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一部 394、1955年授衔前,陈光自杀身亡,林彪:若不死,板上钉钉是大将

更新时间:2022-11-04 11:17:47 | 本章字数:5980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如云战将中,陈光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名将,他早年参加革命,战争时期一直担任我军的高级将领,一生战功赫赫,曾创造出不少有名的战斗范例。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授衔前一年,年仅49岁的陈光自杀身亡。林彪知道后感慨万千,更是说出:“如果陈光没有死的话,被授予大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那么陈光究竟是谁?他为何会突然自杀呢?他立下怎样的战功让林彪说出这句话?

    陈光 林彪的救命恩人

    陈光1905年出生在湖南宜章一个贫苦的农民之家,10岁入学读过短暂的3年私塾,14岁放弃学习开始务农。1926年,北伐军进入湖南,宜章县成立了农民协会,陈光成为农协的会员,第二年经地下党员介绍,加入共产党。1928年1月初,朱德和陈毅率领八一南昌起义余部的1000多人来到宜章。陈光知道后将“马日事变”后收藏的12支步枪献出,组建了一支农民赤卫队,然后配合红军参加了湘南暴动。从这以后,陈光便跟随朱德和陈毅开始了军旅生涯。井冈山会师后,陈光担任红四军第10师29团1营3连得连长,同年8月,红四军在湘南受挫,这也是著名的“八月失败”。当时由湖南暴动农民组成的29团大部分都已经溃散,在这种危难之际,陈光仍坚持跟着党走,随朱德和陈毅重上井冈山。

    之后,陈光先后担任红31团排长、连长、红四军一纵队一支队的副支队长等职务,还参加了保卫井冈山和进军赣南、闽西的斗争。在战斗中,陈光作战勇敢、机智灵活,也因此得到毛主席和朱德的赏识,成为红四军一名得力战将。

    1930年2月,蒋介石调集12个团的兵力对中央苏区发起第一次“围剿”,陈光率部参加了反“围剿”作战。朱德和毛主席指挥红四军,在红六军第二纵队的配合下先退一步,将敌第15旅引到吉水县水南和吉安县值夏地区,予以歼灭,并击伤该旅旅长唐云山,俘获敌军1600余人,缴获少枪支弹药。

    在这一战斗中,红四军第一纵队队长林彪的指挥所一度被企图突围的敌军反包围,情况十分危急。就在这个时候,陈光率领一大队不怕牺牲,拼死冲杀,这才将林彪给救出来。战役结束后,陈光身负重伤,同时也令林彪认识到了陈光的忠义和英勇。事后,一向少言寡语的林彪亲自到救护所探望陈光,一再向他表示感谢,并主动为他请了功。几个月后,红四军和红六军、红十军合并组成红一军团。陈光因为作战英勇,而被提升为红一军团所属红4军10师30团的团长。

    1931年5月到9月,国民党发动了第二、第三次“围剿”,陈光率部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并在作战期间升任为第10师参谋长。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召开,陈光被授予二级红星奖章,年底调任红四军第12师师长,没过多久又被调任为第11师的师长。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为了提高红军的作战能力,党中央组建了闻名遐迩的“少共国际师”。当时“少共国际师”的共青团员占总人数的70%以上,如此一来师长的人选需要慎之又慎。最终经过重重思考和研究,中央军委决定任命陈光为“少共国际师”的师长,因为他战术素养好、政治觉悟高、指挥能力强且作战勇敢,而政委则是年仅17岁的萧华。在陈光和萧华的带领下,“少共国

    际师”第一仗就成功歼灭敌军500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当朱德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得知这一战绩后,纷纷称赞他们是“铁拳初试”。不过非常可惜的是陈光仅在“少共国际师”中工作3个月后,就前往红一军团二师担任师长一职。尽管陈光在“少共国际师”工作时间不是很长,但萧华却这样评价他:“陈光对培养这支年轻部队呕心沥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转移。1934年10月14日晚上,陈光率领红二师担任前卫,掩护军委纵队和后续部队踏上长征路。在贵州召开“黎平会议”后,红军改向遵义进发,红二师四团被选为前卫。陈光被军委首长亲自点将,带领耿飚担任团长、杨成武担任政委的四团抢渡乌江。不久后陈光折回师部,指挥该师6团和4团分别攻下遵义,保卫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

