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一卷 陈姓渊源 第三章 家谱堂号

更新时间:2020-06-07 17:33:28 | 本章字数:5438

    明清以来,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议决大事的重要场所。每个祠堂大凡都有自己的堂号,从某种意义上讲堂号是宗族的标志。

    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堂号与姓氏的地望相关,或以其姓氏的发祥祖地,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作为堂号,亦称“郡号”或总堂号。同一姓氏的发祥祖地和郡望不同,会有若干个郡号。

    堂号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具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如王氏“三槐堂”、赵氏“半部堂”等;另一类是没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如“世德堂”、“崇本堂”等。

    具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其来源大都伴有寓于某些含义的典故,它重复出现于该姓氏的不同支族。

    没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大部分分别为某一支族特有或与其他宗族的堂号甚少重复,其馀少量的堂号则在同姓和异姓宗族中间着较高的重复出现率。而其他的堂号辅以姓氏、地域的限制,也能在判断宗族方面起一定的作用。如“世德堂”,丁、王、李、吴、何、沈、邵、周、胡、秦、徐、陆、陈、孙、黄、曹、许、张等数十个姓氏都有此堂号,而且同姓中的不同支派也有,出现的重复率极高,但加以姓氏、籍等条件限制,就可缩小范围。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地方府、州、县名。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例如:王,胡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该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

    堂号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它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依据各姓氏堂号的来历、特色,通常堂号可分为:

    以血缘关系命名堂号:中国的姓氏文化,首先表现出来的社会心态就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不仅同一姓氏使用相同的(一个或若干)堂号,而且有血缘关系的不同姓氏,也会使用同一堂号。如著名的“六桂堂”,是闽粤一带洪、江、汪、龚、翁、方六个姓氏共同的一个堂号。据文献记载,这六个南方家族,虽然姓氏不同,但却是一个先祖所同一家族,追本溯源都是翁姓的后裔。

    以地域命名堂号:地域观念命名的堂号,最为普遍,往往和各姓氏的郡望相关,也就是以郡号或地名作为堂号。如前述之陇西李、赵郡李、中山李,太原王、琅琊王、京兆王、清河张、安定张、河内张等皆是其例。再如诸葛氏,系出葛伯,望于琅琊,发祥地是山东诸城,后世遍布全国各地的诸葛氏,绝大多数都世代沿用琅琊的堂名。此外,如海氏的“薛郡堂”、陈氏的“颍川堂”、古氏的“新安堂”、徐氏的“东海堂”、欧阳氏的“渤海堂”,以及呼延氏的“太原堂”、林氏的“西河堂”等,都是以地望为堂号。

    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堂号:中国人向有慎终追远的美德,往往以先世祖宗的嘉宗懿行深感自豪,往往以此命名堂号,千古留芳。如弘农杨氏“四知堂”、“清白堂”即是以东汉太尉杨震的美德作为堂号。据文献记载,杨震为东莱太守时,道经昌邑,县令王密深夜求见,以黄金十斤贿赂杨震。杨震严词拒绝说:作为故人知交,我对您是了解的,而您怎么对我的人品不了解呢?王密说:我深夜而来,无人知道这回事情。杨震回答说:此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能说是无人知晓?王密只好羞愧而退。杨氏后代子孙为尊崇和怀念这位拒腐蚀,不受贿的先祖杨震,便以“四知堂”,“清白堂”为堂号。

    而范氏“麦舟堂”则是来自北宋名臣范仲淹济危扶困的典故。有一次范仲淹遣子纯仁,至姑苏运麦,舟至丹阳,遇石曼卿无资葬亲,纯仁即以麦船相赠。纯仁回家后告知其父,深得范仲淹嘉许。故后世以此为典,以“麦舟堂”为堂号。

    以祖上的功业勋绩为堂号: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个姓氏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一批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后人往往以此作为堂号。如东汉名将马援,战功卓著,名闻遐迩,“马革裹尸”便是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后因功封“伏波将军”,马氏后人中有一支便以“伏波堂”为堂号。楚大夫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屈氏遂以“三闾堂”为堂号。

    再如唐代宗时郭子仪,因平安史之乱,屡立战功,出将入相二十余年,是维系李唐王朝的功勋大臣,被封为“汾阳王”。其后世子孙繁衍遍布各地,多以“汾阳堂”为堂号。至今海内外郭氏子孙,也多以“汾阳郭氏”为荣。  

    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在封建宗法社会,各个家族常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为堂号,以劝戒训勉后代子孙。如李氏“敦伦堂”、张氏“百忍堂”、朱氏“格言堂”、任氏“五知堂”、刘氏“百忍堂”、朱氏“格言堂”、任氏“五知堂”、刘氏“重德堂”、郑氏“务本堂”、周氏“忠信堂”、古氏“敦睦堂”和“官箴堂”、蔡氏“克慎堂”、许氏“居廉堂”等,都体现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各氏自立堂号中,十分普遍。  如唐代郓州寿张人张公芝,九世同居,麟德年间唐高宗祭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家,问何以能九世同居,安然相处。张公芝于纸上连书百余“忍”字,道出其中诀窍,全在于百事忍让。故堂号名之为“百忍堂”。

