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一部 387、他的部队被七倍敌军包围,率部队杀出,林彪惊讶道:你就是团长?

更新时间:2022-11-02 17:52:57 | 本章字数:6007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将军在巡夜时,遇到了惊险情况,似乎有一只老虎跑过,他沉着冷静,立刻拉满弓箭,一箭射出,却在明早发现,原来只是一块石头,但是他射出的箭竟没入石棱里。

    这首诗,表现了一个将军在面对危急情况时,镇定自若 ,表现了将军的武艺高超,英勇善战。而在我们新中国的历史上,也有这么一猛将,在突然面对超出自己部队六倍的敌军时,他身为团长,沉着冷静,寻找突破口,扭转了战局,突破了敌军的包围圈。

    他就是叶建民,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士,在新中国的战争历史中,积累了赫赫战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全国人民欢庆战争的胜利,而国民党军和我军却面临关键时刻,蒋介石连续三次向毛泽东发出邀请,前往重庆谈判。

    毛泽东等领导人深刻知道,蒋介石可能不怀好意,他在此前一直主张“剿共”的政策,并且在国共两党合作期间,小动作不断。众多领导人为了毛泽东的安全,劝他不要前往重庆,这很可能是一场“鸿门宴”。

    在经过蒋介石发出三次邀请后,毛泽东等人还是选择前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现在的中国人民刚刚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土已经满目疮痍,只要能有一丝和平的机会,让中国可以停止战争,他们都愿意去努力。

    在重庆谈判期间,美方以调处的名义,援助国民党军20亿美元和45个师的兵力,形势变得日趋严峻,我军紧急做出战略部署。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北方发展的政策,毛泽东曾说过东北的重要性,只要我们把握了东北,革命就有了基础。根据这个政策方针,我军立即向北方移动,抢先占领东北根据地。

    而在1945年3月,叶建民就已升至23团的副团长,8月,23团被改编成山东2师5团,叶建民升至团长。叶建民率领的山东2师5团,也在向北行军的部队当中。叶建民整好部队后,立即出发了。在前往东北的路上,叶建民的部队经历了一场突出重围的战争。

    叶建民带领5团赶往锦州,刚出发没几天,前方探查的士兵说,在前方发现了敌军,但是敌我双方的情况不明,且为了保存实力,不宜正面与国军发生冲突。于是,叶建民率领部队转移到北镇安营,为了防止国军发现,突然袭击,他提前做好战略部署,并且派人去沟帮子探查具体情况。这时,国军已经占领了锦州,准备向沟帮子出发。战争一触即发,情况危急,叶建民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反而异常镇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叶建民决定先派出一个营的士兵,去探查情况,搞清楚是哪个部队的国军驻扎在这里,兵力的分布,兵力的装备怎么样。

    趁着天黑,派出三营的营长,去摸查清楚国军的情况。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国军偷袭,他还安排队伍巡逻,如果发现有敌人闯入,立即歼灭。每天晚上,叶建民在耐心等待着营长的消息,一边研究接下来的战略部署。等到天亮,营长的电话才打来,周围确有国民党的军队,且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这时,突然国民党军对叶建民的部队发起进攻,并从多处开始进攻,以多于他们七倍的兵力,形成一个包围圈,对叶建民部队所在的地点势在必得。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更糟糕的是,他们还与上级的通讯失去联系,猜测可能是敌人切断了他们的通讯。

    叶建民遇到这一情况,并没有慌张,他沉着冷静,观察战场的情况,派遣多个部队,攻击国民党军的不同方位,找到国民党军兵力分布最薄弱之处指挥部队攻击最薄弱之处,最终杀出重围,跳出了敌军的包围圈。然后,叶建民所部继续向东北前进,在到达四平时,林彪听说这件事,对这个团长好奇不已,欣赏他的军事才能,接见了他。叶建民向林彪介绍了5团的战史,林彪惊讶道:“你就是团长?一个27岁的团长?你在这待了多久?”叶建民简单向林彪介绍了自己的简历,并趁机说出部队,装备各方面的困难。林彪听到后,对叶建民说:“现在你们归我指挥,我会处理这些事情的。”并叮嘱他:“你们是老部队了,要好好打仗啊!”这就是叶建民经历的战役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战役。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战役,一个又一个故事,在他身上发生,他革命的一生呈现在眼前

