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枝繁叶茂 第五十九章 梁姓名人①
更新时间:2019-06-27 10:16:45 | 本章字数:8435
◆历史名人有:东汉诗人梁鸿、著名文学家梁竦、大将军梁商、权臣梁冀;西汉大臣,今文易学“梁丘学”的开创者梁丘贺、灵帝时选部尚书梁鹄;东晋宁波地方官梁山伯;十六国时后赵戍卒起义领袖梁犊;隋末地方割据者梁师都;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画家梁令瓒、唐代散文家梁肃;宋太宗雍熙二年(985)乙酉科状元梁颢、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安国夫人梁红玉、北宋抗金义军首领梁兴;南宋画家梁楷;三国时关中将领梁兴;明太子太师梁储、明代戏剧家梁辰鱼。
【梁鸿】东汉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王莽末,梁鸿幼年,随父寓居北地(在今甘肃庆阳西北)。东汉初,曾入太学受业。学毕,在上林苑牧猪。后归平陵,娶孟氏女子,有德无容,为她取名孟光,字德曜。后共入霸陵山中隐居,耕织为业。汉章帝时,因事出函谷关,经过京城,作《五噫歌》讽世,章帝闻知,不悦,下诏搜捕。于是改姓运期,名□,南逃至吴,为人作雇工。
东家见孟光进食“举案齐眉”,认为妻子对丈夫如此敬重,可见并非一般佣工,乃礼遇之。梁鸿遂在吴闭门著书。死后葬于要离墓旁。
【梁竦】(?-83),字叔敬。东汉著名文学家。安定郡乌氏县(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境内)人。名臣梁统之子。他自幼学习刻苦,理解能力强,所以在少年时代已才华横溢,闻名于乡里。后来他又对儒家的经典名著《周易》做深入研究并且开始招徒讲学,把自己的学习、研究心得无私地传授给更多的人。正当他准备施展抱负的时候: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祸从天降,因兄长梁松遭遇匿名信的诽谤而下狱身死,梁竦与弟梁恭受到株连,全家被发配到交州九真郡(大概在今越南清化、义静省境内)。途经湘江时,此情此景,勾起他对伍子胥(春秋楚、吴大臣)、屈原(战国时期楚国思想家、文学家)的无限怀念,并由他们无辜被贬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和处境,因而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挥笔写下了《悼骚赋》:在这篇著名的赋文中,他用悲愤的感情、优美的语言、精炼的文字,回顾了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忧国忧民先哲贤士的杰出表现,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和苦闷心境。文中表示,他将以死来抗争,以死来成“仁”,绝不苟且偷生。
后梁竦一家遇赦回乡。发奋读书,研究历代名家经典,并理论联系实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人间世态民情糅合在一起,创作出一部新著——《七序》。新作的问世,立即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著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为《七序》作序,并给以极高评价:“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可惜《七序》这本书已失传。他的后半生对政治不感兴趣,专心写作、,潜心学术研究,朝廷多次任他为官,他都一一拒绝,终生不愿为官。同时,他也对朝政的昏暗、奸佞用事者进行揭露和抨击。
汉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梁竦再遭皇后窦氏陷害,终死于狱中。直至和帝继承皇位,才为梁竦平反,并追封为褒亲愍侯。
