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246、陈毅感叹:若不是曹科长腿上记的暗号,新四军可能就全军覆没了
更新时间:2022-09-24 18:18:45 | 本章字数:5325
1941年1月的一天,延安。机要科的同志一直在焦急地盯着电台。毛泽东派机要秘书来催了好几次,反复问:有没有新四军残部的消息。毛泽东那边已经急得火冒三丈,谁也不敢进屋去汇报,机要秘书索性在机要科的窑洞里坐了下来,等有了消息再回去报告。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来了!译完稿后,机要秘书拿着报告进了毛泽东房间。伟人阅后,陷入了沉默。
一、新四军军部遭围攻
这个时间段,稍有历史感的人应该都能猜出来,正是皖南事变爆发之时。毛泽东焦急等待的,就是皖南事变后,我新四军军部残部还剩下多少人,有没有来自残部将士反映的一手信息。此事事关揭发批露国民党顽固派罪行,对后续重建军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绝不能让蒋介石提前公布消息,把“叛乱”的罪名扣到新四军头上。可是谈何容易呢?叶挺率九千余人遭到国民党军九个师的围攻,大部被围攻牺牲,只有少部分逃生。据后来估算只有不到二千人活了下来。仓促之间,到哪里去找他们、问他们。
当然,如果时间久一点,肯定能找到幸存者,能把事情的原貌复述出来。但形势不等人,必须抢在国民党发表公开信息之前找到详细信息。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数,新四军被国民党围攻的详细信息,在很短时间内就上报给了延安的党中央。
是谁立了这个大功呢?此人叫曹丹辉,时任新四军参谋处第三科副科长、无线电总队副总队长。下面我们就回顾一下这位革命老前辈虎口逃生的完整经过。
1940年底,蒋介石不顾抗日大局,一再制造反共摩擦,并不顾底线地造谣,说我新四军叛乱。要求新四军立即撤到黄河以北。为了顾全大局,不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我党一再容忍,命令新四军北撤1941年1月5日凌晨,叶挺率新四军军部,和几个团的部队,共九千人马,从云岭防地开拔,向北走。当我军渡过青弋江,进抵泾县茂林地区时,国民党七个师的部队便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
当时虽然国民党顽固派搞了不少摩擦,但针对八路军、新四军军部的摩擦,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敢公然挑衅,所以叶挺、项英等新四军领导人并没有做战斗准备,这个失误埋下了巨大隐患。敌人围过来的时候,我军马上处于下风。曹丹辉当时就在叶挺身边,负责通讯工作。战斗打响后,新四军军长叶挺立即草拟了两份电报稿,交给曹丹辉等人迅速发出去。
第一份给蒋介石和顾祝同,责问他们为何挑起内斗。另一份电文发向延安,请求党中央指示。叶挺交待司令部,一定要保护好电台,时刻保持和中央的联络。幸亏有这句话,才让曹丹辉免于在激战中丧生。
二、曹丹辉乱军中突围
一开始,新四军还能抵挡一阵子。后来,随着国民党军九个师全围了上来,形势急转直下。国民党军一四四师和七十九师沿着从茂林来的大路,一直打到离军部住的小村只有二三里路的地方。新四军直属队全部都组织起来了,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有枪的拿枪,有手榴弹的拿手榴弹,炊事员也提着菜刀参战了。军长叶挺持着二十响驳壳枪,亲自指挥,激烈的肉搏战一直持续到天黑。外围敌人越集越多,敌我兵力悬殊,要实现原先的突围计划已经不可能了。
晚上,部队全部轻装,冒雨向青弋江方向转移。9日拂晓,到达石井坑。在这里,军部几个负责人会合了。三团、五团和特务团的一部分部队,也会合在一起。百忙之中,叶挺还在关注国民党方面的答复,以及党中央的指示。
曹丹辉等人刚刚把电台架起,耳机里就发来了延安的呼号。原来毛泽东第一时间就接到叶挺的电报,并迅速回复:皖南部队的一切军事指挥权,完全由叶挺军长负责。应高度集中兵力,选择敌人的弱点,坚决组织突围。遭受损失时,应设法多保存些干部。副军长项英看了电报,把电报交给了叶挺军长,说:“一切请你决定吧!”
