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一部 100、1937年,谁担任新四军参谋长成为难题,伟人再三思量:我有个人选

更新时间:2022-09-06 19:31:24 | 本章字数:3596

    1937年的上海“八一三事变”,让国共两党感受到刻不容缓的统一战线局势,争议被暂且搁置,共同抗日大局初定。

    在蒋介石强硬要求只能给予共产党3师6旅12团军队编制的情况下,一心专注抗日的中央同意了这一条件,八路军正式诞生。

    但在远离西北根据地的旧苏区,还有一支上万人的红军和游击队力量。为了整合和掌控这只队伍,南京方面煞费苦心,最终选择了曾脱党十年的叶挺作为新四军军长。

    而新四军的另一灵魂角色参谋长由谁担任,一时之间反倒成了个难题。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和延安中央都有不同的属意人选,僵持之下,还是由毛主席拍板确定了新四军第一任参谋长。

    新四军军长叶挺

    南方八省游击队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守苏区的红军和地方游击队组成,三年游击战期间,这支游击队伍的主要领导人是项英和陈毅。

    蒋介石心知无法对毛主席和朱老总坐镇的八路军多加置喙,只能把野心聚焦在不过万余人的南方游击队身上。

    新四军改编之初,蒋介石迟迟不肯给番号,想把这支队伍打散交给自己的爱将陈诚或者军阀张发奎统领,自然遭到了红军方面的强烈反对。

    虽然国共合作抗战,红军队伍被编入国军序列,但一支共产党任自己的队伍,怎么也不能让国民党担任最高长官。

    周子昆、张云逸、叶挺、项英、曾山

    叶挺就是这个时候出现在蒋介石面前的。

    叶挺曾担任过孙中山警卫团的营长,在国共第一次合作中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升任团长,在北伐中打出了赫赫有名的“叶挺独立团”的名号。

    尤其是汀泗桥和贺胜桥两场关键战役,勇猛冲锋的叶挺独立团独树一帜,他所在的第四军被称为“北伐铁军”,叶挺也成为名声大噪的北伐名将。

    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叛变后,叶挺和贺龙组织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后来叶挺被党组织安排到莫斯科,却因为无端受到严厉指责而开启了长达五年的海外流亡生涯。

    叶挺

    1932年,叶挺回到澳门隐居,参与了蔡廷锴反对蒋介石的武装斗争,又加入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反抗日军对中国的蚕食侵略。

    1937年7月,周恩来派人到澳门与叶挺会面谈话,重启叶挺对革命的信心和为人民奋战的情怀。同时,也告知了叶挺,国共两党即将合作抗日的消息,特使传达了周恩来以个人名义希望由叶挺参与领导一支红军队伍的想法。

    于是叶挺在“八一三事变”后主动向蒋介石提出让自己出面改编南方红军和游击队,为了继承和延续北伐铁军第四军的优秀传统,这支改编后的队伍就叫新编第四军。

    新四军胸章

    红军不接受国民党将领担任新四军军长,蒋介石又不想把军权交给红军或游击队的将领,叶挺这个已经脱党十年,在老蒋看来对共产党队伍再无留念之心的人是最合适的人选。

    新四军的叫法得到了国共两党的公认。蒋介石以为这是新四军就是他领导的北伐军中那个第四军,毛主席认可的新四军,是人民军队中的红四军。

    1937年9月28日,国民政府军委会发出任命叶挺为新编第四军军长的命令。但这份任职命令发出后,叶挺并没有立刻走马上任。

    他清楚自己必须通过延安中央的认可,自己才能真正展开工作。在周恩来的疏通中,中央提出要对叶挺进行一个多月的考察,毛主席在电报中表示,如果叶挺愿意恢复党籍或到延安八路军总部洽谈,可以由叶挺领导南方游击队。

    叶挺

    叶挺不仅亲赴延安,还郑重地申请重新入党,让中央增强了对他的了解和信任,正式成为国共两党都承认的新四军军长。

    由于叶挺是国民政府选出的军长,副军长一职的任命权就交给红军自己决定,作为新四军的灵魂人物,项英当之无愧地成为副军长。

    美国记者史沫莱特曾说过,项英是把新四军组织训练成敌后最有效、最文明的军事力量的领导人,也是被革命战火锻炼出的铁人。

    项英看上去庄重严肃,说起话来也洪亮铿锵,但战士们都知道,只要和项英接触过,就能发现他是一个极其朴实热情的人,爱说也爱笑,丝毫没有首长的架子。

    1938年初,叶挺和项英带着党组织交代的任务前往武汉组建新四军,但新四军的参谋长一职,却迟迟没有确定的人选。

    参谋长的存在对部队十分重要,士兵的日常训练、战场局势分析和部队划分等重要行动都离不开参谋长的策划。

    而民国时期的参谋长大都出身专业军事院校,拥有良好的军事和文化背景。新四军符合条件的人并不多,叶挺属意的两个参谋长人选都不在新四军的队伍之中。

    叶挺最想要的参谋长周士第此刻正在八路军120师担任参谋长,和师长贺龙一起开辟晋西北根据地。

    周士第与贺龙率队挺进冀中

    周士第和叶挺是广东老乡,也是当年一同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的守卫将领。北伐期间,周士第是叶挺独立团的营长、参谋长,南昌起义时,叶挺是11军副军长,周士第是25师师长。

