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七卷 魏风遗韵 27 魏县悠远

更新时间:2020-01-17 08:17:24 | 本章字数:4898

    魏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为河北省第三人口大县,隶属邯郸市。“魏县”之名历史悠久。据《魏县志》载: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置魏县,此为“魏县”县名之始,距今长达2200年,且世代传承,沿用至今。魏县县名来源于战国时的魏国国名,时魏域位于黄河之东,济水之西,地势显要,被誉为三魏重镇,晋齐咽喉,燕、赵、吴、楚孔道,是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魏武侯遂建次都于魏域,并一度成为国都。史载:“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魏国成为战国时强国之一。为纪念这段繁荣昌盛的历史,汉初以魏国国名命名魏县。以县命魏,全国仅此一家。

    魏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北与广平县接壤,西与成安县、临漳县毗邻,东与大名县相连,南与河南省内黄县、清丰县、南乐县相接。总面积8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万亩,辖21个乡,450个自然村,558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83万人,是河北省第三人口大县,隶属邯郸市。

    “魏县”之名历史悠久。据《魏县志》载: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置魏县,此为“魏县”县名之始,距今长达2200年,且世代传承,沿用至今。魏县县名来源于战国时的魏国国名,时魏域位于黄河之东,济水之西,地势显要,被誉为三魏重镇,晋齐咽喉,燕、赵、吴、楚孔道,是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魏武侯遂建次都于魏域,并一度成为国都。据《魏县志》载:武候建礼贤台(又名魏台)招贤纳士,建会盟台广交诸国,公元前335年,苏秦主持的六国抗秦会盟地址就在魏域古洹水镇,时魏域投尺书号令天下,天下诸侯莫不知魏名。故《史记·魏世家》载:“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魏国成为战国时强国之一。为纪念这段繁荣昌盛的历史,汉初以魏国国名命名魏县。以县命魏,全国仅此一家,可见“魏县”的命名理据源远流长,从一个侧面窥视了魏域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形象。

    今县境域,春秋先后为卫、齐、晋地。战国为魏国次都。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建棘蒲县于魏域。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设魏县,(治今于村),属魏郡。三国属魏州魏郡。西晋属司州魏郡。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析置昌乐县,属相州魏郡。天宝七年(748年)魏县省入昌乐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魏县,属魏州。开皇十六年(596年)在魏域析置漳阴县,大业初省漳阴入魏县;隋末李密取之,寻为窦建德所辖;未几,宇文化及趋魏县僭帝位,国号许。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漳阴县,贞观初省入魏;天宝三年(744年)移治旧县庙。五代属兴唐府。北宋属河北东路大名府,熙宁六年(1073年),县治移洹水镇(今魏县村)。金大定七年(1167年),分魏域北部置广平县。元属中书省大名路。明洪武三年(1370年)县治移五姓店(今魏城镇),洪武十年(1377年)大名省入魏县,三十一年(1398年)复设大名县。清属直隶大名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省魏县入大名、元城二县,属直隶冀南道。1940年6月复置魏县。1949年8月划归河北省邯郸专区。1958年11月,魏县并入大名县,1961年5月,魏县建置恢复,属邯郸专区。1968年属邯郸地区。1993年改属邯郸市至今。

    魏域早在7000年前即有人类聚居,在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中,曾发生过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出现了许多知名人物,凝结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魏县文物古迹众多,从上古时期到清代,各个时期多有遗存,古城镇、古寺庙、古道路、古桥梁、古石刻、古墓葬等一应俱全。

    ①古驿道。据先秦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7000年前魏域已有了人行路。5000年前形成了驮远路。大禹治水,陆行乘车,由回隆入魏域,形成了境内贯穿南北的车马大道。商朝七迁其都,河禀甲时迁相(今内黄县),境内形成了殷都至曲周太平仓、沙丘行宫之间的官路,这条古道南起殷都(今内黄县),自宋村入魏境,经今泊口、马头、双井、德政、罗庄等16个村出境,长约70里,俗名“殷路”。早在商代我国即有邮驿制度,每隔30里,按规模大小设“邮”、“亭”、“驿”、“传”四等驿站,魏县设有蒋村、双井、西寺堡、方里集、北皋、罗庄、集村等10个驿站,境内交通四通八达,为“晋齐燕赵吴楚通衢”。这条古驿道,对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军事、政治、邮驿有重要价值,沿这条古驿道形成的一系列古地名,形成一条地名文化长廊。

    ②古城遗址。魏县治历经于村、旧县庙、洹水、今魏城镇4处于村古城。位于今魏城镇东北13公里处,是西汉至唐代的县治,建于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古城垣规模宏大,周长近万米,以沙石胶土砌筑,曾是西汉都尉府驻地。地下5米深处尚存断续城墙基。史称汉城,建治968年。

