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54、1955年授衔时,这两人的职务只是军长,主席却说:都授予上将军衔
更新时间:2022-09-02 16:42:20 | 本章字数:928
1955年9月27日,解放军军官授衔仪式上,有两位上将获得者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因为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我军将领,现任职务很少有“只是”军长的。事实上以军长职务被评为上将的有且只有两人,分别是陈明仁和董其武。这似乎很奇怪:这两人职务较低,为什么还能被授予上将军衔呢?
不了解军史和1955年授衔规则的朋友,可能觉得军长已经是很大的首长了,还不足以获得上将军衔吗?军长确实属于高级将领,但55年授衔时,正军级的干部通常只能获得中将或者少将军衔。而且军级确定是在1952年,并非1955年,1952年时的正军级干部到了3年后实际职务可能会更高一些。所以1955年担任军长的话,一般来说是不能匹配上将军衔的。我军各兵团陆续撤销后,陈明仁(原21兵团司令员)和董其武(原23兵团司令员)都可以担任大军区副司令员职务,不低于原先的兵团司令级别,主席与两人亲切沟通过此事。但两人却都表示,不需要中央特殊照顾,当军长足矣。主席对于两位将军的觉悟十分感动,当即下令:两人职虽然是军长职务,但生活待遇和工资标准仍然按照兵团司令员的级别
来执行。
而在1952年全军干部级别评定时,两人还都是正经的兵团司令员,评定的军级是正兵团级。在三年后的1955年评衔中,除了徐立清将军因工作需要主动申请评为中将外,解放军正兵团级干部一律授予上将及以上军衔。因此陈明仁和董其武获得上将军衔时虽然已经是较低的军长职务,但不能以此为评衔标准,其军衔仍然是按照3年前获得的正兵团级职务来评定的。
其实1955年9月,得知自己即将获得开国上将军衔时,董其武感到很惊讶:他认为自己曾经在国民党军中服役多年,起义前与我军多次交战造成华北解放军较大损失,是有过失的。所以尽管自己起义了,也担不起上将这么高的军衔,于是专门向主席请辞。主席对此事的意见是:董其武(包括陈明仁)是起义名将,觉悟很高,并且有着很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是必须授予上将军衔的。
但是并非因为起义将领的因素,就格外受到照顾。陈明仁和董其武起义之后的表现,也十分值得称道:陈明仁率领21兵团进军广西,剿灭几十万匪患;董其武率领23兵团入朝,是志愿军六大兵团之一,这两位将军对新中国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有着具体的业绩和表现。综上所述,陈明仁和董其武虽然55年授衔时是仅有的两位上将军长,却实至名归没有任何争议。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