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333、刘伯承在淮海战役中扮演什么角色,为何晚年不愿提起这场战役?
更新时间:2022-10-22 12:32:37 | 本章字数:2916
1948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围绕以徐州为中心的中原一带展开了淮海战役,我军在武器装备和兵力都不如国民党军的劣势情况下与敌军血战66天,最终以60万对80万夺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粟裕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和作用令人们印象深刻,而同样在这场战役中作出不小贡献的还有率领中野的刘伯承。战役结束后,参加过无数次战争的刘伯承在晚年却不愿再提起这场战役,还拒绝看一切战争片,刘伯承在战役中又扮演着怎样一个角色呢?让我们一同回顾淮海战役,从历史中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淮海战役背景
要说关于淮海战役最早的决策,就不得不追溯到1948年的“九月会议”。经过两年解放战争,国民党军的军力已经遭到不小的削弱,而反观我军兵力已从120万人增加到280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鉴于国际形势和敌我此消彼长的情况,毛泽东在九月会议中提出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战略任务,可谁也没有想到,五年这一数字竟成了最保守的估计,仅耗时66天的淮海战役就是最好的例子。
1948年9月24日,我军攻克济南胜利之际,粟裕就发电报电告中央:建议即刻进行淮海战役。中央在慎重考虑后,第二天复电粟裕,同意了粟裕的建议,毛泽东也在随后提出了淮海战役三个阶段的战略方针。
淮海战役正式打响前,面对国民党军排开的一字长蛇防御态势,刘伯承在深思熟虑后,提出了应对方法:夹其头,揪其尾,截其腰。
首先,粟裕以7个纵队主攻地理位置较为突出的黄百韬兵团,然后以三个纵队南北对进,切断与黄百韬兵团相距最近的李弥兵团,这就是“夹其头”。然后,由陈毅,邓小平率领的中野主力迅速攻克郑州,由刘伯承率领三个纵队将黄维,张淦兵团牵制于桐柏山区,这就是“揪其尾”。最后,由中原野战军出动四个纵队攻克宿县,攻下宿县,也就切断了徐州和蚌埠的联系,孤立了徐州,堵绝了国民党的退路,这就是“截其腰”。
这一方法的提出基本确定了我军的战略方针,使得我军提前完成了对徐州敌人主力的包围。毛主席后来还对“截其腰”这一战略目光给予高度评价称:切断了徐蚌线,当时还不敢有这种设想。刘伯承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卓有远见的战略目光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和赞扬。
粟裕与黄百韬兵团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各部队向着计划目标前进,由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在行进过程中发现敌人不断收缩阵地,随即展开了追击,11月1日,国民党第七兵团被合围于碾庄地区。
11月16日,华野六纵在坦克的助战下与敌人血战黄滩,另一方面,中原野战军成功攻下宿县,达成了截其腰的目的。就在当日,为保证这次战略决战的顺利进行,中央军委下达指令,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统一指挥,组建淮海战役总前委员会,任命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为总前委委员。
至11月22日黄百韬与其手下第七兵团再无反抗之力,被我军全面歼灭,宣告我军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达成。尽管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我军取得了胜利,但其实战斗过程中解放军并不占优势,我军干部和骨干在战斗中伤亡极大,甚至不少连队最后仅剩十余人,华东野战军也因此伤了些许元气,可见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是极为艰苦和残酷的。兵强马壮的华野尚且如此,那么因挺进大别山中损失大量兵员和装备的中野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所要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刘伯承与黄维兵团
