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用户登录用户注册

第一部 129、解放战争中,他被誉为四野第一虎将,为何抗美援朝时销声匿迹了?

更新时间:2022-09-09 10:44:58 | 本章字数:1305

    我军在建国前后的知名战将,大多经历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比如邓华、韩先楚、王近山、梁兴初、秦基伟等人,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然而在当时我军综合实力最强的第四野战军中,曾有一人被誉为解放战争中的四野第一虎将,却没有参加抗美援朝的任何一次战役,留在国内几乎销声匿迹。当年我军为何放着这等猛将不用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原委。    

    这位在第四野战军中享有盛誉的名将就是李天佑。出生于广西的李天佑,在邓、张等首长领导下,于1929年入党并参加了广西百色起义,年仅15岁时就是副连长,其革命资历很深厚。长征前李天佑已经是红军主力师长,在1938年成为八路军主力343旅旅长,前一年担任团长时还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战,指挥若定表现出色。李天佑是典型的战将,在我军将领中以能打硬仗、屡立战功而著称。

    解放战争时期李天佑成为东北野战军(四野)王牌一纵司令员,1948年率部攻克四平、参与指挥辽沈战役,1949年更是统一指挥两大王牌38军和39军从西线攻破天津城,为平津战役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后因战功卓著升任13兵团副司令员。李天佑此时才36岁,战功赫赫年轻有为,深得野司及中央首长信赖和喜爱,既然如此接下来为什么没有获得抗美援朝为国出战的机会呢?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这似乎不合逻辑。

    朝鲜战争的爆发,在必然中其实也有偶然性,尤其是开战的具体时间节点上,朝鲜和苏联方面在战前没有及时告知中国方面。此时我国的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本来第四野战军就肩负着解放中南地区的重要任务,主力大军一路南下攻击,直达李天佑的老家广西,奋力歼灭了实力颇为强劲的国军白崇禧集团。

    国军虽然战败,但广西境内还很不太平,大量流寇云集此地,距离真正的广西解放还有一定的距离。中央最初认为,让李天佑、莫文骅等广西籍将领留下来剿灭广西境内的匪患最合适不过,能够更好地解决当地问题,因此便没有调李天佑北上参加边防军,而此时抗美援朝也还没有开始。

    1950年志愿军入朝时,38军军长为梁兴初,此人正是李天佑的继任者,在朝鲜把38军带成了赫赫有名的万岁军,尤其是第二次战役长途奔袭包围美军立下了奇功。下属都打得如此出彩,李天佑自然也想去朝鲜作战,但是广西剿匪工作也很重要,并且四野入朝时派出的是第13兵团,和他资历相仿的战将中,已经有邓华、韩先楚、洪学智等名将压阵,可谓人才济济,而13兵团所辖各军也都换了“二代军长”,并不迫切需要征调李天佑出征。

    李天佑虽为一代名将,却更擅长于跟正规军兵戎相见,剿匪方面实在做得不理想。正因为李天佑等负责剿匪的主要将领都是广西人,对于一些匪首过于纵容,明明抓住了也不忍心杀,而是宽大处理,教育一通给他们改过的机会,结果这些人放走之后变本加厉,广西土匪越来越多,到1951年发展到数十万人的规模,相当于数个国民党兵团的规模,这还了得?

    本职工作没有完成,自然不可能抽身去朝鲜前线,中央对李天佑等将领的工作不甚满意,提出批评的同时加派兵力到广西进剿,到1952年才基本肃清土匪。此时抗美援朝的五次大战役都已经结束,形成了稳定的战线和志愿军领导班子,李天佑也就没必要再去朝鲜了。四野的一代名将就这样错过了建国初期的这场大战。瑕不掩瑜,1955年9月,李天佑获封开国上将军衔,时年41岁,是我军当时最年轻的上将之一。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