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更新时间:2019-05-05 12:24:16 | 本章字数:3225
这天上午天气晴朗,老祠堂门前的场子里黄沙铺地,用松枝山花搭了一个高大的彩门。原来茶叶生产合作社要举行揭牌仪式。上百名茶农、山民得知消息后,纷纷前来参加。一时里场子里欢声笑语,热闹非常。九点钟,铁柱宣布揭牌仪式开始,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接着铁柱请周书记揭牌。于是周书记用手慢慢扯下盖在木牌上的红布,露出白底黑字“湖西村茶叶生产合作社”十个大字。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铁柱请周书记讲话,周书记说:“好,这是个大喜事,不能不讲两句。”于是,他提高嗓门对大家说:
“乡亲们!我今天跟大家一样,心情非常高兴,因为今天这个揭牌仪式,标志着咱们湖西村结束了千百年来茶农个体经营,走向了集体化、大规模生产经营的道路;也标志着咱们山区农民开始走上了致富道路。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苦干下去,要不了几年,一定能实现家家富裕的小康目标。我衷心祝愿你们茶叶生产合作社兴旺发达,产品享誉全国,走向世界!谢谢大家!”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时,远远响起了汽车马达声,大家纷纷向车响的方向看去,只见三辆卡车向这边缓缓驶来。汽车驶近时,前面一辆驾驶楼里林春旺探出头来,高兴地向大家挥手,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汽车停稳后,林春旺和屈大成从一辆车的驾驶楼里走出,接下一位五十来岁,一身工人装束的人来。林春旺向铁柱介绍说:“这位是公司派来安装的黄技师。”铁柱把他引进一间客室,与周书记见了面,二人喝着茶聊了起来。这位技师很健谈,把他们公司制造的设备夸成是全国一流,周书记见过这样夸夸其谈的人多了,也就不以为然,只是微笑着附和几句。接着就由铁柱引着去看厂房,黄技师连声称赞说:“挺好,挺好,虽然是旧房改造,但是宽敞明亮,很适合茶叶生产。”然后铁柱又殷勤地陪他去客室休息喝茶。
胡巧云见了林春旺回来脸上总挂着笑,她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拉住正在跟淑芬说话的春旺,笑着说:“跟你十多年,今个算是看见你露脸了。”
林春旺笑着说:“这算不了啥,不就拿钱买机器吗?只要肯动脑筋,敢闯,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
“林社长,”孙淑芬说,“听说你居然找到了上海市发改委主任?你行啊你!”
“大着胆子闯呗,”林春旺笑着说,“反正是想着‘求不着官有秀才,讨不到米有布袋’,又不去个三两七、四两八的,怕啥?”
“你又爱动脑筋又敢闯,”孙淑芬说,“今后这合作社大有希望。”
“那市政府大楼门口有威威武武的武警揣着枪站岗,俺见了腿肚子都栗栗战,他真敢挺着脯子往里进。”屈大成说。
胡巧云笑着说:“好哇,林大社长,俺日后对你另眼看待,打下工夫来好好伺候你。瞧你这两天又是操心,又是着急,又是受累,人都瘦了一圈。俺晌午好好犒赏犒赏你。走,回家吧!”
“中午周书记、黄技师还有司机师傅们俺不陪着吃饭,那不给社里丢人么?”林春旺说,“你回吧,有好东西留在晚上吃。”
胖三嫂过来站在屈大成面前问:“当家的,你晌午在哪吃饭?”屈大成没吭声,胖三嫂一把拉住他要走。
林春旺说:“三嫂,这中午吃饭你想能少了他吗?他今后就是社里的顶梁柱,啥都少不了他。”
胖三嫂两手往大腿上一拍,笑着说:“俺瞧他人不咋的,还成了社里的顶梁柱!哎哟妈呀,这是他爹娘的老坟地中用了。”说罢,跟这一个女人笑着说句话,又向那个女人笑着点点头,满脸光彩,心里比吃蜜还甜。
林春旺双手抱拳向在场的人拱手,说:“各位兄弟,请大家动动手把机器抬进去,晌午还是社里请客,到玻璃翠餐馆吃饱喝足。”
几个茶农听了这话议论开了。
“这动事都肥吃海喝,以后老像这样,早晚也是吃穷。”
“王四哥说的对,家都不远,回家吃算啦!真要不过意,一人一碗面条两个馍就满好,何必要破费?”
“管它咋着,把机器抬屋去再说。来呀,大家莫站着啦!”
