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铿锵音律 01 商周战国官制考
更新时间:2020-01-27 12:10:03 | 本章字数:11668
●商朝的国家政体是以商王为核心的家族制度,辅之以其他联盟部族、臣服部族首领等。这个政体的中坚分子是商王的亲族。在这个时期,国家事务与商王的私人事务是难以严格区分的。商朝的官僚体系大致可以分为所谓的内廷官和外廷官,而这些官员都是中央官员(当然,处理商王私人领地事务的宰也可以视为地方官员)。商王的内廷官,主要有宰、臣两类。外廷官即处理国家事务的官员,以尹为长,另有卜,作册,亚服等各种名目。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其中最著名的是伊尹。
●西周是在夏、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不仅仅由于它广袤的国土、更是由于它丰富的文化。西周严格的施行宗法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建立了周天子-卿士-诸侯-卿大夫-士-国人的统治序列。就官制而言,大体上有卿士-诸侯-卿大夫三等。卿士辅佐周天子执政,诸侯世守其国,卿大夫辅佐诸侯治理国家、并且从诸侯手里领受世袭采邑。西周的最高官职是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其下分设六卿、五官等。周行分封制,王京周围大约千里范围之内的属于周天子直辖,其他地区分封给周天子的亲族、功臣、臣服的前朝诸侯、以及蛮荒地区的地方首领。诸侯列国的重要职官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
●战国时期,由于连年的兼并战争,周朝的数百个诸侯国已经被合并成为魏、赵、韩、齐、楚、秦、燕七个强国,以及宋、卫等几个小国。这些国家的疆域远远超过之前的诸侯国,甚至连周朝鼎盛时期的周朝直辖地区也不能与之相比。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强大的常备军、以及为维持这支常备军而建立的新型的政府体制。官职开始文武分流,世卿世禄制度被废除,俸禄取代了封地。君权等到极大的扩张,国君的亲族开始逐渐退出政治的中心。相,直到春秋时期还只是承办礼仪事务的小官,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仅次于国君的百官之长,列国普遍设置。秦国称相邦,齐国设左、右相,赵国称丞相,后各国均称丞相。战国之前,文武不分,所谓出将入相。但是这种制度是以家族政治和家族军队为基础的,随着战国时大量常备军的设立以及连年的战争,专门的武将开始现。燕、赵、魏、齐等国设立将军职位,统帅常备军,位次丞相。秦国则只有在发兵出征的时候才临时任命将军,平时以大良造为最高武职,以国尉次之。战国时期,郡县制得到普遍的施行。
商朝(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官制
商朝的国家政体是以商王为核心的家族制度,辅之以其他联盟部族、臣服首领等。这个政体的中坚分子是商王的亲族。在这个时期,国家事务与商王的私人事务是难以严格区分的。商朝的官僚体系大致可以分为所谓的内廷官和外廷官,而这些官员都是中央官员(当然,处理商王私人领地事务的宰也可以视为地方官员)。商朝施行分封制度,地方由诸侯统治,诸侯内部的官吏设置等,目前发现的甲骨文中还没有这方面的记录。
商王的内廷官,主要有宰、臣两类。这些官员主要处理商王的私人事务,包括其私人领地、以及王官内部的管理等。宰的地位非常高,特定的情况下作为商王的代表直接处理政务。《史记·殷本纪》记载,殷高宗武丁,“三年不言,政事决于冢宰”。臣的种类很多,有负责农耕的、有负责内廷供奉的、有负责祭祀的、有负责警卫的、也有管理商王私人军队的。臣的级别也很不相同,有些是商王的亲族、有些是来自臣服的部族、甚至有些属于奴隶的身份。不过,作为臣的奴隶很多成为显赫的大臣,如商汤时的伊尹,武丁时的傅说,都从奴隶晋升为宰相。