梁竦生有三女,其中有两个女儿被汉章帝看中,被选入皇宫封为贵人。小贵人(小女儿)生刘肇,即后来的汉和帝。
【梁商】字伯夏,年轻时凭借外戚的身份拜为郎中,后又升为黄门侍郎。东汉顺帝永建元年,承继父亲的封爵被封为乘氏侯。永建三年,顺帝选取梁商的女儿和妹妹进入皇宫做嫔妃,于是又升梁商为侍中、屯骑校尉。顺帝阳嘉元年,梁商的女儿被册立为皇后,妹妹被立为贵人,因此,又加梁商“特进”的官职(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者,得自辟僚属),赏赐安车驷马,那一年,又拜梁商为执金吾(督巡三辅治安的长官)。阳嘉二年,封梁商的儿子梁冀为襄邑侯,梁商谦让不接受。阳嘉三年,顺帝想让梁商当大将军,梁商坚持说自己有病不上朝。阳嘉四年,顺帝派太常桓焉捧着策书到梁商的家里来授官。梁商才来到皇宫叩谢接受任命(做了大将军)。
梁商认为因为自己是皇上的亲属才当上了大将军的官职,所以常常谦恭温和,不把自己看得有什么了不得,而竭力把贤能的人才进用给皇上。梁商前后举荐了汉阳人巨览、上党人陈龟为掾属,李固、周举为从事中郎。梁商死后,朝廷赐谥号“忠侯”。
【梁冀】(-159年)字伯卓,安定(今甘肃泾川)人,是中国东汉时期外戚出身的权臣。出身世家大族,先祖时曾协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其父亲为梁商,有一妹,是汉顺帝的皇后。永和元年(136年)成为河南尹。顺帝时因皇后的关系,梁商成为辅政的大将军,梁氏一族左右国政,141年梁冀代父亲成为大将军,顺帝死后,2岁的冲帝即位不久就去逝,梁太后(即梁冀之妹)立8岁的质帝。因质帝当面称梁冀为“跋扈的将军”,次年即被其毒杀,另立15岁的桓帝。此后他更加专擅朝政,结党营私,且大封梁氏一门为侯为官。到延熹2年(159年),梁太后逝世,早对梁冀专权乱政不满的桓帝,借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人之力杀死梁冀,诛其族。
【梁丘贺】西汉大臣,今文易学“梁丘学”的开创者。字长翁,琅琊郡诸(今山东省诸城)人。从京房受《易》,很能领会这本深奥的书,深得老师夸奖。又与施雔、孟喜同学《易》于田何的再传弟子田王孙。后来朝廷让京房先生推荐一名学生到朝廷做官,京房就推荐了梁丘贺。官大中大夫、给事中,至少府。宣帝时,立为博士。著作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籀以梁丘氏章句》一卷。其子梁丘临,继承家学,后也成为西汉著名的经学家.汉昭帝时官至黄门侍郎,亦精《易》学。
【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人,少年时就爱好书法,拜师宜官为师,因擅长书写八分闻名,被举荐为孝廉.汉灵帝召鸿都门下任侍郎升任选部郎。汉灵帝很看重梁鹄。魏武帝曹操也非常喜爱梁鹄的书法。常将他的条幅用钉钉在墙上,或悬挂帐中。曹操认为梁鹄的书法胜过他的老师师宜官。灵帝时官至选部尚书,迁幽州刺史。后俯刘表,复归曹操。
【梁山伯】据史书记载,梁山伯东晋时任过宁波地方官。位于市区西郊5公里处的梁山伯庙、梁祝合穴冢及夫妻桥、寝宫等文化遗址,被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专家确认为梁祝故事的正宗发源地。梁山伯庙是国内唯一的纪念梁祝“爱情神”的庙宇。
梁祝美丽动人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抹去了当年凄怨的情调。为了进一步挖掘梁祝故事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从1995年起,在国家旅游局及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以梁山伯庙和梁祝墓道为基础,开始兴建梁祝文化主题公园。公园毗邻余姚江,占地300亩,按梁祝故事的主线,兴建“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会”、“化蝶团圆”等众多景点,采用江南古建筑亭、台、楼、阁、榭的布局,依托山水,取得山外有山、园外有园、移步换景的效果。
