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一部 59、开国上将原本只有55人:这两位上将,为何事后又获得单独补授?

更新时间:2022-09-03 15:24:40 | 本章字数:1089

    我军开国上将一共57人,但1955年9月授衔时,名单上原本只有55位上将,还有两人是后来补上去的,分别在1956年和1958年单独完成授衔。这似乎有点奇怪,因为授衔工作其实从1952年便开始着手,为此还提前进行了严格的干部定级,总体脉络清晰,所以评衔尤其是评上将这样严谨的工作,不可能是临时决定、增增减减的。那为何后来还要单独追加两位上将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统一授衔后又被补授上将军衔的两人,是王建安和李聚奎。王建安在1955年9月授衔仪式进行时,正在青岛养病,无法出席北京现场,所以1955年没有授予他任何军衔。按照资历和战功,在第三野战军担任过兵团司令员的名将王建安,被授予上将没有争议。但是他被推迟授衔的细节,并不只是养病这样简单:当年有伤、有病、有事到不了场的人还是有的,这不影响公布评衔结果。

    解放战争期间,性格直爽的王建安将军曾有一次,因为对战术安排有意见,在三野野司与陈帅发生口角,顶撞了上级。由于解放军纪律性很强,不服从命令是很严重的,尤其是我军的高级将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席也知道这件事,虽然没有直接干预三野的指挥,但是对王建安有了一个不太好的印象。1955年评衔,主席最终审定上将名单时建议拿掉王建安,只授予中将来提点一下他的言行习惯。

    按资历,是必授上将的人;主席发话,又不能不重新考量。负责上将授衔的是政工经验丰富的罗帅,老道的他权衡再三,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化解眼前的难题:让王建安先安心养病,授衔当天先跳过这个争议,什么军衔也不给,待合适时机、充分交流沟通后再给他一个适当的军衔。因此王建安当天没有到场,也没有在第一时间获得任何军衔。等到王建安康复后,已经是第二年了,主席没有再对补授军衔之事提出建议,罗帅明白主席已经重新思考了这件事,便提议补授王建安上将军衔,并获得了通过。这件事反映出了老帅的深思熟虑。

    另一名补授上将的李聚奎,则是另有原因。按照1955年授衔规则,原则上只给还处于军队系统内部的将领授衔,极少数过往战功特别卓著的除外。李聚奎资历很深,红军时就是军参谋长,抗战时担任386旅参谋长,解放战争期间在四野担任过后勤部长、野司副参谋长,按照革命履历完全可以授予上将军衔,也没有什么争议。

    但是李聚奎建国后的工作情况和上面提到的授衔原则有冲突:1955年他已经成为石油工业部长,属于政府部门的重要干部,不再符合军队授衔要求了。因此当年他没有授予任何军衔,并不意外。有意思的是,曾经长期在军队工作的李聚奎,1958年又因为工作需要调到了总后勤部当政委。回到了军队,还是这样高的军职,如果不匹配军衔是不合适的,况且李聚奎本来就是军旅出身的高级干部。因此在1958年专门为其补授上将,这是一个特殊情况。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