外廷官即处理国家事务的官员,以尹为长,另有卜,作册,亚服等各种名目。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其中最著名的是伊尹。伊尹,姓伊名挚,尹是官名。伊挚曾“为有莘氏媵臣(陪嫁的奴隶)”,得到商汤的赏识,“汤举任以国政”。《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死后,继承王位的外丙、仲壬相继死去。伊尹立汤的嫡长孙太甲为王。太甲即位后,违背商汤所立的法度,暴虐无道,于是伊尹把他放逐于桐(河南虞城东北),由伊尹代王施政。三年以后,太甲认识了自己的过错并有所悔改,伊尹才把他迎接回来并“授之政”。伊尹的儿子伊陟,也身居高官,“帝太戊立伊陟为相”。
卜、作册都是宗教官员,相当于罗马时代的祭司,但是地位远不如罗马祭司来得高。其中卜作为大祭司,权力比较大,作册的职务与后世的史相当,是负责记录的官吏。亚服是武官,统帅军队,有亚,多亚,大亚之分,但是具体职务与等级区别不详。商朝的武官还有射(统帅弓箭手)、犬(负责商王的田猎)、戍(要地驻屯军长官)等其他称号。
商朝的地方诸侯有侯、伯、男、甸不同的称号。侯、伯是较大的诸侯,男、甸较小或较远。与后世不同的是,商朝保留了前代母系社会的一些特点,女性也可以被封为诸侯并统帅军队。甲骨文中就有“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说在辛巳这一天卜问,以命令妇好这个人统帅一万多人的军队去讨伐某某地方。这里的妇好,就是商王武丁的妻子。
周朝(约前11世纪-前256)官制
西周是在夏、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不仅仅由于它广袤的国土、更是由于它丰富的文化,这其中就包含着政治思想的传承,西周时代的政治思想以及官职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周严格的施行宗法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建立了周天子-卿士-诸侯-卿大夫-士-国人的统治序列。就官制而言,大体上有卿士-诸侯-卿大夫三等。卿士辅佐周天子执政,诸侯世守其国,卿大夫辅佐诸侯治理国家、并且从诸侯手里领受世袭采邑。
中央政制
三公和太宰
西周的最高官职是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其下分设六卿、五官等。由于三公之类的官职是授予位高爵尊的诸侯的,而诸侯们在出任周朝大臣的时候也要治理自己的国家,所以三公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通常执掌中央权力的是太宰,太宰本来是王室的家庭事务总管,因亲近统治者,所以从夏商以来太宰的地位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中,在西周可以说达到了顶点。
在非常时期,诸侯出任的三公就因为其本人所掌握的强大武力而发挥着实际的执政权力,周成王初立之时,以“召公为保,周公为师”,周公旦“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直到七年后成王成年,周公才还政于成王。此间,周公、召公数次以成王的名义征发诸国兵,平定管、蔡、武庚的叛乱,重新征服乘武王去世而叛乱的东方五国,权力实际上超越了当时的周成王。《史记·周本纪》说“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由此可见三公的权力。成王年幼时,周公为了很好的保护和照顾成王,还兼任了太宰,总领王家事务,这也是后来太宰权力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春秋时期,周朝的执政者称正卿、冢宰,其下间有一二副职,称介卿。平王东迁之后,一直以郑国的国君(伯爵)为正卿。后来周王夺取政权,并由此和郑国开战,之后的中央设两名卿士,以右卿士为首。春秋中后期,王室日渐衰落,中央执政者是所谓的伯。这里的伯不是伯爵的意思,而是受周天子授权管理诸侯的特别职务。出任伯的,都是诸侯中武力强大、道德高尚而为诸侯所敬畏者。历史上总共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五位,称春秋五霸。这些受命称伯的诸侯对外以周天子的名义统帅诸侯、对内以“伯父”、“伯舅”的名义代天子理政。周朝固有的卿士等已经失去了政治上的主动。
