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三卷 帝都风云 第十一章 侠盗圣手

更新时间:2021-08-04 17:21:59 | 本章字数:6350

    翌日一大早,帝都阳城的风雪未停,只是渐渐少了。

    就在帝都阳城戒严之前,连城杰等众人早已得到消息,趁着初晨的微亮来到了帝都阳城南门外十里之处。只因在初晨前半个时辰,有一军官模样的男子来到客栈之中向周良通报,说帝都阳城混入了辰胤的奸细,在天明时分便会紧闭城门四处捉拿。

    得到消息之后,周良急忙叫醒众人,经一番紧急商议之后,众人趁夜色逃离了帝都阳城,快马向南而来。只是行至五里外的十字路口,却是到了众人分离的时刻。张氏兄弟要护送周良向西北经雁门关南入辰胤,周良不取道河南镇的原因是他想到雁门关外去察看一番。而叶洲妤要孤身赶往河南镇,与终南玄门众人汇合。慧妙慧心兄弟则要向东横渡过大河之后,再折北赶回久天寺赴命。

    而连城杰与乔巧儿,则是要向南过宽阔大河,再过涛涛大江,凡行一千五百里赶赴江南余杭城。只因昨夜乔巧儿接到海东青传来消息,她二哥乔健铭在书信中说佘诸不日将派人赶往江南寻找“江南五才”之首是我庞季卿庞明,意在收庞明为佘诸所用,还说佘诸林朝内传出消息如若庞明不肯就范便将之就地处决。

    经与周良商议之后,乔巧儿改变了西行入关的计划,决意赴江南寻找庞明。而此行,连城杰却是万万不能让乔巧儿独自走这一遭的。

    之后一番作别,先是慧妙慧心两兄弟两人快马向东,再是张氏兄弟三人打马向西而行。一时间,仅留下三人在这纷飞雪花之中,立于这茫茫十字路口。叶洲妤没有向西而行,并不是因为此路向西不过河南镇,也不是因为乔巧儿的一再挽留。而是她心中,在这分别之际,心中却是有些许不舍的。

    三人三骑,在雪中继续向南而行,其间沿途风景美不甚收。而叶洲妤除了偶尔言语之外,更多时候则是静静听着连城杰与乔巧儿的说笑。连城杰问乔巧儿为何在这帝都阳城不能御空飞行时,叶洲妤心中虽也想给他以解答,但终于还是选择偶尔附和一下乔巧儿而已。因为博学多闻的乔巧儿,引经据典的解释,亦是让她折服的。

    世间历朝帝都皆是建都之时天时地利人和的一方风水宝地,内藏天地乾坤,万般变化,应是让世人敬畏的。修行之人虽已出家在外,但仍需要心存那一份敬畏之心,唯有这样才能了解世间万物的千般姿态万般变化,真正了解修道的至深至真之意。若是修行没有敬畏之心,便没有了善念,那便是与魔无异的。故而中土正教中都有不成文的门规,门人在途经天地灵气聚集之地时,都会下地作成凡人,认真用心去感受天地自然万般妙法。

    然则也有许多修真炼道之士,实际上并不遵从此规。乔巧儿一行人东来,为避佘褚朝廷耳目,扮作普通凡人,这亦是最安全保险的作法。

    听乔巧儿言毕,连城杰则是赞叹了一番。只是叶洲妤看向他二人时,心中很是平静之时,却隐隐升起一丝苦楚。却是在这种时而平静,时而又有些复杂的心境之下,短短几里路程便行到了终点。

    看见那条宽阔和水呈黄色的大河横绝在面前之际,叶洲妤收回了心神,却已知真的是到了与之分别的时候。没有那日在重安城与乔巧儿那般的拥抱,已没有更多的言语,叶洲妤一个人牵着马向西走向河南镇,而连城杰与乔巧儿则是成双向东赶往彭城①。

    临远处之时回望,风雪之中,一袭白衣形单影只,一双男女情投意合。或许是天命早已注定了的,有些人也许一辈子都会是一个人,哪怕也曾千山万水相扶,哪怕也曾生死一念之间相守,哪怕也曾静然相望无需言语便能相知心意。

    但一个人的,终究还是一个人。因为,这些都是命里的行文。若是这般,那么便让许多心思和言语都藏在内心深处吧。

    别了叶洲妤后,乔巧儿和连城杰骑马向东,又沿着大河向东南行,已无崇山峻岭,虽偶有山却是可往其巅。两人骑马时而走在山间小道,时而走在无垠平原,大雪纷纷,很是惬意。连城杰本是想御剑带乔巧儿赶赴江南的,不想乔巧儿却是不乐意,她只说想骑马静静走着,陪着连城杰静静看这天下,这样才有游历天下的感觉。连城杰虽不怎样喜欢这种感觉,但也只得与她在这山间原上行了一日。

    他只是一个平凡的男子,她亦做成他身边平凡的女子,一路相随。

    申时将至三刻,连城杰二人便来到了彭城西北十里之处。大雪已然停止,远望向南,只见一片宽阔的原野,原野南端有一山。那山间有云气,有九节山峰,高低起伏,蜿蜒如卧龙。连城杰见状,心中疑惑,便问乔巧儿那山名。

    “巧儿,前方那山,似龙盘卧一般,不知道叫何名字?”

