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一部 359、1951年,王树声重回大别山,挖出埋藏了20年的“宝贝”,众人落泪

更新时间:2022-10-27 12:21:14 | 本章字数:1408

    1951年,王树声跟着访问团的脚步再次踏上了大别山的土地。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此时的大别山已经远离了纷飞的战火,迎来了和平的曙光。王树声看着眼前的景色,遥想当年的战争时期,自己何曾有心思看一眼这美丽的山景呢?

    他与大别山的乡亲们见了面,聊起来建国以后的变化,乡亲们都喜不自胜,如今翻身做主的他们再也不用看地主的脸色过日子,幸福的笑容时刻洋溢在脸上。

    不过王树声此次前来,并非只是单纯的故地重游,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二十年前,红军曾将一件重要的“宝贝”埋藏于大别山的地下,他要将其挖掘出来。乡亲们得知此事后,都拿出自家的工具纷纷前来帮忙。

    众人拾柴火焰高,不久之后,这个深埋于地下多年的“宝贝”终于得以重见天日,可它并非是什么珠宝玉石或贵重金属,而是一架飞机的残骸,当挖掘工作接近尾声,“宝贝”露出真容之时,王树声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泪流满面,众人也压抑不住内心的伤感。原来,这架飞机叫作“列宁号”,它的驾驶员叫作龙文光,他的故事还要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讲起。

    龙文光本姓彭,出生在清末时期的四川省崇庆县,因家境贫困,被过继给姨娘一家,跟着姨父龙作霖改姓为龙。龙作霖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教书匠,因此他们家可算得上衣食无忧,龙文光也得以接受系统性的教育,得以饱读诗书。他成长的年代,正是新思想新理念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时期,在北京朝阳大学读书的他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涤荡,成为了一个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有志青年。

    为了民族大义,他选择弃笔从戎,考取了黄埔军校,不过因为当时并未开设相关课程,他也没在此学习飞机驾驶等技术,而是扎扎实实的掌握了军事技能和理论,成绩在同期生中尤为亮眼,也正因如此,当广东航校成立时,他被选中前去这所学校深造。在出色地完成学业后,他又在苏联继续学习,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到了1930年,龙文光已经成为了国军的空军上尉。这天,他照常驾驶着飞机完成任务,怎料返航时遭遇天气突变,他只好将飞机紧急迫降在大别山一带。飞机发出的巨大轰鸣声自然引起了红军的注意,他就这样被抓了起来。自从老蒋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关系转变为敌对,对自己的处境,龙文光是满心的绝望。可他没想到,这居然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

    当时的红军,根本就没有一架飞机,就更不要提飞行员了,十分惜才的徐向前并没有为难龙文光,相反,还带他参观了红军队伍,讲解了我党的革命理念,龙文光又感动又震撼,所以,当徐帅向他发出邀请时,他下定决心加入了红军。

    这架飞机经过重新整修组装,被命名为“列宁号”,我们红军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架飞机。在此后的反围剿过程中,这架飞机帮助我军赢得过多次胜利。为了发展我军的空军力量,中央还在1931年5月成立了航天局,局长正是龙文光。

    老蒋得知后恼羞成怒,不仅派出几十架飞机搜寻“列宁号”,甚至悬赏十万,要取龙文光的人头,后来,更是派出一支三十万人的大军围剿鄂豫皖根据地,我军必须紧急转移,体积硕大的“列宁号”实在无法带走,又不忍让它落入敌手,人们只好眼含热泪将其拆解,埋藏在了大别山的土地下。

    龙文光也转成了步兵,和其他红军战士一样战略转移。但是,他在一次战斗中与队伍失散了,便决定先回家看看妻子亲人,再去寻找队伍,没想到老蒋早在他家附近设好埋伏,他最终被捕。

    老蒋不顾众人劝阻,坚决要求将龙文光处死,他的生命也永远定格在了34岁。不过,我们不会忘记他为我军做出过的贡献,相信今天强大的中国空军,就是对他英灵最好的告慰!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