战国时代,王室衰微,已经失去了中央政府的地位,成为一个很小的地方政权。
六卿、五官、宫内官
六卿、五官分掌国家事务,在他们之下是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等较为低级的官员。大都,管理诸侯以及周天子宗亲们的采邑;小伯,管理卿、大夫的采邑;艺人,泛指有专门技术的如卜、祝、巫师、工师等官员;表臣百司,泛指在六卿、五官府上执行具体事务的低级官吏;太史,撰写国史、记录周天子和百官举止,草撰周天子的册命;尹伯,位次五官的总执行官;庶常吉士,位次大夫,是最低级的世袭官员。
周天子除了朝臣之外,还保留了很多专门管理王室内务的官员,如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等。虎贲,周王的禁军;缀衣,管理王室的衣服装饰,与后世的尚衣相仿;趣马,管理王室车马;小尹,总管一类事务的王室总管;携仆,管理王室日常使用的各类器物;百司,执行各类勤杂事务的小官吏;庶府,管理王室财物。
《周礼》典制
《周礼》所述的周朝体制十分精密、宏大,因此受到后人的质疑,认为是后人托古所作。按照《周礼》的记载,周朝的中央政权的组织是以冢宰为首的天地四时六官制度。
天官冢宰
“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冢宰的属官称为“治官”。包括太宰卿一(太宰为官名,卿为爵位,以下同,只有一个名称的为爵位)、小宰中大夫二、宰夫下大夫四、上士八、中士十六、旅下士三十二……太宰的职责是“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其六典是: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抚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诰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可见冢宰实际上相当于首相的地位。
地官司徒
“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抚邦国”,司徒的属官称为“教官”。包括大司徒卿一、小司徒中大夫二、乡师下大夫四、上士八、中士十六、旅下士三十二。大司徒管理版籍、人民田土之事。小司徒管理京城以及四郊人民、田地、赋税事务。
春官宗伯
“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宗伯的属官称为“礼官”。包括大宗伯卿一、小宗伯中大夫二、肆师下大夫四、上士八、中士十六、旅下士三十二。大宗伯管理天子、诸侯的堞谱、继承、祭祀事务。小宗伯管理太庙神主事务。
夏官司马
“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司马的属官称为“政官”。包括大司马卿一、小司马中大夫二、军司马下大夫四、舆司马上士八、行司马中士十六、旅下士三十二。司马官就是统帅周天子的军队。
秋官司寇
“帅其属而掌邦禁”,司寇的属官称为“刑官”。包括大司寇卿一、小司寇中大夫二、士师下大夫四、乡士上士八、中士十六、旅下士三十二。司寇官的职务就是管理刑狱事务。
冬官司空
《周礼》司空篇已佚。
地方诸侯政制
周行分封制,王京周围大约千里范围之内的属于周天子直辖,其他地区分封给周天子的亲族、功臣、臣服的前朝诸侯、以及蛮荒地区的地方首领。主要的诸侯都是周天子的亲族,同姓的称“伯父”、“叔父”;异姓的称“伯舅”,“叔舅”。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并分封自己的亲族、家臣为卿大夫。卿大夫拥有世袭采邑。协助卿大夫管理诸侯国事务以及采邑事务的官吏是士,士的身份是世袭的,但是没有采邑。周天子与卿士、国君与卿大夫的关系都非常类似,古称“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就是说周天子以嫡长子继承,天子的子弟就被封为诸侯;诸侯以嫡长子继位,诸侯的子弟就被封为大夫;大夫以嫡长子继位,其他大子弟就获得士的身份。由此,自天子直至诸侯、卿、大夫、士,都是各自大小不等的宗族的族长,官职等级和宗法制度严格的结合,构成周朝政制的最主要特点。