    乔巧儿望去,然后笑道,“那山叫云龙山②,城杰哥哥我们到彭城了。”乔巧儿为找连城杰曾经来过,还在山中停留过。她看了一会儿,便又继续对连城杰说道,“城杰哥哥,你看山前是不是有一城,那便是彭城了。”

    连城杰听她如此一说,便认真瞧去当真发现那山之北,也就是这原野尽头,竟是隐约有一座城池。然未等连城杰多看一眼,多说一句。乔巧儿打马上前,很是高兴地说道,“城杰哥哥,巧儿今夜就不带你进这彭城了。”

    连城杰则拍马快步跟随,一边追赶一边大声问道,“不进彭城,那去哪里?”只见乔巧儿回过头来,嫣然一笑道,“便去那云龙山中如何?”

    随后,连城杰与乔巧儿绕过彭城西门,向南直入了那云龙山中。站在云龙山山腰之上,连城杰借着山势北望。只见彭城墙高城大,城北处有一群高楼像是官署府衙,其间向南一条大街划分东西,此大街像是彭城的中轴线。

    由此轴线向东向西各排列三条大街与轴线相垂交,此外在轴线西边还有一条与之相平行的北门大街。凡几条大街,构成了全城路网格局,在这个路网上分布着衙、署、官、院、庙等公建,南门大街则是商街大街,店铺林立。城东南隅有亭,西南角因距离近,依稀见得城楼之上为一燕子楼。此城气势,竟是半点也不输给重安城。

    见此情形,连城杰不禁赞美道,“小时候常听人说,中土东端海滨之畔有一城名彭城,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繁华都市,不想今日得见,此城还当真是了不起,是配得起九州之一的称号的!”

    而那乔巧儿见他望得出神,竟是不舍得走动半步,便走到他身边笑道,“那是当然,上古时期,彭祖③因擅长烹饪野鸡汤,受帝的赏识,被封于此彭地,建立大彭氏国,是故此城称彭城的。”

    “据说此城有‘九朝帝王彭城籍’之说,巧儿你博学多闻,是不是真有这种说法啊?”

    连城杰转过身,与乔巧儿一边沿着山路向前行,一边问道。乔巧儿则是一边走,一边耐心地给他解释。

    “彭城历来是南北商道通衢,本是富庶之地,却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据传彭城在大夏朝建国之前战事频繁,已然历经战争四百多次,平均每十年就得打一次仗。因战争彭城经济也是直落而下,故而彭城周遭的百姓便起义不断。他们中有一些人推翻了腐败的旧王朝,开创新朝,这样彭城就成了中土出产了众多帝王的城市。”

    “原来是这样啊!”连城杰道。

    “是故上古圣贤有言:‘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此乃真是治国之金玉良言啊!”

    连城杰听她之言,似乎略有感慨,便慢慢说道,“巧儿,若将来你们乔氏得了天下,万万切记要善待天下百姓,处处替百姓着相才是啊。”乔巧儿听他言语很是恳切,一时感动,便看向他,只见他眉目间略有紧锁。

    “城杰哥哥不必担心,若是乔氏得了天下,巧儿定不会让天下人再饱受苦难。巧儿虽在世中,却与玄门有缘,亦是深知道祖‘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教导。”见连城杰默不作声,只是静静听着,乔巧儿又继续道,“历代君臣都曾多次用道祖的这句话来警示自己治理国家,但大多数帝王却局限于皇城根下的子民。其实国之子民,无论远近、贫富,皆应精心而且对待,十指兼顾。唯有如此,才能得天道得民心。”

    连城杰听着她的言语,却是听到了一番不弱于男子的豪情壮语,当真是心下钦佩之至。但还未来得及答话,又听乔巧儿道,“天下万法本是同宗同源,只是每个世人站在不同的位置,故而才有不同的看法,恰如这中土四大正教便原本同是一家的,却非要争出个强弱、嫡庶,当真是无趣之极。巧儿心想无论是何道法、佛法,只要能引人向善那便都是一样的,都是无上的法门了,就像治国一样,无论使用何种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啊,那为何还要区分哪家能用哪家又不能用呢。只是选取的方法不同,才会令人心生邪念,才会有了这纷争。城杰哥哥,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不想八年不见,公主殿下对世间万法的理解,竟然已达到如此高深精湛的境界,此乃当真是万法之福,天下之福啊。”