梁祝文化公园即将建成一座集旅游、怀旧、观赏、文化和学术活动于一体、全国唯一以梁祝故事为主线的爱情主题公园。
【梁犊】十六国时后赵戍卒起义领袖。建武十五年(公元349年),后赵太子石宣被国君石虎所杀,其东宫卫士万余人也被谪戍凉州,途中受尽虐待。行至雍城(今陕西风翔南)时,他率戍卒举行起义,自称晋征东大将军。起义军手持大斧,攻郡县,杀官吏,秦雍戍卒纷起响应,到达长安,众已十万。击败后赵乐平王石苞,东出潼关,又败李农、张贺度等的步骑十万于新安(今河南渑池东)、洛阳,声势甚盛。后赵倾全国兵力,以燕王石斌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姚弋仲、苻洪等军阻遏起义军东进。他在荥阳(今属河南)战败被杀。
【梁师都】(?-628)隋末夏州朔方(今陕西省横山县西,位靖边县东北)人。为隋末地方割据者。世为本郡豪族大家。仕隋为鹰扬郎将。617年(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杀郡丞唐世宗,称大丞相,又联兵突厥共同反隋,据雕阴(今陕西省北部绥德县,位米脂县南)、弘化(今甘肃省庆阳县,位环县东南)、延安(今陕西省延安市)等郡,并自称皇帝,国号梁,建元“永隆”。突厥始华可汗封他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他不断勾结和怂恿突厥南侵,唐统一全国后,势力孤弱,内部矛盾加剧,大宗李世民贞观初,突厥日趋衰微,唐太宗迁使告谕,他不从,628年(太宗贞观二年)唐军压境,被堂弟洛仁所杀。
【梁令瓒】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画家。他创造的黄道游仪,为唐代先进历法《大衍历》的编修提供了先决条件;他同高僧张遂(一行,683—727年)合制的“水运浑天”仪,是当时中国独有的天文钟,在世界天文学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绘画可和著名画家吴道子媲美。唐玄宗命僧一行主持改历,因“无由测候”而没法着手。梁令瓒时任率府兵曹参军,是天文业余爱好者。他仔细研究了前人所制天文仪器,经过试验、比较,按自己的设想,绘制了图样,又用木料制成模型,即“黄道游仪”,经过常规演示,甚为精密。皇帝派一行和梁令瓒主持,铸成金属黄道游仪。用它测量28宿距天球极北的度数,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恒星位置变动的现象,比欧洲要早约1000年。黄道游仪的成功,解决了“无由测候”的矛盾。一行根据大量观测数据,进行统一归算,终于写出《大衍历》初稿,后由历官整理成书,颁行全国,在唐朝行用了29年后传入日本,行用近百年。他在天文仪器制造史上另一伟大贡献,是在和一行制造浑天仪的同时,发明了自动报时装置,它是全世界最早的机械钟。亦工篆书,擅画人物。存世作品有《五星及二十宿神形图》一卷。
【梁肃】唐代散文家(753-793)。字敬之,一字宽中。安定(今甘肃泾川)人,世居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
幼逢安史之乱,9岁时,史思明攻陷洛阳,“因窜身东下,旅于吴越,转徙厄难之中者,垂二十年”(《过旧园赋序》)。建中元年(780)至京师,登文辞清丽科,授太子校书郎。复受荐为右拾遗,以母老病辞。贞元五年(789),召为监察御史,转右补阙、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读、史馆修撰。梁肃师事独孤及,也是古文运动先驱作家。作古文,尚古朴,为韩愈,柳宗元,李翱所师法。贞元八年,梁肃协助陆贽主试,推举韩愈,欧阳詹等登第。但韩愈辟屏佛学,而梁肃信佛,为天台宗湛然、元浩弟子。
代表作有《过旧园赋》、《代太常答苏端驳杨绾谥议》、《常州刺史独孤及集后序》、《兵箴》、《台州隋故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铭》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梁肃集》20卷,已佚。《全唐文》存其文6卷。事迹见崔元翰《右补阙翰林学士梁君墓志》、《新唐书》本传及《唐摭言》,近人岑仲勉《翰林学士壁记补》、《唐集质疑》可供参考。