    以祖上情操雅量、高风亮节为堂号:在封建社会中,有一批文人学士,才气横溢,品格清高,深为世人所推重。其后代族人也引以为荣。如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品格高雅,酷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品格,以所居之处为“爱莲堂”。其后人遂以此为堂号。晋代陶渊明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遂辞官归里,赋“归去来辞”以明其志。因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其后人以“五柳堂”为堂号。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李氏族人中遂有“青莲堂”堂号。

    以祥瑞吉兆为堂号:古代人对祥符瑞兆十分重视,常认为是上天预示吉祥的征兆,往往以之为本族堂号。如宋代王祐曾手植三槐于庭院,言其子孙必有位居三公者(古代百官朝会,三公对槐树而立,故以三槐象征三公),其子王曰果然位列宰相,当政十余年,深为朝廷器重。其后人便以“三槐堂”为堂号,成为中国王姓中名人辈出的名门望族,与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并列为王氏三大支派。

    以先世名人的厅堂别墅为堂号:为表示对同姓先世名人的仰慕之情,各姓中以其厅堂,居处为堂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其后人便以“香山堂”为堂号。  

    再如唐代宰相裴度,以宦官当权,时事已不可为,乃自请罢相,在洛阳午格创建别墅,起浩凉亭暑馆,植花木万株,绿荫如盖,名为“绿野堂”。裴氏一支遂有“绿野堂”之堂号。

    以家族中科举功名为堂号:在封建社会,一些名门望族人才辈出,科第连绵,为世人称羡,遂以之为堂号。如唐代泉州人林披,有子九人,俱官居刺史(俗称州牧),门庭显赫,世人敬仰,这支林氏遂以“九牧堂”为其堂号。再如宋人临湘人徐伟事迹至孝,隐居教授于龙潭山中,有子八人,后皆知名,时称“徐氏八龙”,后人即以“八龙堂”为其堂号。  

    以垂戒训勉后人的格言礼教为堂号:此类堂号在各姓氏自立堂号中较为普遍。如“承志堂”、“务本堂”、“孝思堂”、“孝义堂”、“世耕堂”、“笃信堂”、“敦伦堂”、“克勤堂”等等。

    以良好祝愿为家族堂号:此类堂号也较为常见。如“安乐堂”、“安庆堂”、“绍先堂”、“垂裕堂”、“启后堂”等。

    以封爵、谥号或旌表褒奖为堂号: 此类堂号为历代朝廷或地方政府封赏、恩赐、旌表而来。如“忠武堂”、“忠敏堂”、“节孝堂”、“孝义堂”等等。  

    总之,堂号作为家族的徽号和别称,不仅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血缘内涵,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既是对某一姓氏家族特色的高度概况,也是当时社会形态的反映。同样具有区分宗支族别,血缘亲疏的社会功能。它的产生、发展,多与修族谱、建宗祠、祭祀祖先、宗亲联谊活动同时进行。

    秦汉以后,陈氏不断发展壮大。南北朝时北方动荡,陈氏加入南迁行列,故而陈氏的郡望和堂号遍布长江两岸、江淮之间。

    陈氏堂号:

    汉末魏晋是士族门阀制度最为鼎盛的时期。颍川陈氏成为当时的巨姓望族,世代传袭,名重魏晋。如今天下陈氏大多以颍川为祖,鲜有例外者。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灭纣后,把商之后封于宋,夏之后封于杞,帝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德星堂、德聚堂:源自太丘长陈寔子侄。二人同以孝贤闻名,当年访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族人遂以德星或德聚为堂号。

    颍川堂:秦郡名,地辖河南旧许州、陈州、汝宝、汝州诸府,盖指颍水流域。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颍川、东海、庐江、汝南、河南、冯翊、下邳、武当、京兆、广陵、新安。②自立堂号:建业、映山、忠节、延庆、余庆、报本、星聚、三义、树本、燕贻、官梅、笃庆、光裕、崇义、崇本、世德、衍庆、敦睦、叙伦、地心、重华、仁耻、毓庆、世德、敦厚、奉先、聚原、传义、三和、培德、三相、义门、道荣、惇庸、双桂、徽五、绍德、怀忠、聚星、渑武、世馨堂,苏北鲁南三元堂(明洪武年间、万历年间从连云港花果山大村、当路附近迁出)

    重要世系 

    一、周代陈国君主列表

    陈国国君世系表(妫姓陈氏)  次序 谥号 名 在位时间 在位年数 身份 备注

    01 胡公 满  前1045年—前986年 在位60年 开国君主 虞舜之后,周武王灭商之后封于陈

    02 申公 犀  前985年—前961年 在位25年 胡公之子;

    03 相公 皋羊 前960年—前939年 在位23年 申公之弟;

    04 孝公 突  前938年—前905年 在位34年 相公之子;

