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下 第六十三章    防地震奶奶不去住大棚    病情不稳实行火葬传消息

更新时间:2019-08-13 14:27:43 | 本章字数:2638

    1976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这一年,我们国家的三位主要领导人相继去世……

    而我奶奶在这一年,从春天开始,病情不稳,时好时坏,时轻时重。父亲从城里拿回家来的药有时在增多,有时在减少,并且也在相应地换药。而且从饮食上,给奶奶增加营养。那种叫“代藕粉”的营养品,从两次浸一袋,到一次浸一袋,一次浸两袋。鸡蛋,由原来的一天早上一个,到后来一天早上两个。那个大大的蓝花陶瓷碗的容量,正好是平常碗的两倍,奶奶上午九点多喝这一碗,到下午两三点钟再吃一顿饭,一天就不再吃别的了。

    在我们家,在我们那一片,都知道我父母孝顺我奶奶,都知道我们兄妹跟着我父母学着孝顺我奶奶。

    其实早在我奶奶得病后的第三年——也就是三年多以前,我父亲用自己的工资,给奶奶提前买了一口上好的柏木棺材,八寸板。上了三遍漆:第一遍是本色,第二遍是黑红的,第三遍好像是油漆或者是蜡吧,反正那高大的厚厚的棺材是油光可鉴的。在我家大门底下,放了两年半的时候,奶奶的身体还是不错的,都说我母亲照顾得好:洗脸梳头剪指甲,晴天的时候,就给奶奶穿好衣服,将我家那把圆靠背的椅子放在屋门里的阳光下,再把奶奶搀过来,扶她在椅子上坐好,坐累了奶奶就再去床上或半倚半躺下来休息一会儿,然后就是又坐在床上了。也有人说,都是因为提前买了棺材,将晦气冲走了,这一冲奶奶反而比以前还好了。这样,后来就把那口棺材放到我们生产队西边的大敞棚底下去了。上面盖了草苫子,但也仍然明显地看出那就是一口厚厚的高大的棺材。偶尔我和小伙伴们跑到那里去捉迷藏玩,我会在脑海里骄傲地想:这是我家的棺材呢!别人家都没有的!      

    那是我上小学之前的事了。

    母亲还利用业余时间,为奶奶做了送老的衣服,据老百姓口头的说法,就是做了送老的衣服,病人说不定还会因此多活几年呢!不知道有什么依据。我奶奶对此很是满足。有好多次家中只有我和奶奶的时候,坐在床上的奶奶就会吩咐我说:“珍啊——“我就会清脆地应一声:“哎——”,奶奶就会接下来说:”来啊,你再爬上床来,到那头掀开柜子,拿出我送老的衣裳来,我再看看……”

    我于是就笨手笨脚地爬上奶奶高高的床去,到她对过的另一头去费力地掀开那个黑黑的带合页的柜子,趴进去半个身子,拿出母亲为奶奶一针一线提前做好的衣服:一件大襟青夹袄,一件天蓝色夹裤,都上了花边,是上好的缎子面衣料,表面都是柔顺光滑的。都是父亲从城里买回来的上好衣料。母亲在青夹袄上面的自己盘、自己缝上去的盘扣,显得是那么别致。还有一双青靴子。

    奶奶对她的这身衣服是非常满意的,尤其是那双到膝盖的靴子。我清楚地记得上面母亲用各色花线搭配好了绣下的图案:一座彩虹桥下,涌动着的是蓝白相间的波浪,有一条小小的鲤鱼弯着身子高高地跃出水面。一座彩虹桥上,正有一个女童牵着一只小黑狗走上桥的中间部分。小女孩穿着红的上衣,绿的裤,紫的鞋子,头上是两条小辫子窝起来的“趴撅儿”。她手里牵着的那条小黑狗,大约走了很远的路,并且天气是热的,小黑狗大张着嘴喘着,红红的舌头露在外面。桥的两边还有绿色婀娜的垂柳,飞着的黑燕……