【梁颢】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字太素。生于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卒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太宗雍熙二年(985)乙酉科状元。
梁颢早年丧父,被叔父收养。少年时,拜王禹偁为师,学习刻苦,初举进士不中,对完善科举制度提出建议。认为唐代取士科目众多,人才济济,及至五代科举衰落,宋兴科举,但唯以诗赋、策论取士,应广开科目,甄拔人才。奏疏呈上,未被理睬。
梁颢中状元时,年仅22岁,被任命为大名府观察推官,雍熙四年(987),召为右抬遗,入值史馆。因马周上疏事,与胡旦、赵昌言等被贬。不久,起知鱼台县,加大理评事。奉诏入京,迁殿中丞,复值史馆,历任开封府推官,三司关西道判官,转太常博士。真宗初(998),梁颢出使陕西,献《听政箴》。回京后,为度支判官。不久,与杨砺同知贡举,与钱若水重修《太祖实录》。咸平2年(999),随真宗亲征,至大名,上疏论用兵赏罚不明之弊,并献骑兵奔袭之术,得到朝野交口称赞。景德元年(1004),权知开封府,6月得暴病身亡,享年42岁。梁颢风度潇洒,博学多识,尤长于历史,有才干且与人友善。著有文集15卷行世。
【梁红玉】(1102—1135),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后结识韩世忠。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建炎3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杨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4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5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8月26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终年33岁。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梁兴】北宋抗金义军首领。末年,金军攻破太原府后,梁兴、赵云、李进等人组织太原府和绛州(治正平,今山西新绛县)的“忠义人兵”,抗击金军。他们先后曾克复河北路的怀州和河东路的泽州、隆德府、平阳府(治临汾,今山西临汾市)等地。梁兴等人曾率领部伍,冲过黄河,企图投奔宋朝,因遭伪齐军的拦阻,不得不中途折回。
于是,梁兴等人就在太行山建立根据地,组织“忠义保社”,四出游击。他们还引军东下,攻击磁州、相州一带的金军。8、9年间,梁兴等人所率抗金义军,同敌军大小战斗几百次,光杀死对方头目即有300多人。在翟兴遇害,翟琮南撤之后,忠义保社成了北方人民抗金武装的核心和台柱,声威远播。河东、河北各路民众都亲切地称呼梁兴为“梁小哥”。
梁兴出身贫寒,父亲梁建和母亲乔氏都是淳朴、善良而勇敢的平民布衣,他们积极地训诲和勉励儿子以身许国。老夫妻更是历尽磨难和苦楚,最后被金兵残害。这益发增强了梁兴的敌忾,父母的英灵激励他在抗金斗争中百折不挠,一往无前。
赵云也有类似的遭遇,金军逮捕了他的父亲赵福和母亲张氏,并以平阳府路副总管的官封,对赵云进行胁降。赵云的抗金意志坚如磐石,纹丝不动,于是赵福遇害,张氏被囚禁在绛州垣曲县(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绍兴4年11月,赵云乘金和伪齐联军攻打两淮的机会,突破封锁,投奔岳飞。岳飞后来派他带领人马北上,渡黄河,破垣曲县,方得以救出其母张氏。从此以后,岳飞同太行山寨开始建立了联系。
大约在绍兴5年,岳飞派遣边俊、李喜等人渡过黄河,以加强连结河朔的工作。北方人民抗金武装奋勇出击,张横在河东路宪州(治静乐,今山西静乐县)打败金军1500人,敌人望风逃窜,很多金朝将士坠崖死亡。起义者擒获金朝宪州和岚州(治宜芳,今山西岚县北)的同知州,岢岚军(治岚谷,今山西岢岚县)的军事判官。
