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星空灿烂 68 当代魏姓医学专家⑥
更新时间:2019-12-14 18:26:51 | 本章字数:4713
“魏”作为一个非凡的姓氏,医学领域,卓有建树。(45-53):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著名中医伤科专家魏指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教授、主任医师魏丽惠(女);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针灸培训中心主任、教授魏凤坡;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魏伟;上海市第三届人大代表、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魏锡华;主任医师、青岛市胸科医院院长魏仁敏;解放军105医院院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第一界理事魏浩东;浙江省针灸推拿医院中医大内科主任医师、教授魏康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魏来临。
45【魏指薪】(1896~1984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著名中医伤科专家。山东省曹县人。
出生于世医之家,为第21代伤科传人。幼年就读于私塾,年青时随父魏西山学习中医骨伤科医术,后与胞兄魏从龙、堂兄魏从先等一起行医。1925年抵沪,设诊所于南市。是当时国内伤科八大名家之一。1955年参加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广慈医院、仁济医院工作。1958年上海市伤科研究所成立,和著名骨科专家叶衍庆教授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伤骨科研究工作。曾任上海市伤科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祖国医学教研组主任、教授,附属瑞金医院中医伤科、中医教研室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
魏氏勤于著述和研究,编写或指导完成了《关节复位法》、《伤科常见疾病治疗法》、《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等论文或专著。1984年上海市伤科研究所为纪念他90寿辰编印了《伤科论文汇编第六辑》一书,共收集有关魏氏伤科学术论文70余篇,1979年~1982年,在魏氏指导下开展总结魏氏伤科经验的课题,如“祖国医学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理论探索”、“理气活血剂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生物力学观察”、“魏氏伤科手法临床运用”等分别受到中央卫生部和上海市卫生局的奖励。
46【魏丽惠】女,教授,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妇科肿瘤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主编等。
从事妇产科临床医教研工作30余年,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做了大量开拓性和建设性的工作;完成数千例妇产科各种高难度的手术和妇科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多次承担院外及全国各地疑难病症的会诊。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财政部重点学科建设基金等,发表论文近200余篇和多部著作,在SCI发表了多篇论文;曾获北京医科大学科研成果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三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二等奖;2006年获第三届中国医师奖;先后指导了30多名硕士、博士生及博士后研究者。
47【魏凤坡】 (1938.1-)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针灸培训中心主任、教授。辽宁省营市人。
1952年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同年被分配到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工作。1965年在湖北中医学院西学中研究班毕业。1973年在天津医科大学脑系科进修神经内科一年。1974年至1976年参加援外医疗队在阿尔及利亚杜也哈医院任针灸科主任。1977年至1987年在湖北中医学院先后任针灸教研室主任。附院针灸科主任、针灸系第一副主任。主持医、教、研全面工作。1988年调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针灸培训中心任主任、教授、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0年来共培养有德、美、欧洲、南美洲、南非、港、台等国家和地区,共600余人,其中有德国医学博士4人,时间为一年。本人曾10余次赴香港大学等单位讲课,学术研讨,主办针灸培训班。其医疗特长是:从事中西结合工作46年,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及对外培训30余年,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对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诊断,治疗有丰富经验,曾多次去香港、泰国等地会诊疑难病人。本人经验已入书近10种,发表论文20余篇,针灸专著二本。1994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授予优秀教师,并颁发奖状、奖牌及奖金。1996年英国《剑桥名人传记词典》第24版收录其事迹。
48【魏伟】(1960.7.6-)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通报》主编。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78-1983 安徽医学院医学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83-1986 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86-1989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助教;1990 晋升为讲师;1990-1994 兼任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1993 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2002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1994-1998 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95 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1997 在香港大学生理学系高级访问学者;1997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8- 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8-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1998- 安徽省政协委员;1999- 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博士生导师;1999-2007 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长;2000- 安徽医科大学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委员会副主任;2002-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2003- 安徽省首批皖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 抗炎免疫药理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 安徽医科大学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2005- 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5- 安徽省戒毒康复研究会副理事长;2005- 安徽省首批高校中药抗炎免疫药理学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2007- 抗炎免疫药物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还担任《ACTA PHARMACOL SIN》编委,《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常务编委,《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编委等,《ARTHRITIS AND RHEUMATISM》等国外杂志审稿人。
