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一部 325、陈赓:给彭德怀“下套”,抢主席水喝,为何唯独不敢和粟裕开玩笑

更新时间:2022-10-19 16:02:17 | 本章字数:3527

    陈毅曾向毛主席发过这样一封电报:“我们二十多年来创造的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刘、林并肩前进。”彭、刘、林指的自然是自红军时期便十分优秀出挑的彭德怀、刘伯承与林彪。粟裕和陈赓二人,皆是解放战争时期大放异彩的后起之秀。在建国之后,凭借赫赫战功,粟裕名列开国大将之首,陈赓也成为赫赫有名的解放军大将之一。优秀的人是会互相吸引的,陈赓和粟裕,算得上是一对有名的莫逆之交。

    陈赓虽然在解放军大将中没有位列首位,但不能不说他是十位大将中最特殊的人之一,因为他具有非同凡响的人格魅力,以至于让彭德怀、毛主席、甚至是蒋介石都破了例。陈赓原名陈庶康,出身于湖南一个湘�母劝阻,投笔从戎,加入湘军参与讨伐吴佩孚等战役,可谓是年少有志。1922年,陈赓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两年后国共第一次合作之际加入黄埔第一军校学习,并成为了周恩来的得力助手。

    也是在那里,陈赓发生了与蒋介石的一系列渊源,甚至可以说是蒋介石的救命恩人。1925年10月中旬,北伐东征军在华阳进军途中遭遇敌军优势兵力的围困,蒋介石作为总指挥亲临战场督战,腿受了伤,却也无法力挽狂澜,眼睁睁看着局势一边倒地走向颓败,而士兵也早已军心涣散,连总指挥部的成员都大难临头各自飞,令他感到灰心。欲自杀之时,连长陈赓却坚守在他身边,极力劝阻他的自杀行为。在险要关头,陈赓背着蒋介石躲避敌军追击,步行一百六十里,摆渡过河,多亏陈赓的不离不弃,蒋介石最终成功脱险。

    蒋介石向来器重陈赓,也感激他。后来两党对立,南昌起义后陈赓开始从事中共中央的特科工作,很快就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后来由于叛徒,陈赓不幸被逮捕。陈赓落入国民党之手,蒋介石曾亲自看望他,请他的黄埔同学去感化他,甚至示意守军放松对他的看管。他的老同学胡宗南、黄维、宋希濂等人也联名上书,请求蒋介石放了陈赓。蒋介石还对他说:“你这个年纪做出的决定都是不算数的,只要你跟着我就行了。”可惜蒋虽然对陈赓偏爱至此,也一起走过患难与共,却始终不了解陈赓。陈赓并不是单纯因为性格的倔强而不愿倒戈,最重要的是他十分坚持自己对党、对革命的信仰。

    陈赓由于曾就读黄埔军校,在往后的作战中曾多次与自己曾经的好友和同学刀兵相见。虽然他是个重情义的人,在战场的对决、在信仰的对决上却从不含糊、毫不手软。曾共为黄埔一期生的同学李默庵、宋希濂都曾与他一起加入过中国共产党,也都曾抱有一腔热情。但在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在国共两党的分化关头,李、宋二人却双双退出共产党,成为仅有的39名退党人中的二员,李默庵更是第一个发起退党申明的人,去追寻他“光宗耀祖”的理想去了。1932年,李默庵围剿鄂豫皖苏区,将指挥所移到战场前沿,却遭到了陈赓等3个师的夹击包围,差点在火力攻势下沦为战俘,可以说是被陈赓上了一课。

    除却在战斗中的优异表现,陈赓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为人风趣幽默,不拘一格,经常令人忍俊不禁,在当时以严肃作风为主的党内,可以说十分少见。但是,他的幽默从不是为了取笑谁或是不正经。与其说幽默,不如说他总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缓解气氛,或是令人在不经意间被关心,被誉为“开心果将军”。

    给彭德怀“下套”

    彭德怀在向来以“虎脸”出名,动辄板脸训斥,因此军中的人都十分怕他,而陈赓却是个例外。一次,彭德怀前往陈赓的部队视察,期间要组织大家吃一顿饭。人家都说,彭德怀最恨的便是铺张浪费,大办宴席,每当有人坏了他的规矩,总不免要狠狠挨批。因此,彭德怀所到之处,大多是粗茶淡饭,可陈赓却为了让彭德怀和战士们吃上一顿好饭,别出心裁。听说彭总爱吃鱼,他便让士兵到旁边的河里捉了几条鱼,还做了一些鱼肉丸,杀了一只鸡。开饭前,陈赓抢先说:“今天我只让战士们去河里抓了一些鱼,咱们这顿就只吃鱼!”第一道菜上来后,果真是条鱼,彭德怀也就动筷子吃了起来。第二道菜上来了,是一道肉丸。彭德怀不禁皱了下眉,问陈赓:“不是只有鱼吗,怎么还有肉丸呢?”陈赓连忙说:“这道丸子也是鱼肉做的。”彭德怀尝了一口确实也是鱼肉,就没再继续责问。不久,第三道菜上来了,这次是货真价实的鸡肉,顿时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就低沉下来,大家都小心翼翼看着彭德怀的眼色。不出所料,彭德怀把筷子一拍,对陈赓责问道:“你解释一下,这鸡难不成也是鱼做的?”谁知陈赓笑着回答道:“我们把这只鸡散养在河边,每天没别的可以吃就找鱼吃,吃了这么多天,归根结底还是鱼养的!”

