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一部 413、46年傅作义一战击败两大元帅,毛主席命令朱老总:去晋察冀会会他

更新时间:2022-11-09 13:27:10 | 本章字数:3940

    向来自负的蒋介石曾表示:“朱德最大的本事,就是让你永远也看不出他的本事”。朱德作为红军之父,其军事指挥才能毋庸置疑。抗战之后,朱老总年过六旬,基本退居幕后。1946年,贺龙与聂荣臻一同出征,誓夺华北地区。然而不久后,一线战场却爆出冷门,集宁战役失败,国民党将领傅作义击败了我军两大元帅联手……此时毛主席一声令下,朱老总再度出山,奔向前线。

    战后反思,卧薪尝胆

    自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央针对全国局势,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作战策略。其中华北战场的总目标,是打通北平到石家庄段的铁路。如果铁路贯穿,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等解放区,将紧紧连接在一起,前后呼应。然而这一作战计划牵涉部队甚多,遍及省份多,仅凭一人之力无法完成。

    是以,中央将各个部分的任务分解,由贺龙负责晋绥地区、聂荣臻负责晋察冀、而晋冀鲁豫,则由刘伯承与邓小平坐镇 然而不久后,刘伯承与邓小平便接到了南下作战的任务,华北战场,便交由贺龙与聂荣臻全权负责。

    1946年,经过周密部署,贺龙元帅与聂荣臻元帅率领军队,对华北重镇山西大同,率先发起攻击。蒋介石颇为看重西北地区,便专门派遣傅作义,率领国民党精锐部队,驰援大同。

    然而由于我军调度问题,加之敌人的顽固抵抗,大同并未按照计划及时拿下。战争陷入僵局后,贺帅与聂帅,已经意识到战争形势的严峻性,猜想傅作义不日将会率兵驰援。事实的确如此,位于绥远的傅作义,派遣国民党35军主力,兵分三路,奔赴大同方向。

    我军亦临危不惧,按照从前的作战经验,迅速制定了围点打援、运动战歼敌与分割歼灭的作战策略。一方面,我军分散部分兵力,计划堵截傅作义的援军,另一方面,部分兵力留守继续攻打大同。待敌人两方人员同时被牵制后,我军迅速出动,逐个击破,困境方解。

    据我军预先判断,傅作义部队临时支援,如果选择第一条路线,必然不会派出太多兵力。是以,我军派遣晋绥军区独立第一旅,防守战略要地卓资山。为了防止傅作义等人不按套路出牌,我军选择了最保守的作战方式:将大量的兵力,集中于大同附近令众人意外的是,傅作义竟然派遣三个师的兵力前往卓资山。结果可想而知,我军寡不敌众,丢失阵地。不久后,傅作义直接竟然放弃攻打大同,向着我方兵力空虚的集宁发起进攻。尽管留守战士拼尽全力,结果并未如愿。

    而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几支部队,在大同守株待兔,未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后来,攻下集宁的傅作义,率兵增援张家口,我军腹背受敌。种种因素叠加,造成了我军兵败的局面。一场战争,却同时击败了贺龙与聂荣臻两大元帅。如此成就,让鲜少尝到胜利滋味的傅作义,有些飘飘然。

    他写下一篇极具挑衅性的文章:“只要毛先生参加政府,你如果不嫌的话,我自己愿在毛先生部下,当一个最低级的职员,而绝对忠实地服从你”。面对傅作义的频繁挑衅,毛主席只是微微一笑,大手一挥,命令我党刊物《解放日报》,转载国民党文章。不久后,朱德也亲自下达命令,要求晋绥和晋察冀两军区向连以上干部宣读:“被包围被击溃被歼灭的不是国军,而是你们自夸所谓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贺老总所部、聂帅所部……”字里行间,皆是傅作义对打败我军两位元帅的洋洋得意。

    众将士们不解,任凭敌人耀武扬威,毛主席与朱老总此举究竟何意?不久后,国民党电报的“威力”,便逐渐凸显。“你们摆在战场上的尸体,至少在二万人以上,我们流着眼泪,已经将他们掩埋了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国民党,竟然以战死的我军战士为炫耀的工具。如此泯灭人性的行为,彻底激怒了众将士。自战争失利后,我党战士皆不服气,他们长期积压的愤怒情绪,几乎一瞬间爆发。然而这种情绪,恰巧能转化为战场上视死如归的勇气与决心。

    正如朱老总所说:“请将不如激将”。战士们严阵以待,毛主席认为,反击时刻已然来临。事实上,自集宁战役失败后,毛主席便对此事十分重视,并亲自派遣朱老总,前往晋察冀地区,视察前线工作,找出问题根本所在。

    1947年4月,接到命令后,朱德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晋察冀军区长期纵横沙场,朱德刚刚巡查不久,就找到了战争失利的根本所在。聂荣臻与贺龙元帅的部队鲜少磨合,在作战习惯、策略等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7月31日,战士们率先发起攻势然而前线、后方,均面临准备不足的情况。两支联合部队主力尚未到达,前线战士们便首先开火,正面战场兵力空虚。

    更为致命的是,后勤保障尚未完善,粮食、武器无法及时供给。零零散散的作战部队无法力挽狂澜,只能先行撤离,等待大部队。然而我军如此大的阵仗,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他们紧急调派兵力,加强防守,我军打草惊蛇,已经失去了先机再者,我们对战争形势预判出现了重大失误。不可否认的是,此次作战,我方战士面对傅作义时有些轻敌。傅作义围魏救赵的策略,完全超出了战士们的预期。大量被派往大同的精锐兵力,并未参与激烈的战争,造成战力浪费。此战的失利,却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给其他战争带来了无法挽回的颓势,导致了集宁、张家口等一系列“后遗症”战败根源既已显露,朱老总下一步计划,也迅速提上日程。

