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三十、  富民政策  如和熙的春风

更新时间:2020-06-15 22:29:08 | 本章字数:2888

    虎头拐子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洼,呈锅形,也有人称:“锅底凹”。在虎头拐子里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歌谣:“有女不嫁‘锅底凹’,十年九荒日难熬。高的地方好睡觉,低的地方可洗澡……”唉,穷呀!想当年虎头拐子是:穷得母鸡蛋不生,穷得货郎不进村,穷得亲戚不上门,穷得小伙子打光棍……

    有一日,虎头拐子来了位风水先生。他说,你们这个村之所以穷,是风水不好哟!如果在虎头拐子里建座“财神庙”,让大伙多敬敬财神爷,说不定呀,你们虎头拐子的好日子就来啰!牛赵庄里几个热心人听风水先生这么一说,顿时来了精神,马上便想到了去各家各户“化缘”!庄上人一听说“化缘”是为了建财神庙,心想,那哈得了,咱们就算再穷,即使是砸锅卖铁,也不能少这个钱!于是,大家众志成城、齐心协力,财神庙很快就落成了。村庄里的人都有些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去庙里敬拜财神。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财神是掌管天下财富的神祗,倘若能得到他的保佑眷顾,肯定会财源滚滚家肥屋阔。

    你瞧,牛赵庄的赵老汉这会儿正在虔诚地敬财神。他郑重地摆上猪头、公鸡、鲤鱼(简称:猪头三牲),点上香烛,噼里啪啦放过鞭炮之后,就一边叩头,一边念念有词:“……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意思就是希望他的愿望能随着袅袅的香烟一起飘升到三宝所去,让神仙们知道他发财的愿望。

    这个赵老汉就是赵由平的父亲,他年过七旬,长着一张瓜子脸,一笑,眼睛就眯了起来,连皱纹也在欢喜地荡漾。别看他瘦不拉叽的,可办起事来却井井有条。这次建财神庙,正是瘸子挖锹对了拐。他非常积极,又出钱又出力。为啥?别人不知道他肠子里的“蛔虫”,其实,他的小“九九”就是:村庄里建好财神庙呀,赵财神(公明)来咱村“蹲点”,总不会亏待我这个本家吧,姓赵的三百年前是一家呀!

    三百年是一家?赵老汉的孙女赵萍听到了,扑哧一笑,对爷爷说:“爷爷,赵公明是商周时代的,不是三百年,是三千年。”

    “去去去,女娃子家知道什么?这个赵公明是传说中主管财源的神明,不要说是三千年,就是三万年,还是我的本家,一笔写不出两个赵字吧。再说你不是想你母亲吗?说不定财神庙建成了,你母亲也回来了。”

    萍儿觉得爷爷好笑,没有必要与他非得争出个子丑寅卯来。只是笑着说:“如果财神庙建好,我母亲真的也回来了,那我也去庙里烧香敬财神。”

    赵老汉听孙女儿这么一说,满脸的皱纹更是笑成了菊花。

    天公不作美!就在建庙的第二年的初秋,老天爷大发淫威,瓢泼大雨下了足足半个多月。虎头拐子男女老少齐上阵,组织浩大的排涝大军,调用大队所有的车、桶、瓢、盆(排涝工具),马不停蹄地排涝。排来排去,水位不但不见下降,而且还有所上升。虎头拐子三千多亩水稻,百分之六十以上泡在水里,大队干部群众心急如焚。社员轮流去庙里烧香敬神,赵老汉每次去财神庙敬香,都带猪头三牲(猪头、公鸡、鲤鱼),求“赵公”大发慈悲,可是……

    大水退后,天上又打了“坝”(天不下雨的意思),一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珠子。秋后大队三千多亩庄稼颗粒无收,低洼的地,被水淹了,那高处的庄稼躲过了水灾,却没有躲过旱灾。

    为了解决虎头拐子三千多人口吃饭问题,秋后,张支书几次去县城找他的战友,县委“一把手”叶书记,在借回两万多斤“救济粮”的同时还搞回了一台抽水机。这年冬季,虎头拐子的所有党员干部都敲锣卖糖各干一行,就包括那几个“坏猴子”都有任务。大队革委会主任具体负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个小队长负责带领社员加固防洪圩堆,开挖防洪排水大沟。那几个“坏猴子”负责督查安全保卫等项工作。这年年底,虎头拐子建起了第一座排涝站。