    遵义会议结束后,毛主席重新走上军事领导岗位。不久后陈光带领红二师参加四渡赤水战役,胜利进军川西。在战士们走到大渡河安顺场渡口的时候,几十万敌军蜂拥而至,中央红军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不知道该怎么办。当时正值雨季,安顺场渡口水流湍急,河床宽广,战士们根本无法在河面上架起浮桥,而全军上下费尽心机找来的4只小船也只是杯水车薪。红军唯一的出路就是抢占泸定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部队安全渡过大渡河。抢占泸定桥这一重任再次落在陈光的肩上,他带领红二师四团的战士们不畏艰难,以一天行军120公里的速度,创造了军史上至今都津津乐道的奇迹——飞夺泸定桥,也打开了红军北上的道路。

    然而当大家渡过泸定桥后,又有一个困难阻拦红军前进,那就是腊子口天险。腊子口两面都是悬崖峭壁,下面则是奔流不息的河流,中间只有一座木桥,是出入腊子口唯一的通道。陈光和杨成武率领红军,经过艰苦的战斗这才攻占了天下腊子口。1944年,陈光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时候,党小组曾这样评价过他:“在长征中腊子口攻坚,陈光对中央红军北上,渡出险境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中央红军主力抵达陕北后,陈光担任红一军团红四师的师长,彭雪枫担任政委,随后两人率部参加了直罗镇、山城堡战役和东征作战。西安事变期间,陈光接替林彪担任红一军团的代理军团长,直到抗战爆发。

    如果有了解的小伙伴就会知道,红一军团长这一职务是非常重要的,毕竟红军长征后保存下的数千名将士,几乎都集中在红一军团中。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挑选陈光担此重任,足以说明中央领导人对他的信任。

    林彪 平型关战役屡建奇功

    1937年9月24日,也就是平型关战役打响的前一天,115师343旅旅长陈光奉命来到师部,和师长林彪一起去察看地形。由于路况不好,所以车速也不是很快,一向沉默寡言的林彪却不断和陈光说话,话题就是明天的战斗。林彪对这次作战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他深知第一次和装备现代化、气焰嚣张的日军交战,必须要小心再小心。林彪和师政委聂荣臻看完地形后,一直在思考该由哪支部队担任攻坚主力。经过一番思考后,林彪对聂荣臻说:“就让343旅啃这块硬骨头吧!”聂荣臻听后点点头表示同意,他和林彪的看法是一致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吉普车开进一处名叫“乔沟”的地方,林彪让司机停下。林彪让陈光观察一下周围的地势,然后问他:“你看这一带怎么样?”这是陈光第一次进入平型关腹地,略微观察了一下乔沟的地形后,就意识到:“在这里伏击日军,等于给他们找了一口大棺材!”林彪听后笑了笑,然后说:“从这里一直到灵丘东河南镇,十几华里都是这样的,那么大一口棺材,装他们几千人是绰绰有余的!”陈光听后点点头,然后猛然想道:林师长让我来恐怕是给我布置任务的。

    果然,林彪对陈光说:“你们要狠狠地打,这里也是整个战斗最关键的地方!”陈光心里荡起一种备受倚重的激动,他再次向一片沉寂的峡谷望了望,然后说:“我们旅一定会好好战斗的!”林彪点点头,随后两人又谈了军情,直到黄昏才往回赶。

    9月24日下半夜,陈光率领343旅的两个主力团向乔沟出发。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顶着刺骨的寒风,只有加快脚步行军才能驱逐寒冷。25日凌晨,343旅抵达乔沟,685团埋伏在白崖台附近,686团则埋伏在老爷庙到蔡家峪一线。

    8点左右,日军第5师团21旅团4000余人进入115师的伏击圈。敌军除了有4000余人外,还有100多辆汽车,看上去十分壮观。不久后685团在老爷庙打出了战斗的第一阵枪弹,一阵阵枪声震撼着乔沟。此时陈光的神情格外兴奋,因为日军终于撞网了。