    奶奶用她柔软的手摸着这些将来永远伴着她的穿戴,是心满意足的。似乎穿上这些衣服之后,不是告别了她的亲人,离开了这阳光的世界去了再也回不来的阴间,而是像出一趟远门去走亲戚,或去别人家随便去串个门还会回来一样,那么坦然、淡然,甚至还有些欣欣然。在一种看不见的无限向往里,满足着自己的虚荣心、好奇心,对于未来的朦胧里,死,似乎变得不再那么可怕……

    奶奶看完之后,叫我按原来的样子再叠好,重新放回到古老的柜子里去……

    这一年,我们那里从春天开始就防震,天天弄得人心惶惶。大喇叭上一遍又一遍在宣传:“社员同志们请注意啦,社员同志们请注意啦,接上级通知,随时会有地震发生。因此为了大家的人身安全,都要远离建筑物,到场院这种空旷的地界儿去搭防震棚……都不要在家里住了,尤其是晚上……”

    于是我母亲就一次次地劝我奶奶:“咱到了这个年纪了,叫它砸一下子,犯不上,又不光咱自己。人家上边这样说,肯定是有他的原因。也肯定是为了大家伙儿都好……”奶奶始终固执己见:“恁娘几个都去防震棚吧,就是死,我也要死在这个屋里。真塌了屋,砸死了,那是命……”

    母亲毫无办法,父亲回来也无济于事。父亲只好用他从城里买回来的军绿帆布,在老保管家宽大的院子中间搭起了防震棚。老保管家无儿无女,当年哥哥姐姐学习雷锋扫院子、挑水,那是他们两个的服务对象。老保管夫妇对我们家很好,也对我们家有依赖性。母亲还为他们家做些针线活儿。

    把我们兄妹三个安置好了,还不到四月份的晚上就开始有蚊子了,母亲为我和弟弟打着文字,等我们睡下了,母亲再回家去看看奶奶。

    这样大约过去了近两个月,丝毫没有要地震的意思,大家都陆续返回了自己的家里。有的白天在家尽情活动,里里外外的,在家做饭吃饭,还是觉得比住大棚方便多了。而只有到了晚上再去大棚里边住宿……

    大喇叭上却又开始了新的宣传:“社员同志们请注意啦,社员同志们请注意啦,接上级通知,为了节约土地,为了移风易俗,从下个月的六月一号开始,我们这里也要实行火葬了……”这一个消息一出来,就像平地起了炸雷,议论声同时纷至沓来:      

    有人说:“看见过卖猪肉的那种大肉钩了吗?人死了临烧之前,就要先用大肉钩把肚子划拉开了,要不的话,扔到炉子里去,里面的心肝肺肠子什么的不好烧……”

    旁边听着的人立刻咧开了嘴,似乎已经在经历着那种被划开肚子的痛苦感觉了。

    有人说:“要知道这样,还不如早死二年呢!省得赶上火葬了。”

    旁边有听着的人爱开玩笑的立刻回应道:“不用早死二年,现在死也不晚啊,到五一节才开始……”

    前面的人无以言对,后面的想开玩笑的,也忽然觉得自己一定会赶上的,立刻将笑容一下僵在了脸上,那简直比哭还难看。

    有人说:“嗨,过一天说一天,不死就活着。死了再说死了的话,到时候划肚子就划肚子去呗,烧就烧去,爱咋地就咋地,反正已经死了,什么也知不道了。”

    有人说:“听说火葬场里天天有死的人,有烧的人。这边将将(刚刚)推进去,还不准烧着,那边接着就出骨灰来了,还知不道是谁的呢?”

    说这话的人,是她家有在外面工作的,听别处已经实现火化的人说的。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奶奶,不知道怎么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大喇叭上继续宣传:“为了鼓励实行火葬,对前五名火化者每人奖励五十元钱——当然是奖励给他(她)家活着的人的;骨灰盒也不用自家掏钱买;还有所有大队里的工作人员都会亲自到达发丧现场;还会送上一个大花圈,表示慰问,表达哀思……”

    哦,奶奶的耳朵一直到去世都不聋呢……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