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枝繁叶茂 第六十一章 梁姓名人③
更新时间:2019-06-27 20:17:15 | 本章字数:7662
◆近代名人:林学家、林业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希;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梁思成;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梁思永;台湾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梁实秋;中国历史学家,经济史专家梁方仲;浙江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梁平波;国民政府陆军中将梁汉明;著名武侠小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梁羽生;战斗英雄梁英瑞;湖南省作协党组成员、湖南省作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梁瑞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梁存喜、梁琴(女)、梁青岭;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书协副主席梁修;北大教授、中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长梁守德;《汽车导报》高级顾问梁德民。
【梁希】(1883.12.28-1958.12.10)林学家、林业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湖州人。
1906年被选送入日本士官学校海军科学习,1913年转入东京帝国大学林科。1927年梁希先生从德国学成归国,先后任教于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森林系(也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前身)、浙江大学农学院主任。1932年担任國立中央大學森林系教授,曾任系主任、研究部主任、农学院院长。1949年8月,中央大学改名南京大学,出任南京大学校务员会主席。1949年11月,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林垦部(林业部)部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成】(1901.4.20-1972.1.9)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广东新会人。生于日本东京,梁启超长子。
曾在日本神户同文学校读书。1912年9月,随父母回国,先后在北京汇文学校、崇文高小及清华学堂肄业。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年6月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2月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7月~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
1928年入美国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3月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经欧洲考察意、法、希腊等国建筑艺术返回北京。
1928年8月,梁回到东北,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任东北大学教授兼建筑系主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北平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任研究员、法式部主任(至1946年),致力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他到任后,组织调查组到荒山野岭寻找古建筑遗物。6年间,走遍华北十余省、百余县,对二千多处古迹遗存和文物进行勘测研究,获得重要成果:
1933年在蓟县发现北宋双层木构建筑独乐寺观音阁;还有宋初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以及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的铜观音。1937年初,他和夫人林徽因(中国第一个女建筑学家)到五台山,发现建于唐代的大佛光寺大殿木构建筑以及山西晋祠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举家南迁,由华北经华中到西南的昆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到各处调查勘探古崖墓和佛道教石窟摩崖雕刻。1939年再从昆明迁往四川南溪县李庄,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一起,以便利用该所的图书资料研究古建筑。在中国营造学社停止野外调查后,他便专研古代专著《营造法式》。
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2年接受国立编译馆委托编写《中国建筑史》,历经两年多才完成。
1944年起,梁被任为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梁回北平,向清华大学校长建议增设建筑学院,首先开办建筑系,学校当局聘请他任建筑系主任到1972年。11月,被派去美国考察,应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应耶鲁大学聘请讲授《中国艺术史》。
1947年1月-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4月,参加普林斯顿大学“远东文化与社会”研讨会,作了《唐宋雕塑》与《建筑发展》两上学术报告,并获得该校授予文学博士学位。6月,再次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之后,还出席该校举办的“体形环境学术会议”,获得城市建筑整体结构规模方面的知识,回国后建议把建筑系改为营建系,更好地培养建筑和城市规划的专门人材。
1948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4月,被选任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梁仍任清华大学教授兼营建系主任,同时受聘为中央直属的修建处(建筑工程部前身)顾问。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第一至四届副理事长,北京市第一至三届政协副主席。担任过国徽的设计组长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长期从事古建筑研究和教学工作。历任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城建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全国科协、科联委员会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委会副主任,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等职务。参加过北京十大建筑设计工作,对保护北京古文物建筑提出过很多建议,对保存团城和成贤街牌楼作出了贡献。
1962年,梁思成南下广西调查,还回到新会故乡茶坑村与乡亲团聚,在县城指导华侨大厦改建工程,对县里建设提出合理建议。回北京后,又接受为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设计,为促进中日友好作出努力。英国著名建筑学者李约瑟说他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被极“左”势力迫害,被定为“xx学术权威”而遭受批判,身心受到摧残。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终年71岁。打倒“四人帮”后,恢复名誉,并决定整理编辑出版他的著作。
【梁思永】(1904-1954)考古学家,祖籍新会人,是著名变法维新先驱梁启超的次子。