    叶建民出生在1918年,叶湾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徒四壁。由于家境贫苦,只读过一年书,就开始放牛,后来跟着家人在地里种地,每天很辛苦地劳作,也换不来基本的生活温饱,被地主剥削殆尽。贫苦的生活在叶建民的心里埋下了种子,他迫切想要抵抗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因此爆发土地革命时,他就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担任团长。带着当地的儿童送信件,送情报,在那时,他的机灵和指挥才能就初见端倪。

    两年后,他参加了工农红军,正式成为了一名战士。在1931年的秋天,秋风萧瑟,一次战役中,他的脚踝被炸伤了,他不得不暂停打仗,等到1932年时,伤好才回后来跟着部队进行长征,在长征期间,他先后担任了副班长,班长。1935年,他和张竭诚等4人前往作战科工作,在那里,他学习到了很多军事知识,他深深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学习时,异常用心,他们四人还被称为“4个小参谋”。1936年,他又被选入红15军团教导训练大队,在那里继续学习军事知识,排兵布阵,指挥部队,这都是必修课,组织上看他学得很认真,同年就让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通讯参谋长,在河北的洪子店战斗中,指挥部受到敌军的炮击,部队被打散,叶建民身受重伤,他果断带着80多名伤员,突破敌人的防锁,追上了大部队,继续进行抗日战。1938年底,他正式担任参谋长,在鲁西南进行的一次伏击战争中,队伍缴获日本天皇的“功勋炮”,该炮时至今日,还放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在1946年的解放战争中,叶建民灵活指挥,仅仅用一个团就把国民党的一个军,分割包围,尽显指挥风采。

    当时地形平坦辽阔,国民党军都是美式装备,武器先进,我军正面迎敌,接连受挫,面对敌军的强大火力,叶建民果断下令:“所有人避其锋芒,发挥优势,集中火力,不要分散,集合所有轻重机枪,抓住一个地点,重点攻击,杀出一个出口。”果不其然,在叶建民的正确指挥下,部队像一把尖刀一样,插进敌军的阵营,把敌方杀得溃不成军,一口气就歼灭了敌军一个营的兵力。

    1947年1月,叶建民部队参与沐石河镇战役,他身为团长,提前组织全团的指挥员,仔细地查看地形,召开战前大会,讨论作战方案在战斗中,首先打掉敌军的制高点,迅速占领制高点,并用战场的高处作为掩护点,进行战斗,整个战斗仅仅用70分钟就大获全胜。师指挥部知道了他们的战绩,发布了嘉奖令,赞扬他们“行动迅速,战斗果决,指挥出色,战绩突出”。此后,叶建民一直在战斗的前线。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担任141师的师长。他在1951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一开始,141师的任务只是修筑机场,后接替140师进行防御任务。

    到叶建民的朝鲜战场,就不得不提罗盛教的英雄故事,有人说,没有叶建民,就没有罗盛教。是在1952年,朝鲜当时已经冰天雪地,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我军的战斗也进入了艰难的相持阶段。叶建民的141师,刚刚粉碎了美军的“秋季攻势”,与兄弟部队一起在成川郡及其附近地区休整。那天,叶建民刚刚到团里检查完工作,回到师部驻地,突然看到,车窗外,师部的门口汇集了一圈的群众,群众的表情既激动又悲痛。叶建民赶紧让参谋长下车了解情况,原来,一个叫罗盛教的战士,为救一个朝鲜人民崔莹,不幸牺牲了,朝鲜百姓聚集在这里,自发地哀悼这名牺牲的战士,同时为了表达对烈士的思念,群众请求部队,让他们用朝鲜人民的葬礼安葬这位战

    叶建民听到这件事情后,想起在检查工作时,看到过罗盛教的淹亡事故经过报告,如今看到朝鲜人民的情况,看来这并不是一起简单的淹亡事故。

    他立即下发命令,了解这件事情的具体经过后,向他报告。不久,参谋人员向叶建民复命,原来这些朝鲜人民,主动提出要给罗盛教请功,一位大妈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墓地,安葬罗盛教。一位老大爷流着眼泪说:“罗同志是为了救我们的孩子牺牲的,请求你们将他的遗体交给我们,我们要以朝鲜的最高葬礼隆重安葬他!”

