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十五章    李太白流放夜郎  遇特赦已逾三载

更新时间:2019-11-26 22:18:08 | 本章字数:2620

    公元758年,一名五十七岁的老男,从浔阳出发,怀着万分不甘、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心情,前往流放地——五溪夜郎。这名男子就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人誉为诗仙。

    李白(701-762),凉武昭王九世孙,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坦的首都托克马克城附近),祖籍陇西(今甘肃一带)。五岁后随父迁居蜀州,在锦州昌隆(今四川江由)度过少年时代。二十五岁出岷山,沿着长江漂流,几年后在江陵娶妻,成为湖北安陆许圉之许家的上门孙女婿(许圉之是武则天时代的前宰相,孙女许紫烟才貌双全)。李白在安陆呆了十年。然而,美满幸福的婚姻并没有栓住他那颗躁动不安的心。他头脑里惦念着长安,惦念着朝思暮想的仕途。

    李白虽然天性奇才,满腹经纶,但是籍贯不明,是黑户,既不能从军,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没有文凭,做不了官。直到他已近不惑之年时,才通过“公举”被召入翰林院。官不大,可却讨得龙颜大悦,贵妃的青睐。在金鸾殿,唐玄宗亲手为李白调羹,杨贵妃也斟酒请他李白为自己题诗。宠臣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等等,就不必说了。你说古今中外又有几位诗人能享受到如此至高无上的“皇家”待遇?李白也就昏昏然,真把自己当成大唐帝国的“第一大诗人”了。在长安城里时,偶尔对帝王都能摆摆谱,他忘乎所以作诗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谁知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他恃才傲物的个性,得罪了一些权贵,唐玄宗也认为李白只有诗才,却不是当官的料,于是他失宠了,被赐金还山。

    李白觉得在长安城里混不下去了,回故乡又有失颜面,于是才又走州过府,漫游五湖四海。李白毕竟是名人,凭他的才情,在江湖上混口饭吃是没问题的,可以说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流浪汉。不管是西域还是中原,是江南还是江北,是荆楚还是吴越,到处都曾留下李白或深或浅的脚印,到处都曾留下过李白或雅或奇的词赋诗文。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自视其高的浪漫主义诗人,却给命运捉弄了,晚年被判流放到边远的蛮荒之地夜郎,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败笔。

    李白这个命运的玩笑开得太大了。一个是天子脚下的长安,一个是偏远的夜郎,一个是火树银花的京都,一个是荒天野地的五溪,如同冰火两重天。一个是他仕途的最高峰,一个是他命运的最低谷。说得更直白一点,一个是他的天堂,一个是他的地狱。

    对五溪夜郎,李白不是一无所知,也不是没有一点想象。他想象中的夜郎纵然是荒天野地,但也不乏苍凉的诗意。他的好友王昌龄被贬五溪龙标时,曾作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在诗里行间,李白表示无论天涯海角,我的思念都伴随头顶的一轮明月与你同在。夜郎虽远,毕竟还有清风,还有月光。但安慰别人容易,轮到比王昌龄更惨的李白,现在不知他该怎样来安慰自己了!

    李白此时已五十七岁,那时人的寿命不长,六十岁算是高寿,七十岁是人生古稀了。他一大把年纪,唐朝时候的五溪夜郎,路有多远,山有多高,水有多险,流放到那里不是自生自灭吗?替他想想,两脚都打哆嗦。夜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埋人的地方呀!即使在路途中不折腾死,真的走到了夜郎,在那里会流放多久?朝廷还会顾及他这个政治犯吗?还有机会再走回去吗?

    李白为什么晚年还遭受这等流放的厄运呢?说来话长。

    天宝二十八年(755),安史之乱,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打着靖难的旗号,招兵买马,挥师东下,其实是趁机扩大地盘,想乘乱当皇帝。当永王兵过九江时,遇到自费旅行的李白,觉得李白是名人,这个品牌可以利用,便征他为幕僚。怀才不遇的李白,经常在诗里发牢骚:“总为浮云能敝日,不见长安使人愁。”这下认为机会来了,终于有用武之地了,于是不分泾谓就答应了永王,因此李白也就卷入了皇权争夺的漩涡。

    随着唐玄宗第三子,即太子李亨即位,以名正言顺的政府军恢复国家秩序。此时正是至德元年(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五月,郭子仪、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收复河北十余郡。六月安禄山率部攻破潼关,生擒了哥舒翰。次年,五十七岁的李白,正在永王李璘军营作组诗《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抒发建功报国的情怀。李白跟永王李璘私自领兵东巡,李璘兵败被杀。李白的当官梦再次破灭,以附逆罪而被逮捕。

    在浔阳下狱后,李白在一首诗中说:“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意思是说自己是被永王胁迫的。其实李白从军永王说不上是迫协,而是自己官迷心窍,此时这么说是不想死,而是顺着中函宋若思、右相崔涣两大臣给他下台阶搭的梯子。原本是要腰斩的,幸得宋若思、崔涣营救,在肃宗李亨面前给他说了许多好话,才保全了性命。

    李白从牢狱解救出来,中丞宋若思让他参加幕府,李白在宋若思幕府很受重视,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而他心仍有不甘,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是朝中又有人翻起永王案议,而李白被判罪,长期流放夜郎。

    这李白是够倒霉的,杜甫不也遇上了安史之乱吗。是年杜甫也四十六岁,四月从贼营逃出来,跑到凤翔进谒肃宗,授右拾遗。而李白却站错了队,不但升不了官,还差点丢了性命。说到底,不能怪别人,还得怪自己,怪自己官迷心窍,见到委任状就高兴坏了,根本不看形势,不看是谁的队伍,会有什么后果。

    公元758年,五十七岁的李白,从浔阳出发,开始流放夜郎。李白的怀才不遇,仕途的不通,反遭流放,他是悲愤怨恨的。他在写给妻子的一首七绝诗《南流夜郎寄内》可以看出。

    南流夜郎寄内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豫章:郡名,即洪州,天宝元年(在今江西南昌),李白妻子寄居在此。这首诗的意思是:身在夜郎的我因离居而怨恨愁闷,明月楼中音信稀疏。北飞的大雁就要归尽了,仍然没有收到你的书信。此诗是点染出李白的内心失意,创伤甚重,愧对妻子,有一种临终遗言之味。

    李白流放在夜郎是含辛茹苦,度日如年的,从他苦不堪言的诗句中,足以反映出来。诸如:“三载夜郎还,于兹练金哨”,“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万里南迁夜郎国,三年归及长风沙”,“无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等等这些沉痛欲绝的诗句,表明了他流放夜郎最为凄苦的岁月。

    李白流放夜郎三年后遇赦,那时夜郎泛指沅州地域及新晃,还包括贵州桐梓、玉屏、天柱一带。黔阳、新晃、桐梓都曾设过夜郎县治。如石碑台、太白观丹台、太白听莺处、太白故宅、太白寺、狮子山、太白碑亭、太白诗碑、太白书院等。现在桐梓还有李白活动的遗址。

    公元762年,才华横溢、但在官场失意的一代诗仙李白,在回归途中安徽当涂县病逝,终年六十一岁。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