1948年11月18日,一支实力更为强劲的兵团——黄维兵团正朝着宿县杀来,刘伯承便指挥中野集中兵力合围黄维兵团进行阻击。黄维带领部队昼夜兼程,命令部队加速前进,即便在我军游击队多次骚扰下,还是渡过了南汝河,洪河等大小淮河支流,到达安徽蒙城后,遭到了我军中野一纵顽强的阻击,让黄维兵团四天内只前进了30公里。此时黄维已经到达了南坪集渡口,在此地又遭遇了中野四纵的阻击,双方隔河对战,一直激战到黄昏,入夜之后,黄维下令士兵搭桥偷渡,可当他们占领滩头阵地时,却未发现中野进行有力的抵抗,黄维知道此事没有那么简单,刘伯承用兵出神入化,不可小看,他不会这么轻易放弃南坪集渡口这最后一道屏障。但即便有所防备的他,却仍然相信着国民党与共产党武器装备的差距之大是无法弥补的,凡人之血肉又怎么抵御钢铁洪流,于是继续下令加速渡河,朝着宿县继续前进。
可是解放军的意志比钢铁还要坚硬,黄维正一步步掉入了刘伯承设置的陷阱里面。刘伯承指挥中野在南坪集十余里处,布置了一个囊形阵地,等敌人精锐先进入伏击圈,再派出两只纵队吸住敌人,最后巧妙地利用浍河切割其与南岸的联系,就这样我军对黄维兵团的围歼态势形成。但是只有六个纵队的中野想要完成阻击,包围,歼灭的任务还是十分困难,于是中央军委指示华野派出必要兵力对中野进行增援。但是华野的支援需要时间,中野在刘伯承的率领下不断克服疲劳和伤亡的困难,以求等到华野的支援。
而国民党军那边,黄维将四个军紧紧围成一团,形成层层火力网,由于我军缺少重武器,久攻难下。而敌人知道,要趁中野立足未稳,华野支援尚未到达之前,必须突出重围。于是黄维下令让四个师打头阵,力求一举突破我军的包围圈。面对敌人主力师的强力突围,兵力不足的中野的显得十分吃力,但是刘伯承认为,兵力,火力悬殊又如何,只要能消灭南线敌人主力,花多大的代价都值得。最终,中野凭借视死如归的精神,以三团三营全部牺牲的代价,完全堵住了敌人的突围,12月2日,中野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终于完成了对黄维兵团的歼灭。1949年1月6日,在中野和华野的联动配合下,我军对杜聿明集团发动了最后的总攻,1月10日,我军取得完全胜利。
粟裕的评价和刘伯承的主要功劳
中野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狭路相逢勇者胜。粟裕在后来的作战总结中说:中野最先担负了外线出击这项最艰苦的任务,我们华野打国军时可以用炮火推平村庄,可他们却只能用手榴弹和炸药包去和敌人拼,敌18军也不弱于当年孟良崮上的整编74师,中野以那样的装备消灭最强的敌人,我们应该向人家虚心学习。粟裕这一段话既是对中野不怕牺牲坚毅不倒的战斗精神的夸奖,也是对刘伯承军事能力和顽强魄力的一种敬佩。
首先,从淮海战役的各个阶段来看,刘伯承主要承担着牵制敌人部队的任务,这样可以让粟裕能够放开手脚打。其次,在围歼黄维兵团时,他凭借自身不凡的军事才能,拿下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阻击战,把这块难啃的骨头硬是啃了下来。最后,他配合粟裕向杜聿明发起总攻,为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从毛主席和粟裕对刘伯承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粟裕出神入化的用兵之术和当机立断的决策能力是这场战役胜利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但率领中野的刘伯承在战斗中表现出惊人的胆识和军事智慧同样让人佩服。
但后来晚年的刘伯承,却不愿意再提及后人所认为的这些光辉历史,还拒绝看一切关于战争的电影、电视剧,而从他的子女口中我们了解到,刘伯承心里认为:战争中牺牲的每一位战士,他们的家庭成员都要担负着同样的痛苦,一场战争要损伤太多的家庭,一个战士或者敌人背后就是一个家庭,可能是妻子失去了丈夫,可能是孩子失去了父亲,可能是母亲失去了儿子,所以现在战争结束了,刘伯承不愿意去看那些战争的场面。
据统计淮海战役中,解放军阵亡25954人,伤98818人,失踪11752人,合计136524人,歼灭国民党部队55.5万人,其中俘虏30余万人,击毙和毙伤17万人,其余为起义。这么看来,我们对刘伯承拒绝提起这场战役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