诸侯列国的重要职官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司徒治民,掌户籍;司马治军;司空管理土地、建筑、田赋;司寇掌管刑狱诉讼。
中原诸侯国的地方政权组织基本为国野制。国为国都(诸侯国的京城以及较大的城市),野泛指农村和普通城镇。据《国语·齐语》载,齐国在国中以五家为轨,设轨长,十轨为里,设里有司,四里为连,设连长,十连为乡,设乡良人,爵为大夫;在野以三十家为邑,设邑有司,十邑为卒,设卒帅,十卒为乡,设乡帅,三乡为县,设县帅,十县为属,设属大夫和属正长各一人。
春秋中后期,诸侯国普遍设立县,由国君派大夫治理,称县大夫。县大夫下设有县师、司马、司寇等官。县本来设置在一国的边境,其目的是为了加强防守。至春秋中晚期,内地也设县,如晋国就曾在旧都绛(今山西翼城县)设县,称为绛县。由于县的大量设置,就逐渐取代了国野制,县郡官吏也就成为地方政权的主要官吏。当时的晋国设郡作为县以下的一级政权,与后世的郡县制不同。
卿大夫的封地称为家、或邑。强大的卿大夫拥有的封地甚至有六、七县之多。代表封君管理封地事务的称为邑宰。邑宰由封君任免,由封君支付俸禄,只是卿大夫的家臣。不过由于卿大夫世执国政,所以这些家臣也就实际上掌管者政府事务,甚至有些家臣挟持封君,不但把持卿大夫的家政,而且把持者国家的政务,例如鲁国的阳虎。
周朝魏姓先祖及显耀人物:
【姬高】(前?—前?)周文王第15子姬高(周武王的弟弟)受封于毕。毕位于今天的陕西咸阳北部,又名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姬高被分封到毕以后,在那里建立了毕国,姬高就是毕国公,史称毕公高。毕公高和周天子同姓。魏氏的祖先是毕公高的后代。毕公(姬)高,是千秋共仰的魏氏始祖。魏、毕、冯、潘、藩、万氏同宗,王、吕、梁、令狐与魏血脉相连。
【毕万】(前?—前?)姬姓,为周初重臣毕公高之后。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伐纣、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传到周文王的曾孙毕万的时候,毕国被西戎所灭,便投奔到晋国。公元前661年,晋献公以魏地封毕万为大夫。毕万之后遂以魏为氏。公元前453年,魏桓子与赵襄子、韩康子三分晋地,灭掉晋国而建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魏姓是黄帝的姬姓嫡裔,毕万系魏姓得姓宗祖,也是万姓始祖。
【魏犨】WeiChou(前?—前?),即魏武子WeiWuzi周文王第15子姬高(周武王的弟弟)的裔孙,其祖父为魏氏得姓宗祖毕万.魏武子(魏犨)以魏氏诸子的身份,与赵衰、狐偃、贾佗、先轸、介之推等忠心侍奉亡命公子重耳。19年之后回到晋国,重耳在秦国等诸侯的支持下归国继承大位,为晋文公。魏武子因功再封于魏地,位列大夫,显赫一时。其官府设在魏邑。成为魏姓历史上最早出人头地的人物。
【魏悼子】WeiDaozi(前?—前?)春秋时晋国大夫。魏氏最早出人头地的先人魏武子犨长子。魏之先世毕万以军功封于魏(今芮城县境内),是魏悼子承上启下徙居于霍(今霍州市境内),前562年,魏昭子始居安邑,即今禹王城。到战国时,魏惠王31年(前339年)才迁居大梁,其间安邑作为魏都共计223年。魏悼子子魏绛,春秋大名鼎鼎,8年9合诸侯的晋卿。
【魏颗】(前?—前?)魏武子犨第三子,为人明礼敦厚,晋将军,封于令狐(今山西临猗县西)。公元前594年,晋将魏颗领兵对驻于辅氏的秦军发起攻击,大败敌军,俘获秦大力士杜回。秦桓公被迫率军撤走。晋景公把令狐(今山西临猗县西)赏做封邑。故魏颗成了令狐姓的得姓始祖,魏与令狐一脉相连。“以邑为氏”而姓的令狐。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魏绛】即魏庄子WeiZhuangzi,卒后谥为昭子Zhaozi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晋国卿。据《春秋左氏传》,晋悼公元年(前573年)魏绛为司马,执掌军法。魏绛在晋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是他提出并实施的和戎之策。魏绛从国家大局出发,冲破传统偏见的束缚,积极主张和戎,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汉族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魏绛居功不傲,不但8年之中9合诸侯不居功,且带兵打仗多有战功,仍甘为赵武之佐。
