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三卷 历史名人 23 西汉宣帝时中兴名相御史大夫——魏相

更新时间:2019-07-15 10:39:09 | 本章字数:1379

    ●魏相(?—前59年)西汉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字弱翁,济阴定陶(今定陶县东王店乡魏相同村)人。魏武子犨次子魏金奇即吕(金奇)之子。武帝末为郡卒史。昭帝时举贤良,迁河南太守。公元前73年。宣帝即位,拜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前67年,又代韦贤为丞相,封高平侯。在位8年。宣帝中兴时期,魏相和丙吉相继出任丞相、御史大夫,史家赞以“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汉书·魏相丙吉传赞》)。汉宣帝甘露3年,画功臣11人图像于麒麟阁,魏相位列,以彰其功。谥\"宪侯\"。有集2卷。

    魏相(?—前59年)西汉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字弱翁,济阴定陶(今定陶县东王店乡魏相同村)人。魏武子犨次子魏金奇即吕(金奇)之子。

    武帝末为郡卒史。昭帝时举贤良,对策高第,除茂陵令,迁河南太守。为人严毅,刚正不阿,主张整顿吏治,考核实效,宽租赋,奖励百姓开荒豪强畏服。后因故下狱。漢書.卷七十四魏相丙吉傳第四十四记载:會丞相車千秋死,先是千秋子為雒陽武庫令,自見失父,而相治郡嚴,恐久獲罪,乃自免去。相使掾追呼之,遂不肯還。相獨恨曰:“大將軍聞此令去官,必以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使當世貴人非我,殆矣!”武庫令西至長安,大將軍霍光果以責過相曰:“幼主新立,以為函谷京師之固,武庫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為關都尉,子為武庫令.今河南太守不深惟國家大策,苟見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淺\薄也!”后人有告相賊\殺不辜,事下有司。河南卒戍中都官者二三千人,遮大將

    軍,自言愿复留作一年以贖太守罪。河南老弱万余人守關欲入上書,關吏以聞。大將軍用武庫令事,遂下相廷尉獄。

    魏相在狱经年,恰遇大赦得出。被赦后,魏相深得民心,先为茂陵县令,后升迁扬州刺史,两年后征为谏大夫,复为河南太守。魏相考察各郡国守相不称职者,尽行劾奏,多被贬逐。时光禄大夫丙吉,见其风棱太露,遂作书劝道:“朝廷已深知弱翁才干,望稍谨慎自重。”

    公元前73年。宣帝即位,拜大司农,迁御史大夫。

    前67年,又代韦贤为丞相,封高平侯,食邑800户。魏相出任丞相,在位8年。好览观汉兴以来便民宜行的奏章制度,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因编故事诏书凡23事,作为施政纲领。它的宗旨是:

    忧恤水旱之灾,发仓廪,赈救贫民;派遣大夫、博士巡行天下,察风俗,举贤良,平冤狱;节省费用,减免租赋,开放山泽,以利国民生计,“所以周急继困,慰安元元,便利百姓之道甚备”(《汉书·魏相传》)。

    魏相特别举出武帝元鼎年间的故事经验,作为中兴之世汉军连年远征而不乏粮饷及备灾恤民的榜样。

    元康年间,匈奴攻汉,宣帝欲发兵击其后方,他以\"军旅之后,必有凶年\"谏止。

    精通易经,常结合史实向皇帝提出政治主张,多被采纳。

    他的政治思想包括\"奉顺阴阳\"的顺动思想、“各有常职”的四时政治原则以及重民思想和法先王思想.从整体上讲,他所修持的是一种含有阴阳灾异内容、具有神学倾向的儒家思想.它不仅是当时普遍存在于政治生活中的神秘主义思想的一种反映,也对当时乃至以后政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宣帝中兴时期,魏相和丙吉相继出任丞相、御史大夫,汉廷官员黜陟有序,史家赞以“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汉书·魏相丙吉传赞》)。

    谥\"宪侯\"。有集2卷。汉宣帝甘露3年(公元前51年),画功臣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11人图像于麒麟阁,魏相位列,以彰其功。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