叶挺看了电报,激动地说:“党中央和毛主席是信任我们的……”说着,泪珠掉在电报纸上。他接下去对大家说:“为了我们党的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我们要坚决战斗下去。从我起,直到每一个战上、炊事员、饲养员,就是剩下最后的一人一枪,也要与卖国贼打到底……”这幕场景,是曹丹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叶将军危难之中气节不堕,令人敬佩。
国民党军打得越来越近,被围新四军大部伤亡,几个团相继打光了,五团阵地上最后打来一个电话:团长徐金树同志与敌人短兵搏斗牺牲,全团只剩下十几个同志,但是,同志们宁死不屈,决心与阵地共存亡。话还没说完,曹丹辉听见远处枪声渐近,只听擦得一声,说话声永远地断掉了。激战四天四夜,军部被国民党军打散了。
叶挺命令大家分散突围。曹丹辉已无力保护电台,和几名战士一起钻从杂树丛中,躲过了国民党兵的搜索。一边走,曹丹辉遇到了参谋周绍坤、秘书陈烙痕同志。大家仍不放弃,一面走,一面叫:“同志们,随我们上山去!”隐蔽在密林里的同志,顺着他们的呼声,一个个跑上山来。这时山下到处是敌人,到处插的是国民党军的青天白日旗。
教导总队一个同志气得目眦欲裂,不顾危险,把随身带着的一面红色的讯号旗打起来。许多被冲散隐蔽起来的同志,看到红旗,又挺起胸,握紧枪,顺着红旗飘动的方向奔上山来。曹丹辉三人是机关干部,见人聚得越来越多,就组成了一个战斗小队,召开了一个党员会议,选举了党小组长,把全体人员整编成五个战斗班,又继续战斗了。
在一个山头上,大家坚持了一整天。然而,由于敌众我寡,当晚在突围中,我们这支临时组成的队伍,又被敌人冲散了。曹丹辉记不清,他是怎样在乱军丛中冲出来的,只记得晚上在密林之中,怀着求生的强烈信念,拼命地往外跑。多年之后回想,前方日本人正在屠杀我们的同胞,他却在深山密林之中被自己人追得九死一生,真是悲凉。
三、曹丹辉的疑问:我脸上刻着新四军?
从包围中冲出来之后,曹丹辉身边没有一个人了,武器也丢了,电台更是无影无踪。曹丹辉忍饥耐饿,但精神丝毫不乱,他知道,党中央命令新四军北移,那在北方,必然有接应的部队,往北走!找自己人。他不停地向前走,逃过了xx派的搜捕。一天黄昏,来到了一座山下的小村旁,竟然碰上了军部的机要秘书顾雪卿。两个人死里逃生,悲喜交加,激动地拥抱在一块,几乎是同声地说:“到江北去!”两人身上穿的是新四军军装,逃生很不方便。于是商量着来到一户农民家中,向那家的老大爷说了实情,请求他帮忙搞两套普通人的衣服。其实事后回想,这样做是有危险的。万一这家人跟国民党有联系呢,万一出卖他们呢?但在新四军将士看来,当兵打鬼子,就是解救民族危亡、解救亿万百姓的,早已在感情上与老百姓成了一家人,自然而然地不会对他们有猜疑防备之心。
那老大爷知道曹丹辉是新四军后,拉他们坐到床铺上,找来些吃的。两人边吃边向老人说,xx派查得很紧,请老人家帮忙换两套便衣。曹丹辉眼尖,看这家人有两个儿子,个头大差不差,衣服应当合身,就说:“能否把你家这两位老弟的衣服脱给我们,我们留给你一些钱,明天麻烦你老人家出去再替他们买两套衣服?”老汉的大儿子二话不说,把衣服脱给了曹丹辉。他弟弟也仿照这个办法,拉起那床破被子裹着身子,把上衣、裤子全给了顾雪卿。曹、顾二人拿出足够买四套衣服的钱,给了老汉。老大爷见惯了军阀部队和国民党军进村就抢的德行,没让白送衣服就不错了,哪还收钱,几番推让,满脸歉疚地收了钱。曹丹辉说了声:“大爷,我们永远忘不了你们!”然后向门外走去。只听那兄弟俩在铺上说;“同志,我们不能送了,你们要小心!”为啥在铺上不下来送?衣服都没了,光着腚,下不来。那时的人穷啊!一人就一身外出的衣服。给了新四军同志自己就没了。啥叫军民一家人?这些最朴素的情况说明了一切。两人好容易解决了衣服问题,正要从一条小河过河,结果碰上一群凶神恶煞的国民党兵,曹丹辉和顾雪卿同志又被冲散了。曹丹辉单枪匹马继续往北走,谁知道沿江的渡口全都是国民党兵,不少北撤的战士们都被认出来抓了起来。他来回兜圈子,跑了三个村庄,也没找到顾雪卿,也没找到合适的渡口。辗转奔波,来到了泾县二十里铺,这时,突然遇到一个神秘的卖货妇女。
这位妇女年纪不大,看上去也就二三十岁,正在卖吃食。曹丹辉过来买,她上一眼下一眼地打量了一遍,突然低声说:“快,到屋里去。”曹丹辉听她话音有异,便随她进了一桩草房。她闩住门,不容曹丹辉说话,直接告诉他说:“从这里到泾县一带,都是五十二师的宪兵队和便衣,现在到处封锁,寸步难行,快从我这房子后面的稻田向北走,那里有只小船。”曹丹辉又惊又喜地问:“你是组织上布置的?”她不答复,塞过来一筒麻饼和一瓢花生,又催了一句:“快走!保重!”曹丹辉满心喜悦,她肯定是党安排下的地下党同志。不必多问了,接了东西,扔了十块钱在桌上,顺着她指给的路,迅速地向北走去。走了不远,果然看到了小船,顺利渡过江,向北走去。过了河,又意外地遇见了走散的顾雪卿,原来他也想了各种办法,偷偷过了江。
两个人道了一番分手后的经历,走进了一个茶馆,要了点吃的。刚吃了一个烧卖,小跑堂的进来,低声说:“你们快走,泾县县长带着二十几个人进街来了。前门出不去了,我给开后门。”曹丹辉一脸错愕:“你什么意思啊?”小跑堂的又急促地说了句:“快走吧,我认得出,你们是新四军同志,快,快……”还有什么话好说呢,只能向这个小跑堂说了声“谢谢”,就走出了茶馆的后门。登上山顶,只见一群穿黄军装的xx军进了小岭街。顾雪卿感慨地说:“我永远不会忘记茶馆的这个小鬼!”
