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二卷 枝繁叶茂 第 五十 章 吕姓名人

更新时间:2019-06-21 10:15:05 | 本章字数:8341

    ◆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诗文家吕留良;晚明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吕天成。曾任孙中山护法军援闽浙军总司令吕公望;国民党陆军31军少将参谋长、抗日名将革命烈士吕旃蒙;原河北省委书记吕玉兰;现代版画家、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吕蒙;现代史学家吕振羽;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中国著名女演员、首届中国十大影视明星吕丽萍;全国青联委员、当代青年歌唱家吕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男高音歌唱家吕继宏;中国作协会员吕新、吕曰生、吕树坤、吕元明;作家吕铭康、吕伟达、吕家乡等。

    【吕留良】(1629-1683),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诗文家,又是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字庄生、又名光纶,字用晦,号晚村,别号耻翁、南阳布衣,崇州崇德县(今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人。吕留良自幼聪慧过人,8岁就能赋诗作文。15岁时,明王朝覆亡,清廷即颁布剃发令,对汉族人民施行高压政策,激起汉族人民的剧烈反抗,从此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吕留良视明王朝覆亡为“天崩地解”。吕氏一生一身傲骨,视仕途如粪土,正是由于吕留良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他“散万金之家以结客,往来湖山之间,跋风涉雨,各尝艰苦。”吕留良不但用家产支援义军,而且也曾直接参加抗清战斗左股中箭,留下终身创伤。《厉耦耕诗》记载有“箭瘢入骨阴辄痛,舌血溅衣洗更新”的诗句。吕留良是在死后49年时,即清雍正十年(1732年),受湖南儒生曾静反清一案牵连,被雍正皇帝钦定为“大逆”罪名,惨遭开棺戮尸枭示之刑,其子孙、亲戚、弟子广受株连,无一幸免,铸成清代震惊全国的文字冤狱。吕氏的民族节概与反清复明思想,多见于其著作《吕晚村先生文集》、《东庄吟稿》等。他的反清思想表现为激烈行动的,清康熙五年(1666年)拒不应试,被革除诸生,当时朝野为之震惊。尔后,康熙十七年、十九年,两次不应“征辟”、决意出家为僧、遁迹吴兴县妙山,筑风雨庵著书、讲学,所著诗词文章多有“谤议及于皇考”言论。这一时期,可以看出持异端的知识分子还是有一定生存“自由度”的。雍正七年(1729年)的“曾静案”,使吕留良获罪的原因主要是他的著作、日记和书信。他在日记中多有“谤议及于皇考”的言论,被定为“思想罪”。辛亥革命后,吕留良被尊为反清志士,始得昭雪翻案,崇德地方官绅民众筹资为其建亭立碑。近有论者以为:清初屡兴文字狱,而通盘由武力镇压转向思想统制,则是从雍正开始。这一“思想统制”的结果,是终于转移了有清一代的士风、大大加强了读书人的奴性。吕留良著有《吕晚村文集》8卷、《东庄诗存》7卷、《续集》四卷;《东庄诗存》6卷(《清诗纪事》作七卷)、《惭书》1卷;与吴之振,吴自牧合选《宋涛钞初集》.与张履样合选《四书朱于语类摘抄》38舂;又有《精选八家古文》及后人汇刻其时文评语数种;刻印其遗文墨迹若干卷。此外,还有《大义觉迷录》(中引用其日记多条)等传世。

    【吕天成】(1580~1618)晚明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原名文,字勤之,号棘津,别号郁蓝生。余姚(今属浙江)人。出生于仕宦家庭。万历间诸生。万历31年(1603)前后,曾在南京做过职位很低的官,一生功名不得意,但对科举一直存在幻想。

