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马祭酒沅州兴学 建书院功记千秋
更新时间:2019-11-26 22:28:57 | 本章字数:4131
马祭酒即马元吉(1508-1581),又名马明山,字子修,祭酒是他的学官名。马元吉于明代正德元年(1508),出生于湖南沅州城的西门口。祖父和父亲都是行医的,是沅州远近闻名的草药医生,其父不仅医学知识渊博,还颇通经史,曾教过几年私塾。马家与杨家是沅州城有名的望族,当时有民谣:“关住城门杨老七,打开城门马德壹。”就是说,在沅州城内,杨老七是首富,家业大,没有哪家有他家富。在沅州城外,数马德壹的田地最多,没有哪家比得上他马家的田产。“出城走三里,全是马家地。”
马元吉从小聪颖、勤奋好学,有条件博览群书,并有过目不忘之奇能,他精通《四书》、《五经》,刻苦钻研程朱理学,造诣极深,少年时就显示出他出类拔萃。他参加县试、府试、院试,均名列榜首。
马元吉有神童之称,未参加考试之前的少儿时代,就与众不同,使得一些老秀才及名流都佩服不已。如有一年,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中进士后被朝廷选为翰林,姑妈嫁在沅州,他来沅州探看。当时沅州治下知县陈宏林,是他的同窗好友,李东阳住在陈知县寓所。他俩叙谈时,除了同窗旧事,就是谈学问及人才。陈知县谈及少儿马元吉时,李东阳要他带来看看。
第二天,陈知县将马元吉带到寓所李东阳住处,并对双方进行了介绍。李东阳高兴地摸着马元吉的头说:“你小小年纪,在沅州城就名气不小,我听说你不但书读得好,对联功底也不错,我今天就考考你。”马元吉点点头,谦逊地回道:“我哪有那么好,是他们吹的,请大师指教吧。”
李东阳让他坐好后,便从对联的起源、兴盛于何时考问起,马元吉对答得头头是道。考到做对联的要领,又出了书上流传的三十六副名联上联,马元吉对下联,又对得一字不差。李东阳很是欢喜,便说道:“我再出一些上联,你必须要快速对出下联。”马元吉回答说:“我试试吧”。
问:花开彩槛呈春色; 答:莺啭芳林报好音。
问:皓月捎来双影雁; 答:寒霜映出并头梅。
问:汗水浇开桃李蕊; 答:心血育出栋梁才。
问: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泥干水尽;
答:朝庭刮州府,州府刮县,县刮民,民穷国危。
李东阳拍着马元吉的肩膀:“奇才,真是奇才!你不愧是沅州城的才子。我们出外面走走!”李东阳想再到实地考察下马元吉的应对能力。
他们漫步于街上,走到城中,李东阳向四街望去,信口说:“四街热闹”,马元吉说:“八巷繁华。”李东阳一行散步四条街,他说:“城内寺庙密”,马元吉即说:“廓外观庵多。”他们又信步转入城西,登上沅州西城门楼,往北远眺,李东阳问道:“那最高的山叫什么山?”马元吉的张先生忙答道:“那是明山。”他又望望这条河:“这条河又叫什么河?”张先生说:“这条河叫 水河,因河水清澈透明,又叫秀水。”
李东阳对马元吉说:“我俩来个山水对,怎样?”马元吉点头说:“好吧,请大师出上联。”李东阳凝眸观望了一下说:“明山叠翠”,马元吉即刻回道:“秀水拖蓝”。陈知县鼓掌说:“上联出得妙,下联对得好。”