【魏舒】WeiShu(?—前509)即魏献子WeiXianzi,名荼。春秋后期楚国大夫,著名的军事改革家、军事家、政治家。晋名将魏昭子绛之孙,晋军步战的创始者。在军事史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由车战向步战的转移,仅此一件,就足已使他名垂青史.魏舒方阵的出现是春秋军事史上的大事,是我国车战向步战转变的划时代的标帜。魏舒方阵早于古希腊的多立斯(Dorians)伊菲克拉特方阵110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兵方阵。
【魏桓子】WeiHuanzi(前?-前?)(JiJu姬駒)魏侈之孙。晋阳之围极其事态发展,赵襄子行事英明,故能派出心腹张孟谈成功地瓦解了智伯同盟。并为共同利益与韩魏两家结成统一战线,从而一举击败智伯军队,杀掉智伯及其全族,奠定了三家分晋局面的基础。公元前403年,韩、赵、魏派使者上洛邑见周威烈王,周天子把三家封为诸侯。加上秦、齐、楚、燕4国,史称“战国七雄”。
战国时代
战国时期,由于连年的兼并战争,周朝的数百个诸侯国已经被合并成为魏、赵、韩、齐、楚、秦、燕七个强国,以及宋、卫等几个小国。这些国家的疆域远远超过之前的诸侯国,甚至连周朝鼎盛时期的周朝直辖地区也不能与之相比。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强大的常备军、以及为维持这支常备军而建立的新型的政府体制。官职开始文武分流,世卿世禄制度被废除,俸禄取代了封地。君权等到极大的扩张,国君的亲族开始逐渐退出政治的中心。
诸国中央政制
相,直到春秋时期还只是承办礼仪事务的小官,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仅次于国君的百官之长,列国普遍设置。秦国称相邦,齐国设左、右相,赵国称丞相,后各国均称丞相。
战国之前,文武不分,所谓出将入相。但是这种制度是以家族政治和家族军队为基础的,随着战国时大量常备军的设立以及连年的战争,专门的武将开始现。燕、赵、魏、齐等国设立将军职位,统帅常备军,位次丞相。秦国则只有在发兵出征的时候才临时任命将军,平时以大良造为最高武职,以国尉次之。
虽然官职的世袭制度被废除,但是爵位得到保留。齐、燕、赵、魏等国的爵位分卿、大夫两等,卿分上卿、亚卿,大夫分为长大夫、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这些爵位其实就是之前的官职名称,反映了之前周朝官爵不分的情况。秦国的爵位制度非常发达而特别,除少数爵位外,大部分爵位也是官职。秦国的爵位共设二十级:第一级公士,第二级上造,第三级簪袅,第四级不更,是相当于士的,第五级大夫,第六级官大夫,第七级公大夫,第八级公乘,第九级五大夫,第十级左庶长,第十一级右庶长,第十二级左更,第十三级中更,第十四级右更,第十五级少上造,第十六级大良造,第十七级驷车庶长,第十八级大庶长(卿),第十九级关内侯,第二十级彻侯,其中第十六级以下官爵合一。
诸国地方政制
战国时期,郡县制得到普遍的施行。县,本来作为特别行政区设立于边地,于卿大夫的封邑不同,县直属于国君。郡是春秋末年才出现的,始见于晋国,郡当时设在新占领的边地,当时的郡隶属于县。《左传·哀公二年》云:“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郡的长官也因为郡为边地之因而初为武人专任,称守、郡守、太守,郡守之下设立统领一郡军队的高级军官-都尉,以及国君派遣监督郡守的监御史。随着被征服的地方逐渐稳定,人口日渐繁盛,郡之下又分设县,形成后来的郡县二级制。战国时期,仅齐国不设郡,全部分为五都,都设大夫,统领一都军政,其实与他国的郡没有区别。
