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三卷 历史名人 25 东汉光禄大夫上党太守骑都尉——魏应

更新时间:2019-07-16 10:22:54 | 本章字数:832

    ●魏应,字君伯,东汉任城(今属河北)人。明帝永平初年(58)任博士,升侍中。明帝永平十三年任大鸿胪,十八年,拜光禄大夫。汉章帝建初四年(79),拜五官中郎将。第二年,出为上党太守,诏拜骑都尉,死于任上。魏应立身严谨,操行素著,传授儒业。初四年,章帝在白虎观会集京师名儒,讲论《五经》同异。令魏应专掌问难之事,完成《白虎通德论》(亦称《白虎通义》。《白虎通》的思想是董仲舒以来今文经学派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哲思想的延伸和扩大,也是今文经学政治学说的提要。

    魏应(?-88年)东汉经师、学官。字君伯,东汉任城(今属河北)人。

    自幼好学,光武帝建武初年(25),受业于博士,攻读《鲁诗》,他专心致志,“闭门诵习,不交僚党”,不事结党交游,受到京城学界称誉。荐举明经科,任济阴国(今山东定陶)文学官。“除济阴王文学”。因病免官之后,便授徒讲学,弟子常数百人。汉明帝永平初年(58)任博士,升侍中。明帝永平十三年任大鸿胪,十八年,拜光禄大夫。汉章帝建初四年(79),拜五官中郎将。入宫教授千乘王刘伉。白虎观议经时执掌应对难问。第二年,出为上党太守,诏拜骑都尉,死于任上。

    魏应立身严谨,操行素著,传授儒业,身体励行,弟子自远方慕名而来的数干人之多。曾多次受明帝、章帝召见,讨论经术,“论难于前”,为朝廷赞许,并“特受赏赐”。

    建初四年,章帝在白虎观会集京师名儒,讲论《五经》同异。以效法西汉宣帝时在石渠阁召集当时著名学者论定《五经》的故事。令魏应专掌问难之事。

    《白虎通德论》(亦称《白虎通义》或《白虎通》)便是在此基础上写成的。这部书记录章帝时在白虎观经学辩论的结果。因为自古文经传出现之后,在文字、思想和师说各方面都同今文经学家展开激烈的斗争,今文经学派感到有必要通过皇帝制成定论,以便保持其思想上的统治地位。而《白虎通》的思想是董仲舒以来今文经学派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哲思想的延伸和扩大,也是今文经学政治学说的提要。这次会议,得到章帝的认同。也是在这一年,魏应还受诏入宫传授儒业,教授皇室子弟。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