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魏风遗韵 03 安邑禹城
更新时间:2020-01-05 09:18:13 | 本章字数:1783
夏县古称安邑,相传是夏禹建都处。古史中所说的“禹都安邑”就是指这方土地。传说中的夏禹旧都遗址叫禹王城,也叫夏王城。夏县古称安邑,战国初期为魏国都城。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其遗址进行过全面考察,但初步认定为战国时期所筑,是战国时期魏国都城的遗存。据文献记载,魏之先世毕万以军功封于魏(今芮城县境内),是魏悼子徙居于霍(今霍州市境内),前562年,魏昭子始居安邑,即今禹王城。到战国时,魏惠王331年(前339年)才迁居大梁,其间安邑作为魏都共计223年。
夏县古称安邑,相传是夏禹建都处。古史中所说的“禹都安邑”就是指这方土地。
禹,姒姓,名文命,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之子启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进行管理,他还“南省方,济于江”(《淮南子•精神训》),到南方巡视,在涂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约请诸侯相会。禹为纪念这次盛会,把各方诸侯部落酋长们送来的青铜铸成九个鼎,象征统一天下九州,成为夏王朝之象征。但一般还称他为夏禹,是先秦时期以国为氏的称谓习惯。
大禹治水的故事历来为人们称颂。相传帝尧时代,黄河流域受到洪灾的严重破坏,“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阏塞,四渎壅闭”。尧派鲧去治水,可是他用堵塞的办法,不但治理不了洪水,反而愈堵水愈高,结果失败。舜即帝位后,又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认真总结了父亲失败的教训,将堵塞之法改为疏导,即采取顺其自然为洪水找出路的方法,他先后凿龙门,发吕梁,将黄河水引至下游,导入大海,才解除了水患。
大禹治水最感人之处是他艰苦卓绝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相传他“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无暇顾及家庭,更无暇顾及自己,而是栉风沐雨,躬亲劳动,全心全意投入到为民兴利除害的事业中。他治理了山川,开通了沟渠,组织灾民恢复了农业生产,并受到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由于大禹功勋卓著,帝舜就将他定为继位人选,后来禅位于他,国号曰夏后。禹死后其子启继位,表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完成,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
夏县古称安邑,战国时期为魏国都城,西汉置安邑县,治所即今夏县禹王城。“安邑”一名的来历含义乃是“洪水既平,民始安居。”这里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城邑。《安邑县志》中曾这样自豪地说:“安邑古称禹都,殆因洪水既平,民始安居,因以为名,纪禹之功,实乃奠定山河之嘉称也。”
北魏神元年(428年),在禹王城西南20公里别置安邑县,治所在今运城市安邑街道办事处。太和11年(457年),又分安邑县东部地区,在禹王城南7.5公里处置南安邑县。18年,又改南安邑县为夏县,以县域为夏禹旧都而命名。
传说中的夏禹旧都遗址叫禹王城,也叫夏王城。
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其遗址进行过全面考察,但初步认定为战国时期所筑,是战国时期魏国都城的遗存。其遗址称“禹王城”,位于近山西夏县西北7.5公里处。至今尚有城垣残迹,由于几度兴起,城址有年代不同的大、中、小三个城圈。大城属战国前期,地跨鸣条岗黄土丘陵和岗下平原,周长15.5公里,作北窄南宽的梯形,墙基的宽度除西北城角有1公里的地段为22米外,其余部分都是10—12米。大城的中部,又有周长3270米的正方形小城,墙宽5—6米,地势高出周围地面1—4米,可能是与大城同时建造的宫城,但尚未找到宫殿基址。至于将大城西南部圈起的中城垣,周长6500米,则可能是秦汉时期作为河东郡治时修筑的。
禹王城内满布东周至汉代、两晋时期文化层,其堆积厚度2-3米遗存极为丰富。出土的大量遗物有陶范、汉五铢钱等,尤以五铢钱泥范最为珍贵,有“海内皆臣,岁丰登熟,道无饥人”十二字篆文方砖和兽首瓦当为同时期遗址中所独有。它是国内现存战国-秦汉古称遗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献记载,魏之先世毕万以军功封于魏(今芮城县境内),是魏悼子徙居于霍(今霍州市境内),前562年,魏昭子始居安邑,即今禹王城。
到战国时,魏惠王331年(前339年)才迁居大梁,其间安邑作为魏都共计223年。
秦汉时期又成为河东郡治所和安邑县治所。由于禹王城几度兴起,所以形成了大、中、小三城并列的格局。北魏时安邑县治迁走后,此城才逐渐荒废。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