    刮骨疗毒,废除积弊

    经过多天的高强度作战,战士们情绪低迷无可厚非。朱德到来后,不断重复敌人“人家骂我们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不过如此“的挑衅话语,并非侮辱,而是一种知耻而后勇的激励。激将法发挥效力后,朱老总开始在军区推行安抚之策。“你们是打了一些胜仗的,只是打得有些零碎,只是如何打大歼灭战,你们还没有全部学会……”朱老总的包容,让战士们十分感动,也在心中暗自下定决心,夺回失去的战场。

    情绪修复完毕,朱德随即从战争层面解决问题。为此,朱德专门召开了一次干部会议,讲述了打歼灭战的诀窍:首先,集中大量的兵力,主动发起进攻,抢占先机;其次,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到敌人侧翼、尾翼,将其包围,随后歼灭,而在这一过程中,“勇气”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最后,我军应该合理利用地形,全面调动,彻底拖垮敌人。针对指挥、组织混乱的问题,朱德决定重建领导班子。在此之前,为了方便游击战,晋察冀军区派遣野战纵队出征。然而几个野战部队各自为战,战争结果并未达到预期。

    “晋察冀的野战部队还需加强,需要一个更强的野战军指挥机关,野战军要适应打运动战和歼灭战的需要,使之成为一个更有力的拳头”,朱德如是说道。是以,朱德决定将野战纵队合并,重新建立野战军。军队建立完毕,下一步便是寻找优秀的指挥者。在众人看来,朱德带着毛主席的期望,前往晋察冀军区。作为军中元老,他理应接管战争的然而朱德却认为,晋察冀军区实力不容小觑,其战败的原因,只是因为军队深受抗战时期陈旧战略思想的影响,不能适应与国民党的正规战。自己如果中途指挥,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军区摆脱积弊。是以,朱德下放权力,由晋察冀军区全权负责,自己只是从旁辅助。针对失败战争中的失职行为,朱德给予违反军令、军纪,擅自行动的士兵最严厉的处罚,同时引进了杨得志、罗瑞卿、耿飚等新鲜血液。他们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同样是军中的中流砥柱。为了传递统一的战争思想,朱德命令晋察冀军区全权指挥,创建唯一的“首脑“。

    朱德经过调查后发现,晋察冀军区的总部位于阜平城南庄。然而阜平山地众多,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十分不易。为了充分建立指挥部与外界的联系,朱德将军区从山中搬迁至西柏坡。领导班子组建后,朱德仍不忘提醒,战争中最重要的便是个人能力,所谓的地位与权力,终究不值一提。众人知晓话中深意,便摒除杂念,一心一意指挥战斗,紧紧团结在一起。

    为了将战争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朱德在军队中增设炮兵旅,作为战争的排头兵。为了确保前线、后勤一体,朱德也开始深入后方,寻找供应不足的根源。在此之前,野战纵队后勤部队数不胜数,每支后勤部队,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产业。战争过程中,庞大的后勤部队过于臃肿,行动迟缓,拖慢了行军速度。与此同时,各个后勤部队不具备跨队支援的能力,导致前线的武器装备、物资未能及时供给朱德猜测到造成混乱的来龙去脉,心中有了决策。随着他一声令下,不同纵队的后勤部队得以合并,由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朱德规定:改组后的晋察冀军区野战军,可以就近前往任何一支后勤部队,领取军队给养。如此,后勤效率便大大提高。上至领导班子,下至后勤部队,从松散到军纪严明,整个部队的面貌焕然一新。刮骨疗毒后,便是决战时刻。

    重整旗鼓,一击制敌

    6月,在朱德的指挥下,晋察冀野战军经过缜密的思考,主动发起青沧战役。短短几天的时间,我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青县等重要县城,剿灭敌人的军团,首战告捷。此次作战,我军歼灭国民党1.7万,俘虏近1万,一扫往日阴霾。漫长失利来的首次胜利,战士们十分珍惜,全军士气高涨。朱德亦十分欣慰,提笔写下:“国贼难逃千载骂,义师能奋万人心。沧州战罢归来晚,闲眺滹沱听暮砧。”10月,我军再次发动清风店战役,巩固了来之不易的胜利。朱德认为此时乃乘胜追击的最佳时间,便制定了夺取石家庄的计划。10月27日,部队到达指定地点,大战在即。

    朱德深知此次石家庄作战的重要性,多次现身一线,不断叮嘱战士们,炮火攻势迅猛、火力集中,偷袭敌人时动作不宜过大……朱德司令的谆谆叮嘱,战士们铭记于心。11月6日,随着我军一声炮响,战斗正式打响。敌人专门派遣轰炸机,向着我军根据地发起炮击,指挥部地动山摇。心系战局走向的朱老总,决定坚守在一线,任凭手下劝告,迟迟不愿离开。因为担心朱老总的人身安全,战士们心急如焚,只能向中央报告毛主席得知此事,亲自致电朱德,他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前线。纵使如此,朱德依旧不忘要求手下每日汇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11月12日,野战军上下团结一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功拿下石家庄战争的胜利。此战过后,积压在战士们心中的郁结之气,彻底得到舒缓,一时间众人欢欣鼓舞。在朱德的带领下,不到半年野战军洗刷傅作义频繁挑衅的耻辱。年过六旬的朱老总,又手把手地教大家打一场翻身仗。事实证明,朱老总位列十大元帅之首,更是实至名归。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