    吕天成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才能。王骥德在《曲律》中提到他“兼工古文词”,不过,他的主要成就还在戏曲方面。他是晚明剧坛的多产作家,作品数量至今尚难作精确的勘定。已知他写过《烟鬟阁传奇十种》,包括《神女记》、《金合记》、《戒珠记》、《神镜记》、《三星记》、《双阁记》、《四相记》、《四元记》、《二淫记》及《神剑记》,而前人戏曲论著中提到的还有《双栖记》、《李丹记》、《蓝桥记》、《碎琴记》和《玉符记》等5种,杂剧部分有《秀才送妾》、《胜山大会》、《夫人大》、《儿女债》、《耍风情》《缠夜帐》、《姻缘帐》与署名“竹痴居士”撰写的《齐东绝倒》等8种。上述传奇戏曲与杂剧,除《齐东绝倒》见存沈泰《盛明杂剧》而外,余皆亡佚。《齐东绝倒》写帝舜帮助犯了杀人罪的父亲瞽叟逃脱制裁,颇能揭示封建王法的欺骗性质,也讽刺了帝王的徇私。吕天成又曾校订《荆钗记》、《拜月记》、《杀狗记》和《浣纱记》、《还魂记》、《义侠记》等28种南戏与传奇。他的戏曲创作有一个发展的过程:20岁以前,比较注重文词的雕琢,稍懈于音律的要求;后来在沈□等人的影响下,改宗本色,谨守宫调与平仄的规定,从而得到\"音律精严,才情秀爽\"的奖誉。

    吕天成还撰有小说《绣榻野史》、《闲情别传》两种及《红青绝句》1卷。

    【吕公望】(1879—1954)原名占鳌,这字戴之。浙江永康人。

    清廪生。曾任私塾教师。1905年参加光复后。1907年去保定陆军学校速成科学习,期满后回浙江,任82标第2营督队官。武昌起义后,任浙军支队参谋长,与苏沪各军共同组织联军,攻克南京。1912年初,任浙军第11协协统。次年,任嘉湖戒严司令,后改任镇守使。1916年春,被推举为浙江督军兼省长,半年后去职。1917年1月应段祺瑞之召到北京,受怀盛将军衔。

    1918年5月,任孙中山在广东组成的护法军政府的护法军援闽浙军总司令。1920年,兼护法军政府参谋长。次年因形势不利,蛰居天津。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北伐军江北宣抚使。此后,又在上海开设永豫纱厂。“一二八”事变后回浙江,在昌化经营锑矿开采。抗战时期,回到永康担任赈济会难民染织厂总经理。1946年开始任浙江参议会副议长。解放前夕,国民党浙江省主席周(上‘品’下‘山’)曾邀吕公望去台湾,遭到拒绝。

    杭州解放后,先后担任杭州劳军委员会和推销公债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救济总会杭州分会副主席、政协浙江省委员会委员。1954年7月22日在杭州病逝。

    【吕旃蒙】(1905—1944.11.10)出生于殷实家庭。湖南零陵(现属冷水滩市)人。

    少时先后就读于零陵县属崇文国民小学和永州频州中学。1926年3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团长、政治部主任、军校总队副等职。1935年入国民党陆军大学13期深造。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9年调任国民党陆军第2预备师参谋长。1941年调任第4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级参谋。1942年调任陆军31军少将参谋长,率部驻防靖西、龙州、凭祥一带。曾参加昆仑战役。

    1944年9月,为迎击日本侵略军9个师团11万余众从湖南南部、广东西部、越南北部对广西的三面夹击,奉命率部参加桂(林)柳(州)会战。战前面对敌强我弱的险恶形势,写下“愿与桂林共存亡”的遗书。同时,针对阵地宽阔、跨河配备、固守待援的艰巨任务,尽可能合理配置军力。10月底,桂林城被日军包围后,率部浴血抵抗日军数日。11月4日,当日军施放毒气,以战车为前导,猛攻漓江东部地区时指挥所部依托防御工事和石山溶洞节节抵抗,予敌重创。11月9日晚,指挥所陷入重围,和31军军长及城防司令各自指挥所能掌握的部队四面冲杀,与敌人展开肉搏,奋战至次日拂晓。终因敌众我寡,久战无援,身中数弹,在德智中学附近牺牲。