    听完这些情况后,他叫来师部的宣传科长和直工科长,说道:“你们有没有了解清楚罗盛教到底是怎样牺牲的?”经过了解,原来宣传科长,主要是根据下级的电话报告,下的事故通知,对此,叶建民非常不满意。叶建民带着两位科长,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天气,开着车前往罗盛教牺牲的地点,石田里栎沼河查看情况。他们一到河边,崔莹的母亲听说罗盛教的师长来了,赶紧带着崔莹来到出事地点。崔莹和母亲向叶建民跪地深深施礼,而后用朝鲜语,边说边流泪,讲述了事情经过。听完崔莹母亲的介绍,叶建民很激动,他走到罗盛教救人的地点,俯身看到那个崔莹被救上来的洞窟,还没有被完全冰封。可以想象到,罗盛教在跳下冰水后,已经冻得四肢僵硬,在经过多次托举崔莹,不断举起又不断落水,才最终拯救了崔莹,但是自己已经被冻得丧失了自救能力。叶建民确定了情况后,心中为这个勇敢救人的战士感到骄傲,不能就这样让旁人误解他,他有责任去纠正这件事情。

    回到部队,他马上告诉了师部的政委彭清云,说道:“这是一个志愿军的战士,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救起了落水的朝鲜少年,这才是事实,我们要好好宣传罗盛教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让全师的指战员共同学习。”天夜晚,叶建民和政委彭清云就拟写了一份请功报告,上交师部。他们上交报告后,师党委召开了会议,号召大家向罗盛教烈士学习。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罗盛教烈士记一等功,部队里也很快掀起一股学习英雄的浪潮。朝鲜的主席金日成还观瞻了罗盛教的墓地,并为他亲笔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这一事件之中,我们最先致敬的肯定是罗盛教战士,他不顾河水的冰冷,勇于跳下去救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也不能忽视叶建民的明察秋毫,正因为他爱民如子,珍视每一个战士的生命,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建立功勋。1952年3月份,叶建民先后担任47军的参谋长和副军长,获得朝鲜政府授予的二级国旗勋章和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先是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担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在1954年担任广州军区的装甲兵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1968年,担任了广州军区的副司令员,1998年在广州逝世。

    图|叶建民和妻子合照

    在这里,让人惊讶的是,他的儿子叶爱群,长大后也成为了一名新中国的少将,并且在最后,他的军衔竟然比父亲的还要高,成为了中将。在他的身上,依稀可以看到父亲的影子。

    叶爱群在1964年,考入了解放军的后勤工程学院。在1994年就被党授予了少将军衔,2003年的7月份,晋升为中将军衔,取得比叶建民更高的军衔。

    在叶爱群的身上,还有几个有名的小故事。

    在2005年3月23日,他在坐车回家的路上,突然看到一辆摩托车上的人和路旁的行人,在拉扯不断,传来“抓贼”的呼喊声,叶爱群意识到这可能是抢劫案。

    图|叶爱群

    司机李俊请示:“要不要追?”叶爱群毫不迟疑地说:“追,不能放跑了小偷!”叶爱群立刻让李俊一边拉响警笛,一边追赶摩托车,让摩托车上的人停车。

    这时,摩托车上的人看到,后面有车在追赶他们,非但不停,还急速向前逃去。叶爱群吩咐李俊加快追赶,一边不顾危险将自己的手探查窗外,企图将摩托车上的人抓住。

    但是,摩托车已经行驶到快车道,车速过快,都被歹徒挣脱,不过李俊利用车技,抓住机会打转方向,成功将歹徒截住。歹徒见无路可逃,想弃车逃走,李俊赶紧紧急刹车。

    叶爱群抢先跳下车,扑向歹徒,一名歹徒刚想反抗,立即就被叶爱群扭住胳膊,很快,李俊也将另一名歹徒制服,并拨打110报警,民警很快赶到,将歹徒押送到派出所。

    叶爱群在抓捕的过程中,右手受了轻伤,围观的群众,无不对叶爱群奋不顾身抓歹徒的情景,拍手叫好,知道他还是一名中将时,夸赞解放军真是好样的。

    事件结束后,原来被抢劫的是一对夫妻,两人刚好要举行婚礼,被抢的东西是现金,信用卡和新房的钥匙,在婚后第二天,他们就给部队送去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表达对解放军的感激之情。

    叶爱群在63岁高龄时,他还做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

    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让无数的人民落泪的日子,北川告急!汶川告急!

