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一部 213、此人在开国上将中知名度不高,但主席用兵前,经常要问问他的意见

更新时间:2022-09-20 20:26:54 | 本章字数:3992

    在众多开国将帅当中,有这样的一个人物,他在开国上将的知名度当中并不高,可他却足以称得上是赫赫有名的谋略型人物,甚至在军委用兵之前,都会详细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从前线战场上看,这位将军的资料似乎是一片空白,可这也并不影响他的地位。

    不为人知的将才

    1935年3月初,当时的军委纵队司令员兼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同志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军团的指挥事宜之上,军委纵队副司令员叶剑英又要调到三军团去工作,中革军委也就在这个时候决定了,由李涛来担任军委纵队司令员。当相关决定传递到李涛这里的时候,他大感吃惊,生怕自己干不好。刘伯承听闻后,找到他劝道:“和其他一些干部相比,你是带过兵打过仗的,跟普通的机关干部不同。”

    而李富春也接着说道:“毛主席和恩来同志都在你的队伍里,大事你随时可以请示,而且陈云同志能够做你的政委,你也不用担心什么。”听到这些话,李涛才放下心来。

    在带队的过程中,他对陈云也格外尊重,和各梯队中的司令员也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个时候,他的个人能力就初步得到了体现在红军四渡赤水之后,安全环境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刘伯承继续担任司令员,而李涛改为军委纵队政治部主任。

    在整个红军时期,包括后来红军从内战到抗战,李涛都作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而延安时期,李涛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经济建设部部长,负责军委秘书厅的工作,之后,他又在叶剑英和李克农的领导下负责对日伪军的军事情报工作。这段时间的工作,李涛同样完成的非常出色,连叶剑英都夸赞道:“李涛同志的水平很高,有丰富的经验,是可以成为大家很好的领导和老师。”

    从参加革命工作以来,李涛就在多种工作之间积累经验,而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之下,李涛又组织起二局的工作人员们开荒种地和纺线,经过他们的努力,二局也顺利做到了自给自足,生活逐步得到了改善。而李涛的才能逐步被发现,更是说明了他是一个十足聪明的人物他汇集战况、起草电文,还能向各野战军提供情报和作战经验,是中央军委首长的得力助手,在解放战争中,他更是成为了“神经中枢”。

    1946年6月下旬的一天,李涛组织起了军委一个局编印了《国军战斗序列》,这里面包括了国民党国防部与各行营、绥署、战区以及警备总部的情况,甚至还有包括对方部队隶属关系、主官姓名等详细的信息,最终,他核定出国民党的总兵力数量大约为407万人。毛主席在阅读完这份情报之后,感觉到非常好,也很有用处,并且指示一局继续收集起相关的资料。

    在1947年3月,解放战争进行了大约8个月的时间后,国民党当局也决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经过李涛的审核,作战部上报了国民党军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兵力材料:有7个师、24个旅和73个团那会,中央军委的首长需要随时都能够掌握战场上不断发生的变化,那么李涛就也需要经常组织起参谋人员来认真分析国共双方的兵力情况。特别是在1947年7月,党中央在陕北靖边县的小河村召开了一场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

    会议之前,作战部就报送了会议决策所需要用到的相关资料,然后遵照周总理的指示起草了《自卫战争周年总结》。它以极为具体的数据说明了:国民党军在此阶段能够用于进攻和机动作战的兵力正在逐步减少,而他们的后备力量也正趋于枯竭,现有的大部分兵力陷入到守备状态当中,后方兵力也极为薄弱。这份报告,也为后来解放军作出“举行全国性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那会,解放军总部作战部的部长李涛就是一位极为特殊的人才,也有很多人称呼他为“幕僚将军”。弄清楚李涛的贡献,就要弄清楚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的指挥部究竟是如何的。从陕北而来的作战参谋长刘长明回忆道:毛主席和周总理有着极为惊人的记忆力,对敌我的部队、番号、兵力甚至是战区和小地名都记忆非常清楚,而且,毛主席当年转战陕北的时候,常用的也就是一本普通的全国分省地图。一般情况下,他要作出一些判断之前,都会翻阅一下这本小地图。除非,在个别局部战区有至关重要的情况下,才需要参谋标一份地图送阅。

    毛主席无论是起草电报还是文件,通常都会去自己书写,不需要他的秘书帮助,有的文件写好后,还要征求一下其他领导人的意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会让秘书分写成数份,分送至有关负责人。许之善的回忆也格外相似,他指出:三大战役的军机总是会瞬息万变,当机立断去处理重大军务的,是毛主席和周总理,其次是朱德。在一般的情况下,重要的军事报告需要请示,应该送到五大书记处,而军情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可以由毛主席和周总理直接指示。

    许之善也同样说过,如果有10份左右发往前线并且涉及到战役指挥的电报中,有7份左右是毛主席写下的,而另外的几份则是周总理写出来的。

    重大战役之后,就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部门,那就是作战处。作战处的参谋会进行汇报,比如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的战役当中,都是由许之善在地图前面做汇报。不过,汇报过程中,毛主席和周总理是从来不去参加的,因为他们本身就对全局的作战情况没有什么太多的了解而作战部的部长,正是李涛。

