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六卷 史海钩沉 11 信陵门客

更新时间:2019-12-25 09:44:21 | 本章字数:2663

    ◆信陵君救赵,依靠的是门客的力量。信陵君门下号称有3000宾客,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只有3人,侯赢,朱亥和张耳。侯赢是窃符救赵的主谋,与信陵君结识时已经70多岁了。从侯赢的为人行事看,他有相当丰富的人生阅历,长于谋略策划,善于交际,是民间社会中有声望有势力的领袖人物。朱亥是力士,是散落在民间的行武侠客,在市井商街以屠宰为生。战国游侠的风格,恩怨铭心刻骨。张耳是信陵君门下另一位知名的门客,他的活动,从战国末年一直持续到西汉初年,是一位连接战国和秦汉的历史见证人物。

    信陵君救赵,依靠的是门客的力量。信陵君门下号称有3000宾客,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只有3人,侯赢,朱亥和张耳。

    侯赢是窃符救赵的主谋,与信陵君结识时已经70多岁了。从侯赢的为人行事看,他有相当丰富的人生阅历,长于谋略策划,他的交际往来,上至王侯公卿,下及市井细民,是民间社会中有声望有势力的领袖人物。

    结识侯赢以前,信陵君已经宾客盈门,对于魏国的民间社会,已经有相当程度的掌握。

    如姬的父亲被杀,魏王动用政府的力量不能捕捉凶手,信陵君使唤门客,迅速将凶手的头颅献于如姬坐下。即便如此,就在首都大粱城门,竟然还有侯赢这样的高名隐士不为自己所知晓,怪不得信陵君要大宴宾客,不惜卑躬屈节,亲自执辔驾车深入商街屠市,低心归首礼遇侯赢为上客。

    信陵君网络侯赢入门,无异于将魏国民间社会的政治势力完全收纳入于自己的掌握当中。不过,侯赢极有可能是新近的外来移民,如同当时的游士豪侠,在各国民间活动驰骋,有影响有名望于江湖,一时犯案在身,被某国政府通缉,或者是恩怨报复,被仇家所逼迫,来到大粱避事,作夷门看守以隐居度日。

    信陵君的到来,对于避事隐居的侯赢来说,身名已经大白于天下,未来只有两条选择,或者出山入于信陵君门下,或者是再次逃避隐居。侯赢年事已高,他选择了前者,不过,他并没有如同大多数宾客那样,入居信陵君府上的客舍,按等级享受饮食车马用度的提供,而是坚守自己看门的职业,作非依附的独立上客,保持人格和精神的独立。侯赢终生修身洁行,不因贫困接受馈赠。

    信陵君救赵时,侯赢的人生已经进入暮年,信陵君请得朱亥最后辞别侯赢时,侯赢辞谢道“小臣本是应当跟随同行,无奈年老不能。公子走后,小臣将计数行程,数到公子至晋鄙军中的那一天,北向以剑自刭,遥送公子领大军启程。”信陵君与众门客至邺城军中,杀晋鄙夺得兵权,大粱有消息传来,侯赢北向邺城方向,伏剑自刎,他用激励英雄,烈士侠义的死,完美地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朱亥与侯赢类似。朱亥是力士,是散落在民间的行武侠客,在市井商街以屠宰为生。古代社会,田猎是常常是政府军队的战争演习场,屠宰往往是民间侠客的栖身职业处。

    战国初年,聂政为韩国大臣严仲子所礼遇,激情于士为知己者所用,独自深入相府,刺杀韩国丞相侠累,为严仲子报了仇。严仲子不远千里而来,备百金之礼接交聂政时,聂政杀人避仇,流落齐国隐居,就是在市井屠场,以杀狗为职业。

    战国晚年,荆轲为燕国太子姬丹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荆轲的友人,筑琴名师高渐离隐名改姓潜入宫廷,尽管双眼被剜失明,仍然举筑琴扑击秦始皇,一死以报知音。高渐离与荆轲结为知己时,也是隐居于燕国首都蓟城商街中作狗屠生意。