梁兴忠义保社的队伍日益壮大,达到4000人。他们攻破平阳府神山县(今山西浮山县)后,金朝平阳帅府派总管判官邓奭带兵3000,前往镇压。金军远远望见梁兴忠义保社的战旗,就不敢进逼。到了夜里,他们与抗金义军相距十多宋里,方敢扎营,而又多置火炬,大呼小叫,彻夜巡逻,不得安眠。梁兴尚未发动进攻,金军已在三天夜里,惊溃了两次。最后,耶律马五亲临战场,将邓奭训斥一通,率领精骑与梁兴的队伍鏖战。梁兴以哀师抗骄兵,大败敌军,杀死耶律马五和万夫长耿光禄。这个建炎3、4年间西路渡江金军的酋领,屠洪州的罪魁,被牛皋活捉过败将,终于恶贯满盈。
女真贵族惊慌万分,连忙调遣大军,进行围剿。当年冬天,梁兴率百余名勇锐的骑兵,突过大河,取道襄阳府,抵达鄂州。
岳飞见到闻名已久的“梁小哥”,分外高兴,当即呈报宋廷。宋高宗同意“优转官资,以劝来者”。由于梁兴留在岳家军中任职,连结河朔的工作更得以大力开展。
【梁兴】三国时关中将领。拥兵割据一方。后梁兴联合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成宜、马玩、杨秋共十部势力起兵反抗曹操。梁兴率步骑5000人夜袭曹军先头部队徐晃,被击退。马超、韩遂联军失败后,梁兴逃到蓝田,劫掠周围郡县。夏侯渊、徐晃进攻蓝田征讨梁兴,梁兴战败被杀。
【梁楷】南宋东平人。祖籍东平(今属山东),居钱塘(杭州)。宁宗嘉泰间(公元1201~1204)曾为画院待诏,后因厌恶画院规矩的羁绊,将金带悬壁,离职而去。生活放纵,号称梁疯子。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师贾师古(贾以学吴道子著称),又远远超过老师,据说当时画院中人见到梁楷的作品,没有不佩服的。可见梁楷在南宋画院时就有很高的声望了。梁楷继承前人已取得的成就,并加以灵活运用。
他深入体察所画人物的精神特征,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充分地传达出了画家的感情,从而把写意画推入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据清代官修的《佩文斋书画谱》、《石渠宝笈》以及厉鹗汇集的《南宋画录》统计,梁楷留下来的作品不下几十件,但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只有十件左右了,而且大都不在国内了。据著录的梁楷作品的题材,多表现佛道、鬼神、古代的高人逸士,如《右军书扇》、《羲之观鹅》、《黄庭经换鹅》、《渊明像》、《钏馗像》、《寒山拾得》、《参禅图》、《田乐图》、《庄生梦蝶》、《苏武牧羊》、《孔子梦见周公》、《莲蓬变相》、《太乙三宫兵阵图》等等。
他的画以“减笔”之法著称。传世的《秋柳飞鸦图》(故宫博物院藏)、《六祖破经图》、《六祖截竹图》(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藏)、《泼墨仙人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都是以极其简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描绘出来的。《泼墨仙人图》中的仙人系以大笔蘸墨画人物的衣着,寥寥数笔勾写人物面目,生动传神,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创造。上海博物馆藏的《八高僧故事图》卷和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藏的《释迦出山图》则造型严谨,用笔谨慎,与减笔法面貌不同。日本还藏有一幅《太白行吟图》,系仿本。
【梁储】(1453-1527年)字叔厚,又字藏用,号厚斋,晚号郁洲,石肯(1952年划归南海县)人。明成化14年(1478年)进士,选庶吉士。由翰林编修累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师衔,入参机务,一度出任台阁首辅(丞相)。为官正派,敢于直谏。明正德13年(1518),皇帝朱厚照,受人怂恿,自封为“威武大将军”。命梁储起草《策封威武大将军敕》梁储认为自悖乱之举,拒不从命,在梁储冒死泣谏下,草敕的事不了了之。嘉靖6年(1527)梁储病逝,享年74岁。朝廷追赠为太师,谥“文康”。
