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反明廷吴勉举兵  楚王桢率军平乱

更新时间:2019-11-26 22:26:01 | 本章字数:2047

    吴勉(1334-1385),小名吴面儿,侗族,元末明初五开洞(今贵州省黎平县)人,地方土司。少时喜读诗书,爱好武艺,可谓文武双全,智勇过人,在侗苗瑶民众中极有威望。明初领导了反抗明朝暴政和抵御外来入侵性质的吴勉起义,被当地少数民族人民尊称为勉王。

    明洪武初年,朝廷已占中原大片土地,出于稳定贵州,继而征服云南的大一统战略需要,于是从湖南辰州、靖州、会同、沅陵、黔阳、通道等地往西向贵州“苗疆侗土”实行武力推进政策。今黎平等侗族地区则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前线阵地。由于执行镇抚任务的明军为获得土地供军士屯垦,采取了“拔军下屯,拔民下寨”,赶蛮夺业的武力征服方式,肆意插标占地,杀戮驱赶当地少数民族到穷乡僻壤,这就激起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洪武十一年(1378)六月,因无法忍受明王朝的武力征服和压迫,终于爆发了吴勉率领当地侗、苗、瑶等少数民族武装起事。一时风起云涌,规模浩大,席卷了湘、黔、桂、川等边境。

    吴勉民军从上黄出发,先后攻下五开峒附近明军各处营寨,然后占领黎平。一时势如破竹,直捣靖州、零溪、黔阳等地。起事军在九里岗击败了靖州卫守兵一千三百余人,靖州卫指挥使父子过兴被杀。过兴父子被杀后,明王朝大为震惊,急忙命辰州卫指挥杨仲名为总兵官,调集辰、沅等州兵马前往镇压。

    是年十一月,由于民军轻敌大意,在通道境内被官军击败。吴勉只得率领民军残部,退往天府峒(今黎平茅贡)一带的丛林中休整。吴勉一边休整,一边继续活动,组织民众,与官军对抗。此时的官军也鉴于大势已定,而且反抗军首领吴勉已经远遁,同时也迫于官军兵力不足,只好罢兵。

    吴勉军并不甘心失败,他们暗中在会同、黔阳、芷江、通道、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绥宁、武冈等地乡间诸峒,秘密串连,组织力量。经过六七年的准备,吴勉于洪武十八年(1385),再次起兵,众推吴勉为“铲平王”,其队伍迅速壮大到二十万之众。席卷“八峒”,势如破竹,一度占领湘、黔、桂、鄂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基本统一了侗族聚居区域侗、苗、瑶、土、水各部落。建大本营于靖州,并把控周边州县为重要关隘。明太祖闻报后,甚为震怒,发诏武昌、宝庆、长沙、辰州、沅州等诸卫官军联合征剿。但吴勉凭险守隘,占据有利地势,设礌石、滚木、箭弩,官军失利。

    秋八月,楚王朱桢(朱元璋第六子),请旨亲往征战,朱元璋也想让儿子朱桢历练历练,建立军功,于是准允之。同时朱元璋再遣信国公汤和为征虏将军,以江夏侯周德兴、都督同知汤礼为副将,会合楚王朱桢及护卫军校六千五百人,共领三十万大军前往征剿。朱元璋敕汤和说:“行师须慎,勿轻视深入,虽来降,亦须审察。楚王尚幼,军旅之事,卿自裁决,然后启王知之。”汤和答道:“谨遵圣命!”

    汤和(1326-1395),字鼎臣,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跟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诸城,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镇守常州时,多次击败张士诚部,在浙东打败方国珍部。平定福建俘陈友定(陈友谅兄弟),又随徐达率军征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军功无数,封信国公。

    九月,汤和随楚王朱桢次辰州卫,攻占靖州。随后,遂分遣将士直攻上黄、黎平诸峒,同时派信使前往黎平招降吴勉,但被吴勉严词拒绝。招降失败后,明军以靖州为基地,步步为营,在诸峒派兵分屯立栅。苗、瑶、土、水等族十个长官司,见官军势大,不敢抵抗,在汤和等招抚下,相继归降。楚王一一安抚慰劳,并命十长官司将各自土兵带回原峒,使其壮丁为官军供应粮响,如有不听令者,发兵剿灭之。众土司唯唯。吴勉民军逐渐分化瓦解,吴勉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带领余部撤到上黄,继续作战。

    冬十月,官军过铜鼓,次过十万坪,分四道约期会合,古州、湖耳、思州等地诸蛮顽抗,遂遣诸将乘夜捣毁其寨栅。汤和集结四路明军,围攻上黄吴勉民军总部,明军以罢战休兵赦免民军余部,并对各头目分别给以官职为诱。又由于义军中出了内奸,导致上黄一战民军全部覆没,并摛吴勉及其子吴禄,押送京师(南京)遭处斩。吴军前后共被俘杀四万余人,诸苗归降。

    长达八年之久的吴勉举兵反明战争,最终被彻底镇压。在这次征战中,楚王朱桢的爱妃因水土不服,病死铜鼓城。虽然起事失败了,但他们的事迹至今仍流传在当地人民的传说故事中。信国公汤和的第五子,左军都督同知、副将军汤礼战死。随后,明朝廷诏谕,楚王朱桢还朝,汤和领兵戍守,设五开卫,置黎平、中潮等内外十六所黄团等八驿高屯等三百八十屯堡,驻军三万四千人。抚辑其民,编户附籍,额定税粮,颁行法令,地方遂宁。

    这次战争,直接导致“当地居民死于锋刃者十之七、八,大量原先居民住在河流冲积地带两岸的当地人,也因战争和压迫被迫退出开阔地带,迁徙到深山老林,并在后来发展出新的村落,开垦出现在当地众多的梯田。而“汉住坝,侗苗住山坡”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也在这一时期初步形成。汉文明的输入也在文化上对当地少数民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此后随着汉族屯田军民的大量到来,经过不断移民、屯田和发展,为日后当地侗苗地区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评论本书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