    纵观三大战役之中的各种命令电报,相关的作战指示都是由毛主席或者周总理署名发出来的,在这些电报中,李涛的名字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可现实却是:很多关键的决策,都和他息息相关。也就是说,那会的李涛,所掌握的也有很多机密。凡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签发的重要作战电报,都会给李涛抄送上一份。

    沉默的上将

    在大家的印象中,李涛的个子很大,身材也比较健硕,平时不太爱说话,可处理起来事情却极为细致,以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次的作战。当年的作战参谋们都对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大家也觉得他是立了大功了:在言传身教下,使得参谋部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会亲自为参谋培训班讲课,要求参谋们做到“6会”,包括了绘图、标志表、起草电报等多项内容。而且,李涛还多次参与了中央军委关于作战方针、计划和军队建设问题的重大决策过程,受命完成一些重要的电报起草。这里面,也包括了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方针、辽沈战役后关于今后的作战方针等等。

    从他的工作来看,似乎他还是以内勤文书、电报传达为主,可特别是他在回顾西柏坡的生活时指出:西柏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庞大战争统帅部,这个统帅部一不发军饷,二不发军火和被服,这里什么都不发,只是给前方发电报,我们就节节胜利。西柏坡时期,李涛这位不怎么出名的人物,却在查明敌我军情、掌握战场动态、研究战局发展、汇报军事情况等多方面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到了1997年,杨尚坤还回忆说:“李涛这个同志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他对于敌人的每个军、每个师甚至前身是什么,以后经历过什么改编,现在还有多少人,他都记得非常清楚,也真的是一个好参谋。”

    而毛主席身边的秘书田家英后来更是说:“当初在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在下定作战决心之前,如果有不明确的情况,如敌情、地形、港口解冻时间等这些问题,都会去问问李涛的意见,李涛总是能够对答如流,而且每次都十分准确。”正因如此,李涛在“好参谋”之外,还有一个“活字典”、“活地图”的称号。

    在解放战争进行了2周年的时候,作战部向中央的首长和相关部门做了汇报,在这次汇报当中,李涛报告了战局演变以及两年来的战绩情况等等,在1948年7月,周总理还组织拟制了《解放战争第三年军事计划》,这里面,同样也有李涛很大的功劳。同年11月,李涛就从数据上率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战争很快就会趋近于结束。

    那是因为在辽沈战役之后,李涛组织起参谋人员重新计算出了国共双方的兵力消长问题,作出了数量分析和对比,统计数据结果表明,解放军的兵力已经超过了300万人,而国民党的兵力却已经下降到290万人,这也说明:艰难的时刻,已经彻底度过了。在得出数据之后,李涛在第一时间就向周总理做了汇报,周总理问道:“是吗?你们计算的结果准确吗?”李涛便将统计的数据拿了过来,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认真核对了统计数据,没有疑问。”周总理非常高兴,并且指示李涛:“马上报告主席和总司令。”

    在毛主席得到了数据之后,马上就起草了一篇电讯,大概内容是,在一年之内就可以取得胜利,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仅在数量上有了优势,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了很大的优势,这也就说明了,和平的实现,已经越来越接近了。

    1949年3月,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了西柏坡前往北平,筹备新中国的各项事宜,也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迎接政协会议的召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三年战绩》被确定为向会议献礼的书籍,李涛也和作战部的同志们经过了紧张的筹备,在1949年7月正式印发了这部书,送给了会议开幕时的每一位代表。

    这年4月,英国的“紫石英号”炮轰解放军引起众怒,李涛很少见的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的身份发表了一份声明,严厉谴责了对方的暴行,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响。李涛还给其他同志解释过:“这件事不需要用到我们领导人的名义。”

    之后不久,李涛刚刚从军委作战室出来的时候就遇到了毛主席,毛主席说道:“李将军,什么时候再发表一个谈话呢?”李涛也笑着说:“那要看主席有没有命令了。”

    而在建国后,李涛同样执行着非常特殊的任务:制造尖端武器。

    在他本人的亲自提议下,部党委专门开会,研究了如何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同样指出了这项工作当中存在的缺点,订出了改进措施,他非常重视这项工作,还保留了技术骨干,为技术部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凭借过去出色的表现,李涛也在1955年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不过和其他很多将军不同的是,李涛上将的知名度没有那么高,因为他没有征战于一线,但主席用兵前,经常要问问他的意见,这足以说明其之厉害。三枚最高勋章,也被毛主席亲自授予李涛,李涛在给家乡的信中说:我对于革命的贡献小,受之有愧。这也同样说明了李涛在面对荣誉的时候,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谦虚和谨慎。

    在今后的很多年时间里,李涛一直都走在领导的岗位上,为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1970年12月3日,李涛出现了严重的心绞痛,他没有选择住院,延误了病情,同月20日,李涛在广州病逝,享年65岁。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