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八卷 铿锵音律 22 清魏姓风云人物

更新时间:2020-02-08 11:22:26 | 本章字数:3282

    ★魏禧(1624~1681)清代散文家。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宁都(今属江西)人。明末诸生,明亡后隐居翠微峰,所居之地名勺庭,人又称他为“勺庭先生”。清初,人称魏禧、侯方域、汪琬为散文三大家。魏禧尤重气节,束身砥行。文章凌厉雄杰、刚劲慷慨之气。内容多表彰民族节义人事,叙事简洁,善议论。魏禧与其兄祥、弟礼,都能文章,世称“三魏”。他们的文集合编为《宁都三魏全集》。著有《魏叔子文集》22卷,《诗集》8卷,《日录》3卷,《左传经世》10卷,《兵谋》、《兵法》各1卷,《兵迹》12卷。

    ★魏裔介,字石生,号贞庵,柏乡人。少年聪慧,15岁考中第5名秀才,26岁中举人。清顺治2年他31岁,进士及第,选庶吉士,授工部给事中。后升任都察院都御史,累官至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入阁办理国家大事时年仅40余岁,须发皆黑,历称乌头宰相。为官清廉,刚直不阿。魏裔介出身农家,比较关心民间疾苦。顺治18年,他上书皇帝要省刑法,减赋税,培国本,恤民力。康熙17年,柏乡,隆平,宁晋遭大水灾,那时魏裔介已辞朝还家闲居,为了解救人民困苦,他联合地方官把灾情详报户部,得旨准免除一切差捐。在缓和满、汉民族矛盾上,他曾起到相当作用。他激流勇退,晚年以著书自娱,有《兼济堂文集》流传。

    ★魏象枢(1617—1687),字环极(一作环溪),号庸斋,又号寒送,蔚州(今河北省蔚县)人。其祖先曾任明远将军,其父曾在江西省新城任主薄6年。12岁时,“作文即能成篇”。清初著名的大臣和学者。顺治3年中进士,经殿试被选任为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刑科、工科、吏科给事中,户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职。顺治4年,因涉案降职。康熙11年,授贵州道监察御史。康熙帝赐御书“寒松堂”,精辟概括了魏象枢的高风亮节。被史家誉为“清初直臣之冠”的魏象枢,是顺治、康熙两朝誉满朝野的人物。有《寒松堂集》行世。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号良图,字默深、墨生、汉士,法名菩萨戒弟子魏承贯,清乾隆湖南邵阳县人(今隆回)。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1845年,中进士,先后任江苏东台、兴化知县,两淮盐运司海州分司运判,高邮州知州等职。1853年,因迟误驿报而被革职。鸦片战争时,坚决支持禁烟,并在浙江亲自参加抗英战斗。作为地理学家,最突出贡献是撰写了《海国图志》巨著。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系统介绍世界地理知识的名著。《海国图志》曾传入俄国、英国、*和朝鲜,并被译成日、英、俄等几种文字。魏源还是一位旅行家。他一生极喜游览名山大川,并写下了大量游山水的诗和游记。有《元史新编》95卷,《圣武记》14卷等。

    ★魏定国(1678~1755年),字步于,号慎斋,江西广昌县甘竹人。出生于仕宦之家。其父魏方泰,清·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在查抄年羹尧家产时,惟魏方泰未送一物,雍正称他“惟忠惟贞,朕可信其始终不贰”。魏定国康熙四十五年中进士,五十三年任应城知县。魏定国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勤政爱民,公正断案,惠政深入人心,赢得了应城百姓的拥戴,被尊称为“魏青天”。后历任河南按察使、吏部侍郎、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山东布政使、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抚、致仕刑部右侍郎。乾隆十六年,钦赐他“耆年清望”匾额,以示褒奖。生平著述甚富,有《记事诗文稿》《教养记》和《鹿洞讲义守令要览》等书行世。

    ★魏光焘(1837—1915),字午庄,字光邴,晚号湖山老人。湖南省邵阳县(今隆回县)司门前镇金潭人。甲午(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后,淮系海陆军屡战屡败。清廷决意起用湘军。1895年2月,魏光焘率武威军8营2哨抵田庄台。5次反攻海城。督战中,魏光焘乘马负伤,“三易坐骑”,战至日没。次年,擢陕西巡抚。魏光焘是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是我国新疆地区建省后的第一任布政使,第二任代理行政首长(巡抚),后来他又历任云贵、陕甘总督,后官至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总理各国事物大臣。他与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同为19世纪80到90年代清政府的重臣(一品大官),是曾国藩湘军的继承者,左宗堂的重要助手。