    这次受灾后,张支书找出了虎头拐子贫穷落后的根本“症结”是种植业结构不合理,传统的小麦、水稻种植不适宜“锅底凹”的地势结构,必须尽快调整。

    这一天晚上,天空灰蒙蒙的一片,看不见星星的踪影。张春坐在大队办公室里,望着窗外不远的村庄几盏昏黄的灯光,像垂死的老人发出微弱的光晕。办公室内那灯泡的光芒白得刺眼,比那黑暗来得更诡异。他被这片诡异包裹着,他使出浑身的力气想要冲出去,却又发现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第一次大队委员扩大会,从下午一点半到九点半,整整开了八个小时。大多数人对张支书提出的高地栽桑养蚕、低洼地养鱼套种水稻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方案持有怀疑态度,他的方案不得已搁浅了。

    “年轻人呀!想新的、干大的,这种积极向上的革命热情,我是非常赞成的,可是……”大队革委会一班人都是些老传统。

    “从古到今,我们这里每年就是稻、麦两季,这里的人吃喝穿戴全靠它,是农民的命根子。”

    “如果换茬栽桑,出不了大米,总不能让父老乡亲去喝西北风,去啃桑树皮吧?”

    “虎头拐子的发展,只能实事求是,稳步推进,不能异想天开。”

    “……”

    大队长李运奇(人称老封建)是个“老封建”,这天刚吃过晚饭,天上的星星还没有睁开眼睛。他便笑咪咪地拉着张春的手,说:“春儿呀, 你从部队回来已有数日了,怎么不见你去财神庙里拜拜财神呀?”他连拖带拽,硬生生地把张春拖进财神庙:“ 你是“一把手”,早该来拜拜神爷了。”李远奇跪着,一手指着神像,一手按着春儿跪在财神像前说:“你来拜财神意义非同小可,张玉皇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权大无边。你与张玉皇三百年前是一家子,一笔写不出两个张字,是吧?你这么一来拜呀,说不定明年我们就发财了!”

    嗨,这话还真的被“老封建”给说中啦!正当张春还是一头雾水,正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时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党的富民政策如和熙春风吹遍祖国大地。

    虎头拐子实行了联产承包,农民可以有自己的自由种植权。大队的党员干部也下派到生产队帮助指导生产。刚拿到土地的农民那股高兴的劲就甭提了,单看财神庙里的香火就知道了。他们浸种呀、栽秧呀……都要去庙里去敬财神,以求一年的好收成。可是天与愿违,承包到户的头一年就风不调雨不顺,不但没有好收成,而是严重欠收。刚拿到土地浑身高兴、一心想走富裕路的农民,这时候就像猛然间被刺破的皮球一样, 一下子全漏了气,瘪了。

    张春蹲点在牛赵庄,他见农民欠收,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他把来年牛赵庄栽桑养蚕的布局方案,与小队长王巴(王八)一商量,嗨,一拍即合。牛赵庄小队长是个与张春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人长得黑黝黝的,讲起话来杠杠的。庄上的人都说他是八百年前的王八,“成精”了!呵呵,是真是假,暂且不表。

    “这个布局调整是件大事,千万不能儿戏,必须把群众思想工作做到位。这个思想工作么?……”他摸摸头上毛,想想主意瞧,嘿,有了:“只能智取,不能强攻!”他又与张春叽里咕噜一阵耳语之后,两个人肩搭着肩,一路嘻嘻哈哈地走门串户去了。

    用王巴的话说,这次做思想工作是化整为零,这样就会得心应手。他们挨户当说客,说词很简单:全队二百多亩高地,全部栽桑养蚕,桑苗钱队里出(其实当时队里穷死了,哪有钱?),在桑苗栽培期,田里套种小麦、黄豆,每年每亩贴粮差五十元,就这么简单。

    夜已经很深了,在这寒风刺骨的冬天里,这两位年轻人真挚的热情,深深地温暖了群众的心……冬去春来,牛赵庄忙得热火朝天,大家小户都忙着栽桑苗。赵老汉家栽桑苗十多亩,是庄上栽得最多的一个户。栽桑这天,赵老汉就备好香烛、猪头三牲到庙里敬财神,乞求财神保佑他家,能够发到栽桑养蚕的财。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