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三十二、  想请财神  就学养蚕技术

更新时间:2020-06-15 22:32:20 | 本章字数:2585

    二宝的农贸市场对虎头拐子的农副产品、根雕产品销售,带来了便利。为农民种植的粮、棉、油,饲养的鸡、鸭、鹅、猪、鱼、蚕等开通了销售渠道。

    可是,牛赵庄第一年养的春蚕普遍都出现了“上山瘟”,特别是徐德阳家饲养的两张半蚕种的蚕子,全部躺在草笼上不吐丝,一家人急得团团转。徐德阳父亲请来斗香放在蚕房门前焚烧。一边磕头作揖,一边念念有词:“今日焚香请财神,请来财神进蚕门。只因蚕儿不结茧,一季白忙急煞人……”

    财神老爷是否请来了,谁也不晓得。香烧了,钱花了,蚕子白吃白喝就是不吐丝。这不是敬财神、请财神的事,就是请上天的“一把手”(玉皇大帝)来,他也不会“点蚕成茧”,而是养蚕的技术问题。在栽桑养蚕技术尚未普及的情况下,水蚕、脓蚕、疆蚕等蚕病不断出现。从目前牛赵庄养蚕的经济效益来看,栽桑养蚕与稻麦两季的经济效益相差无几。这时,有人开始动摇了,要砍桑换“茬”,以为栽桑养蚕不是他们的“财神爷”。

    “砍桑换茬”?赵老汉坚决反对。为什么?噢,赵老汉第一次养蚕就取到了“大鱼”。牛赵庄就数他一家蚕养得最好,不但结茧率高,价格也卖得高,平均每亩经济效益近五百元,比稻麦两季的经济收入多出一半还要拐弯。让虎头拐子的人有些红眼呀!牛赵庄的人纷纷向赵老汉打听养蚕经验。

    “有啥子经验哎?还不是瞎猫逮住了死老鼠。”他诡异地拍拍脑袋,说:“噢,以我说呀,请财神也好,敬财神也罢,这心呀,要诚啰!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那是梁山上的军师,吴(无)用!”

    呵呵,这个赵老汉的话,庄上人都晓得。他讲一斤,只能听六两,甚至六两里面还有水分,对折拦腰砍都不为过,他的花花肠子瞒不了庄上人。

    一个星稀月黑的晚上,春儿与萍儿约会了。他俩手拉着手,漫步在桑园小路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桑田翠绿欲滴,阵阵晚风送来阵阵桑叶的清香,沁人心脾,让人陶醉。

    自从春儿参军,萍儿考上了学院,他们尽管天各一方,但是“鸿雁传书”时刻连动着两人的心。前期那个布局调整规划,其实就是萍儿帮助春儿制定的。牛赵庄换“茬”也是萍儿的主意,还有牛赵庄二百多亩桑苗款,有一半是萍儿的奖学金,还有一半是来自春儿的伤残补助金。牛赵庄上的人,只知道赵老汉孙女读中专,不知她学的桑蚕专业。赵老汉家里人对萍儿所学的“农字号”专业一直很保密。怕庄上人笑呗:这也算“跳农门”?

    那天晚上约会正巧让王巴碰见了。王巴与萍儿是初中同学,在王巴心里,萍儿秀雅脱俗,自有一股灵秀之气。她肌肤娇嫩、美目流盼、含辞未吐气若幽兰,更是说不尽的温柔可人。王巴比萍儿大一岁,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他属于早熟的那一种,可恨的是自己不但长相差呀,家庭也穷啊!不要说人见人爱的萍儿了,就是班上的一般女生眼里根本就没有他。萍儿去了省城,他在农村里接贫下中农再教育。可萍儿就像梦中的情人一样,老是缠绕着他。现在他见到春儿与自己的梦中情人在一块,心里有些不开心。

