏金栋曾经连续3年在春节联欢晚会零点时分演唱,以洪亮深情的歌声带观众走入新的一年,和梦鸽、刘玉婉演唱了《唱支羊年的歌》、《送给你》、《大拜年》、《金鸡报春》等一首首歌颂吉祥、幸福的歌谣,被人们誉为“中国歌坛带来好运的民歌使者”。
06【魏菲】中国当代青年歌唱家,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二级演员。
在大学期间,曾代表宁夏电视台参加全国“中华之最”演唱会,推出了回族歌曲《歌一样的撒丽曼》,好评如潮。
参加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孔雀杯声乐大奖赛”,荣获三等奖。
1998年参加全国“哈尔滨之夏”音乐比赛,荣获二等奖。
1999年,她演唱的《海风阵阵愁煞人》(歌剧《红珊瑚》选段),被选入“中国音乐欣赏教育系列声乐作品选”,面向全国各高等院校发行。
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宁夏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意大利歌剧《阿依达》,纪念“小平百年”,香港回归晚会,台湾音乐艺术交流等重大演出活动中,担任独唱,合唱和领唱。
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宁夏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意大利歌剧《阿依达》,纪念“小平百年”,香港回归晚会,台湾音乐艺术交流等重大演出活动中担任独唱、合唱和领唱。代表作有《歌一样的撒丽曼》,《祖国处处是咱回回的家》,《海风阵阵愁煞人》等。
她具有深厚的民歌演唱功底和艺术技巧。歌声高亢而清澈,嘹亮而空灵,圆润而甜美,声情并茂,具有独特的演唱艺术风格,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宁夏媒体曾赞誉她:“魏菲,像德德玛一样唱家乡!”广西媒体曾称她为:“来自赛北江南的‘刘三姐’”!
07【魏喜奎】(1926-1996)奉调大鼓和曲剧表演艺术家。
1926年出生在天津市蓟县的一个穷苦艺人家庭。早年,她的父亲魏永富和哥嫂靠说唱乐亭大鼓与唐山大鼓维持生活。1930年父亲带上她和堂弟弦师三人来到天津,在南市一家小书馆作艺。由于父亲生病,8岁开始替父说唱,当父亲病体渐好后,父女俩轮换作艺。在津门作艺十余年,她也扎下牢固的说唱基础。后来又得到天津乐亭大鼓名流王佩臣的指点,更提高了技艺。
13岁随父兄到北京演唱。喜奎跟曲艺公会会长曹宝禄苦练八角鼓,学唱单弦,很快学会几段,还把曹的拿手唱段“五圣朝天”学会。喜奎私下还去开明戏院听评戏,结识了小白玉霜母女,在小白玉霜引荐下结识了京剧演员吴素秋,从此她们3人结成京评曲3姐妹。不久,曹宝禄筹办鼓界大王刘宝全演唱会,魏喜奎荣幸地拜见了刘宝全,并深得他的指点,更有长进。这时天津来人约她父女去南市庆云戏院演唱。天津地区凡来新“角儿”头天上场要摆放花篮,花篮越多说明“角儿”越红,他父女借钱买花篮摆上台面。喜奎就用“鞭打芦花”鼓曲唱段*。当喜奎出台亮相,头一句唱下来获得满堂好。一炮打响,在津门一唱即红。后她又结识了梅花大鼓名家金万昌,她又学唱梅花大鼓。之后她在群英戏园和小梨园曲艺厅演唱。她与京韵大鼓名家小彩舞同台演唱,小彩舞对她要改进唐山大鼓的设想十分赞成与鼓励。喜奎又在大观园曲艺厅和京韵大鼓名家白云鹏同台演唱,深得白派的启迪。她在津门演唱到1945年抗战胜利返回北平。喜奎把各流派唱腔逐步融进唐山大鼓腔内,几经磨练由唐山大鼓改成奉天大鼓,最终创成魏派大鼓“奉调”。
北京解放后历任北京市曲艺工作团副团长,北京市曲艺团副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学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
1950年后,她和曹保禄等艺术家在马少波、老舍等人的建议下,以单弦牌子曲当基调,创成了一个新剧种,于1952年初选择了老舍剧本“柳树井”,并请老舍商讨,在老舍支持下魏喜奎积极投入排练,老舍兴奋提出“新剧种由单弦牌子曲演化发展形成北京地方戏,可以叫“曲剧”,于是剧种由此而得名。“柳树井”公演时盛况空前。老舍先生偕夫人观看,文管处领导同来看戏。观众反映强烈,轰动一时,连演连满,影响颇大,新剧种成为剧坛一枝新花。魏喜奎还曾到美国、台湾演出。擅演曲目有:奉调大鼓《李大成救火》、《渔女和战士》、《宝宝娶亲》、《宝玉哭灵》,北京曲剧《罗汉钱》、《红花向阳》、《杨乃武与小白菜》等。
魏喜奎于1996年3月23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她既是曲艺、曲剧的头面人物,又精通京剧、评剧、歌曲又擅丹青。她融乐亭大鼓、奉天大鼓、辽宁大鼓的曲韵精华为一体,创成奉调大鼓,为曲坛增添了一个新曲种,可谓功深艺博。
08【魏云】(1936-2007.12.5)河南省郑州市人。豫剧表演艺术家。
1951年入郑州市文工团,1952年调入河南省歌剧团。