    这下,别说是刚刚还很紧张的将士们忍俊不禁,连虎着脸的彭德怀也难得露出了笑脸:“你这个陈赓,鬼主意可真多!”不怕彭德怀,还能逗笑他,陈赓也是第一人了。

    “抢”毛主席水喝

    别说是敢跟彭德怀开玩笑,陈赓的“开心果”个性,使他就算在毛主席面前也丝毫不收敛自己的幽默,还能使毛主席也为他一展笑颜。

    一次开会的时候,天气闷热,原本要结束的会议,还被延长了,气氛十分低沉。当毛主席还在发言台上讲话时,陈赓却在众目睽睽下突然起身,径直走向发言台旁。当时,不仅是底下的人员,就连毛主席本人也十分诧异地看着他,不知道他要做什么,还以为他想要发言。

    没想到,陈赓走上前去端起放在毛主席手边的搪瓷杯,大灌一口水,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下,原本低沉的气氛顿时轻松活跃了起来,就连毛主席本人嘴角也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唯独不敢跟粟裕开玩笑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见到谁都敢开玩笑的陈赓,却唯独不敢对粟裕“不正经”。1948年初,正值解放战争打得火热的时候,刘邓、陈谢、陈粟大军兵分三路挺进中原。在此之前陈赓、粟裕早已神交已久,对各自的威名早有耳闻,此次他们终于正式会面。在合影留念之际,陈赓与粟裕握手问好,陈赓还热情地拥抱了粟裕。拥抱于陈赓来说,是表达对粟裕的激动和久仰之情,然而粟裕一向内向谨慎,在部队面前合影本身比较拘谨,这下更加有些放不开了,于是对陈赓瞪眼道:“陈赓同志,在部队跟前,你正规一点不好吗?”陈赓吓了一跳,只好严肃端正地与粟裕合影,以后也没有再与粟裕开过玩笑。

    连彭德怀、毛主席都不怕,为何陈赓会被粟裕一句话说正经了呢?这或许要从粟裕本人的人格特点来探究。

    粟裕给人的印象大多是儒雅随和,“决胜于千里”的形象,也因为其处事严谨低调,常被人说“老实”,其实不然。作为解放军十大将之首,粟裕最出名的是他灵活多变、神秘莫测的指挥战术,令敌人闻风丧胆,创造出七战七捷、淮海战役的奇迹,可谓是大名鼎鼎的军事天才。但是在为人上,粟裕讲究分寸,有原则地谦逊、谦让,淡泊名利,比起声名鹊起,他更看重自己的建议能被中央所采纳和肯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比起自己的功名利禄,他更愿看到党能成功、革命能成功。因此,他更多的是有所为而不为,不争抢亦不迎合。

    对于陈赓来说,粟裕这个人并非等闲之辈,却稳重平和,自身有一股强大的气场和人格魅力。不与他开玩笑,并不是因为关系不好或惧怕,相反则是出于一种欣赏和尊重。在往后无论是作战还是解放后的交往中,两人成为了莫逆之交,虽平淡如水,却总是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解放之后,评为十大开国大将之首的粟裕按理来说是春风得意,却在1958年遭到了批判,被扣上了“极端个人主义”的帽子。在批判会上,除了因事务繁忙而缺席的三位大将,其余的七位开国大将皆在席中,却无人落井下石。这其中包括一直佩服称赞粟裕的林帅,重情重义的贺龙元帅等,因为经过了战争和革命的洗礼,粟裕的为人大家都看在眼里。但粟裕平时本就沉默寡言,日常除了钻研兵法战略少有暇日,又天生不会八面玲珑,此时更无力回击。

    然而,在会上会下仍然有人为粟裕据理力争,打抱不平。粟裕的老部下王必成在批判会上拼命维护粟裕,反击错误的批判。而王必成的重情重义也得到了贺龙元帅的高度评价,认为其值得深交。开国大将肖劲光亦是全力援助自己的昔日好友及部下,甚至毅然决然地去找毛主席就此事主持公正,最终成功将粟裕从批斗中解救出来。

    即使粟裕被批,陈赓也从未和粟裕断绝过交往联系。在后来和粟裕分析他的遭遇的谈话中,陈赓也掏心掏肺地对粟裕说:“你一不会迎合,而又立下赫赫战功,这两点占全了,哪能不倒霉呢?”可见,陈赓对粟裕是一腔赤诚,言语之间十分透明诚挚。

    1961年初春,陈赓因病情恶化而在上海与世长辞。听闻陈赓去世的消息,同在诊治期间的粟裕悲痛欲绝,倒地流泪不止,并在陈赓的骨灰交由飞机运送时,拖着被疾病折磨的病躯亲自前往机场送自己的挚友最后一程。不仅是粟裕,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周恩来、宋庆龄等人都十分悲痛。就连此时已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听闻这个自己一生求而不得的大将、亦是救命恩人去世的消息,也在百感交集之中不禁潸然泪下。陈赓、粟裕,以及许多开国大将的一生,都是光辉灿烂的一生。即使历经战火纷飞、人生曲折,依然保存着屹立不倒的精神,他们的人格魅力与珍贵情谊,都永远于后世熠熠生辉。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