    图|汶川地震

    在这最危急的时刻,第一个奔赴灾区的是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在这一片片绿色的军装中,人们注意到还有一抹白色,他的肩上扛着将星,他就是63岁高龄的叶爱群。

    已经63岁的他,身体其实早已患上糖尿病,他常年都在打着胰岛素,并且在年底,年底就要到达最高的服役年限,但是当他接到命令时,他义无反顾,他说:“作为一名老兵,率领部队进四川灾区救民于水火之中,这是我应尽的的责任。”

    在知道地震发生后,他第一个做出反应“我要到第一线去!”他是最早的一批投入抗震救灾的将领。他的身影在地震发生46小时后,出现在灾区的现场。

    他们来到都江堰(yàn)的紫坪铺大坝上,此时的大坝早已没有当初的风光秀丽,已是乱石悬崖,伴随着飞石落下,叶爱群靠近大坝观察,旁边的军官劝他不要离得太近,他说:“不靠近前线,怎么能了解情况呢?”

    图|汶川地震时的紫坪铺大坝

    部队在大坝驻扎,连续抗灾了几十个小时,叶爱群将军竟然吃着饭就睡着了,大家都不忍心去将他叫醒,但是他睡了几分钟,就继续起来抗灾。

    在抗震救灾的现场,叶老将军和所有的士兵一起,干嚼方便面,有一次,因为吃得着急,竟把自己的牙套咬碎了,吞到了肚子里都没有发觉,直到牙龈(yín)肿了,才发现自己的牙套已经不见了。

    士兵们都劝赶紧去看看医生,他不去,说道:“几十万的群众都在这里等着我们拯救他们呢,这点疼算什么!”

    由此可见,他是一位硬汉子,即使流血流汗也从不流泪,但是在抗震救灾的现场,他却频频红了眼眶,面对一座座破烂的城市,数以万计的灾民,他总是不自觉地落泪,声音哽咽。

    图|汶川地震现场

    而汶川地震发生后,去往汶川中心的道路都已坍塌,通信手段全部失灵,面临这样危急的时刻,叶爱群将军说:“不管前方有多么困难,我们都要克服所有的困难,踏也要踏出一条通往震中汶川的道路!”

    随后铁军部队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开通了这条道路,这是所有的战士们,拿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踏出的一条路。汶川从此不是抗震的一座孤岛。

    然而,要救出千万的民众,还要开通一条运输的道路,叶爱群突然想起自己的父亲叶建民经历长征的路线。

    于是,解放军战士实施摩托化开进,冒着余震的危险,迂回穿插,绕道马尔康,开辟道路进行抢救,就这样,抵达了汶川的重灾区,开通了一条灾区人民的希望之路!

    突然,一个微弱的求救信号传来:“我要找铁军,快来,快来,救救被围困的乡亲们!”

    当时,已经是抗震后的第七天,叶爱群观察地图信号发出的地方,那是一个山势陡峭的峡谷,因为地震,已经变成悬崖峭壁,要想从这里救出群众,简直比登天还难!

    面对这样的场景,叶爱群将军说:“时间就是生命,必须要赶快。”解放军徒步翻山越岭,在结合飞机组的帮助下,争分夺秒地救出了被困人群。

    在灾情期间,他从未放下对灾情的关注,永远在灾情第一线指挥救灾。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他的父亲叶建民的革命精神,看到了爱民如子的胸怀。

    图|叶爱群将军在救灾现场

    亲叶建民在革命战争期间,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是新中国的开国少将;儿子叶爱群在新中国时期,在国家有难时,奔赴前线,为国家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