    陈光连忙打手势让参谋长陈士榘过来,两人一同观察日军的反击火力,以便于估计敌军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十几分钟后,陈光观察到敌军突然从猛烈的攻击中镇定下来,并依靠汽车和地形进行顽抗,和我军进行激烈的绞杀。9点左右,陈光奉命来到师指挥部,林彪对他说:“你们一定要沉着冷静,敌人不仅比我们多,能力也是很强的。你们要冲下公路,将敌人切成一块,然后一块块的吃掉。”紧接着林彪又指着老爷庙的方向说:“你转告李天佑,务必将这里的制高点给抢下。”陈光点点头,保证道:“您就放心吧!”陈光回到驻地后先是向杨得志和邓华传达了林彪的命令,然后布置一个营用火力封住乔沟,另外两个营则离开阵地直插下去,将日军切成一段段。紧接着陈光又赶到686团的阵地,他刚拿起望远镜,就发现一伙日军正向老爷庙运动。陈光立即对李天佑说:“赶紧派一个营抢占山头,一分钟也不能耽搁!”在乔沟战场上,八路军和日军杀得天昏地暗,685团则死死封住出口。在686团的阵地上,老爷庙山头和北高地都被他们占领,和公路另一侧面的部队形成夹攻之势,日军伤亡惨重。

    在这场全新的战斗中,八路军发挥出超强的能力,不可一世的敌军受到前所未有的惨重打击。在乔沟一带的峡谷中,留下了日军1200多具尸体、100多辆汽车和200多部骡车,还有不少枪支弹药。林彪因为这一仗名扬天下,但他心里十分清楚,战斗是打出来的,而陈光所指挥的两个主力团担负了主攻任务,打得非常英勇顽强,为战役奠定了基础。这也更加坚定林彪心中的看法:陈光的确是能打仗的!

    1937年10月30日,林彪率领115师南下五台山,驰援从正面战场败退下来的国民党军队。日军第20师急于立功,一头扎进了广阳。当这一情报传到陈光的耳中,他瞬间意识到这又是一个伏击日寇的好机会。因为陈光带着部队一路走过来,看到那里几十里都是弯弯曲曲,两岸则是陡峭的山崖,和平型关是十分相似的。陈光连忙赶到师部,将这一想法汇报给林彪。林彪的眼瞬间亮了:“是啊,此处和平型关的地形十分相似,何不好戏重演一次?”

    然而林彪对目前的兵力进行一番盘算后,就有些气馁了。此时115师的344旅还在百里之外,343旅开过来的只有685团和686团,也就是说打这场伏击战,投入的兵力只有343旅的两个团。林彪的心中有一个想法:让陈光指挥这两个团进行攻击,如果能获胜是再好不过了,但如果失败,造成两个团的损失,那就得不偿失了。毕竟115师是八路军的精锐部队,而685和686两个团则是115师最硬的拳头,人才是十分宝贵的。

    林彪内心十分纠结,陈光见状说:“师长,你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把这一仗打好!绝不会让敌军倒咬一口的!”林彪思考一番后决定这场战斗由陈光指挥,并要求687团当晚向松塔前进60里,挡住日军可能的增援。10月3日随着陈光一声号令枪响,等待许久的八路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日军在慌乱中被杀得人仰马翻。经过一段时间的恶战,被围住的军大部分被歼灭,只有少数躲在沟坎和车马下进行顽抗。

    最终在我军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消灭日军1000人左右,缴获200匹骡马和大量的物资。我方仅伤亡不到300人,大大低于平型关战斗的比例,最重要的是营以上的干部无一人伤亡,从这里也能看出陈光的指挥能力有多强了。

    陈光自杀身亡,林彪感慨万千

    1939年3月6日,根据八路军总部“依山傍湖”创建泰西根据地的战略部署,115师进入泰山以西地区。5月初,山东日军的最高指挥官高龟藏指挥日军5000余人,向我泰西根据地进行“扫荡”,企图和115师决一死战。但如此一来,陈光率领的115师直属队等3000余人将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中,再加上此时罗荣桓前往东汶支队检查工作,因此指挥的重任就落在了陈光的肩上。在此之前,当发现日军紧缩包围圈的时候,陈光就曾和熟悉地形的段君毅等人商量,打算以第六支队为向导,向西南方向进行突围,来到东平、汶上一带。不过当师部和686团走到一半的时候,汶河南岸却发现敌情。