    1985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吕玉兰】(1940-1993),河北省临西县人,1955年,担任初级农业社副社长,1966年,作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参加北京国庆观礼,1969年,当选中共“九大”代表,1977年任河北省委书记,1980年免职,改任正定县委副书记,1985年,任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1987年当选为七届人大代表。

    【吕蒙】(1915—1996)现代版画家。原名徐京祥,浙江永康人。

    1932年至1934年在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画系学习,并参加现代版画会。并参加现代版画研究会,后到上海参加文化界救国会从事救亡运动。

    1938年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抗大第八分校美术系主任,创办《抗敌画报》,并和莫朴、程亚君合作创作长篇木刻连环画《铁佛寺》。

    建国后,任上海军管会美术室副主任,主持《华东画报》。后历任华东军区画报社主编、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美术室主任、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上海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1962年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现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版画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文联理事。

    作品风格奔放泼辣,色彩斑斓多姿,被誉为“当代独创一格的新国画”,1996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吕蒙个人画展》。有《吕蒙画集》等行世。

    【吕振羽】(1900-1980)现代史学家。湖南邵阳人。

    1926年湖南大学毕业后,即投身北伐战争。1928年至北平,任教于中国大学和朝阳大学。创办学术刊物,参与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重庆从事历史研究和统战工作。1942年回延安。

    1949年以后,历任东北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大连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政治和学术活动。

    著有《最近世界之资本主义经济》(上)、《中日问题批判》、《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简明中国通史》、《中国民族简史》等。

    【吕志涛】(1937.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结构工程专家。

    1937年11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新昌县。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1965年6月结构工程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事土木建筑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工程实践。

    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建筑FRP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是我国预应力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40多年来,吕志涛院士为我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完善了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提出了两类斜裂缝理论,抗剪设计方法和双向偏心受拉计算公式等,发展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开拓了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新领域。同时,为珠海拱北海关、北京西客站及南京电视塔等国内重大工程的设计、研究、计算以及解决关键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工作勤奋,卓有成效,富于创新。迄今在国内外已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出版专著7本。曾荣获国家级和部、省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2003年其“巨型框架结构的研究与应用”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科研工作中,他还特别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他十分重视人才培养,目前为止已培养博士生56名、硕士生64名、国内访问学者13名。

    吕志涛院士为人正直,治学严谨,先后被西南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等十多所高校聘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1986年以来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南京首届十大科技之星”、“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奖”、“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和奖励。

    【吕丽萍】(1960.403-)白羊座,北京人。中国著名女演员。

    1984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当年分配上影厂演员剧团,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

    吕丽萍的第一部作品是在著名导演黄蜀芹导演的电影《童年的朋友》中扮演角色,获得好评。以后在多部影视作品中担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先后在电影《张家少奶奶》《嘿!哥们儿》《老井》《荒火》《大气层消失》《遭遇激情》《龙年警官》《青春无悔》《蓝风筝》中担任重要角色,与黄蜀芹、吴天明、夏刚、黄建中、周晓文、田壮壮等知名导演合作,还主演了电视剧《大树底下》《围城》《编辑部的故事》等,均获一致好评。

    1988年,吕丽萍在《老井》中成功地塑造了农村妇女旺泉媳妇,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女配角。1992年《青春无悔》获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同年还因《编辑部的故事》中饰演戈玲获中国电视飞天奖最佳女演员奖。1993年获“首届中国十大影视明星”称号。她还先后三次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

    吕丽萍在自己的表演实践中,尽力把自己所饰演的角色表现得丰富、实在、分寸,成为观众非常喜爱的演技成熟、功力深厚的实力派明星。

    吕丽萍热爱表演,1993年——1995年创办了北京群星表演艺术学校,培养表演后备人才,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得到社会一致的认可,是中国影视圈中有独特地位的演员之一。吕丽萍说人活着就讲一个真,做人要真做戏才真。不论是做人还是演戏,甚至担任表演艺术学校的校长,吕丽萍都非常成功。