早年在日本念书,回国之后就读于清华学堂,1923年毕业后,立即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以及人类学。在此期间参加了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还整理了著名学者李济在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所出土的部分陶片,并写成了英文专刊。1930年毕业归国后,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学术上的重要成就:通过后冈遗址的发掘,第一次从地层学上判定仰韶、龙山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在河南安阳侯家庄商王陵区,主持发掘出了10座大型陵墓和上千座“人牲”祭祀坑,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1930年他用英文发表的《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一文,是中国国内对仰韶文化认真进行比较研究的第一篇论著。
主要著作有其主持编写的《城子崖》、论文汇编《梁思永考古论文集》以及由于病痛未完稿后由高去寻辑补而成的《侯家庄》。
【梁实秋】(1903.1.6-1987.11.3),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台湾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191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後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辑《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他的代表性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镌》发表,认为中国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後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後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後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後兼系主任,再後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40岁以後著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梁方仲】(1908—1970)中国历史学家,经济史专家,广东番禺人。
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入清华研究院为研究生,1933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随后到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经济史组工作,专攻明代田赋史。三四十年代即发表了一系列明代田赋史方面的论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曾先后被派往日本、美国、英国作学术考察和研究。
1949年应聘为岭南大学教授兼经济系主任。1952年起,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一生在中国经济史、特别是明代田赋史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1936年,他发表《一条鞭法》一文,分“导论”和“本论”两部分,“导论”简要概括明代前期赋役制度,分析其崩溃过程和原因。“本论”列举明代中期各地施行一条鞭法的种种形式,比较异同,并总结了这一新税制的基本特征。认为一条鞭法是现代赋制度的开始,它“打破二三千年来的实物田赋制度”,标志着货币经济的抬头,显示出16世纪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历史发展的趋向。这篇对明代田赋制度作了总结性研究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颇大反响,被认为对于近代中国货币经济发展的任何研究都具有着“奠基作用”,并被译成日文、英文在日、美刊出。围绕一条鞭法,他还发表过《明代江西一条鞭法推行之经过》、《释一条鞭法》、《明代一条鞭法的论战》、《明代一条鞭法年表》等论文。其中于1952年发表的《明代一条鞭法年表》,参考书籍一千多种,搜集嘉靖到崇祯年间各地施行一条鞭法的材料三百余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一条鞭法的历史作用和意义进行深入分析。1957年他的专著《明代粮长制度》一书出版。该书对粮长制度的产生、演变和破坏过程,粮长的职权和经济掠夺方式,粮长制和里甲制的关系以及它对人民的祸害,进行分析论证。认为朱元璋设立粮长制的用意,不仅是为了便于田赋的征收,也是要以民收民解来代替吏胥直接征收,以避免贪污扰民等弊害,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60年代初,他编著的经济史研究巨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从大量文献中,收集人口、田地、田赋数据,经过考证归纳,将汉至清二千多年间的户口、田地、田赋,分门别类制成统计表。全书分为正编、副编、别编三部分,既有历代总的户口、田地、田赋数额的统计,又有对几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府州的具体分析,不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为研究我国古代经济,特别是人口、土地和赋税,提供了很大方便。主要著作有《明代粮长制度》、《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补编》等。
【梁平波】(1945.5—)福建长汀人。浙江省政协常务副主席。
擅长中国画。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7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1970年8月参加工作,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副编审。曾任浙江《工农兵画报》社编辑、社主任,浙江人民出版社副总编、党委副书记,省出版总社副社长、党委副书记,绍兴市委副书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出版总社社长、党委书记,嘉兴市委书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1998年12月任省委副书记。2005年3月浙江省委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2005年8月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现任浙江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浙江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浙江树人大学董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画院名誉院长,浙江省美术家协会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作品《海螺渡》、《新手》等。
【梁汉明】(1900~1996)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号星海,别字少辛,广东信宜人。曾任广州圣三一英文学校平民义学校长两年。1924年春由西路讨贼军第五师师长林树巍保荐投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学习。毕业后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排、连、营长。1931年任第92师上校团长。1935年任中央军校学员总队上校大队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92师少将副师长、师长。1938年6月授陆军少将。1942年5月任第九战区第99军中将军长,兼第92师师长。先后率部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争夺战、第一至四次长沙会战诸役。
1946年任整编第69师中将师长。同年底因苏中战役失利被撤职,转任国防部中将参议。1949年任广东省保安第一师师长。同年10月到香港,后转台湾定居,曾派任新海港务顾问,台北市信宜同乡会顾问。著有《八十述怀诗集》等。1996年2月24日在台北荣民总医院逝世。
