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节外生枝

更新时间:2022-07-04 09:18:25 | 本章字数:3571

    第三十三章 节外生枝

    宋元公本是一个被架空的国君,相貌很丑,性格多阴柔之气,不讲信义。朝中宦官华亥、华定、华向势力很大,成了元公的心腹之患,元公总想着如何除去这几颗眼中钉。

    有一天,宋元公与公子寅、向胜、向行等商议消灭华氏家族之计,不料被谋士向宁听到了。向宁素与华氏亲善,瞧不起元公的妇人之见。当天,他就把所听到的事情告诉了华亥,说:“元公嫉妒华氏家族的势力和威望,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苦于没有良策,现在他与群臣合谋。华氏家族创下的祖业,恐怕要毁于一旦了。”

    华亥一听十分气愤,当即便派人请华定、华向来商议对策。

    次日,华亥装病。向宁在朝中说:“华亥出城打猎,偶感风寒,本来没事,可三五天也不好,不吃不喝,现在两腮塌陷,视力模糊,口中胡言乱语,看样子怕是不行了。今早他突然回光返照,说若能见众位公子大臣一面,死也瞑目了。”

    元公说:“既然如此,众位爱卿就到华爱卿那里看看吧,就说寡人问候他了。”宋元公果然是妇人之见,听向宁这么一说,心里喜出望外,暗想:“华氏家族死一个少一个,真是天佑寡人!”他根本没有想到大祸就要临头。

    华亥等人并不想谋害元公,因为他们不愿冒风险。他们只是要除掉元公身边那几个谋臣,借以吓唬吓唬元公,这样,宋国天下实际上就是他们的了。所以,他们想出了这样一个计策。

    公子寅等各位大臣来到华亥家中,见华亥没事儿一样端坐中堂,笑眯眯地望着他们,心想不好,刚要往回跑,后边早过来一帮家丁,将公子寅、向胜、向行全部拿下,当场就把公子寅杀了。华亥说:“杀一儆百!”吓得向胜、向行紧闭双目,一言不发。华亥又放其余大臣回朝中禀报元公。

    宋元公不忍心再失去向胜、向行两位大臣,只得亲自驾车来到华亥家中,请他释放二臣。元公刚一下车,脚还没有站稳,就被左右家丁拿下了。他不知所措,但又恐失去君王的威严,被沉下脸说:“华爱卿,与寡人开这样的玩笑,未免太放肆了!”

    华亥说:“大王,微臣不曾得罪于你,也不曾触犯大宋国法,为何要与众臣谋害我呢?”

    元公无言以对,说:“寡人与众臣固然有错,现你已经杀了公子寅,也算报复了,就该放了向胜、向行二人。”

    华亥说:“我可以放了他们和大王,但人性难测,若日后再谋害我,这岂不是放虎归山?因此必须用人质交换,方可放人。”

    元公说:“周郑交质,自古有之,不过我把儿子交给你,你也必须把儿子交给我,这才公平,也免你以后有变。”

    华亥与华定、华向商量片刻后,决定将他们的儿子置于宋元公处,而将向胜、向宁的儿子与太子置于华亥家中。一切办妥,华亥才把元公和向胜、向宁放回朝中。

    羊建把这些事情告诉了子胥,子胥心中十分着急,说:“宋国内乱尚未平定,即使元公有借兵给我们的力量,恐怕也没有这种心情。假如我们去别的国家求援,也不敢断定就能一帆风顺,又何况路途遥远,更要耽误时间,不如我们暂且忍一忍,看看情况再说。”

    羊建说:“只好如此。爱卿一路上辛苦了,先好好休息几日,养足精神,我们再细细商议。”

    子胥随侍从到客房休息,羊建便走出驿馆,想打听打听消息。

    自从宋元公与华亥交换人质后,元公与夫人常常惦记太子,每日都要三次去华亥家中,亲自看着太子吃完饭,才肯离开。这么一来,华亥非常反感,便与华向、华定、向宁商议,想把太子放回。向宁不同意,说:“之所以让太子作人质,是因为元公不讲信用,如果你放了他,肯定有大祸。”不料隔墙有耳,这些话慢慢就传入元公耳中,本来交换人质一事,朝中多有议论,现在听向宁这么一说,元公不由心一横,决定先杀人质,如何再派司马华、费遂攻华氏家族。

    司马华、费遂说:“太子在华门,大王不怕又闪失?”

    元公说:“寡人再也受不了华氏的侮辱了,太子生死由命吧!”

    华氏家族虽然在宋国非常显赫,但也不过是族门人丁旺盛,田产颇多而已。纵然拥有无数家丁,也终不及朝中大军。

    向宁说:“元公如此不讲信义,不仅杀了华氏之后,还来攻打家族,不如先将太子杀了,以解心头之恨。”

    华亥心存疑虑,说:“杀了太子,并不能重振华氏家族。再说诛华门是元公所为,其子无罪,我们只能从别的国家借兵伐宋,杀了元公才算报了仇。”

    向宁说:“出国借兵倒是良策,只是离此最近的郑国和陈国都是小国,还没有宋国实力大,即使借了兵,恐怕也不能胜宋。”

    华亥说:“去楚国借兵,虽然路途遥远,但楚国势力大,又是好战之国,只要借到楚兵,元公必死。”

    华氏家族的人都同意了这个想法,华亥便去楚国借兵。

    太子羊建因急于借兵,经常到宋元公那里去,顺便打听内乱情况。这一天,当他听说华亥已向楚国求兵,便不再提借兵的事了。

    伍子胥一听华亥已去楚国借兵,不由长叹一声说:“宋国我们呆不下去了,必须赶紧离开这里,否则,不仅宋兵借不成,等楚兵一到,我们反丢了性命。”

    羊建觉得子胥说得有道理,只是有所顾虑地说:“那我们去哪里借兵呢?”