【梁辰鱼】(约1521~约1594)。明代戏剧家。字伯龙﹐号少白﹐一号仇池外史。昆山(今属江苏)人。
其父梁介为平阳训导﹐“以文行显”。辰鱼身长八尺馀﹐眉虬髯﹐好任侠。不屑就诸生试。家有华屋﹐专门接纳四方奇士英杰。嘉靖年间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後七子﹐都与他往来﹐戏剧家张凤翼也是他的好友。梁辰鱼得到过著名音乐家魏良辅的传授﹐又与郑思笠等精研音理﹐对改革昆山腔作出了贡献。他在当时的曲坛上颇负盛名﹐“艳歌清引﹐传播戚里间。白金文绮﹐异香名马﹐奇技淫巧之赠﹐络绎於道。歌儿舞女﹐不见伯龙﹐自以为不祥也”(焦循《剧说》卷二引徐又陵《蜗事杂订》)。
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取材于春秋时代吴越兴亡的故事。首出《家门》云:“看今古浣纱新记﹐旧名吴越春秋”﹐可见此剧系依据名为《吴越春秋》的旧本改编而成。《录鬼簿》著录的元杂剧有《进西施》(关汉卿作)和《越王尝胆》(宫天挺作)﹐剧本已佚。梁辰鱼曾“考订元剧﹐自翻新调﹐作《江东白苎》﹑《浣纱》诸曲”(《梅花草堂笔谈》)。他的作品可能吸收了元杂剧的成果。《浣纱记》的情节比史书上的记载和有关的历史传说更加丰富。如开头写范蠡与西施在苎萝西村的溪水边相遇并相爱﹐西施赠范蠡一缕溪纱作为定情之物。後越国为吴国所败﹐范蠡以国事为重﹐劝说西施到吴国去。临别时将溪纱分开﹐二人各持一半。末尾写灭吴之後二人在太湖舟中成婚﹐又取出溪纱﹐一同泛海而去。这些情节有助于塑造范蠡和西施两个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爱国者的形像。以二人的爱情故事和一缕溪纱贯串全剧始终﹐也使结构更加完整。剧本还著重批判了夫差的沉湎酒色﹑不辨忠奸﹐以及伯嚭的卑鄙贪婪﹑阿谀谄媚﹐而对含冤死去的正直有远见的伍子胥则深表同情﹐这类描写在明代中叶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革後的昆山腔编写的剧本﹐正如朱彝尊所说:“传奇家曲﹐别本弋阳子弟可以改调歌之﹐惟《浣纱》不能﹐固是词家老手。”(《静志居诗话》卷十四)该剧内容充实﹐辞藻华赡﹐“罗织富丽﹐局面甚大”(吕天成《曲品》)﹐上演後受到普遍的欢迎﹐对推广昆山腔起了巨大的作用﹐因而成为昆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它“关目散缓”(徐复祚《曲论》)﹐过於重视文辞音律而忽视戏剧冲突的设计和安排﹐宾白中骈偶语过多﹐这些缺点对後世传奇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自清代中叶以来﹐《浣纱记》中的许多单出﹐发展成了昆剧舞台上经常上演的折子戏﹐象《回营》﹑《转马》﹑《打围》﹑《进施》﹑《寄子》﹑《采莲》﹑《泛湖》等﹐都很有名。现存《浣纱记》较早的版本﹐是明代万历年间金陵富春堂本﹑金陵文林阁本和崇祯年间怡云阁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第50种即据怡云阁本影印。通行的有明末《六十种曲》本。
梁辰鱼的杂剧《红线女》﹐是根据唐代袁郊的文言小说《红线》改编而成的。剧本主人公红线虽然身份低微﹐但学识广博﹐武艺超群﹐胆大心细。她只身潜入魏博节度使戒备森严的住宅﹐盗走床头金盒﹐使一向飞扬跋扈的节度使田承嗣魂飞胆落﹐不敢向邻境发动不义之战。祁彪佳称此剧“工美之至﹐已几於金相玉质矣”(《远山堂剧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梁辰鱼还作有诗歌和散曲﹐但与他的戏剧创作相比﹐远为逊色。
今存著作﹐除《浣纱记》﹑《红线女》外﹐尚有诗集《梁国子生集》﹑散曲集《江东白苎》﹐据记载他还作有《江东廿一史弹词》和传奇《鸳鸯记》﹐杂剧《红绡》﹐诗集《伯龙诗》﹑《远游稿》﹐均已失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