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四卷 巾帼红颜 06 民初传奇女豪杰郑毓秀——魏道明夫人

更新时间:2019-09-16 19:09:17 | 本章字数:1966

    ●郑毓秀(1891-1959),魏道明夫人。15岁加入同盟会,成为反清反封建的一员猛将。1910年,参与刺杀载沣;1912年,郑毓秀组织暗杀袁世凯,;1912年,21岁时组织敢死队刺死大臣良弼。1919年“玫瑰枝事件”,郑毓秀迫使中国首席代表陆征祥没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保留了中央政府收回山东的权利。1924年,郑毓秀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监察厅厅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1928年,郑毓秀被推举为“民法起草委员会”五委员之一。

    郑毓秀(1891-1959),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人。幼年在深圳完成启蒙教育。

    时其父在京为官,她去了北平,进入新式学堂。郑毓秀从小性格叛逆,铸就了她后来非同凡响的一生。她是中国第一位法学女博士,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律师;她还曾参与过政治活动,做过杀手,她是那个时代上流社会名闻一时的女人。

    14岁时,郑毓秀东渡日本求学;15岁,她便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正式参加革命,成为反清反封建的一员猛将。

    清朝末年,社会政治动荡不安,革命运动风起云涌。那时,清末的女人还都裹着小脚,大门不出,二门不进,进学堂的机会更少,社会风行“女子无才便是德”。

    郑毓秀得天独厚,少年接受革命思想,胸怀宽广,随时将生死置之度外。

    1910年,汪精卫刺杀载沣,所用炸药就是郑毓秀从天津偷偷运到北京的;1912年,郑毓秀亲自组织暗杀袁世凯,虽然未遂,却将袁世凯吓个半死;接着,组织敢死队员刺死大臣良弼。1912年,郑毓秀刚刚21岁。

    在郑毓秀的传奇生涯中,最精彩的莫过于“玫瑰枝事件”。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列强操纵的巴黎和会上,相关条约不利于中国。当时正在巴黎留学的郑毓秀,于巴黎和约签字的前一天,与300多名留法学生和华工包围了中国首席代表陆征祥的下榻地,要求他不要在和约上签字。由于郑毓秀出色的辩论和外交才能,她被举荐为代表,与陆征祥谈判,而此时,陆征祥已受到北洋政府的示意,已经准备在和约上签字。郑毓秀急中生智,她在花园里折了一段玫瑰枝,藏在衣服里,顶住陆征祥,声色俱厉地说,“你要签字,我这支枪不会放过你。”陆征祥不敢去凡尔赛宫签字,并辞去代表职务。中国没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保留了中央政府收回山东的权利。

    1914年,袁世凯决定暗杀郑毓秀,郑毓秀被迫出国。

    活跃了几年的郑毓秀忽然发觉,一个人光有热情还不够,必须要具备先进的思想和技术才能有真正的用武之地,于是,她选择了去法国留学,郑毓秀进入法国巴黎大学的前身索邦Sorbonne大学学习。

    学习期间,郑毓秀依旧繁忙于社交界,是巴黎华人女性的杰出代表。

    1917年,获得硕士学位后,郑毓秀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期间,她爱上了民国时期的名人王宠惠,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终于未成因缘。王宠惠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曾两度出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任过外交部长、国务总理等职位。

    1924年,郑毓秀获得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女性第一位获此殊荣者。回国后,郑毓秀突破重重阻隔,在上海开办“魏郑联合律师事务所”,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律师。

    郑毓秀先后出任过上海地方审判厅厅长、监察厅厅长、上海临时法院院长等职,后任上海法政学院院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

    1928年,郑毓秀被推举为“民法起草委员会”五委员之一,她将妇女婚姻自主权利第一次写进了法律条文之中。

    郑毓秀先后写有《国际联盟概况》、《中国比较宪法论》等。《国际联盟概况》1926年出版,王宠惠作序,最早向国内介绍了国联的情况,对开阔国人国际视野功不可没;《中国比较宪法论》是郑毓秀的博士论文,将中国宪法与国外宪法进行比较,意义重大。

    1927年,郑毓秀与魏道明结婚。

    魏道明1926年获得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婚后与郑毓秀经营律师事务所,赚得巨额财富。

    魏道明后任司法部部长、南京特别市市长,时年不过30岁左右。1942年,魏道明接替胡适任驻美大使,郑毓秀成了大使夫人,协助魏道明开展外交工作。

    1947年魏道明改任台湾省主席,郑毓秀随夫赴台北。由于魏道明非蒋介石嫡系,1948年陈诚取代魏道明任台湾省主席,从此,郑毓秀夫妇淡出政治舞台。

    脱离了血雨腥风的政治中心,郑毓秀夫妇一度迷茫。为求安身立命,她们前往远离中国的巴西。由于不善经营,外加人脉陌生,在巴西“世外桃源”居住几年之后,转赴美国。此时,她们想回台湾的机会都十分渺茫,蒋介石甚至“缓发”她们的通行证。在美国居住期间,郑毓秀夫妇痛感“英雄无用武之地”,每天聚集朋友搓麻将,消磨时日。

    1954年,郑毓秀左臂发现癌症症状,被迫切除左臂,这对一世英名的郑毓秀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由于身体受伤,郑毓秀对金钱越来越看重,据说晚年的时候,郑毓秀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一个大手提包,那里面装着她的财富。

    客居异乡,被冷落的魏道明、郑毓秀夫妇度日如年。1959年,郑毓秀逝于美国洛杉矶。

    一个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代过去了,一个奇女子奋发图强和在学业和政治舞台上都达到了巅峰的经历,永远鞭策着国人和魏氏后裔,时刻不忘进取,时刻不忘追求。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