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爱情这杯酒,谁喝都得醉

更新时间:2019-03-02 14:49:38 | 本章字数:1142

    爱情这杯酒,谁喝都得醉

    小野菜

    有首歌《爱情这杯酒,谁喝都得醉》里的歌词是:女人的泪一滴就醉,男人的心啊一揉就碎。爱也累恨也累,不爱不恨没滋味。不要说你错,不要说我对。恩恩怨怨没有是与非。人生这个谜,几人能猜对?爱情这杯酒,谁喝都得醉。用这首歌来对《校花》的男女爱情作总结最好不过。

    是啊,爱情这杯酒,谁喝都得醉。有人醉后“打架骂人”,有人醉后“吐真言”,有人醉后“昏昏欲睡”。文中的男主人公就是属醉后“打架骂人”型,不惜蹲监狱服刑八年。

    读《校花》犹如窥见自己的青葱年华。小说里面的一切重要时事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呈现在眼前。从小学到高中,都在整个“文革”中度过。在小学背颂毛主席语录,佩戴毛主席像章,手捧红宝书,唱《不忘阶级苦》批斗地富反坏右。在初中批林批孔,批判“学而优则仕”,写老师大字报。在高中学朝阳农学院,开门办学,开创大寨田,深入社队搞贫宣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等等。那时的口号是“不学数理化同样革命化”、“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而在我们心中则是:不靠数理化,只要有个好爸爸……。高中毕业了“文革”也随毛主席逝世结束了。好像“文革”就是特意为我们这一青年代人准备的一道人生快餐。

    《校花》里徐伟成的爱情观是在人生迷惘、懵懂、晦涩中,以暗藏隐蔽胆小(也称含蓄性)的方式方法,好比萌生的花蕾,伸展一片花瓣要缓慢得让人看不到一样。如《校花》描写支农收割麦子:“休息的时候,我第一个跑到地头,抢先将磨刀石占上,看罗娟英把镰刀放在地头,我过去拾起她的镰刀,用手指肚试了试刀刃,太钝,难怪割得慢,累晕了。我舀了一缸子水,坐在地头把磨刀石顶在麦埂上,浇上水,双脚叉开,右手握着镰刀把,左手拇指按着刀尖儿,噌噌噌噌一气儿狠磨。磨刀这活儿也不轻松,每磨一下相当于半个仰卧起坐。去年参加三夏劳动我跟村民学会磨镰刀,我这人学习不成,学这些小把式学得快,我磨的刀不是吹,村民都说我磨得亮。我试试刀刃,又调换另一面噌噌噌噌狠磨,我没有别的企图,就是想把镰刀磨得快一点儿,待会儿她割起麦子省点劲儿。我乐此不疲地磨着,一直沉浸为喜欢的女生磨刀的幸福之中。我心中的她在默默接受我的帮助,这说明她对我有好感,说明我俩关系不一般,让外人看问题很严重,我不敢往下想了……”看出徐对罗爱不是像动物求爱一样,靠肢体碰撞,而是通过帮助对方解决困难事情上,唤起对方从内心发出的好感。这种好感在一个人身上积累多了,就会酿成爱情这杯酒。

    酒要酿才醇香,没经过酿造直接用酒精掺水勾兑的那是假酒。喝下去不是绵香润滑,而是辣而苦涩。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闭关锁国,自立更生,禁止一切西方思潮渗入。因而,那时青年接受的都是我国所独有的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所以男女爱情观是含蓄的,爱情婚姻是要通过酿造经营的。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