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从小说书名的由来试谈作者的创作意图

更新时间:2019-03-02 15:28:19 | 本章字数:1011

    从小说书名的由来试谈作者的创作意图

    唐音宋韵

    在长篇小说《校花》中,作者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个特殊时代为写作背景,以一群青年学生的情感生活为主线,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结局,展现特殊时代的政治气候及社会生活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观的影响,凸显他们的青葱岁月对爱情、生活及人生信仰的懵懂和迷惘。他们在令人窒息的压抑中呻吟,在盲目追求中反叛灿烂的年华,在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精神裂变,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走上了不归路,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悲哀和不幸,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和不幸。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由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的失调,加之外在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青年一代纯真的本性逐渐发生精神的裂变。在作者塑造的学生群体形象中,徐伟成以钢笔为英兰破处的变态挑逗和玩弄,冲动之下为罗娟英打架而拔刀伤人;张东旗只因母亲不同意他和罗娟英的婚事放火烧了自己的家而流浪在外,乞讨度日,最终疯疯癫癫,精神失常;英兰因为失去了亲情和友情与钱君英发生了同性恋,最后导致的卧轨自杀;罗娟英因为婚姻的接二连三的失败从而意欲皈依佛门……无不说明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恐惧和失望。英兰死后,徐伟成忏悔自己的过失时再次引用了在狱中住在上铺的那位精神病患者的话:“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没有人能重复昨天的日子,也没有人知道明天将要发生什么,对昨天的恐惧失望是对生活的回避,对明天的憧憬向往是欲望与贪婪,我们所有人都无法逃避。”由此可见生存于特殊时代的青年一代对未来生活的迷惘和无奈。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作者针对这个严峻的问题并没有停留在青年学生群体的表面,而是把犀利的笔锋直抵社会生活的深处。作者借张东旗之口,展现出上世纪特殊年代社会现象的荒诞和怪异。收容所里的男女混关、工作人员变态的性取向及对女疯子失去人性的虐待,张东旗被强行送进精神病院……揭示出当时法律制度的苍白和疲软,凸显出社会劣根性下的人性的返祖现象和灵魂的扭曲。

    长篇小说《校花》已经超越了校园言情小说的类型,作者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犀利的笔锋宛如一把手术刀,直抵浸染青年一代灵魂的毒瘤。作者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通过特殊年代下青年学生群体形象的塑造,真实地记录成一部特殊时期的时代史,赋予作品厚重的底蕴和深刻的内涵,从而让人们感知一个时代的文明或荒蛮对于青年一代的重大影响,这才是作者创作长篇小说《校花》的真正意图。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