研究方向和学术探索:
主要研究方向为抗炎免疫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多年来,先后主持研究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博士创新项目、教育部高校博士点科研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新药临床研究等多项课题,首次发现褪黑素可直接调节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褪黑素调节关节炎免疫细胞的作用是通过激活Gαi蛋白信号转导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关节炎滑膜细胞的过度增殖与Ras-MAPKs和GPCRs-G蛋白-cAMP信号转导的异常变化有关,首次发现Gαi蛋白功能的亢进是炎症介质引起关节炎滑膜细胞的过度增殖的重要机制,一些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能抑制Gαi蛋白的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首次研究发现,PDGF-BB可明显促进肝星状细胞Gαi2 的表达,TGF-β1可明显促进肝星状细胞Gαi2的表达,抑制Gαs的表达,TGP、SQDG可通过G蛋白-AC-cAMP通路抑制PDGF-BB诱导的HSC-T6增殖反应,通过G蛋白-AC-cAMP通路抑制TGF-β1诱导的HSC-T6的胶原合成。此系列研究为寻找更有效治疗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
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制,为我国第一个抗炎免疫调节药白芍总苷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该药已上市多年,为解除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的痛苦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上不断有新的认识,带动了一些新作用靶点药物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多个国家新药的临床药动学、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任务。同时,总结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在多位有影响的同行大力支持下,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抗炎免疫药理学》学术著作,系统地介绍了抗炎免疫药理学的概念、内容、任务、思路、方法和有关研究进展。
近年来,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20余部,包括主编《抗炎免疫药理学》、《临床药理学新论》、主译《临床药理学原理》、副主编全国本科生规划教材《临床药理学》(第3版)、主编全国本科生规划教材《临床药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参编《药理实验方法学》、全国研究生规划教材《基础与临床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创新药物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与评价》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论文60余篇),培养的博士生学位论文2006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49【魏锡华】(1913~1982)福建宁德人。上海市第三届人大代表、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
民国29年(1940年)毕业于国立江苏医学院,旋在陆军军医学校血清研究所研究磺胺药对噬菌体溶菌作用。民国32年在中央卫生实验院流行病预防实验所从事霍乱弧菌的研究,在《美国免疫学杂志》上发表《霍乱滤液的免疫学研究》及《霍乱免疫》。民国36年赴丹麦国立血清研究所和结核病防治所研修卡介苗制造技术。随后又赴瑞典、挪威、瑞士、意大利、法国、英国和美国参观考察,回国时带回丹麦株卡介苗冻干菌种。1949年任中央防疫处上海分处技正,研制成功卡介苗。解放后该分处改名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继任主任技师、卡介苗室主任、菌苗室主任。1961年任副所长。1978年兼任上海生物制品学校校长。
魏氏于细菌免疫和菌苗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发表有《上海市1950~1956年卡介苗接种结果分析报告》、《结核素试验在卡介苗接种对象上的价值及接种后过敏反应的意义》、《新中国卡介苗接种情况》等论文数十篇。多次参加生物制品、防痨等国际学术会议,并被聘任为国际痨联专家委员会卡介苗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上海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生物制品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02”专题委员会委员等职,被推选为上海市第三届人大代表、第五届政协委员。
50【魏仁敏】主任医师,现任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总院长。历任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青岛市中心医院院长、青岛市肿瘤医院院长、青岛市胸科医院院长。出版专著3部。先后被评为“青岛市廉洁勤政好干部”、“2000年度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荣记山东省个人二等功一次。并被聘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防痨协会副理事长、青岛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山东省防痨协会常务理事。
51【魏浩东】解放军105医院院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第一界理事。
196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曾在中医研究院学习深造。从医数十年来一直担任科主任及解放军105医院院长等职务。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曾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第一界理事;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学会1-2界委员;曾获国家及军队科技成果奖;发表在国家级刊物论文20余篇,著书两部。多年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老年病、神经及心理障碍,心血管病等疾患,以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使不计其数多年病魔缠身的病人有了新生,身心健康得到了康复,其疗效深受患者的好评。
52【魏康伯】浙江省针灸推拿医院中医大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中内脾胃,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和教学五十余年,长期重视对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根据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结合现代检测指标,运用中药复方配伍新概念。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和胃粘膜炎性病变、肠化及异型增生的调控有着较多的研究,还对慢性肾炎、慢性肝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心肌炎、冠心病、风湿骨痛症、失眠症、高血脂症及阳萎症等疑难杂病,效果显著。擅长疾病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和胃粘膜炎性病变、肠化及异型增生的调控有着较多的研究,还对慢性肾炎、慢性肝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心肌炎、冠心病、风湿骨痛症、失眠症、高血脂症及阳萎症由所研究。
53【魏来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心血管病学会委员,山东省介入心血管病学会委员,山东省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委员。山东大学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诊断学研究所副所长。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擅长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著作5部,获省科技成果奖4项。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