县
在县一级地方,主要的官职为令(秦国称大啬夫)、丞(秦国称啬夫)、尉、司马、司空。县令是一县之长,按照中国古代行政、司法合一的原则,县令也是县的最高法官。县丞位次县令,辅佐县令处理政务。县尉管理刑狱事务,负责地方治安与案件的侦缉。和中央政府的司马主管军政不同,县的司马专门管理养马事务。与中央政府的司空一样,县的司空也是主管公共建筑的官员,由于战国时代的公共建筑一般由受到刑罚的犯人从事作业,所以县司空也有管理监狱刑犯的职能。令、丞、尉、司马、司空均各自拥有属吏,称令史、史、尉史等。此外,韩国、魏国的县设御史,这里的县御史只是书记官,没有监察职能。韩国的县设有司寇,行使县尉的职务。秦国在蛮夷之地的县级政权称道。专门管理王室私用领地以及王宫所在的县级政权称都,都不隶属与郡,直接隶属于内史。
乡、亭
县以下,设乡、里等,乡有啬夫,里有三老。这些不是官吏,是地方族属中地位较高者,可以代表县官处理轻微的纠纷,帮助征收税赋和安排劳役等。设于边地、要地、以及交通线附近的乡一级地方称亭,设亭长,为低级小吏,负责监视动静、捕捉逃犯、解送服役者等。
关、市
战国时期,各国在地方普遍设置一些专门职务,如陆地诸关口设关吏、重要水道设置津吏、在较大的集镇和市场设置市掾、专门管理水利事务的河丞等。
楚国的特殊政制
楚国的国君被周朝封为子爵(后自称王爵),说明在周朝的诸侯体制中属于比较低级的。通常子国与男国都是一些地域很小的国家,但是楚国的幅员却很辽阔。全盛时期,楚国的辖地涵盖了现在的湖北、湖南、江西全部、四川、安徽、江苏、浙江一部,在战国时期是地域最广大的国家。
楚国地处南方,它的文化背景与以北方文化为中心的中原文化不同,而且楚国既不是周朝的亲族诸侯,也不是周朝分封功臣所建立的国家,更不是被征服的国家,楚国的建立是周朝对边远部族的一种承认而已。楚国自身也认为自己应当与中原文化有所区别[3],所以,在政治制度上楚国与周朝以及同时存在的其他诸侯国有明显的区别。
爵位
与周朝以及其他诸侯国相比,楚国的政治文化是比较落后的。就爵位而言,楚国直到战国初期才正式有了爵位的概念。楚国没有中原各国的卿、大夫的爵称(穀梁传·僖公四年:楚无大夫),爵位也不能世袭,只有军功才可以得爵。
国家政制
早期的楚国设置莫敖一职,作为仅次于国君的执政官并统帅军队。楚武王时,另置大司马、左右司马等官,莫敖的权力与地位逐渐低落。楚武王五十一年,设置令尹,入则领政、出则统军。自此一直到楚国被秦国所灭,令尹一直是楚国的最高官职,兼有中原诸侯国相、将的权力。令尹一般都由楚王的亲族出任,非王族担任令尹的,可以考证的只有楚文王时的彭仲爽(申国平民),以及楚悼王时的吴起(魏国将军)两人而已。
位次令尹的,为左、右尹,再次为司马。左、右尹地位虽高,但在历史上未见有作为的,可能只是授予王族的荣誉职位。司马的权力范围很大,平时主管征收军赋、武器保管、士卒训练等,兼管军事建筑事务,战时则作为令尹的助手领兵出征(令尹不出则司马为统帅)。
诗人屈原所担任的左徒一职也是非常高级的职务,与中原列国的司徒相当,主管人民田土、赋税、监督地方官行政,还兼有迎送其他诸侯国使节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内政部长兼外交部长。
楚国的刑狱由司败掌管,与中原列国的司寇职务相同。楚国的邻国陈、唐等国主管刑狱的官员也称司败,可能是受楚国的影响。
楚国的太师是专门辅导王子的官职,与周朝的太师相差甚远。
诗人屈原任左徒之前出任三闾大夫。这是楚国特有的官职,主管昭、景、屈三个王族事务,与后世的宗令、宗正职务类似。
楚国时已经使用阉人充任后宫的仆役,负责管理这些阉人与后宫庶务的为司宫,也是阉人。
地方政制
楚国早期的地方政权为县,是各诸侯国中设县较早的国家。楚国的县官称县公,后改称县尹、县大夫。县有自己的军队,由县司马统领,战时并入国家军队。县官、县司马都由国君亲自任免。
战国中期,楚国也出现了郡的建制,多设置于边地,在县之上,由国君派遣武将镇守。楚国的郡守并不直接管理民政事务。
战国时代魏姓风云人物:
【魏文侯】WeiWenhou(?—公元前387年),姬姓,魏氏,名斯,一曰都。中国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魏斯为魏绛的7世孙,是春秋时晋国魏氏家族又一位显赫人物。公元前445年,继魏桓子即位。公元前403年,韩、赵、魏被周王与各国正式承认为诸侯,成为封建国家。魏文侯是战国初魏国的建立者和历史上杰出的国君,对历史的重大贡献,是大胆起用法家人物,如吴起、西门豹、北门可、李悝等,魏国遂成为战国时代的首强,一度称雄于中原。