没穿新四军军装,为啥还能认出是新四军?曹丹辉一度疑问:难道我脸上刻着新四军三个字?大概是形象气质,自然而然流露出正气凛然的样子,老百姓的眼睛是最准的,一望可知。
四、大腿上的记号立了大功
历经各种艰难,离泾县越来越远,形势也越来越安全了。喘息略定,曹丹辉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叶挺军长在突围前念念不忘要与党中央保持联系。现在电台没了,掌握通信机要密码和呼号方式的,大概整个新四军军部就只有自己了,其他同志不知道还在不在。自己身上肩负着重要的通讯责任。他长年使用机要密码,这个大概不会忘,但呼号方式是经常更换的,不太容易做到烂熟于心,要是过几天忘了,那就彻底和上级、和党中央断了线。想起这个事,真是猛地一惊。趁着记忆还在,曹丹辉赶紧把记号写在了大腿上。接着往北走,终于到了长江边上。在那里各方打听,终于找到一个营,这个营是三团的,打散之后辗转来到这里。安顿下来之后,大家一了解,好几股部队散落各处,最难的就是和上级断了联系。现在国民党军封锁了长江,根本打不出去。就这样被困死在江南吗?决不能。派侦察员过江去找组织,可是组织在哪里呢?等到去一趟延安再回来,黄花菜都凉了。大家商议说,不如去苏北找陈毅的指挥部。可是不管怎么说,也要先和他们联系上才行。
曹丹辉一拍大腿说,没问题,我有江北陈毅指挥部的电台密码和电台频率,呼号方式也有。说着把大腿上的记号指着一看,上面的字都开始模糊了。光有这也不行,电台怎么解决呢?曹丹辉带领几个军部里逃出来的电台工作人员,四处找零部件,电台都没了,最后找到几个破收音机,重新组装成一个功率只有5瓦的小电台。勉强能发电报了。电台架起来,很快就通了。
这时,刘少奇陈毅在苏北正在焦急地寻找叶挺残部的信息。电台连呼多日,叶挺方面一直是死一样的沉寂,没想到这天竟然联系上了。利用这个微小的电台,刘少奇、陈毅了解到江南新四军的大量细节,掌握了国民党顽固派向同胞开火、杀害新四军同志的详细罪证。这些情报随即转呈到延安,送交毛泽东审阅。毛泽东愤怒之极,指示周恩来在重庆、刘陈在苏北,分别以中共或新四军将领的名义,发表国民党军围攻新四军的详情。社会舆论迅速倒向了中共一边。
原来蒋介石也一直在操纵舆论,企图在把新四军的谋反罪名坐实之后,彻底撤销新四军的番号。如果江北新四军再拒不北撤,将继续以平叛之名向陈毅所部进攻。那时新四军实力遭受重创,如果真的让蒋介石先声夺人,江北数万人真有可能陷入与叶挺一样的绝境。好在周恩来在重庆打出有力舆论组合拳。社会各界、包括香港的报界,都在显眼位置发表声援新四军的通稿。蒋介石纵有通天之力,也再无法压下这舆论。
刘少奇、陈毅重建新四军军部,也得以合理合法顺乎天理民心。作为重大功臣,曹丹辉也受到新四军的通令表扬。多年之后陈毅忆及此事仍然感慨万千。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四军科长,和一台仅有5瓦的小电台,在那段波诡云谲的斗争中,真是立功不小。若不是曹科长写在大腿上的通信呼号,我们的新四军都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曹丹辉科长居功不傲,一直兢兢业业地在通信联络战线上工作,从新四军转入华东野战军。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7年病逝。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新中国作出过贡献的勇士们,功勋永在,与日同辉!
【曹丹辉】(1915-1977)江西省南康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由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即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习,任红十二军第六十四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红一方面军总部电台报务员,红十二军电台报务主任,红一军团报务主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电台队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电台队队长,新四军军部第三科科长兼无线电总队总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通信局局长,上海市军管会电信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邮电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长途电信总局局长,中央军委通信部副部长,通信兵部副主任,高级军事学院通信兵教研室主
任,国防部第六研究院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