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些禅意,继续一个人的修行 ——从结尾看徐伟成的爱情悲剧和艺术效果
更新时间:2019-03-02 16:26:28 | 本章字数:1020
带些禅意,继续一个人的修行
——从结尾看徐伟成的爱情悲剧和艺术效果
塘中水仙
徐伟成,这个一直把罗娟英当成女神供奉、盼望、期待,甚至为她打架、蹲监、差点丢掉性命的男人,其悲壮程度也达到了高潮部分。这么多悲剧看点,却在高高吊起了胃口,而最后竟连接受一夜感恩报答的机会都没有!更遑论从此后携手相依相伴到终生呢?他这么多年来的所有努力,除了换来生命成长的代价:八年的蹲监生活和血的教训,除此竟然一切都是空!令人想到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可德》身上的某些成分。而小说的矛盾、高潮、悲剧的集中凸显和徐伟成灵魂的升华,也都在结尾处得以充分的展现!假若徐伟成终于得到了罗娟英的肉体,即罗娟英的感恩得逞,那一定是作为读者的我们的众归所望——这是一个不错的大圆满的结局,即使接下来罗娟英真的皈依了佛门,然而却在艺术的体现上逊色了一大截。这就是所谓悲剧美的恰到妙处,是将人生的欠缺美——遗憾美和悲壮,以它自身的方式撕裂给读者来看,正如女神维纳斯的断臂一样。
在这里,徐伟成曾经的灵魂的肮脏、所有小玩闹的痞性过往……都慢慢小下去,再小下去。而徐伟成一颗经过了凤凰涅槃的灵魂,却随着罗娟英与张东旗渐渐消失的背影而得以重生,并且一点点逐步高大完美了起来,整个人也因此获得了完美的再生:一片淤泥上的一朵荷花就这样突然鼎力呈现而完美绽放!他的爱,因此具有了纯粹的美艳和悲剧色彩。这禁不住令人想起了现代版的爱情神话:金岳霖对于林徽因的生命之恋,那是一种精神上的纯净守候,与肉体无关。这是整部作品的升华之处,这一结局的完美,提升了整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美,戛然而止,却又恰到好处。瞬间的定格,却又成为一种永恒。由此,再有任何一笔的涂抹都会成为多余,都有画蛇添足之嫌。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悲剧,在自己的哭声里来到这世界上,然后经历人生的万千风雨,再于别人的哭声里离开这个世界。在这个并非自己心甘情愿的过程中,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戴着镣铐跳舞,含着眼泪微笑。所有的努力,都不过是为了让这场悲剧尽力减轻一点悲剧的色彩程度而已,让我们肉体之外的灵魂有处安放,而文学艺术便是最好的去处之一。而真正的艺术作品必来源于现实生活,却无疑又高于现实生活,反过来又作用于现实生活的。而我宁愿相信,现实生活的精彩,远远超过书里的想象。从这个角度来说,《校花》是一部写实小说,或者叫做“非虚构写作”。而作者徐伟成老师今天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也为《校花》这部作品做了最好的注脚:带着禅意,继续一个人的修行……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