    旧县庙古城。位于今魏城东北14公里处,唐天宝三年(744年)建。规模不详,现存有旧县庙碑一道,建治329年,史称唐城。

    洹水古城。位于今魏城西南15公里旧魏县村,宋熙宁六年(1073年)建,原为洹水县治,规模不详,现存2米高石狮一座,建治297年,史称宋城。

    五姓店古城。原城址即今魏城。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古城垣初为夯土墙,周长2600米,高7米,宽8米,护城河深5米,设东西南北四门。弘治四年(1491年)建门楼4座,东为“迎恩”,西为“南宾”,南为“望远”,北为“拱辰”。城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各种庙宇18处,衙门5处,牌坊8处,古桥梁5处,古塔1处,古城存387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毁于水灾。

    ③古遗址。魏县古遗址众多,已发现现存最早的达5000余年的历史,主要有尧帝子“丹朱夜游台”遗址、大禹治水的“黄河故道”遗址、周“洹水城”遗址、春秋“葛筑城”遗址,战国时魏文侯所筑“礼贤台”遗址,苏秦会六国诸候的“会盟台”遗址,春秋时的“烽火台”遗址,西汉“盖公台”遗址,三国曹操疏通的“白沟”遗址,隋末李密所筑的“卧牛城”遗址,唐李世民大战刘黑闼战场遗址,唐末李克用大战“白龙潭”遗址,宋真宗御驾亲征驻地“回隆”遗址等计36处。此外尚有自唐以来修建的寺庙遗址38处,仅唐代所建寺庙多达18个。主要有:唐敬德监工修建的罗庄村“白龙庙”遗址,蒲潭营村的“

    观音寺”遗址,唐贞观年间的大严屯村“千佛寺”遗址,狮子口村达摩法师颂经传道的“万佛寺”遗址,建于唐高宗年间的“兴国寺”遗址、“文殊寺”遗址,宋代“白佛寺”遗址,明代“观澜寺”遗址等。据志书记载及民间传说,各寺庙历史悠久、规模宏伟、建筑庞大、气势非凡,对冀、豫、鲁、晋四省乃至全国影响巨大。

    ④文物保护单位。魏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达46处,主要有:汉司隶校尉盖宽侥墓,晋刘太后墓,唐郯国公张公谨墓,宋郑王潘美墟,明俭都御使郭恩极墓,两淮盐运使薛墓,副都御史郑国仕墓,清考据专家、辨伪学家、著作家崔述墓等。特别是位于沙圪塔村南的清大理寺卿崔维雅墓,占地12亩,墓前左右两侧排列石人、石马、石羊、石猪、华表等石像24件,为石家庄以南、邯郸以东、聊城以西、安阳以北,古墓陪葬品之冠。

    魏县地处中原要冲,地势险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许多战事发生在这里。

    ①新筑之战。战场在旧魏县南20里,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卫穆公命孙良夫等四将伐齐,在新筑(古城,在今旧魏县南20里处)与齐军相遇,卫军大败,危难之际,大夫仲孙于奚(魏县人)引军相救,杀退齐军。卫穆公今其功高,决定赏以城池,仲孙于溪坚持不受,请求礼乐、马缨以朝。孔子听此事,叹曰:“惜也,不如多餐之邑。”

    ②破釜沉舟。在今境洹水南岸一带为破釜之地。据《县志》记载,公元前207年,项羽破釜北上,败秦大将章邯于巨鹿,消灭了秦军最精锐的部队,创下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后成为誓死一搏的典故。

    ③大战白龙潭。战场在泊村西,旧魏县城北,寺上村南,多种《魏县志》有载。唐乾宁三年(896年)4月,李克用发兵进攻洹水罗弘信。杀梁军万余人。10月,与梁军战于白龙潭,梁兵大败,朱全忠复派葛从周救援,自率大军屯于洹水路(今旧魏县),李克用方退兵。

