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谁家孩子不青春

更新时间:2019-03-02 15:36:43 | 本章字数:1259

    谁家孩子不青春

    种月亮的女人

    《校花》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描述的是特殊历史年代里初中和高中阶段以及毕业后这段时光青少年的成长史和爱情故事,而伴随他们的成长和爱情所揭示的却是教育问题。主要人物是徐伟成和与他有关的四个名字带“英”字的女孩,另外还有与之相关的一些青少年。他们或懵懂,或天真,或野性,甚至具有癖性,是一群调皮的孩子,他们感觉自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愿望和追求,也在不懈地努力,可他们是缺乏人生经验的孩子,不知天高地厚,他们离不开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缺少任何一方,都将是失败的人生。很显然,故事中所暴露的教育问题是十分严峻的,究竟应该怎样教育下一代,这是作者给我们提出的课题。谁该为孩子的青春负责?我想这是作者作此小说的中心意图。

    培根说:青年人的性格如同一匹不羁的野马,藐视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极端,勇于革新而不去估量实际的条件和可能性,结果常因浮躁而改革不成却招致更大的祸患。

    培根点到了青春期的死穴,浮躁令他们不安分。他们有他们那个年龄的渴望,喜欢表现自己,想吸引异性,想得到社会认可,可又目空一切,往往适得其反。而在人生道路上失足的,往往都是思想、感情在这个阶段出现了偏差,又得不到纠正和温暖,特别是好的一面又得不到认可的青少年。这就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心、关注和爱护。可是当徐伟成这群孩子打架、斗殴的时候,家长、老师都干什么去了?这不得不令读者深思,同时通过这部作品,读者在教育方面也得到一些不可否认、不可多得的启示,如果是这样,作者当是欣慰的。

    作品所揭露的问题和思想,在作品里的位置表面上是在爱情的帷幕之后,仿佛犹抱琵琶半遮面少女,看似漫不经心,却每一笔都在作者掌握之中,也是作者的智慧之花,思想所在,不可或缺,如果你不小心很难发现。

    徐伟成由爱打架的小混混变成了威震一方的棍儿,这个变化过程极其简单,只不过是一个契机。如果徐伟成第一次英雄救美这一步,家长、学校、社会能够关心一下,能够重视起来,还是可以挽救的,但是学校和家长也许不知道,或没当回事,就是知道了,也许根本没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当徐伟成怯手甩了刀后,名声反而大振,小混混们十分崇拜他,这个时期如果能正面教育也可以走一条正常的人生之路,但是没有,他就那么随便地成长起来了。

    《校花》这部作品是成功的,这个成功首先来自于作品的语言,这是第一个特点。小说是语言艺术,好的小说语言,能令作品蓬荜生辉,假使小说情节简单,结构松散,单就语言好,也能吸引人。难能可贵的是,《校花》这部作品除了语言幽默、风趣、诙谐、活泼,常常令读者忍俊不禁外,还特别真实,作者如数家珍,读者感同身受,这是这部作品的第二个特点。我们欣赏这部作品的时候,如同看了一段黑白录像,原滋原味的没有剪辑的,这与朴素生动的语言分不开,与鲜活的人物刻画分不开,与年代历史背景选择得当分不开。特别是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描述故事,给人读自传的感觉,在真实性方面,更是得天独厚。另外,作者的小说技巧十分娴熟,结构安排合理,铺垫到位,情节发展水到渠成,内心活动生动逼真,这也是人物鲜活的手段。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