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八章     平叛乱刘秀颁旨  征五溪刘尚殒命

更新时间:2019-11-26 22:15:17 | 本章字数:1826

    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相单程、杨四、杨五率领九溪十八峒少数民族大起义,攻城掠地,一路势如破竹,声势之浩大,震动朝野。光武帝刘秀急诏武威将军刘尚,率兵征讨五溪。

    刘尚(?-48),汉朝宗族子弟,最初是担任郡县地方官,后来出任大司马吴汉的副将,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官至武威将军。建武六年(30),刘尚受光武帝刘秀诏命与征虏将军蔡遵、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汉忠将军王常、捕虏将军马武、骁骑将军刘歆等人参加陇西之战,平定隗嚣。

    建武十一年(35),刘秀为了打开从北路南下成都大门,遣杨武将军、天水太守马成为主将,威武将军刘尚为副将,由陇上南下武都郡,围攻河池县。数日之后,马成、刘尚攻破河池,平定了武都全部。是年十二月,刘秀任命大司马吴汉为主将,武威将军刘尚为副将,率领主力三万余人,从夷陵出发逆长江而上,进入益州腹地。刘尚与南线将领藏宫的部队在成都城下会师,两军主力数万人踏平了成都,公孙述战死,平定了蜀地。

    建武十九年(43)九月,西南少数民族栋蚕部落发动“叛乱”,袭杀了汉朝地方官员。光武帝刘秀下诏,命武威将军刘尚出兵讨伐。刘尚征调广汉郡、犍为郡、蜀郡的军队和米提夷的部落部队,共计一万五千多人攻打夷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战争,刘尚斩杀栋蚕首领。至此,西南夷人地区的“叛乱”被平定,同时平越巂太守任贵之叛。

    建武二十三年(47)正月,南郡的潳山蛮雷迁等又发动“叛乱”,侵犯掠夺百姓,朝廷又派武威将军刘尚领一万多人打败了雷迁,将潳山蛮种族的七千多人迁移安置在江夏郡内。刘尚在这诸多的战役中或作副将或为主帅,都取得了赫赫战绩,可称得上是一位能征惯战的一员虎将。

    《后汉书·南蛮传》粗略记述了刘尚征五溪的过程:“建武二十三年(47),精夫相单程等据其险隘大寇郡县,遣武威将军刘尚发南郡、长沙、武陵兵万余人,乘船溯沅水入武溪击之,尚轻敌入险,山深水急,舟船不得上,蛮氏知尚粮少远入,又不晓道径,遂屯聚守险,尚食尽引还,蛮缘路邀战,尚军大败,悉为所殁。”

    如此说来,也许正是因为刘尚近几年身经百战、攻无不克的关系,而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在不知地理环境的情形下贸然领兵杀入“五溪蛮”世代居住的险恶之地,溯江而上,打到沅陵、泸溪,然后在泸溪县乘舟逆水而入武溪,滩急浪险,拉纤之人,一船就需几十人。刘尚个性孤傲,轻敌入险,屯兵于辰阳县(辰溪县)城东南五里处,筑垒扎营,后人称之为“刘尚城”。

    相单程知道官军路远、粮少、地形不熟,又不明路径,于是下令义军藏入深山险溪,自守不出,也不与接仗。待刘尚粮草用尽退军时,一声号令,沿途截击。各军都按渠帅命令,严守寨卡,“不准放走一个敌军,不让一个敌军生还!”义军分兵把守险滩及主要溪口。

    这时,刘尚军在辰溪口、桂溪口、武溪口、龙溪口等处连遭重创,已是“惊弓之鸟,见曲木而心惊,奔北之军,闻风声而股栗”,汉军早已溃不成军,活着的只求夺路生还,毫无斗志。

    相单程早在武溪口下游的龙溪口称砣潭布下天罗地网,称砣潭外,另设三道防线,严防漏网。刚刚侥幸逃出的汉军,夺路要紧,拼命抢船快划。船入称砣潭时,相单程令旗一挥,炮响三声,从四面八方围拢的义军,将汉军的船只层层包围在称砣潭中,接着以横木缆索把江面截断,杀声震天,炮声撼地,强弓硬弩齐发,还有两岸的弓箭手,箭矢像雨点一样,向敌船射击。尤以火箭最为厉害,射向船只,纷纷起火,烧死、溺水死者无计其数。杨四将军领兵从上游杀来;杨五将军率师从下游向上杀来,渠帅相单程站在高处,挥舞令旗,镇定指挥。这场战斗,杀得汉军鬼哭狼嚎,无处逃生。称砣潭的清水变红了,尸体如散木一般,随水飘荡。汉军全军覆灭,赫赫有名的东汉武威将军刘尚被乱箭射杀于称砣潭。

    其实当时刘尚在沅水被阻时,光武帝刘秀曾另派遣一支三千人的队伍,由曾在五溪任过“辰阳长”的谒者(官名)宋均统领,前往增援。但当宋均赶到时,汉军已败,刘尚殒命。

    武威将军刘尚败亡,五溪蛮兵乘胜扩大战果,顺沅水而下,进攻今桃源、常德。二十四年(48)七月,相单程与杨四、杨五等攻下临沅(今常德),光武帝只好再次派兵征讨。这次命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征剿。对这次征讨情况如何,史料记载很简单,既不记出兵人数,也不记战争经过,只载两个字“不克”。另一处则记曰“不能克”。《后汉书》马成传记载也极简:“二十四年南击五溪蛮贼,无功,上太守印绶。”此次征战时间是从建武二十四年七月开始,结束于该年年底。征讨结果无疑是败绩而归,因马成回朝后“上太守印绶”,也就是收缴太守印信,受到了革职处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