从50年代初开始主演了《新条件》、《罗汉钱》、《小二黑结婚》、《志愿军的未婚妻》、《耕云记》、《红珊瑚》、《人欢马叫》、《朝阳沟》等剧目。“文革”后,又排演了《骄杨》、《甜蜜的事业》、《爱情的审判》、《朝阳沟内传》等新戏。
魏云的《朝阳沟》是座顶峰,不仅对豫剧而言,甚至是整个戏曲界都是如此。在现代戏画廊里,象银环这样有血有肉的形象是不多见的。
唯其如此,不论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剧目中,只要见到魏云老师,银环的形象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在你的面前。从创作的角度,可谓:成也银环,惜也银环。2007年12月5日因患直肠癌医治无效去世。
09【魏秀荣】(1942.11-)女,河北省永年县人。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调研员)。
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曾在河北省歌舞剧院歌剧队任演员,副队长。在保定地区文化局任副局长、主管群文等工作。1986年调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任业务副馆长,兼任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省群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在省群艺馆任职期间。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群文活动、鼓励和扶持群文创作,注重群文干部业务素质的提高。多次组织全省群众文艺比赛、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多次组队参加全国群众文艺比赛并取得好成绩,为河北争得荣誉。
1986年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获文化部,广播影视部辅导三等奖。1995年在全国第五届群星奖评奖中获文化部辅导金奖。1991年荣获“全省先进文化工作者”称号。
10【魏军】(1947-)山东临沂人,古筝演奏家、教育家。
1947年出生于西安。1961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古筝专业。1967年毕业,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203部队文工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任职。1977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学科学习,师从高自成、周延甲两位先生,在校学习期间,得益于浙派筝师孙文妍先生、潮州筝师陈安华先生的指教。1982年留校,从事筝专业教学、筝史、筝演奏理论的研究。为秦筝学科的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历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中国筝会》副秘书长、陕西秦筝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古筝考级委员会副主任。
魏军先生发表的筝史论文《秦筝源流新证》、《秦筝源流再证》,对秦筝渊源的论述有独到的建树,曾获得1989年陕西省首届艺术科学研究成果论文优秀奖。所作筝曲《三秦欢歌》,曾获1992年陕西省新(剧)作品优秀奖,《婆罗门引》、《乡音》分获1993年第三届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展播优秀奖、二等奖。
魏军先生负责申报的国家教育部教育成果《长安乐派的发展与完善》论文获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教育成果一等奖。
11【魏凤琴】(1964-)女,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1976年从事文艺工作。
河南海上首届戏曲青年演员汇演荣获表演二等奖,1992年参加河南省首届越调演员荧屏赛荣获金牌奖,1997年荣获第六届“香玉杯”奖。
曾在河南电视台录制的第3期《梨园春》中演出《小乔华桥》,在14集越调电视艺术片《华容道》中扮演关汉英。并在演出剧目《收姜维》中扮演姜母、《斩扬景》中扮演余老太君、《王宝钏》中扮演王宝钏、《李天保娶亲》中扮演张凤姐、《白奶奶醉酒》中扮演赵凤英等角,获得专家的好评及广大观众的被誉为“越调的后起之秀”。一些剧目被中央、河南、陕西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并在《河南日报》、《河南戏剧》、《周口日报》相继发表了文章及照片。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