    侯生使信陵君驾车到市街屠市见朱亥,算是为朱亥和信陵君作了引见。事后,侯生向信陵君介绍朱亥,称朱亥是尚未知名于世间的贤者勇士。

    信陵君数次邀请朱亥,朱亥都婉言回绝,也不多礼回谢,使信陵君好生奇怪。

    战国游侠的风格,重在心领神受,恩怨铭心刻骨,喜怒不形于色,然诺不轻出于口。朱亥受信陵君礼遇,点滴之恩以涌泉相报,内心已经以性命相许,只是等待合适的时机而已。

    当信陵君请朱亥同行前往晋鄙军时,朱亥欣然应诺,对信陵君说:“当初之所以不回谢公子的邀请礼遇,是认为小礼无用。如今公子有急迫大事,正是小臣效命图报的时候。”救赵以后的朱亥,史书上再没有记载,或许是一直跟随信陵君客居赵国,或许是再次游离出行他国?人生一世,能够在历史上有瞬间的光彩,足矣足矣。

    张耳是信陵君门下另一位知名的门客,他的活动,从战国末年一直持续到西汉初年,是一位连接战国和秦汉的历史见证人物。

    张耳是魏国首都大粱人,信陵君的事迹,从小就耳闻目睹,心向往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以后,不敢回到魏国,受赵王和平原君感谢礼遇,一直侨居邯郸。

    魏安釐王30(前247)年,魏国受到秦军的猛烈攻击,陷于危机。在魏王的一再请求下,信陵君结束客居赵国的10年流亡生活,回到大粱,接受魏王的任命出任上将军,联络诸侯各国,组成魏、楚、赵、韩、燕五国联军合纵攻秦,大败秦将蒙骜于河东,迫使秦兵退守函谷关。合纵击秦的成功,使信陵君再一次名扬天下,宾客盈门。

    当时的张耳,还是一名热血少年,景仰慕从,如愿进入信陵君门下作了宾客,攀附龙尾,直接习染了游侠养士的战国时风。

    古话说,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不过是人世间的冷暖常情。信陵君死于魏安釐王34(前243)年。信陵君去世后,门下宾客散去,张耳失主,散落民间成为游侠。

    无职无业的张耳,在大粱呆不下去了,他脱籍亡命,离开大粱,流落到外黄县城。

    外黄在大粱东边(现在的河南省兰考县?)二百来里,城里有一心高气盛的奇女子,父亲是外黄有名的富豪,本人是外黄绝色的美女。她出嫁以后,发现丈夫是位平庸不堪的俗汉子,实在是不堪忍受,于是离开丈夫,跑到父亲过去的宾客那里暂时投靠,寻求邦助。这位宾客与张耳相识,他对外黄美人说:“如果一定要另外找好丈夫,除了张耳没有别人。”听了宾客对于张耳的介绍,外黄美人同意了,她请宾客为中介,与丈夫绝缘了结夫妻关系,同时,也请宾客为媒人,试探张耳的意思。张耳亡命客居外黄,孤身穷困无援,如今有富家美人愿意下嫁自己,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当即同意了这门婚事。

    战国时代民风开放,男女交往比较自由,婚姻嫁娶,没有儒家后来搞的那套从一而终的妇德,夫妇对等,好说好散,丈夫主动休弃妻子,妻子主动离弃丈夫,都在情理习俗当中。结婚登记,虽说没有什么特别繁杂的手续,不过,须要在官府制作单独立户的户籍。

    张耳的户籍在大粱,脱籍流落外黄,算是违法亡命,好在女家是外黄的豪门富户,一县上上下下,没有打通不开的事情。张耳娶美人在外黄安家落户后,外有女家重金厚财的资助,内有心高美人的期待督促,如鱼得水,开始成就事业。

    信陵君在世时,张耳入门下作宾客,信陵君去世后,张耳出门下回归游侠,在外黄得美女财富后,张耳继承信陵君之流风逸韵,以英雄后人自任,疏财仗义,网罗游士,摇身变为门主,外黄张宅,也成为远近游侠的归宿。

    门主和宾客,宾客和游侠,一物的两面,贯穿的都是男儿间的然诺交情,豪侠间的人际交往。

    张耳一身三变,在民间社会的影响愈深,势力愈强,在妻家及宾客们的声援下进入政界,被魏王任命为外黄县令,成为贯通官府和民间,跨越白黑两道的要人。张耳的名声,不但超越外黄县及于魏都大粱,进而超越国界,成为各国间声闻遐迩的名士。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