    未等连城杰回答,乔巧儿和连城杰便听得前方山路之上,传来一老和尚铿锵的声音。随即,两人望去,只见前方十丈开外,陡然站着一位矮胖的黄袍僧人。连城杰与乔巧儿走近,只见那僧人五十岁模样,神色慈祥,满脸麻子。

    乔巧儿走近之后,作了个佛礼,微笑道:“巧儿拜见玄光大师。不知大师为何不在寺中清修,却在这大雪过后独自来到此?”

    那玄光大师微微笑道,“今晨有殿下的故人来到寺中,言道殿下晚间会来到这彭城,贫僧想殿下来彭城必然会来到我这石佛寺,又为防他人知晓危及殿下安全,故而贫僧只能单人出寺三里在此恭迎,不周之处,望殿下海涵。”

    乔巧儿听言,则是真诚地再做一个佛礼,笑道,“巧儿何德何能,敢劳大师如此热诚竟以古礼相待呢?巧儿惭愧之至啊。”乔巧儿言语很是恳切,很是诚惶诚恐。那玄光大师则说道,“殿下来到我石佛寺乃鄙寺之荣幸,请。”

    然后乔巧儿也不客气,则是领着连城杰一同先行,一边走着一边问道,“不知大师所说的巧儿的故人,却是何人啊。”那走在身后的玄光大师说道,“请殿下恕罪,那故人不让贫僧言出,却正在寺中恭候殿下大驾,殿下进寺便知。”

    连城杰心想,这些世人也真是的,话不好好说,面不好好见,老喜欢故弄玄虚。不过此时,他却对乔巧儿的那故人无多大兴趣,他只想知道乔巧儿是如何认识这藏在山中的大和尚的,因为八年前巧儿才九岁,而听他们之间的言语却似那么熟悉。

    连城杰心中好奇便向乔巧儿询问,之后在乔巧儿和那玄光大师的回答中,才算是了解了事情的脉络。原来八年前,乔巧儿独自策马东出上京,经河阳城入河南镇,再向东经彭城后入帝都阳城转重安回河阳城。当然她的目的,就只是为了寻找到连城杰,这是连玄光大师都知道的。

    只是连城杰不知道,一年后她又东来沿重安、帝都阳城,转至北方谷国之东北,又沿着神龙山到达久天寺。恰如他不知道,乔巧儿从连家灭门惨案发生之后,便开始在河阳与上京之间寻找连城杰,因为她不相信连城杰会死在那场灾难之中。而那一年,她才六岁。

    可那时的连城杰则不是选择逃向关中,因为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身在陈兵十万正与关中军大战的河南镇。之后的两年的时间都在河南镇,眼看战乱无法西入河阳,便转向河南镇南方的汉城呆了一年。而这两年的时间里,乔巧儿则是寻遍了关中各地城镇。

    后又因佘诸国内各地战火不断,他便沿着江北各地随流民逃窜半年至蜀地,却不想自己在蜀地一村中睡了一觉之后,醒来时却发现自己来到了辰胤上京。然后经过半年,就在自己忍受不了那些非人的生活准备东进河阳时,他遇见了寻找失散女儿的师父。

    通过乔巧儿和玄光大师的叙述,连城杰方才知晓。原来在八年前,乔巧儿在到达这彭城翻城般找寻时,却无意间得罪了城中恶霸遭到追赶,匆忙中逃到山中幸而得到玄光大师救下,才逼退了恶人。

    乔巧儿的言语很是轻松,也没有玄光大师说的多,更没有说得当时处境艰难。只是在他二人说完之时,连城杰却突然拉起了乔巧儿纤细白净的小手,慢慢地,静静地走向山道。乔巧儿脸露羞涩,欲要挣脱之际,却见走在身后的玄光大师面露欣喜的笑容,慢慢地点着头……

    一路上摩崖石刻数不胜数,竟都是古代名人雅仕的挥毫,看得连城杰倦意顿起。半个时辰之后,连城杰三人终于走到一处寺院山门前面,寺院门上一块大匾,上书“石佛寺④”三个大字。山门在高高石阶之下,纵眼向上望去,只见高高石阶尽头之处,一座气势雄伟、规模浩大的寺院依山势层层而上,竟是快到了山顶。