    “是你们呀!”他故作若无其事强颜欢笑地和他们打招呼。

    萍儿见到王巴赶紧挣脱与春儿拉着的手,春儿一时也慌了神,忙“嗯”了一声说:“萍儿学的是栽桑养蚕专业,她要写毕业论文了,所以我陪她到桑园里实际考察考察……”

    这时候,月亮已经露出了半边脸。王巴借着月色,瞧着萍儿,只见她面若桃花,眉似柳叶,穿一件粉红色的上衣,美若嫦娥……他赶紧躲避萍儿的目光,因为他真的受不了青春的燥动……

    第二天,牛赵庄上人都晓得赵老汉家蚕茧高产的“秘密”。

    “你们想请财神么?”王巴在蚕农会上说:“我们牛赵庄有位女财神!”

    “谁?”会堂里的人,你瞧我,我瞧你,猜不出是谁。

    “她就是我庄上唯一的中专生萍儿。”

    “萍儿是女财神?”

    “是的!她学的就是栽桑养蚕技术。”

    噢,赵老汉家蚕子养这么好,收入这么高,原来是她……

    这年秋蚕饲养,萍儿正好是实习期。她与学校领导讲明情况后,就回到了牛赵庄指导蚕农养秋蚕。

    嘿!说来也怪,牛赵庄人的思想观念转变还真快。现在烧香请财神的人越来越少,而请萍儿这位“女财神”的人越来越多,庄上的三姨娘、六舅母,张三、李四、王麻子,家家户户都来请。蚕子做眠了,来请;蚕子开桑了,来请;早请晚请,忙得她不亦乐乎,有时候,她忙得饭都顾不上吃,春儿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牛赵庄有五十多个养蚕户,光靠她一个人技术辅导,确实吃不消,他就把栽桑养蚕的书本知识,整理成技术讲稿,并请人打印出来,让“文字先生”走进各家各户。识点字的蚕农可以看技术资料,不清楚再请萍儿上门指导。

    哇!这个主意还不错哎。果真让萍儿松点梆了。

    秋蚕成茧之后,牛赵庄一片沸腾,人们像过节那样开心。全庄二百多张蚕种,平均每张蚕种收采蚕茧一百零四斤,收入近千元。这时的萍儿就是乡亲们眼里名副其实的“活财神”!这个牛赵庄上的人呀,现在家里办点大小喜事,都要请这位“活财神”把光,哪怕来到家里喝点水,心里都踏实。

    真“财神”靠烧香叩头是请不来的,牛赵庄靠科技栽桑养蚕发财了!这件事在虎头拐子引起强烈的反响。“老封建”李运奇(村主任)这边也坐不住了,他与张支书说事。张春告诉他,引导农民发家致富的根本出路: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技术。李主任望着面前的这位年轻人,就如看到了希望的种子。他要让这颗种子在虎头拐子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李运奇兴奋地说:“春儿呀,今晚召开村组干部会,通过你上次提出的布局调整规划。你顺便通知赵萍同志也来参加议会,我想请她为虎头栽桑养蚕保驾护航。”

    这天晚上,村部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张支书的布局调整规划很快就表决通过。会议结束前,赵萍提出一个:“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的想法,要求在村部尽快开办农民养蚕技术培训班,从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普及栽桑养蚕技术入手,来推广桑蚕业的大发展。

    村组干部的思想统一了,乡领导也大力支持。次年开春,全村从浙江购回二十多万株桑苗,分到各组各户。桑苗一栽结束,村里利用会议室,很快开办了农民养蚕技术培训班,教师就是赵萍。

    第一天,来参加学习的就有五十多名学员。村长李运奇在开班典礼上,指着赵萍,亮开嗓门向学员介绍说:“这是我们请来的培训老师,她懂得栽桑养蚕的技术,牛赵庄栽桑养蚕发财了,她就是活财神。”李村长的话音刚落,培训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其实,“豆腐西施”大家早就认识了。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竞争,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变化。农民需要的干部也随着形势的变化有了新的标准,只懂政治,不懂科学的干部,已经不是农民心目中的偶像。张春已经从赵萍身上,意识到自己的危机。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