    陈光认为西南是平原地区不太安全,便决定北去,向大峰山区进行转移。令人没想到的是日军已经估算到我军可能会走山区,因此早有重兵在此把守,陈光这一决定也给115师带来了很大的危险。5月10日晚上,由于段君毅支队是前导,他们处于包围圈的外沿所以没有执行陈光的决定,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顺利突出日军的包围圈。而向大峰山区移动的部队则遭到了日军的包围,因此不得不退到陆房地区。陆房地区是一处盆地,四面都是山,纵横不超过10余里。我军3000余人被困在这里,情况十分危急,只要有一处被敌军突破,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可能。在陆房激战中,我军共击毙日军1200余人,但同时也造成我军360人伤亡。尽管115师大无畏的精神震动了全国,连蒋介石也给朱德和彭德怀发来电报表

    示“殊堪嘉慰”,但由于陈光的判断失误,导致115师3000余人一度陷入日军的包围圈。陆房战斗也引起了一些非议,不少指战员们都对陈光议论纷纷,有些干部甚至指责陈光“指挥失误”,这也为陈光自杀埋下第一个伏笔。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为国共双方瞩目的焦点。陈光原本打算回山东工作,但由于形势的变化,他只能和林彪一起前往东北。10月,陈光和罗荣桓以及老部队会合后,东北局决定在黑山一带设置第二道防线,并交给陈光负责。出于战略需要,罗荣桓将从山东带来的一部电台和机要人员交给陈光使用。大约两个月后,林彪带领东北民主联军撤往阜新,与此同时国民党部队也进入锦州一带,恶战一触即发。在如此危险的时刻,林彪听闻陈光处有一部电台,于是连忙给他发去电报,让陈光将电台和机要人员送来。

    陈光收到林彪的电报也是十分为难的,他知道没有电台就没有办法进行指挥和联络,更何况林彪处已经有两台大功率的电台了,因此他回复林彪,希望不要调走电台。然而林彪却两度来电继续催促他,并严词责问陈光扣押电台,妨碍指挥作战。陈光见老领导说的如此严重,连忙抽调电台和机要人员,准备送到林彪处。谁曾想就在这个时候敌军大举进犯陈光部,仓皇之际陈光只好带上电台和机要人员,他也因此无法完成老领导交代的任务。事后,一向不爱说话的林彪,曾多次在大家面前斥责陈光“拒交电台,违抗命令”。这也为陈光自杀埋下第二个伏笔。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陈光跟随第四野战军进入北平,在这里他被毛主席任命为第四野战军的副参谋长。3月下旬,第四野战军召开了一次会议。当林彪讲到“防止军官居功自傲”的时候,他点名批评了陈光,这也令刚接受任命的陈光感到脸上无光。从这以后,林彪和陈光的关系进入白热化。1950年1月,陈光被任命为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由于广州离陈光的家乡湖南宜章比较近,所以有不少来自宜章的亲戚朋友、烈士子弟慕名找他,除此之外陈光还招收从宜章来的知识青年举办训练班。对于陈光的种种行为,广东军区的负责人特意找他进行谈话,劝他认识和改正错误。不过非常可惜的是由于性格原因,倔强的陈光产生了对立情绪。由于陈光认识的态度不够好,最终也酿成了悲剧。

    鉴于陈光的错误和抵触情绪,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当即请示中央,随后给予陈光开除党籍的处分。

    1950年2月中旬,陈光被检查出脑膜炎,不久后在家进行休养治病。此后几个月内,华南分局和广东军区的领导人曾多次去看望陈光,并和他进行谈话,劝他认识和改正错误,但倔强的陈光始终没有接受“劝告”。在武汉期间,陈光内心十分痛苦,他时而烦躁暴怒,时而郁闷消沉,陈光百感交集。1954年6月7日,陈光自杀身亡,享年49岁。1955年解放军大将授衔,当一位位功臣上台接过任命状的时候,林彪不由得想起陈光,感慨道:“如果陈光没有死的话,授予大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