大家找来杠子麻绳,七手八脚把车上的几台机器都卸了。林春旺兴奋地领着周书记和铁柱一台一台指给他俩看,说:“这是揉捻机,这是理条机,这是散热机,这是烘干机,这是微波机。”铁柱每看一台都用手摸摸,不住地点头说好。
“机器再好需人操作,”周书记说,“你们要立即挑选几个人趁黄技师在这里,好好培训培训,不达到熟练操作水平不准上岗;不然再好的机器也会弄坏的。”
“要像部队那样,要求战士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受护武器;咱们也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机器。”铁柱说,“所以,咱们一定得挑那责任心强的人当操作手。”
“是呀。”周书记说,“铁柱哇,你要亲自把好这挑人的关。当然通过培训自己的工人,能使机器转起来,这仅仅是开始。下边研制红茶问题、印制商标问题、设计包装问题、广告宣传问题、如何营销问题等等,更需要动大脑筋,弄不好就会前功尽弃,这些问题都要多听取专家的意见。”
“周书记指示很重要,我们一定遵照执行。”铁柱说。
“你们忙去吧,我就不在你们这里吃饭了。你们好好陪陪黄技师,那人喜欢夸夸其谈,你们要顺着他的毛捋,千万别把关系搞僵了。”周书记说罢上车走了。
铁柱笑着说:“周书记心真细。”
铁柱和淑芬下午招呼人们安装机器忙了半天,回到家时太阳已经落山,这正是农民收工的时候,男男女女赶着牛羊,往村里走去。管老二和张兴奎拦住铁柱要说事,脸上都显出很急迫的样子。铁柱问要说啥事?张兴奎说:“那桃花岭八十亩荒山,俺想跟老二承包种茶。”铁柱说:“已有几家也想承包,我们研究以后再定。”管老二说:“铁柱兄弟,俺们拉扯着也是亲戚,你不能不顾情面。再说谁包不是包呢?”张兴奎说:“俺们不想占村里的便宜,人家咋着俺咋着,都是亲戚们,还研究啥呀?你就点个头算了。”铁柱笑着说:“咱这山区里的人世世代代住在这里,拉扯起来都有亲缘关系,所以老表多。如果哪点照顾不到都埋怨,这个村官就难当了。”孙淑芬插嘴说:“你们研究时朝这位二哥倾斜一下,尽量照顾到不更好么?”管老二笑着说:“这位妹妹是明白人。”
铁柱和孙淑芬回到家,见高五奶坐在院里小凳上,戴着老花镜在做针线活,旁边放着一个针线筐。孙淑芬走过去,只见五奶做的像是一件乳白色背心,但要比背心短的多,而且背后缀着一个连一个的纽扣,就好奇地问是什么。高五奶只管笑不说话,孙淑芬越发好奇了。
“连这个都认不出来?”高五奶笑着说,“还问问问的,这是奶罩子。”
“那不就是乳罩吗?”
“现如今才有奶罩子,往年哪有呢?所以爱好的年轻女人都缝这个戴。”
“现在有卖乳罩的了,你怎么还缝它呢?你这是给谁缝的?”
高五奶悄声说:“那三嫂子……”
“哪个三嫂子?”
“就是胖三嫂呗!”高五奶说,“她的奶子太大,城里通街买不到她那大的奶罩子。俺想如今村里外来的人多了,她在人面前一甩一甩的不好看,就赶着给她缝了一个。”
孙淑芬笑着说:“娘,你戴过不?”
“戴过。”高五奶说,“那是像你这大的时候,县里来一个叫冯惠的女干部住在俺家,见了她戴总是眼馋。可俺山里女人从来没戴过,俺若戴了又怕人笑。冯惠说:‘戴在里面没人看见,图的是做活利索,况且你那又大。’俺真缝了一个戴上,果真不那么累赘了。”
“你现在怎么不戴了?”
“瞧你这女子说的,一百岁还戴呢?总有十多年没戴那劳什子啦。”
正说着,胖三嫂牵着小宝子来了。
高五奶笑着说:“说到你这婆娘,你这婆娘就到了,亏了没说你孬话,要是说了又该你嚼舌头了。”
孙淑芬说:“嫂子,你看娘给你做的是什么宝贝?”
胖三嫂从五奶手里把那奶兜兜接过来,高兴得嘴合不拢,笑着说:“五奶可真说话算话,说给俺缝真就缝了。这回俺可真是用的着,今个俺就是求五奶帮俺说说话的,俺想到他们合作社去当烧锅的。”
“只要他们用的着,跟春旺说说不就行啦?”
“俺那口子不准去呀,说一家子进去两个,人家会说闲话,为这事还差点吵起来。”
“老三是本分人,其实也不是大不了的事,不就是当炊事员么?是伺候人的人。”高五奶说,“旧社会管炊事员叫伙夫,吃大锅饭的时候,俺才晓得炊事员这称呼。淑芬,你跟春旺说说,叫你三嫂去吧!”
胖三嫂高兴地说:“有了这奶兜子,俺也会显得利索洁净啦,做出的饭菜他们吃着也就放心啦!”
“你这就进屋试试吧,瞧瞧合适不合适?”高五奶看着胖三嫂说。
当胖三嫂出来的时候,胸脯紧绷绷的,鼓膨膨的,看上去精神多了,给她增添了几分风韵。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