【魏武侯】WeiWuhou名击,魏文侯斯之子。历史上名声虽不及其父显赫,但在魏国史上仍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战国时期魏国文侯、武侯霸业,武侯是继任人和创建者,是位雄武过人的国君。三家灭晋,武侯完成了文侯的未竟事业。魏武侯为太子时,受父亲魏文侯和田子方等儒家名流的教导和影响,遂成为一个明理识道也很注意自身道德修养的人。曾为魏国立下赫赫战功。公元前400年和公元前391年,三晋联军多次击败楚国。魏国盛极一时。
【魏惠王】WeiHuiwang(JiYing姬罃)(前400~前319)战国时魏国国君。魏武侯击之子,又称魏(梁)惠王Wei(Liang)Huiwang。前369—前319年在位。为巩固霸业,增强同中原诸国联系,魏惠王9年(前361年),将国都从安邑(今山西西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惠王27年(前344年),逢泽(今开封市东北)会盟,魏国盛极一时。率诸侯朝见周天子,仍具有相当威望。公子无忌出现,并于公元前247年与其他五国联军,对秦国的侵攻军迎头痛击。魏惠王改变国际定位,低调处事,在外交上取得突破,遏止了魏国连续下滑的国势。
【魏襄王】WeiXiangwang(?—前319)(JiHe姬赫)334-319又为梁襄王(因魏国迁都大梁,即今河南开封,所以别称“梁”),魏惠王罃之子。魏襄王在位15年。社会矛盾激烈,战争频繁。魏国在国力上有所恢复,魏襄王在斗争策略上向韩国学习,结果大获成功。通过不断地变换盟友,魏、韩两国先后在对齐、对楚、对秦的大胜中连续得到丰硕的胜利果实,在当时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魏襄王时期的魏国外战策略是十分成功的,魏国虽然不是最出风头的国家,但却是获利最多的一个。
【魏哀王】(?—前296)姬于(前318-前296)魏襄王之子。据《战国策·魏策一》记载,战国时期,诸侯称霸天下。有识之士提出了两种主张,即“合纵”和“连横”。前者主张弱国联合抗击强秦,后者主张弱国跟随秦征服其他弱国。当时的齐、楚、燕、韩、魏、赵六国之间的合纵盟约十分牢固。哀王9年,魏王与秦王在临晋相会。张仪、魏章都归附魏国。哀王21年,魏军与齐军、韩军联合在函谷关打败秦军。
【魏昭王】(?—前277)姬遫(前295-前277)魏哀王于之子。赵武灵王复辟失败。秦军青年将领白起败魏、韩联军。白起斩首24万,俘魏军名将公孙喜,魏割地400里于秦。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夺乐毅的兵权,用骑劫为将,被齐国即墨大夫田单反攻得手,一举收复齐国70余城,燕国势力退出了齐国,魏国成为破齐战争中最大的赢家。魏国由于占领了宋地和卫国,从而控制了中原地区的核心区域,国势大增,大有中兴之势。
【魏安釐王】(?—前243)姬圉(前276-前243)魏昭王遫之子。《史记·魏世家》对安釐王的记述,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安釐王的严重失策。通过苏代对安釐王的批评指出了“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的道理;通过秦国大臣中旗对形势的分析指出,魏如能与韩联合起来,其力量是不可轻视的;最后记述了无忌反对魏王伐韩的谈话,这段谈话长约千言,对亲秦之害、存韩之利的分析极为精辟。安釐王30年,魏无忌返魏,率五*队攻秦,赶跑秦将蒙骜。
【魏景湣王】(?—前228)姬增(前242-前228)魏安釐王姬之子。元年(前242),秦拔魏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20城。景湣王2年(前241),魏朝歌为秦所取。魏在秦连续进攻下,丧失大片国土。景湣王感到单凭魏国,难以抵挡秦军。出使赵国。6年,除齐附秦外,赵、韩、魏、楚、燕组成联军,共推赵将庞煖为帅。蕞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后一次合纵攻秦行动。终于无功而返。景湣王处于战国七雄割据的末期,国力减弱,兼并战争中屡战屡败,西秦强掳,魏逐成弱国。