“明山叠翠”、“秀水拖蓝”这副对联便成了城外八大景点的名称了。李东阳兴致很高,他们又游览了城中的很多景点。
离别时,李东阳大大地勉励了马元吉一番,希望马元吉日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明朝正德年间,武宗皇帝朱厚照虽然昏庸浪荡,他却把年号取为正德,可见他也还是想振兴大明江山。因此,他采纳了大臣们的“广招天下贤士,博纳四海精英”的谏言,并下旨派遣朝中一些官员、名士,到全国各地访贤,为国家招揽精英人才。
湛若水是京城太学的名师,是名望较高的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皇帝朱厚照对他的才学十分赏识,于是派他去各地访贤。是年春,湛若水来到了沅州,分别到了府衙和县衙,说明来意,梁知府和肖知县都说马元吉是他们仅见难得的少年人才,湛若水是个非常细心的人,他问了主持府试的考官,又派人到长沙,了解马元吉参加院试的情况,都说马元吉成绩优异,三次考试名列第一,湛若水这下放心了。
接下来,只是见马元吉本人了。马元吉少年老成,很有礼貌,说古论今,谈吐优雅,湛若水很是喜欢,便直言不讳地说:“马元吉,我乐意收你为弟子,可你就不能走科举这路了,你惋惜吗?”马元吉道:“我想,走科举之路虽然是好,但也并非容易之事。您这样的大师愿收我为弟子,我正是求之不得哩!” 湛若水微笑着点头说:“你竟然愿意,你们回家商量好,我就正式收你为弟子了。要带你去游学听课,让你试教,再让你学些必备的知识,到时便可向国子监举荐了。”马元吉和他的张先生向湛大师千恩万谢!
随后,湛若水带着马元吉去过许多书院,不仅扩大了眼界,还能听到大师湛若水在各地书院讲课。同时也听到各地名师讲课,增长了知识面,怎样教学,学得了不少经验,而且湛若水让马元吉登台讲课,得了很好的实地锻炼,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马元吉跟随湛大师长达三年之久,经过刻苦历练,湛若水认为他成熟了,才决定推荐他进国子监。
国子监,是封建王朝国家的最高学府,进入国子监教学是极不容易的事。这次只招三名助教,但从各地推荐来了近五百人,经过几天的公开讲课比拼与考核,只录取三人,马元吉是其中一人。
马元吉在国子监从助教到教授,最后晋升到祭酒,主管国子监(即国立最高学府的校长)。那时也是要讲文凭的,进入国子监除皇室的人员外,必须是翰林院学士或进士身份。而马元吉是没有进士文凭,只是凭他的真才实学破格进入的。
不过,马元吉在国子监也经历了许多风浪。
国子监有几个皇亲,如杜士明、霍丙坤等,爱贪人钱财,喜欢敲诈勒索。马元吉一进国子监,他们就向他索要二千两银子,马元吉哪有银子给他,而他们也正好与湛若水有些不和,于是他们便在皇帝面前告了一状,说马元吉是个秀才,没有才学,湛若水推荐他,不知他受了马元吉多少银子等等。皇帝似信非信,过了一天,皇帝亲自到国子监听课,杜士明、霍丙坤等为了整倒马元吉,趁马元吉讲课时,暗中安排一些心腹,提一些刁钻的问题,马元吉不仅课讲得有声有色,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也答辩得头头是道,皇帝朱厚照也情不自禁的称赞:讲得好!