    ④御驾亲征。宋咸平二年(999年),辽主耶律隆绪大举南犯。宋真宗御驾亲征,行至大徐村(今回隆镇),辽兵已大掠而去,宋真宗从此返回,村名遂改为回龙,后演变为回隆。

    ⑤红枪会战奉军。1927年4月,红枪会以为老师报仇,反苛捐杂税为口号,集合大名、肥乡、广平、成安、临漳等县会徒包围魏县城,与奉军大战于东关。

    奉军军长张心源率部驰援,被红枪会杀死在东关外,奉军骑兵团被歼。6月21日,奉军进行报复,在德政村枪杀了120多名红枪会员和群众及省参议员史老明等。

    ⑥五·二六反“扫荡”。1943年5月26日,日军纠集邯郸、安阳、大名等21个县的近万名日伪军,对我冀南根据地中心魏县、漳河县发动了铁壁合围大“扫荡”,企图消灭我根据地抗日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我反“扫荡”部队主力是八路军一二九师七旅二十团,冀南军分区司令部,分区基本团,路南支队,魏县、漳河县大队等,总兵力4000余人。反“扫荡”部队在受到突然袭击的情况下沉着应战,充分利用地形等有利条件,在根据地人民支持下,狠狠打击了敌人,历时三天,终于28日深夜在沙圪塔村突破重围。这次反“扫荡”中,共毙、伤日伪军近千人,但我军也付出了极大代价,十几名团职领导干部和数百名抗日战士壮烈牺牲。

    魏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仅涌现出名垂史册的军事家、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医学家等,而且还哺育出众多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他们仅载入县志的就有87人。

    春秋时期重义轻财的卫国大夫仲孙于奚;西汉位比三公,德比屈原的司隶校尉盖宽侥;三国忠心事主,宁死不屈,固守邺城的袁绍谋士审配;南北朝宋辅国将军申恬,梁勇决善战的智武将军兰钦;北魏尚书右丞相,征虏将军曹世表;北周公侯、尚书右仆射、骠骑大将军申微;唐太宗时期太子监国、中书令杜正伦,郯国公张公谨,治水专家、大理寺卿姜师度,第一个测量子午线的天文学家张遂;北宋开国元勋、代国公、郑王潘美,屡建奇功的检校太尉崔彦进,国史撰修官、吏部尚书李清臣,宋哲宗谏议大夫,人称殿上虎的刘安世;明为政清廉,兴利除弊,人称“水清、衡平”的两淮盐运使薛爿,天启年间执法如山的邢部尚书李养正,明末坚守岗位,宁死不食清禄的知县刘永锡;清顺治年间治水专家、大理寺卿崔维雅、嘉庆年间考据学家,辨伪学家,著作家崔述;抗日民族英雄,路南支队司令员裴香斋,河北的刘胡兰郭书玉;新中国成立后,被国家三总部命名为“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王志强烈士等。所有这些古今人物,为谱写魏县历史而昭垂于世,为彰显魏县传统文化而流芳千古。

    魏县地处冀、豫交界处,因而中原文化在魏县大地自然融合,兼容并蓄,逐步形成魏域的乡土文化,这种文化特色,在民俗文化方面表现较为显著。

    魏县民间艺术形式繁多,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历史上留传下来的有斗牛、戏马、社火、划旱船、骡马会、骑驴舞、推花车、高跷、背阁、扇子舞、扭秧歌、舞狮、舞龙、花鼓、花棍、抬猴、压杆、霍杆等28种;传统剧种有落子腔、四股弦(五腔调)、高调(豫剧)、坠子、大平调、皮影、河北梆子、二黄(京剧)等;民间工艺有剪纸、泥塑、刺绣、面塑、木刻、花灯、木版画、纸扎、云灯等。特别是魏县舞龙,历史久远,源远流长,相传“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日始于魏县,舞龙式样繁多,有单龙舞、双龙舞、三龙舞、五龙舞;龙的小大各异,小则1米,长则50米;每年的二月二,魏县民间都要举办舞龙赛,参加舞龙村庄众多,其中泊村舞龙艺术最佳,先后获邯郸市舞龙赛第一名,代表河北省参加国际舞龙比赛,获国际舞龙赛第四名。中央电视一台于2003年2月28日(大年初一)新闻联手中报道了泊村舞龙的实况,魏县的舞龙传遍了中国。

    魏县龙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民间以众多的、系列的、完整的、活龙活现的龙的故事,说龙、唱龙、写龙、画龙、舞龙的形式颂扬龙的精神,至今流传着上古时期玉皇大帝之子天龙(蛟龙),为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奉旨下凡魏县泊村,当长工,浇菜园,种高粱,赐神果(鸭梨),除鳖精,抓妖怪,惩邪恶,降甘霖,为百姓医治百病,福泽华夏大地,使蛟龙成为惩恶扬善、救民灾难、造福于民的英雄化身,由此,泊村传为“龙都”所在地,魏域被誉为龙乡,龙文化专家视为中国龙的发源地。其祈雨文化,影响久远,人数众多,规模宏大,全国罕见。汉武帝时期,魏县令赵夔自炎祈雨,唐太宗时期,县令崔钰纵身急流堵决口等……这些内容丰富的记载,形成了底蕴丰厚的龙文化,成为一种宏扬正气、团结向上的一种民族和合精神。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