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一部 247、林总帐下的两大主力师,红一师将星璀璨,红二师将星凋零

更新时间:2022-09-24 22:20:33 | 本章字数:1887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时,林彪指挥的红一军团下辖三个师,分别为红一师、红二师、红十五师。不过,没过多久,红十五师就被撤销了,只剩下红一师、红二师这两大主力师。

    虽然同为主力师,但是这两个师后来的发展却有天壤之别,到1955年授衔时,红一师将星璀璨,红二师却将星凋零,让人非常感慨。

    先来看看红一师的情况。红一师当时的师长是李聚奎,政委是赖传珠,参谋长是聂鹤亭,政治部主任是谭政。其中,谭政是大将,李聚奎、赖传珠都是上将,聂鹤亭是中将,都是开国将军。

    谭政不用多说,大名鼎鼎的四野政治部主任,开国大将中的政工代表。李聚奎虽然名气不是很大,但在我军中的贡献却很少有人能比得上,甚至还得了一个了不起的称号——“将圣”。李聚奎的军衔也比较特殊,在1955年授衔时,李聚奎因为正担任石油部长,离开了部队,没有被授衔,一直到1958年,李聚奎担任总后勤部政委,回到了部队,被补授为上将。当时,负责评衔工作的徐立清将军还有点为难,因为以李聚奎的资历和功勋,是足以授大将的,但“十大大将”都已经尘埃落定,不可能把谁换下去,徐立清就去找李聚奎说明情况。李聚奎得知后,大度地说:“就低不就高,上将就行!还有聂鹤亭,也跟李聚奎的情况差不多,在1955年授衔时离开了部队,没有被授衔,直到1956年才被补授中将军衔。实际上,聂鹤亭早在红军时期就担任过红四军参谋长,建国后还担任装甲兵副司令、工程兵副司令,是足以授上将军衔的。

    红一师下辖三个团,同样也是人才济济,将星璀璨。红一团团长是杨得志,开国上将,下面的一营营长是孙继先,开国中将,著名的强渡大渡河,就是孙继先亲自率领17名勇士完成的。至于红一团的政委,名叫黎林,后来担任过陕甘宁独立师代师长兼政委,能力非常强,可惜在1937年不幸病逝,没能等到授衔的那一天,否则的话,黎林也足以授开国上将。杨得志后来回忆说:“红一团在长征中的每一个胜利,都凝聚着他(黎林)的心血。”

    红二团团长是刘瑞龙,早在1933年就担任过红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现在当个团长,属于屈才了,后来,刘瑞龙主要从事地方工作,建国后担任过农业部副部长。红二团政委是邓华,开国上将,担任过中国志愿军司令兼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沈阳军区司令等职,在军中的地位非常高。

    红三团团长是黄永胜,同样是开国上将,也是林彪帐下的猛将,可惜后来走上了歪路,一去不复返。红三团政委是林龙发,原本是红军中很有作为的青年将领,可惜在1936年不幸牺牲,年仅22岁。

    总结一下,红一师至少出了一位大将(谭政),五位上将(李聚奎、赖传珠、杨得志、邓华、黄永胜),两位中将(聂鹤亭、孙继先)。

    再来看红二师,当时的师长是陈光,政委是刘亚楼,参谋长是李棠萼,政治部主任是符竹庭。

    其中,陈光是最可惜的,曾经被当作林彪的接班人,担任过红一军团代军团长、八路军115师代师长,后来还担任过东北军区副司令、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是足以授大将军衔的。可惜,因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陈光在1954年选择了自杀,没有等到授衔的那一天。相比之下,红二师政委刘亚楼的发展就顺利多了,后来担任过东北野战军参谋长,成为林彪最信任的参谋长,建国后还是第一任空军司令,被授予上将军衔。红二师参谋长李棠萼,是黄埔军校高材生,才华极高,可惜在1935年不幸牺牲。红二师政治部主任符竹庭,罗荣桓元帅评价他“军事上政治上都比较强,很有能力的优秀干部”,可惜在1943年不幸牺牲。

    对比一下,红一师师部的四个人都是开国将军,而红二师只出了一位上将,另外三人都遭遇不幸,实在太可惜了!另外,红二师也下辖三个团,都是什么情况呢?首先是红四团,团长是耿飚,政委是杨成武。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相当强悍的了,杨成武是开国上将,大名鼎鼎的“三杨”之一,担任过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耿飚虽然没有军衔,但是担任过国防部长,在军中的地位非常高。

    相比之下,红五团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团长张振山在1937年不幸牺牲,政委易荡平更是在1934年11月就牺牲了,长征才刚刚开始。

    红六团的团长是朱水秋,原本前途无量,担任过八路军总司令部警卫团团长,深受朱老总的器重,可惜后来因为伤病,回到家乡工作,结果在残酷的斗争中与组织失去了联系,直到解放后才重新找到了组织,但是所有的荣誉都跟他没关系了。红六团的政委是王集成,担任过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政委、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原本足以授中将军衔,但是在建国初被错误打成“大老虎”,只被授予少将军衔。

    总结一下,红二师只出了两位上将(刘亚楼、杨成武),和一位少将(王集成),相比将星璀璨的红一师,就显得太暗淡了。当然,军衔并不能代表一切,红二师牺牲的将士们,同样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也同样值得我们敬重!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