    对于周士第这位曾经合作无间的老部下,叶挺十分希望能和他继续并肩作战。可惜周士第已经在120师就职,叶挺只能考虑第二人选周子昆。

    周子昆也是两广人士,来自桂林。和周士第一样,周子昆也是从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并入叶挺独立团的革命战士。

    但周子昆的职务比周士第差了几级。南昌起义时,周士第是军官教导大队队长,在苏区做过红3军参谋长、红5军团参谋长。

    周子昆

    但在中央看来,周子昆的资历还是太低,无法出任新四军的参谋长一职。

    尤其是在副军长项英推荐的两位参谋长人选对比下,也显得周子昆的资历更低。中央最后决定任命周子昆为副参谋长,而参谋长的人选另定。

    项英认为能够担起新四军参谋长大任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和项英一起留守苏区、指挥了三年游击战争的陈毅,一位是游击队中粟裕挺进师的政委刘英。

    陈毅的资历不必说,井冈山时期,他和毛主席都是红四军的核心人物。土地革命时期,陈毅和周恩来一样,一直都是中央及红军中的重要领袖人物。

    陈毅

    虽然陈毅在红军长征期间只是留守苏区的办事处主任,但从他的资历和做过军政多方面工作的经验来说,担任新四军参谋长绰绰有余。

    考虑到陈毅以往在党内的职务,他最终成为新四军1支队司令员,也是新四军分会的副书记,归属军委领导。

    刘英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参加过苏区的第一次到第五次反“围剿”作战,长期担任红军各级政治委员,曾担任过红7军团政治部主任。

    他和粟裕在浙西南创建游击根据地后,代表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省军区,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七条协议。

    刘英

    但是刘英在政工方面的出色成就,在军事方面并不适用。

    综合叶挺和项英的意见,延安也有不同的考虑。首先要尊重叶挺的意愿,多安排他熟悉的干部,才能协同做好新四军的抗战指挥工作。

    其次,这个人要有足够的资历,要熟悉军事领导,还要和叶挺、项英及新四军都有比较熟悉的来往。

    思来想去,毛主席提出了一个新的人选,曾和邓小平一起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的军长张云逸。

    抗战期间的张云逸

    张云逸比毛主席还大一岁,是老同盟会员,曾经差点在黄兴领导的黄花岗起义中丢了性命。1924年,张云逸在粤军许崇智部担任旅长,两次参加东征陈炯明的战斗,部队被称为“胜之旅”,是一位骁勇战将。

    张云逸1926年入党时,已经是25师参谋长。三年后,他和邓小平等人在广西领导百色起义,担任红七军军长,后来到中央担任军委副参谋长,是刘伯承的副手。

    因1927年的国共合作破裂,两党长期断绝来往,毛主席曾说过,共产党能对国民党将领说话的人不多,张云逸是其一。

    在推动国共统一抗战的工作中,张云逸作为中革委委员,频繁来往于广州、香港、武汉、桂林等地,周旋于国民党上层军政要员之间,推动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张云逸

    1937年红军改编之前,接受周恩来委托,亲赴澳门请隐居十年的叶挺出山的人,也是张云逸。

    张云逸和叶挺曾是广东陆军学校的同学,也一起参加过北伐战争,在国民党中的威望一直不小。

    新四军军部正式成立之前,也是张云逸一直和国民党进行谈判。因为他的资历比蒋介石还老,所以谈判进行地颇为顺利。

    新四军正式组建成立后,张云逸出任新四军参谋长,和陈毅分头行动,到闽浙粤地区集结当地的红军游击队,设立了福州新四军办事处。

    福州新四军办事处旧址

    陈毅是党在新四军分会的书记,兼任一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则兼任三支队司令员,比二支队副司令粟裕的职位要高。

    队伍集结完毕后,三支队在皖南担任长江防务,正式投入抗日保国的战斗中。

    1941年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全都牺牲于国民党枪口之下,张云逸临危受命,和陈毅一起担起了新四军的领导重担。

    后来张云逸做了华东军区的副司令,和粟裕一起辅助陈毅,直到全国解放。

    陈毅、温仰春、项英、张云逸、曾山

    新中国成立后,张云逸已经将近花甲之年,由于身体多病,他相继辞去了身上的很多职位,离职休养。

    1955年授衔中,听闻自己被授予大将军衔,张云逸深感不安,给毛主席提交了一份长长的报告,推辞授衔。

    张云逸是一支红军的创建者之一,为党拉出了一支队伍。他在入党之前的资历能够和朱老总、贺龙相比,抗战时期和解放时期的职务也完全有资格授予大将,毛主席坚定地认为他功勋卓著,受之无愧。

    张云逸大将

    根据张云逸早期的革命贡献,他是足够和陈毅等元帅媲美的。只是张云逸后期战功并不突出,建国后又早早离职,但国家仍然破例使他成为我国唯一享受元帅待遇的大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