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245、这位开国上将,革命资历堪比元帅,却说授我中将就行了
更新时间:2022-09-24 17:52:54 | 本章字数:1646
1955年的一天,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陈奇涵正在办公,秘书敲门说,有军委工作人员求见。来人是总干部部的,与陈奇涵很熟悉,两人寒暄了一会儿后,这位工作人员拿出了一张委任状,递给陈奇涵,说:“罗荣桓同志让我把授衔委任状交给您。陈奇涵早就知道授衔工作已经开始了,但当他拿过来委任状后,却愣住了,原来,这张委任状上的军衔竟然是空的。陈奇涵疑惑地看着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笑了,对他说:“首长,罗荣桓同志让我告诉您,这张委任状请您自己填。”陈奇涵看着委任状,脑海中浮现出了革命战争年代的一幕幕往事,想起了那些曾经和自己一起战斗的牺牲的战友,不禁热泪盈眶。
相比于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们,自己能够活下来,看到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天,还能为国家继续做贡献,自己就已经非常知足了,军委现在又让他自己填军衔,这又是何等的荣耀啊!陈奇涵觉得,自己做的贡献相比于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实在是太少了,于是就提笔写下了“中将”两个字,交给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回去后,罗荣桓看到了陈奇涵填的中将军衔,笑了,对大家说:“陈院长太谦虚了。”后来,鉴于陈奇涵的革命功勋,总干部部报请中央批准,授予陈奇涵上将军衔。
按理说,授衔工作是有着严格的评选标准的,那么,罗荣桓为什么会让陈奇涵自己填军衔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陈奇涵的资历非常老,参加革命非常早,二是当时他正担任军事法院院长,从职务上有些偏低,如果对照标准硬卡的话,陈奇涵的军衔会授得过低。因此,在经过大家讨论后,罗荣桓就决定让陈奇涵自己填军衔。这样一来,一是显得对陈奇涵这位老同志的尊重,二也可以看看陈奇涵对军衔的心理预期。结果,陈奇涵非常低调,自己填了个中将,大家都觉得太低了,最后改为上将军衔。
那么,陈奇涵将军的革命资历到底有多深呢?
第一,陈奇涵1919年考入了云南讲武堂,参加过北伐、东征,还在黄埔军校当过教官,像林彪、刘志丹、王耀武、张灵甫等人,都是他的学生。后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陈奇涵受党的委派,带着黄埔军校的部分党员到江西继续革命,在他的努力下,江西地区的革命形势发展得非常快,为八一南昌起义创造了非常好的历史条件。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也对陈奇涵非常欣赏,多次派人去拉拢他,并给他亲笔写信,许诺如果他能加入国民党,将担任侍从室主任。要知道,侍从室是专门服务于蒋介石的核心机构,足以看出蒋介石对陈奇涵的器重。但是,陈奇涵不为所动,继续为共产党工作,表现出了绝对的忠诚和信仰。
第二,南昌起义开启了人民军队的新纪元,陈奇涵也立下了大功。当时,朱德是军官教导团团长,而陈奇涵正是军官教导团的参谋长,因为他在江西有很高的声望,很多人都来投奔他,因此,军官教导团很快就由原来的几十人,扩充到了1100多人,编为三个营,在南昌起义中,出色地完成了起义总前委的警卫任务,确保了起义军指挥部的安全。
第三,坚守赣南,继续开展革命。
南昌起义后,陈奇涵受命进入赣南继续革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创建了赣南红军第25纵队,让赣南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1929年,朱毛红军下了井冈山,正是选择在赣南落脚,才有了后来的中央苏区,毛主席称赞说:“陈奇涵同志就是赣南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后来,陈奇涵担任过红一军团参谋长、红十五军团参谋长,分别辅佐林彪、徐海东,在抗战时期担任过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又担任东北军区参谋长,是我军非常优秀的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陈奇涵因为身体不好,职务不是很高,到1955年授衔时只担任军事法院院长。
以陈奇涵的革命资历,其实比很多元帅、大将都高,但因为建国后的职务不是很高,让负责评衔工作的罗荣桓有点为难,就特地请他自己填写军衔。陈奇涵将军对名利看得很淡,只填了个“中将”,并写道:“中国革命在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奋斗二十余年,今天已经胜利成功了。对我来说,个人的地位高低和得失,是一个非常渺小的问题。”当然,中央军委对陈奇涵的革命功勋是很清楚的,最后给他授予上将军衔。1981年6月19日,陈奇涵上将病逝,享年84岁。
(参考资料:《陈奇涵传》《开国将军轶事》《大授衔》)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