    1986年电影《老井》因此片获得最佳女配角金鸡奖、百花奖双料奖,另外还获表演学会奖;1989年《围城》因此片获得表演学会奖;1990年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因此片获得飞天奖最佳女主角奖;1991年《青春无悔》因此片获得百花奖最佳女配角;1992年电影《蓝风筝》因此片获得第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优秀演员奖、第一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吕薇】中国当代青年女歌唱家、海政歌舞团独唱演员,全国青联委员。吕薇出生于美丽的西子湖畔,灵秀的西湖水赋予了她清丽的嗓音、姣好的面容和曼妙的舞姿,她的父母都是浙江越剧团的演员,从小的熏染使她对音乐、舞蹈都有着不凡的灵性。1992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音乐系,大学本科。1993年参加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获得银奖;1994年参加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获得民族唱法二等奖;2001年参加中国广播文艺奖首届全国听众喜爱的歌手“金号奖”比赛,荣获民族唱法“十佳歌手奖”;2002年参加中国广播文艺奖第二届全国听众喜爱的歌手“金号奖”比赛,荣获民族唱法“十佳歌手奖”;2003年获得第十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评委会特别奖“民歌奖”;2004年获得第二届东南劲爆音乐榜“最佳民歌金曲奖”;2005年获得第七届CCTV-MTV音乐盛典“年度最佳民歌歌手奖”;2007年参加上海东方卫视“非常有戏”比赛获冠军。代表作:《中国红》、《春去春来》、《但愿人长久》、《花谱》《月光》荣获“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银奖;《三月三九月九》荣获中国艺术节歌曲展播金奖;全国百家电视台MTV展播金奖;第十九届金鹰奖提名奖。

    【吕薇】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部长、研究员,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吕继宏】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政府津贴。获第五届“五洲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民族唱法专业组第二名。1998年:曾三次获得甘肃省声乐比赛第一名;在“金龙杯”全国歌手大奖赛上荣获银。1990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四届“五洲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民族唱法专业组三等奖。1992年:参加第六届全军文艺调演获演唱一等奖;在国务院文化部举办的92中国民族声乐比赛中又一举夺魁,获得第一名。1999年:荣获全国第七届文艺汇演,声乐表演“特别贡献奖”;《从军报国歌》获cctv军事部mtv军歌大赛金奖;《咱老百姓》mtv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0年:荣获99年度中国广播新歌奖金奖及最佳演唱奖。2003年:荣获中国第四届“金唱片奖”最佳男演员奖;《国泰民安》获最佳专辑奖。荣获中国第四届金唱片奖之“帕萨特音乐特别成就奖”。获中央电视台“金玛格杯”第七届音乐电视大赛民族唱法“最佳男歌手”奖。2005年: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中国民歌榜”2004-2005年度最受听众喜爱的歌手评选之\"最佳演唱奖\"。

    【吕新】(1963-)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雁北人。

    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抚摸》、《光线》、《梅雨》、《草青》、《成为往事》等,中短篇小说集《山中白马》、《夜晚的顺序》、《葵花》、《中国屏风》等。

    【吕曰生}(1931-)笔名芳草、鲁阳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协第三届理事,山东散文学会副会长。山东泰安人。

    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山东行政学院教育系。历任山东行政学院助教,《山东文艺》杂志编辑,《当代散文》编委。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短篇小说集《战友》、《一个安静的晚上》,散文集《杨柳青青》、《雨濛濛》、《泉城赏泉记》、《雀喧集》等。诗歌《给朝鲜弟兄们》获1952年山东文学创作二等奖,散文《凭花说与东风知》获全国侨联月是故乡明创作奖。《骡子的故事》选入全国初中语文课本。