    玄光大师引着乔巧儿和连城杰走过山门,沿石阶而上时,连城杰突然说道,“巧儿,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释家宝刹了。”而那玄光大师听此一言,则是笑而不语,慢慢走上了台阶。乔巧儿则是笑道,“城杰哥哥,虽然你身为玄门中人,但是进到佛家宝刹也应该像在独秀峰拜道祖那样虔诚的。”

    连城杰不答,因为他不知道乔巧儿为什么会编出自己在独秀峰参拜道祖的事,莫说他没去过独秀峰,他却是长那么大连道祖像都没见过的。但是那正光大师心知,乔巧儿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

    石阶尽头,一处“大佛殿”好似凌空建于绝壁之上一般,其间宽敞至极,却是无半个人影。乔巧儿领着连城杰由侧门走进其间,只见殿中前方有高约高约三丈六尺的石佛坐像。连城杰认真瞧去,发现殿堂后壁檐下仅有三层砖垒叠,而殿中的那石佛更是令人称奇,竟然是依山石凿成的。

    乔巧儿则是没有连城杰那般好奇,因为她本就知道这石佛寺本就是以这崖上石佛而建造的,而且年代久远,竟是比久天寺没有少多少年。故而她则是在慢步走入堂中,立于石佛之前,肃立合掌,按地跪下在拜垫之上,两手掌向前摊开仰对石佛。

    连城杰见状,急忙走过去她身边的一个拜垫前,也学她的样子做。两人三拜之后,起身时,却见那玄光大师对他们做了个佛礼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两位请随我来。”然后他便引着乔巧儿两人由侧门出,向另一法殿走去。

    走过一个院子之时,连城杰刚走下楼梯,却被突然走出的一个穿着僧袍,又戴着僧帽的却低着头走路的年轻和尚撞了一下。说他年轻是应为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年轻,就像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样子。那和尚见撞到了人,也没有抬起头来,只是低声说了句“对不住公子”,然后又继续走着。

    连城杰也没有怪罪这冒失的和尚,则是快步向前方的乔巧儿赶去。只是没走两步,连城杰突然觉得身上背上一轻,急忙用手去摸,却是摸不到身后的“天芒神剑”。连城杰立马转身望向正走远的那冒失和尚,大声吼道,“站住,你那刚才撞我的和尚,把我的剑还我。”

    那低头走路的冒失和尚听得连城杰叫他,则是静静地站住了原地,两手环抱在胸前,背影却让人看着很是不自然。乔巧儿听得连城杰如此一吼,心下大惊,急忙转身跑至连城杰身边,看向远处那僧人,向连城杰问道。

    “怎么了,城杰哥哥?”

    “那和尚偷了我剑!”连城杰冷冷地道。

    乔巧儿却见连城杰身背之剑已没了踪影,又看向那远处穿僧袍戴僧帽的和尚。良久,只听得乔巧儿很是高兴地喊道,“原来是你这侠盗圣手于峰到了啊!”

    连城杰见乔巧儿如此高兴之状,却是一时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注释:

    ①彭城,古徐州名,亦称涿鹿。相传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之后,彭城和徐州的建制称谓多有更替。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②云龙山,今徐州市一风景区,在古彭城南部。此山先后登临的历代名人有刘邦、刘裕、苏轼、乾隆、邵大业、毛主席、蒋介石、胡总书记、李鹏、**、李可染等,是一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兼具的好去处。

    一说因“山有云气,蜿蜒如龙”而得名。二说,因刘邦曾藏于此山。公元前206年,刘邦在丰泽斩白蛇,举义旗,宣布抗秦起义。但当时不过20余人,势单力薄,便南下徐州,来到云龙山。为安全计,刘邦每天换一个地方。可吕雉每次从沛县来,都能很快就找到他。刘邦问其故,吕雉说,山上某个地方的上空,总有一片祥云,形状如龙。我就直奔过去,果然你就在那里。因刘邦后来当了汉朝的开国皇帝,皇帝是“龙”,他藏过身的山,也就被称为云龙山。

    ③彭祖,即篯铿。帝尧时期人物,享年约145岁,为大彭国第一代始祖,后世便尊称其为彭祖。是帝尧四十八年(公元前2225年),尧封篯铿居彭城,为大彭国。帝禹元年(公元前2124年),禹登帝位,时篯铿已126岁。亦有传说其是长生不老之人,活到商末,有800多岁。

    ④石佛寺,即兴化寺,徐州八大古寺之一,缘北魏大石佛而建。《新编佛家辞典》说,云龙山兴化寺“初建于北魏,唐时增修,占地数十亩,殿宇百余间。现存明代重修大佛殿内有高约十多米的石佛坐像,两侧岩壁上有北魏至唐宋所造的众多佛像和题字,寺西大士岩有石观音像”。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