【魏王(姬)假】(?—前225)姬假(前227-前225),魏景湣王之子。秦王政在位时期,国力富强。公元前236年,秦王政乘赵攻燕、国内空虚之际,分兵两路大举攻赵,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帷幕。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率军突然进袭魏国,包围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依托城防工事,拼死防守。秦军强攻无效,遂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3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以城民百姓为上,出降,魏国亡。魏王(姬)假作为战国诸侯国七雄魏国的亡国君主,出降后,其魏氏王族遭到了灭顶灾难。信陵君无忌公之14子因远离国都倖免于难,全数逃往山西太行山躲藏,改姓為“王”。
【魏齐】战国魏国公子,魏昭王、安釐王时丞相。魏国大夫须贾带门客范雎出使齐国,齐王见范睢极有才干,十分敬重。回国后,须贾嫉妒,在丞相魏齐面前诬告范雎私通齐国。魏齐怒吼而鞭打范雎。范雎死而复苏,化名张禄,深得秦王敬重,拜为丞相。须贾使秦,被范雎当众羞辱,命他回去告知魏王,速斩魏齐首级来见。魏齐逃亡赵国,但因强秦出兵威胁魏、赵二国,不得已自杀。魏齐的死,展现了战国时代贵族的青铜气质。
【魏无忌】(前340年—前243年),信陵君,战国七雄魏惠王之五世玄孙,“魏安釐王”魏圉之同父异母弟﹝即“魏昭王”魏遫之王庶子﹞,其姐为赵国公子平原君夫人。信陵君极富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与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声誉却远在其他三公子之上。曾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取兵权,援赵胜秦,解邯郸之围,名扬天下。后为魏上将军,率五国联军大败秦将蒙骜。秦王深忌信陵君掌兵,密使人持万金收买晋鄙门客向魏王进馋,施离间计。
【魏冉】战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秦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司马迁在《史记.穰侯列传》中说“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子天下,天下皆为两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魏冉少年成名,军功显赫,为秦名将。长期掌握秦国的军权,秦国的高级将领如司马错和任鄙都出自魏冉门下。魏冉长期担任秦国相国,5次为相。著名军事家白起也是在魏冉的提拔下,取得了对东方各国作战的一系列辉煌胜利。魏冉系战国秦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原楚人,芈姓,后改姓魏;形成以封地陶居住的另一魏姓分支。
【如姬】战国时魏安僖王圉*妃。信陵君窃符救赵,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佳话。在这场历史大活剧中,如姬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信陵君窃符救赵,实际上是如姬窃符,信陵君救赵。没有如姬窃符,信陵君救赵就是一句空话。郭沫若先生把这段历史写成了话剧,题目就是《虎符》。他没有像《屈原》一样把话剧定名为《信陵君》,而定为《虎符》,强调指出了如姬窃符的关键作用。从其胆略和和作用上看,的确是名垂青史一位奇女子。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