    子胥思考半饷,说:“去郑国,郑国与楚国不睦,去那里借兵伐楚,郑国一定同意。”

    羊建欣然同意。于是,太子携夫人子齐、公子胜与子胥直奔郑国。郑国的都城新郑离商丘约千里路程。因为在宋国不仅兵没借成,而且还耽误了时间,所以他们心里焦急,走了不到两个月,便到了新郑。

    春秋列国众多,等级不同。像齐、晋、秦、楚、吴等属一等国,陈、宋、蔡、郑等属二等国,还有一些最小的国家属三等国。三等国是二等国的附属国,二等国是一等国的附属国,各依等次交纳贡赋。

    郑国本来也是楚国的属国,但因地处中原,后来归属了晋国(晋是中原大国),所以楚就与郑结了仇。

    郑国国君郑定公一向仰慕武奢一家世代忠良,又素知伍子胥有勇有谋,非同常人,所以对他们一家的遭遇深感痛惜。

    这一天,当他听门官启奏说楚国太子及伍子胥在宫外求见时,真是喜出望外,赶忙亲自出来迎接。

    郑定公命人将子齐和公子胜安置在后宫后,便与子胥、羊建携手进了大殿。分宾主坐下,互相问候一番后,定公说:“寡人对你们的遭遇早有耳闻,你们即来到郑国,一路上肯定非常劳乏,先休息几日,以后有什么打算,再慢慢商议。”

    子胥说:“我和太子殿下有仇在身,心急如焚,不瞒大王,我们主仆来到这里是来求援的。”

    子胥和羊建又把他们所有遭遇尽述一遍,定公听了更加同情。

    羊建说:“大王,我们报仇心切,不知你能否借兵给我们?”

    定公沉思片刻说:“这事慢慢再商议。报仇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先回驿馆休息,你们看如何?”定公说完,命人取过金银衣物,送他们到驿馆休息。

    几天后,郑定公仍不提借兵之事,羊建对子胥说:“定公虽然每日款待我们,而且对我们敬如贵宾,却为何不提借兵之事呢?”子胥说:“定公并非寡断之人,他迟迟不提借兵之事,想必定有隐情。”

    这之后,羊建和子胥每天都去找定公,而且一见面就哭诉自己的遭遇,但并不提借兵的事。他们天天如此,几十天之后,郑定公实在忍不住了,说:“你们虽不提借兵之事,但日日向我哭诉,我也明白你们的意思。实言相告,郑国势小力寡,只怕我借兵给你们,也不能攻打楚国,请两位仔细想想……”

    羊建一听心凉了,说:“我们从楚到宋,又从宋到郑,千里迢迢,历经苦难,没想到定公这么为难。”说着,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往下滚落。

    子胥心想:“定公之言也有道理,与楚交战,如果真是寡不敌众,有败无胜,岂不是……不如先看看定公有何主见。”

    子胥想到这里,便说:“大王,我知道你是个讲义气的人而且又是如此看重我们,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我们现在需要你的帮助,你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郑定公听子胥这么一讲,很受感动,同时也佩服伍子胥的机智,料定这个人将来必成大事,便说:“我有个想法,不知你们是否愿意?”

    羊建、子胥齐声说:“大王请指教!”

    郑定公说:“晋国是中原大国,势力强大,若到晋国借兵,定能克楚。”

    子胥一笑,说:“大王高见,这真是个好主意。”不过心里却想:“一句话又要把我们支到晋国去,郑国势力虽小,可大海不弃涓流,倒不如将计就计。”想到这儿,便说:“大王自从归属晋国以来,与楚更加不睦,虽说已脱离了关系,但楚依然恼恨郑,常说:中原之国惟郑不信,如今与大王相见,更知道这话不假。现在我们先去晋借兵,然后与郑汇合,攻打楚国,也为大王出一口气。大王,你看如何?”

    郑定公双手一拍,哈哈大笑:“子胥高见,我就依你了。”

    羊建、子胥回到驿馆,商议去晋国的事。子胥说:“太子殿下,你虽然贵为太子,但这次救兵之事,非你亲去不可,我不便前去。”

    羊建心中疑虑,说:“我去可以,但不知你这话何意?”

    子胥说:“第一,我乃楚国逃犯,晋乃中原大国,不像郑、宋人,我去恐他们认为不尊,而你却是楚国堂堂太子,有身份,如果他们怜悯你,肯定会借兵相助。第二,郑定公虽然仗义,但为人圆滑,如果我们二人都去了,借郑兵之事恐怕有变,故此,去晋必须殿下一人前往,请恕臣下不尊之罪。”

    羊建一听,沉思良久,说:“如今我们患难之交如同手足,顾不上尊与不尊。你才智过人,我们报仇有望了。我明日便动身前去借兵。”

    次日,郑定公亲自为羊建挑选车马,安排护送人员,队伍浩浩荡荡,甚是威风。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