既然皇帝都对马元吉给予了肯定,杜士明一伙也就无可奈何,暂时只好作罢。但是他们对马元吉是不甘心放过的,只要是有机会就时时处处设计陷害。马元吉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躲过了许多明枪暗箭。由于他渊博的知识和超群才能,不仅深得学子的欢迎,而且还得到大多数博士和教授们的认可,因此马元吉由助教而教授,而后还升为国子监祭酒。马元吉任祭酒期间,将国子监管理得井井有条,成绩显著。这又引起了皇亲杜士明一伙的嫉妒,杜士明作梦都想当祭酒,可料想不到被马元吉给当上了,这气却无处撒。于是,杜士明便指使他的心腹,到处搜集马元吉的材料,对其攻击诽谤、捏造罪名,以其“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等等为由,将马元吉排挤出国子监,调往徽州府任长史。
在长史任上,马元吉查办了三件大案要案,深得老百姓的赞扬,但却又得罪了一皇亲。这皇亲联络国子监嫉恨马元吉的皇亲,勾结一气,寻找马元吉的罪证。
当年,马元吉在国子监讲课时,偶然评论了嘉靖皇帝朱厚傯的功过时,讲了许多功,但也讲了一点过,他们就断章取义,将其中“皇上少理朝政,宠信侫臣”这句话上奏,这可惹怒了皇上,即下旨:“解职充军”。就这样,马元吉被解职,充军到湖南沅州偏远的明山守林服役。
马元吉受此冤屈打击,隐居明山,意志并未消沉,他在深山潜心研究教育,并立志在后半生“从师为民”。他在明山的十年中改名为“马明山”,办了一所草堂书院,学子中不仅有芷江人,还有麻阳、凤凰、晃州、黔阳人,求学者挤满草堂。马元吉的这所深山草堂,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随着马元吉明山草堂书院名声日益远播,求学的学子愈来愈多,偏远明山顶上的草堂书院已不适应了。马明山这时十年的充军期限已满,他想根据学子和民众的要求,把草堂书院搬到城郊,办一所有一定规模的书院,以方便学子上学。这一想法得到了城乡民众大力赞扬和支持,同时也取得沅州知府和训导们等官方的赞同。于是,马元吉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捐献出来修书院,一时间官民慷慨解囊,你捐五十,我捐一百,有的老百姓捐地,有的工匠捐工,嘉靖十六年(1537)书院落成。
书院在桃花溪上面上户村的书院坡,原薛瑄讲学处,先是以薛瑄谥号文清名之,后改为“明山书院”,距沅州城约五里路。
明山书院修好了,开始招聘名师贤士执教,由于书院先是马明山以个人名义办的私立书院,所以一切安排都得自己亲力亲为。他请来了有迎考经验的万志兴,加上在文清书院声望较高的姚文生等。明山书院的教学最大特色是因人施教,成绩好的编为科考班(但不公开如此称谓)。选编模拟乡试考题多套,进行严格培训,对那些智力低、科考无望的人,编为特色班,除了学习正式课程,还开设了经商、农桑、手艺以及书法、绘画等课程,深得学子欢迎、家长的赞成。
明山书院创办不到两年,学子第一次赴长沙参加院试,成绩喜人,四人中了秀才,震惊了沅州,于是除了沅州属地学子,外地学子也纷纷来明山书院求学。中举之人,逐年增加。
随着学子人数的增加,学舍也得扩建,师资和经费的开支也相应增加,此时马明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嘉靖三十三年(1553)夏,新任知州许自新,福建晋江人,进士出身,他十分关心办学,他察看了明山书院,对马明山私创书院大加赞扬,赠送了“师德高尚”大匾,悬挂于书院大堂之上,并对明山书院纳入州府官学,书院名仍以明山书院称之。
马明山创办书院,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明万历五年(1577),马明山突然病逝,享年七十三岁。马明山的去世,书院一片悲恸,周边百姓也无不为之叹息。安葬这天,万人相送上坟山。
上山之后,闻讯赶来祭祀的学子不计其数。马明山走了,他的精神还在,人们十分地怀念。在他的碑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他在创办明山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名扬省城以至朝廷,人们称他为马大师。在数十年中,他育人三千二百八十人,中进士二人,中举人十三人,考中诸贡五十八人。除了科举人才,他还培育了大批其他人才,如农桑、经商、做手艺等。培育这些人才,颇受老百姓欢迎。特别是他倾尽积蓄,为沅州人办书院,无人不称赞、钦佩。他呕心沥血,培育人才,带病讲课,感人至深……”
马明山去世后,遐迩闻名的明山书院继续在办。到了清代乾隆八年(1743),明任沅州知府的骆为香与芷江知县沈华相商,将明山书院由桃花溪上户村迁到城内西街右侧,仍同文清书院合称明山书院。一直到解放初期,明山书院改成了县粮仓,至今还有明山书院路。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