    ★魏秀仁(1818-1873)字伯肫,一字子安,又字子敦,号眠鹤主人、眠鹤道人,又号咄咄道人、不悔道人,清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29岁考中道光丙午科举人,曾去陕西、山西、四川省官府做幕僚。著作除小说《花月痕》外,还有《石经考》《陔南山馆诗话》《陔南山馆诗集》《陔南山馆文录》。在中国小说史上,《花月痕》是第一部以*作为主要人物的长篇作品。从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在《红楼梦》流行整整一个世纪之后,《花月痕》和其它“狭邪小说”及后来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相继出现,似乎可以说是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回光返照。研究清代长篇小说的兴衰,还是研究传统才子佳人小的发展、演变,《花月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魏兰(1866-1828.9.17),清末民初革命家。字石生,浙江云和县人。光复会领导人之一,辛亥革命时期浙江军政府咨议、都督府参谋长。1884年,魏兰19岁,赴府考,不作命考之题,却在卷上信笔画了一幅“云和县全图”交差,不料巧遇考官知音,破格录取为秀才。1906年夏,为筹募资金,魏兰只身奔走南洋。得爱国华侨叶朝晖先生热助,在“中华学堂”任总教习。1904年旧从*东京返国,会见蔡元培,共商江浙反清计划。魏兰与蔡元培、陶成章一起在上海创立光复会,创办“利用实业织布学堂”“云和习艺所”,为推翻清朝建立共和,两次东渡*,六载常驻南洋,西走长江,北上燕京,荡尽祖业,历尽艰险,开创实业,为振兴中华而鞠躬尽瘁。

    ★魏佳,满洲镶黄旗,内管领清泰之女,大清乾隆帝第三位皇后。魏佳小乾隆16岁,乾隆十年入宫,封为魏贵人。同年11月17册封为令嫔,14年4月初五册封为令妃。21年7月15生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22年生皇十四子永璐,23年12月初七生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24年12月18册封为令贵妃。25年10月初六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27年生皇十六子。30年6月11册封为皇贵妃。31年生皇十七子庆僖亲王永璘,40年正月29逝世,享年49岁。在魏佳氏去世后乾隆令将皇贵妃魏佳氏的灵柩葬入裕陵地宫。从乾隆20年到40年长达20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在乾隆心中,还是在后宫中,最有影响的当属魏佳氏。

    ★魏锡祚(1669-1734)字子晋,号长麓。中宪大夫,山东省莱芜市口镇东街人。

    少年时即贯通经史,研究理学。公元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考中进士后,初任河南林县知县,以考绩卓著升江南泰州知州。泰州濒临江海与湖泊,水患多发,他视察地形,浚河筑堤,水患减少。当时诉讼多、疑狱多,他发奸摘伏,审结了大量疑案与冤案,重修学宫及胡安定先生祠,使世风重振。在泰州13年,事无巨细,皆反复思考,慎重裁决。雍正四年春奉命守盱江,十七个月后。调任江西建昌府知府,年余升任署理江西通省驿传盐法道兼巡瑞袁临筹处提刑按察司副使,官阶中宪大夫。1734年(雍正12年)以病辞归,卒于路途。他通达经史,深研理学,善诗文,著有《盱江治牍》《海陵治牍》《树德堂诗文稿》等书。

    ★魏成名,清朝武官官员,福建人。行伍出身的魏成名于1737年(乾隆2年)奉旨接替李南馨,于台湾地区担任澎湖水师协副将。而隶属台湾镇之下的此官职职等为正二品,是台湾清治时期的这阶段,扼守台湾海峡的重要武将,并统帅两标水营,数千名水师兵勇。

    ★魏瀚(1850—1929),名植夫,字季潜,福建侯县人。明代四川左布政使魏体明的裔孙。父亲魏大韶是同治元年壬戌科举人,诰封光禄大夫;祖父魏耕礼是邑庠生,诰封光禄大夫。魏瀚是中国第一代军舰制造专家,曾任晚清海军部造船总监。民国元年,任福州船政局局长,被国民政府授予海军中将。组织研制了中国第一艘巡洋舰——“开济”舰;制造了中国第一艘铁甲船——“龙威”舰;参与制造了中国第一艘钢甲鱼雷舰——“广乙”舰;中国第一艘猎雷舰——“建威”舰;主持和参与建造了“开济”、“横海”、“镜清”、“寰泰”、“广甲”、“广乙”、“广丙”、“广庚”、“龙威”、“福靖”、“通济”、“福安”等12艘艇;为中国造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魏瀚家族是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海军世家之一。魏瀚的9名兄弟、堂兄弟,皆为海军高官,其中有6位毕业于船政系列学堂。魏瀚之后共出1位海军上将,1位海军中将,2位海军少将,有11位为海军著名学校科班出身的海军军官。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