    【吕树坤】(1939-)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编剧。吉林德惠人。

    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四平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历任四平地区戏剧创作室副主任,吉林省《戏剧创作》编辑部副主任、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及《当代艺术》主编、省戏剧创作评论室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省艺术研究所所长。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十月的公社》、《耦耕集》(合作),专著《诗词趣话与诗词格律》,理论文集《关东剧说》,译注《元曲三百篇译析》(合作),戏曲剧本《琵琶记》,《中国戏曲志·吉林卷》(总撰稿)、《吉林省百科全书》(文体、卫卷)等。

    【吕元明】(1925.1.28-)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理事。山东乳山人。

    195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国文科。历任东北大学文学院国文科助教、讲师,外国文学教研室副主任,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蒙语系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日本文学研究室主任、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吉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日韩文化交流研究所所长,全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殖民地文化研究会顾问(日本)。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论释》、《被遗忘的在华日本反战文学》、《日本文学讲座》、《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俄国文学史》、《亚非文学》、《伪满洲国史》、《中日战争中残留下的中文日本文学》(日本出版)、《伪满洲国与文化》(日本出版,执笔),主编《日本文学辞典》及中方主编的《十五年战争与文学》(日本出版)、《中日战争与文学》,译著《古事记》([泰]·安万侣著,合译)、《芥川龙之介小说集》(合译)、《大臣日记》(田中角荣著,合译)等。

    【吕铭康】(1943-)1943年生于上海,1950年底定居青岛至今。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新会人。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青岛市职工戏剧影视创作中心副主任、在互联网自办的“吕氏雅舍文艺网”主编等。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文革”中被安排到工厂做工人。1984年调入青岛市经济委员会做干部高等教育教务负责人。1993年起,一直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频道做节目主持和编辑。其间,并兼任青岛电视台《今日青岛》栏目专题片编导和青岛有线电视台经济深度报道节目编导、主持。

    2001年,出版个人短文集《缘分》(中国文联出版社)。近年来,已主编《2000青岛儿童文学选》(获团中央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2003青岛儿童文学选萃》、《青岛新童谣选》等书。并与著名散文家许评共同主编全国性的《新世纪艺术散文选萃》(中国文联出版社)。

    【吕伟达】(1946.12-)字绿洲,号布衣。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历史学会理事,山东省考古学会理事。烟台市福山区人。

    曾任王懿荣纪念馆馆长,福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文物管理所所长,烟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自1973年进入文化馆从事管理、研究、创作以来,创作发表剧本多次获奖;先后发表各类作品计200余篇,共800多万字。现已编著、创作出版了《福山移民史略》、《甲骨之父·王懿荣》(合作)、《王懿荣集》、《福山明清七十五进士传》、《福山文化名人》、《福山风情》、《牟国磁山》、《山东根据地解放区民俗》(合作)、《节庆》、《苹果之乡——福山》、《鲁菜之乡——福山》(合作)、《乡魂——吕伟达小说选》、《乡情——吕伟达散文选》等15部作品,论文50余篇。曾荣获国家文物局先进工作者,中国文联“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省文化厅、人事厅表彰的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其研究成果曾获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古籍类图书一等奖,山东省历史学会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民俗学会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多次,山东省民间文学一等奖和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等。现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王懿荣研究会会长,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入选《世界华人文学艺术名人录》、《中国文学艺术界辞典》、《中国当代历史学家辞典》、《中国民间文艺家辞典》、《山东作家辞典》等。

    【吕家乡】(1933-)曾用名吕家香,笔名孟嘉。教授,山东省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江苏沛县人。

    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57年错划为右派分子,曾接受劳动教养3年半,1979年1月改正。为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教授,主攻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主要著作有:论著:《诗潮、诗人、诗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6月);《品与思》(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6月);《唐人咏怀绝句精品赏析》(与袁忠岳合著,花城出版社,1990年11月);《现代三家诗精品赏析》(与周德生合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5月);《中外文学鉴赏》(与曹明海合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散文集:《一朵喇叭花》(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11月);《温暖与悲凉》(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5月)。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