    05 慎公 圉戎 前904年—前855年 在位50年 孝公之子;

    06 幽公 宁  前854年—前832年 在位23年 慎公之子;

    07 釐公 孝  前831年—前796年 在位36年 幽公之子 又作陈僖公;

    08 武公 灵  前795年—前781年 在位15年 釐公之子;

    09 夷公 说  前780年—前778年 在位3年  武公之子;

    10 平公 燮   前777年—前755年 在位23年 夷公之弟;

    11 文公 圉   前754年—前745年 在位10年 平公之子;

    12 桓公 鲍   前744年—前707年 在位38年 文公之子;

    13 佗        前707年─前706年 在位8月  桓公之弟 杀太子免自立;《史记》误为厉公

    14 厉公 跃   前706年—前700年 在位7年  桓公之子 《史记》误为利公

    15 庄公 林   前699年—前693年 在位7年  厉公之弟;

    16 宣公 杵臼 前692年—前648年 在位45年 庄公之弟 周惠王娶其女为后

    17 穆公 款   前647年—前632年 在位16年 宣公之子;

    18 共公 朔   前631年—前614年 在位18年 穆公之子;

    19 灵公 平国 前613年—前599年 在位15年 共公之子;

    20 征舒      前599年 在位数月 宣公曾孙 自立为君,遭楚庄王讨死

    21 成公 午   前598年—前569年 在位30年 灵公之子;

    22 哀公 弱   前568年—前534年 在位35年 成公之子;

    23 留        前534年三月至十一月 在位9月 哀公之子 逃往郑国。楚灭陈

    前533年—前529年 (5年);(楚以穿封戌为陈公)

    24 惠公 吴   前529年—前506年 在位24年 哀公之孙 复国,追前533年为元年

    25 怀公 柳   前505年—前502年 在位4年 惠公之子;

    26 湣公 越   前501年—前478年 在位24年 怀公之子 前478年,楚复灭陈

    二、中国陈朝世系

    庙号 谥号 君主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太祖(陈霸先追谥) 景皇帝(陈霸先追谥) 陈文赞

    始兴昭烈王(陈霸先追谥) 陈道谭

    高祖 武皇帝 陈霸先 永定 557年-559年

    世祖 文皇帝 陈蒨 天嘉

    天康 560年-566年

    废帝/临海王 陈伯宗 光大 567年-568年

    高宗 孝宣皇帝 陈顼 太建 569年-582年

    后主 炀公 陈叔宝 至德

    祯明 583年-586年 587年-

    三:陈汉政权世系

    高祖 圣文德敬宁昭武皇帝 陈友谅 大义:1360,大定:1361-1363

    归命侯 陈理 德寿:1363-1364

    四、越南陈朝世系

    越南陈朝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 年号 皇陵

    穆祖(太宗追崇) 陈京

    宁祖(太宗追崇) 陈翕  

    元祖(太宗追崇) 陈李

    太祖(初称徽宗,太宗追崇) 开运立极弘仁应道纯真至德神武圣文垂裕至孝皇帝 陈承 徽陵(初称寿陵)

    太宗 统天御极隆功茂德显和佑顺神文圣武元孝皇帝 陈昺(陈光昺、陈蒲)(陈日煚、陈日照、陈煚) 1218年-1277年 建中1226年-1232年、天应政平年-1251年、元丰1251年-1258年 昭陵

    圣宗 玄功盛德仁明文武宣孝皇帝 陈晃(陈威晃)(陈日烜) 1240年-1291年 绍隆1258年-1273年、宝符1273年-1278年 裕陵

    仁宗 法天崇道应世化民隆慈显惠圣文神武元明睿孝皇帝 陈昑(陈日燇) 1258年-1308年 绍宝1278年-1285年、重兴1285年-1293年 德陵

    英宗 显文睿武钦明仁孝皇帝 陈烇(陈日) 1276年-1320年 兴隆1293年-1314年 泰陵

    明宗 章尧文哲皇帝 陈奣(陈日爌) 1300年-1357年 大庆1314年-1324年、开泰1324年-1329年 穆陵

    宪宗 陈旺(陈日) 1319年-1341年 开佑1329年-1341年 昌安陵

    裕宗 陈暭(陈日煃) 1336年-1369年 绍丰1341年-1357年、大治1357年-1369年 阜陵

    昏德公 杨日礼(陈日熞) ?年-1370年 大定1369年-1370年 ​

    艺宗 光尧英哲皇帝 陈暊(陈叔明) 1321年-1394年 绍庆1370年-1373年 原陵  

    睿宗 陈曔(陈日煓) 1337年-1377年 隆庆1373年-1377年 熙陵

    废帝废为灵德王 陈晛(陈日炜) 1361年-1388年 昌符1377年-1388年 安排山

    顺宗 陈颙(陈日焜) 1378年-1399年 光泰1388年-1398年 安生陵

    少帝废为保宁大王 陈 1396年-?年 建新1398年-1400年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