【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陈文统,广西蒙山人,著名武侠小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9年定居香港,现侨居澳大利亚悉尼,供职于《大公报》。1954年在《新晚报》署名“梁羽生”发表第一篇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开创新武侠小说。到1984年“封刀”,一共发表武侠作品35部,160册,1000万字,代表作《萍踪侠影录》、《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大唐游侠传》等。除武侠外,梁羽生还写散文、评论、随笔、棋话,笔名有陈鲁、冯瑜宁、李夫人等,著有《中国历史新活》、《文艺新谈》、《古今漫话》等。
【梁英瑞】烈士(1954—1979.3.2)战斗英雄。广西边防部队某部二十连战士,广东省化州县合江公社北岸大队人。1972年12月入伍,1976年3月入党。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攻打越南那行公安屯三一五、三一八高地时,他奋不顾身,三次在敌火力封锁下,用爆破筒扫雷开辟通道。3月2日在攻打板兰五四二高地的战斗中,他把炸药包塞进暗堡的射孔,不料被敌人推出来,他毅然拉燃导火索,把炸药包又塞进射孔,并用双手死死顶住,炸毁敌堡,壮烈牺牲,时年25岁。战后,广西军区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梁瑞郴】(1954.1-)汉族,湖南永兴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文创一级。现任湖南省作协党组成员、湖南省作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毛泽东文学院管理处主任。创作文学作品150余万字,著有散文专著《雾谷》、《秦时水》和《华夏英杰》、《一万个昼与夜》等多部长篇报告文学,2008年出版散文集《欧行散记》,发表文学研究论文140多篇,并有新闻作品300多篇。作品《远逝的歌声》获全国乌金奖,《雾谷》获全国副刊优秀作品奖,其他作品曾获省以上文学作品奖8次、论文奖2次。策划组织了《毛泽东与文艺》大型展览。主编《文学风》杂志。
【梁存喜】满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乌海人。
1966年参加工作,历任内蒙古木器厂工人、宣传干事,乌海市渡管理所宣传干事,《乌海潮》杂志编辑,乌海市文联秘书长,《草原》月刊副主编,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生命与罪犯》、《夜雪神魂》、《大战无硝烟》(2卷),短篇小说集《梁存喜中短篇小说选》、《梁存喜短篇小说选》、《染存喜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集《涧水天涯》等,发表、出版作品300余万字。小说《延伸的暖流》获内蒙古索龙嘎文学奖,《细雨霏霏》获内蒙古第二届报告文学奖,其作品还获内蒙古第四、五届索龙嘎文学奖。
【梁琴】(1954-)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怀宁人。
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作家班。1969年参加工作,历任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三十团检验员,南昌无线电厂检验员,共青团南昌市委宣传部长,江西省志编辑室主任科员,《星火》杂志编辑,江西省文联办公室副主任,《创作评谭》副主编、主编,副编审。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叶影》,长篇报告文学《馨香》等。散文集《回眸》获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散文诗《树下》获江西省首届庐山杯新诗大赛三等奖,诗歌《雨中》获中国女子首届诗歌大赛优秀作品奖,报告文学《火》、散文《回眸》分别获第一、二届《谷雨》文学奖。
【梁青岭】(1952-)汉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沧县人。
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函授。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长春市郊区粮食局职工,长春市财贸学校商品专业学员,长春市交通电工商店营业员、宣传干事,长春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时代姐妹杂志社主任、副刊编辑,《吉林工人报》总编助理、主任编辑。吉林省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作品集《都市婚恋大震荡》、《都市小保姆》、《寻梦伊甸园》、《离婚百态》等。《在春风里歌唱》选入《新时期十年吉林省作家代表作》等。《21世纪我们做男人》(与人合作)。
【梁修】(1938-)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协副主席,山东高青县人。
1955年,刚刚17岁的梁先生师范毕业,分配小学任教。1957年,梁先生辞职去济南,在省农业展览馆参加了工作。“文化大革命”后期,他又被“下放”到济南食品厂从事实用美术工作,1980年,梁先生调到山东省出版局刚刚成立的齐鲁书社任编辑,主要从事古籍整理的出版工作。所编辑的第一本书——《曲阜鲁国故城》被评为全省社会科学优秀出版物一等奖。1987年,已经在书坛享有较高声望的梁先生调到省美术出版社,并担任了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的职务。作为老一代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协的元老之一,梁脩先生曾连任三届山东省书协副主席,应邀出任全国第三届、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委,曾作为山东省代表出席全国第五、第六届文代会。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事和名家邀请展,被国内外许多重要部门典藏并永久陈列。2002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全国第二届“德艺双馨”书法家荣誉称号。
【梁守德】(1936-)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长。湖北省武汉人。
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60年人民大学本科毕业,1963年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政治系(后改名为国际政治系)工作。曾担任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副主任(1981-1988)、主任(1989-1996)和国际关系学院院长(1996-2000),曾兼任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际问题学科评议组副组长。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政治研究》主编。长期从事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和中国国际战略学的教学与研究,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理论。
主要著作:1、《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3、《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概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4、《民族解放运动史》(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梁德民】《汽车导报》高级顾问。香港电台《开心晚报》及《住家男人》主持。哲学博士候选人。
梁德民先生从事传媒工作20多年,在文字媒体上的经验包括曾任职壹传媒编辑采访工作,《车主》及《Bestcar》杂志主编、《资本》及《车王》编辑总监,亦担任《<茶杯周刊》汶36.com创作总监。梁德民也曾任《都市日报》、《头条日报》及《太阳报》专栏作者。在电子媒体经验上,梁德民也在香港电台电视部担任助理节目主任;也曾于无线电视、有线电视、新城电台及商业电台担任汽车节目幕前幕后工作、也是商业电台《马路之友》顾问、亦在亚洲电视主持《女人.com》节目。梁德民曾修读香港大学新闻硕士课程,现任教于岭南大学及香港大学。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